新手媽媽呵護好自己,才能更好地照顧寶寶;剖腹產後傷口要多注意

2020-12-22 沫沫的靜好歲月
圖片源自全景視覺

前天帶小寶散步的時候,看見好久沒見的一位鄰居,臉色有些蠟黃,走路有些佝僂,看起來少氣無力的在我們前面走。

似乎上次見她,還是她即將要生產的時候,我們就在小公園裡聊得很是開心,她一副即將成為人母的幸福感滿滿,拽著我問了好多好多關於生產、關於產後恢復以及如何「伺候」寶寶的問題。

所以,我們走上前和她打招呼,她很是虛弱的對我笑笑,言談間一隻手不住地觸摸自己的小腹。

我看她很不舒服的樣子,就和她告別,約著改天再去看她和寶寶。

結果她又拉著我,和我一起坐在小公園的長凳上,問了一句:「你知道脂肪液化要怎麼辦嗎?」

圖片源自全景視覺

哦!脂肪液化!!

我雖未親歷,但也很是清楚的知道其中的痛苦。這大概就是剖腹產所帶來很麻煩的後遺症之一了吧!

早幾年的時候,我家大侄女剖腹產後,就遭遇了脂肪液化,全程都是我陪著她去治療的。無數次的奔波在醫院,一遍遍的清洗傷口,一次次的將裡面的膿腫抽出,再一次次被動的等待結果……

圖片源自全景視覺

侄女是在她的寶寶滿月的時候,帶著寶寶來見我,然後告訴我說,她感覺自己的剖腹產刀口沒有長好,似乎裡面還會流水或者是膿,而且隱隱作痛。只不過因為忙碌著照顧寶寶,而且疼的並非不可忍受,所以就堅持了下來。

可是見到我之後,忍不住想要告訴我。她媽媽忙著照顧她弟弟的一家,而她婆婆,則完全無從依賴,所以,我就是她最為依賴的長輩了吧!

我一聽就嚇了一跳。因為剖腹產的傷口雖然不那麼容易長好,但是一般情況下,產後一周就可以把傷口露出來,而且縫合的地方基本上已經沒有什麼問題。除了一些敏感肌的人,可能會在陰雨天氣覺得傷口會有些發癢之外,就剩下那道疤痕,隨時提醒自己曾經的一個手術罷了。

而且,有人的剖腹產疤痕恢復的特別好,就是隱隱約約的一道線而已;有人的剖腹產疤痕則很可怕,像一條歪歪扭扭的「蜈蚣」,不過不管怎樣,都不應該繼續往外滲透體液才對啊!

圖片源自全景視覺

我直接拉她到產科門診,果不其然,醫生有些嚴肅的說了一句:「脂肪液化」。

脂肪液化是什麼鬼?

說白了就是傷口沒有長好!

為什麼傷口長不好?

極大一部分原因是刀口附近的脂肪太多,在剖腹產手術之後發生了液化,造成傷口不能癒合。

怎麼辦?

根據情況,有的消毒處理,有的穿刺抽出,有的需要二次手術……

圖片源自全景視覺

唉!本以為剖腹產後身體的恢復已經是很不容易的事情了,結果又遭遇脂肪液化更是難受。

那段時間,我定期陪著侄女,一次次的看她穿刺取液,可是結果卻不斷地糟糕。後來不得不通過二次手術,然後又是一段很長時間的門診消毒,觀察,差不多寶寶要1歲半了,她的傷口部分才算徹底好了。

其實,可以想像在門診沒有麻醉的狀態下,用手術刀一點一點把液化或者膿腫的部分刮下來是怎樣的感覺,我當時滿腦子都是「關公刮骨療傷」的故事,看著侄女彎著腰從門診室出來,我的小腹也是一陣陣的抽痛感。

後來,在生小寶的時候,我對剖腹產已經有了足夠的陰影,若非最終還是逼不得已,我是萬萬不願意選擇剖腹產的。

圖片源自網絡

鄰居嘆口氣,說自己正在經歷著這樣痛不欲生的悲慘。

孕期的時候,就想著吃好喝好,讓寶寶得到足夠的營養,健康成長。沒有想過,把自己吃的胖嘟嘟,滿腹肥肉,這下好了,要受罪了。

現在寶寶也沒有精力照顧,彎腰都疼。再加上夏天本身就熱,前面傷口沒有好,後面還腰疼背疼。真真是精神狀態差極了。

我只好勸她放寬心,所有的苦難都會過去,傷口總會長好,身體也會逐漸恢復。保持心態平和,精神狀態良好,才能更好地有助於傷口的癒合不是?

圖片源自全景視覺

準備剖腹產的孕媽媽,遠離脂肪液化,還是要從這幾個方面多注意的:

1、孕期裡控制飲食,避免體重增加過快、過多

一般整個孕期,孕媽媽體重增加12.5公斤就足夠了,若是比較瘦的孕媽媽,為了寶寶著想,可以增重到15公斤;而本身就是超重或肥胖的孕媽媽,體重最好不要超過10公斤。

這樣,孕婦就不會由於體重過度增加使腹壁過厚,增加手術傷口脂肪液化的風險。

2、孕媽媽產前多關注孕期併發症

對肥胖、糖尿病、貧血等情況的孕媽媽,如果準備做剖宮產,儘可能和醫生溝通,在手術前努力調整自己的身體狀態,以減少手術傷口脂肪液化的可能。

3、產後要格外注意護理

剖腹產手術雖然不算是大手術,而且風險性相對比比較低,但是對於每個初為人母的媽媽來講,還是一定要自己加強注意的。

尤其是出院回家後,新手媽媽一定要認真注意手術傷口有無滲液流出,一旦發現異常及時就醫,防止手術傷口在液化的基礎上發生感染,而且手術傷口及時處理,癒合得也更快。

圖片源自全景視覺

經歷過剖腹產的媽媽們一定要切記:

只有自己身體好了,才是寶寶的福氣,因為媽媽有了更多的精力來照顧他們。

所以,為了寶寶,媽媽們也要好好的呵護自己,疼惜自己。在該休息的時候,儘量不要多操心,在需要靜養的時候,把一些瑣碎的事情交給爸爸們去做就好。

願所有的媽媽們都身體健康!

相關焦點

  • 女性剖腹產後傷口需多久才能癒合?醫生說出了答案,很多人弄錯了
    愛美之心人之皆有,尤其是女性,對自己的外在形象尤其重視。但女性作為母親時又是偉大的,辛苦懷胎九個月,一朝分娩時還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期間可能會發胖,可能會留下妊娠紋,很有甚至可能還會留下去不掉的疤痕。到了懷孕晚期後,很多孕婦媽媽們都要面臨選擇分娩方式的情況。
  • 揭秘:剖腹產吃什麼對傷口好得快
    剖腹產吃什麼對傷口好得快,剖腹產後,傷口的愈 合很關鍵,月子期間吃什麼傷口好得快也比較重要。剖腹產產婦可以吃含有蛋白質高的食物,對傷口恢復有幫助,還能減少傷口感 染的可能性。蛋白質比較高的食物有雞蛋、鴨蛋、牛肉、羊肉、雞肉等。豆製品也可以適當吃,比如黑豆、黃豆、青豆等等。產後飲食要做到葷素搭配,各方面的營養都可以適當增加點。
  • 都是生孩子,為什麼剖腹產可以立馬回病房,順產卻要觀察2小時
    生孩子是每個女人的噩夢,分娩時產婦需經歷骨開十指的疼痛才能將胎兒娩出。以前醫療水平不發達,只有順產一種生娃方式,現如今不適合順產的產婦,可以通過剖腹產的方式取出寶寶,更大程度地提高了母嬰安全率。小梅是一個二胎媽媽,第一胎通過順產的方式順利產下了大女兒,二胎因為寶寶胎頭較大不易分娩,不得不做了剖腹產手術。手術完成後,護士將剛縫完傷口的她直接送回了病房,想到順產需要在病房觀察兩個小時,如今直接被送了回來,小梅感到十分擔憂。都是生孩子,為什麼兩種生產方式的「待遇」不一樣呢?
  • 剖腹產後傷口怕感染難癒合?那是你沒護理對!
    剖腹產最常見的就是刀口的恢復,恢復得不好會有明顯的疤痕,有的甚至會出現發炎出膿現象,如果出現上文小靜那樣的情況,一定要及時處理。小靜的經歷,想必讓很多孕媽都會感到怕怕,那麼剖腹產後到底怎麼護理創口?下面帶你了解一下——首先,不用太害怕,剖腹產手術比膽囊手術恢復過程差不多,而且讓人高興的是:你從剖腹產創口裡,得到的是一個新生的寶寶,而不是一個壞了的膽囊。
  • 剖腹產後忙著三年抱倆?先看看傷口答不答應吧,你的傷口是哪種
    2.傷口位置對產婦的影響那麼,這兩種切口方式到底哪一種對產婦比較好呢?其實,這兩種切口方式都有著自己的優勢和長處,也有著自己的弊端和短處。而且橫切口的張力比較小,痛感要比豎切口輕,產婦能夠在休息後較短的時間內下床活動。豎切口傷口張力較大,在手術之後痛感會非常劇烈,很多時候傷口會癒合不良,給產婦帶來二次痛苦。而且,豎切口只能用普通的絲線進行縫合,產婦還要面臨拆線手術。
  • 剖腹產寶寶和順產的寶寶,二者之間的區別在哪?專家給出了解釋
    一些產婦害怕開宮口的疼痛,明明自己可以順產,非就堅持自己要剖腹產。但醫生往往都會告訴產婦,能自己順產的,一定要順產。因為順產的寶寶,在一定程度上,還是比剖腹產的寶寶有優勢。那麼剖腹產和順產的寶寶,最大的區別在哪?
  • 符合順產的指徵,非要選擇剖腹產,一定是產婦不知道這些傷害
    表妹的產檢醫生說她各項指徵都符合順產,就準備順下來好了。可是表妹卻聽說,很多待產媽媽都是在臨門一腳的時候,堅持不住或者毫無辦法,最終又去剖腹產,結果不但遭受了順產時撕心裂肺的疼,還又不得不接受剖腹產後血淋淋傷口的痛。所以,表妹一直都想要直接剖腹產好了,而且麻藥打下去,自己就在無痛中,開開心心的等待寶寶出生了。多好啊!
  • 剖腹產媽媽產後恢復很重要,產後5天一定注意這7點
    產後恢復是很多媽媽產後比較關心的話題,順產和剖腹產產後恢復不能一概而論,兩者還是有很大差異的。因為剖腹產手術手術創口比較大,產後的一周內的護理是很重要的。剖腹產媽媽也不要為此憂心忡忡,只要你注意著7點,一般不會有大問題的。
  • 別再執著順產還是剖腹產了!了解清楚優缺點,才能更好做選擇
    很多女性懷孕後,都非常糾結分娩方式到底是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這兩種分娩方式是目前最主要的兩種,另外還有水下分娩,不過國內目前水下分娩的普及度並不高。 堅持順產的孕媽覺得順產對寶寶好,只要不出現意外情況,那就一定要順產。
  • 寶寶尿布疹,這幾點新手媽媽要注意了!
    被尿布疹困擾的寶寶,臀部會顯現紅斑、水腫、黃色小泡、脫皮結痂甚至是感染潰爛,由於疼痛難忍,嬰幼兒會哭鬧和睡臥不安。下面龍腦冰皇的小編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下寶寶尿布疹的有哪些注意事項?新手媽媽應該注意哪些?
  • 剖腹產傷口到底要多久才能完全癒合?未滿這一時間,別急著要二胎
    綜上所述,體質較好的媽媽,剖腹產的傷口大約在6個月左右,就已經「癒合」,可大部分人不會恢復得如此之好,他們可能需要經歷漫長的增生期(1~3年)後,傷口才基本癒合。因此,媽媽們一定要把握好幾個重要的階段,縮短傷口癒合的時間。怎樣才算恢復良好?
  • 3個月前的寶寶,如何科學照顧?這幾個「口訣」,新手父母要學會
    寶寶剛剛出生,小小的人兒,「含在嘴裡怕化,放在手裡怕掉」,每個寶寶都是大人的心肝寶貝。都想盡力給予他最好的,這是人之常情,可以理解。可是作為新手爸爸媽媽,在照顧寶寶方面可能是一張「白紙」,難免會有些「手忙腳亂、驚慌失措」。擔心自己哪裡一不小心沒有做好,就「傷害」了寶寶。
  • 剖腹產後傷口護理注意這4點,正確使用腹帶傷口恢復快
    剖腹產後,媽媽的身體抵抗力很差,腹部脂肪多的媽媽更有可能引起傷口感染。一般剖腹產手術傷口會比較大,皮膚的傷口一般在一周左右就會恢復,就可以去醫院拆線了。不過現在很多都適用免拆的縫合線了。但是傷口完全恢復需要2個月的時間。傷口護理做好這4點1、不要過早揭掉傷口結痂。
  • 順產後的傷口護理注意10點
    [摘要]其實,媽媽在產後,尤其要注意產後傷口護理,首先保持身體潔淨,提防感染,其次儘量減少活動量,切忌提重的物品。年輕一代的媽媽,因為缺乏經驗,對於產後護理知識知道的可能會很少。其實,媽媽在產後,尤其要注意產後傷口護理,首先保持身體潔淨,提防感染,其次儘量減少活動量,切忌提重的物品。平時可以適度按摩傷口,能減少傷疤生成,還應注意飲食調理,吃一些粗纖維和富含蛋白質的食物。一、如何進行產後傷口護理?產後媽媽們都希望分娩時產生的傷疤儘快癒合,那麼產後如何護理傷口才能促進身體恢復呢?
  • 產婦剖腹產後,醫生為何要不停地去按肚子?每次按超疼面部扭曲
    那麼順產和剖腹產到底哪個更痛呢?首先,剖腹產是一種手術,生產時醫生一般會對孕婦進行局部麻醉或全身麻醉,生完寶寶後,孕媽的腹部會留個長度通常為10多釐米的傷痕,手術後的12個小時內,孕婦還需要插尿管,腹部的傷痕還得要敷藥至少24小時。
  • 剖腹產坐月子究竟多少天?如何調理身體,才能得到最好的恢復呢
    如果分離三指以上必須要通過產後修復才能恢復,如果只是分離了一指,也可以通過鍛鍊恢復。產後腹直肌分離嚴重不建議做仰臥起坐、卷腹等動作,會加重分離程度。4.傷口檢查  不管是剖腹產還是順產側切,都會挨上一刀。
  • 剖腹產傷口「癒合」需要多久?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樣,要仔細對待
    剖腹產傷口「癒合」需要多久?答案和你想的不一樣,要仔細對待! 臨近預產期,媽媽們開始期待與寶寶見面的日子,也隨時做好了去醫院待產的準備,但是在生產前,所有媽媽都會面臨一個問題,那就是選擇順產還是剖腹產,通常情況下,醫生會根據媽媽的孕期狀況和胎兒發育情況來決定,相比較而言,順產要經歷產前陣痛,但有利於產後恢復,而剖腹產除了在肚子上留道疤,還要經歷更漫長的產後恢復,所以有的媽媽就好奇,剖腹產傷口多久才會癒合呢?
  • 寶寶日常用品好物推薦,給寶寶更好地呵護!
    有了寶寶之後,家裡的日常開銷也跟著蹭蹭上漲,所以很多時候不得不精打細算。寶寶的吃穿住行,幾乎有90%都是自己親手操辦精挑細選的,還有剩下的一小部分是親朋好友送的。今天給寶媽們推薦一部分好用且不貴的寶寶用品。
  • 想要更好的照顧寶寶,這份《寶寶使用說明書》一定要看!
    要是寶寶發出了以下信號就可以考慮添加輔食了:寶寶在支撐下能做起;寶寶能很好的控制頭部和頸部,身體前傾;對食物表示出極大的興趣;並張口等待餵食;可以把玩具或者手放進嘴裡。注意:寶寶要全部滿足上述各項才可考慮添加輔食,一般情況下6個月的寶寶可全部滿足。
  • 剖腹產傷口護理怎麼做才正確?過來人表示,關注這4點就足夠!
    為了保證寶寶能順利出生,那些身體不適合順產或者順產過程遇到阻礙的孕婦就會選擇剖腹產。所有剖腹產的媽媽無一例外在術後都要關注傷口的護理問題,一旦護理方式不當,傷口就有可能出現感染,哺乳和身體健康都會不可避免地受到威脅。那麼剖腹產媽媽在傷口護理上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保證身體順利恢復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