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這些藏於心底的記憶
都因為今天的一件事重新翻出來
今日上午6時,舊瀾石大橋主拱圈進行爆破拆除,大橋其他拆除工期如墩柱拆除和砼渣打撈等,預計將於爆破後50天完成。這座東平河上首座、擁有47年歷史的大橋,今天正式和佛山市民告別。
▼超震撼的爆破航拍視頻
(建議在wifi環境下觀看)
起爆前兩分鐘,瀾石大橋舊橋寧靜地駕於水上。
隨著倒計時引爆命令下達,舊瀾石大橋今日在1.5秒內被成功爆破。
起爆的電光火石瞬間,爆破的聲音不大,只是看著橋體開始支離破碎。
東平河面,90分貝的響聲過後,被炸斷的橋拱坍塌入河,整個舊瀾石大橋在灰塵中,宛如籠罩在煙霧中。
如今,舊瀾石大橋真的要消失於東平河道上。此時此刻,作為老佛山人滿滿的回憶又湧上心頭,不少小夥伴紛紛發朋友圈懷念。
在東平河邊,有許多專門前來告別的市民。在他們眼中,或許這座橋曾陪伴過他度過最青春的歲月。
「那時候上班,5點多就要從家裡出發了。」金婆婆說,沒有橋的時候,坐渡船要花幾分錢,還趕時間,有時候趕著上班很是煎熬,「唔知幾艱苦!」因為就在瀾石大橋底上班,從大橋建設開始,金婆婆每天都看著大橋一點點建成。「每天都盼著大橋通行,簡直是一日當三秋!」她回憶起當時的心情,每天就想著,怎麼建好了還不開通呢?
市民在舊瀾石大橋前留影(資料圖)
萍姨在80年代初成為了瀾石的媳婦。
結婚的時候,婚車去樂從接新娘,還要走瀾石大橋過。「只有一條橋呀!」說起這段,萍姨笑了,舊瀾石大橋又窄,接新娘之前還特別擔心會塞車,「還好,後來很順利。」而當時,黎湧的許多親戚要去樂從喝喜酒,還要紛紛踩單車過橋。
市民在舊瀾石大橋前留影(資料圖)
「上世紀80年代,我開始工作,每天早上5、6點就會騎車通過瀾石大橋,那時候的空氣特別好,在橋上吹著風,就像現在去海邊旅遊一樣的舒服,是一種享受。」今年50多歲的順德區樂從人湯玉彩說,大橋連接了她20多年的生活與工作,當聽到大橋要拆除的消息,心中充滿不舍。
舊瀾石大橋除了是一代人的感情寄託之外,還曾經發揮過重要的作用!大橋的這些「威水史」,你知道幾多?
位於原G325國道線上,原來又叫瀾石一橋,1967年動工興建,1969年10月建成,東平河兩岸從此天塹變通途。瀾石大橋是五跨連拱橋,全橋長367.5米,橋面淨寬6米,兩邊人行道各寬0.75米。號稱「東平河上第一橋」。
40多年前的新聞報導,「文革期間」珍貴的「文革體」
舊瀾石大橋建成之前,樂從、瀾石兩地只能通過坐船才能到對岸。家住樂從小布村的何伯回憶說,「我是坐了大約30年的船才等到瀾石大橋通車!」
舊瀾石大橋與舊碼頭。 (攝於1976年)
46年間,舊瀾石大橋方便了禪城與順德間的往來,算是兩區較早的「牽手工程」。
20世紀七八十年代,它成為佛山通往江門、湛江等地的必經之路,交通一度非常繁忙。逐漸地,兩岸的鋼鐵、家具、陶瓷等產業日益興旺起來,並紛紛成為佛山傳統的支柱產業。
它見證了兩代人的成長曆程,曾給我們的城市帶來騰飛的基礎,經歷了佛山發展最輝煌時期,如今,它將結束使命永遠消失在東平河畔。
雖然舊瀾石大橋將永遠消失,不過,拆走的大橋主體,包括爆破的部分會打撈上來,用於修路填路。舊瀾石大橋就這樣還能發揮最後的「餘熱」。
相信各位市民都非常關心,爆破對周邊建築會不會有影響?
據了解,經過前期多次專家論證,將所有影響因素考慮在內,爆破團隊最終決定,採用一次點火、多次起爆的方式定向爆破。「整個爆破用炸藥456公斤左右,裝入5000多個炮孔中。」路橋公司總工程師林繼喬稱,就是要減少炸藥量,降低對周邊的影響。
傅建秋解釋稱,「在幾秒內,爆炸完畢。換句話說,幾秒之內,會連續爆破3000多次,以便最大幅度的降低振動。」傅建秋表示,此次大橋爆破,振動會被控制在1釐米以下。這是什麼概念?振動小於50米外一輛卡車經過時產生的振動。「基本上對周邊建築物沒有任何影響。
對此,林繼喬也表示,這種炸藥量下的振速不會對新橋造成任何影響。
(佛山發布編輯部 文/劉燕君 圖/吳昔芳、陳智傑 綜合:珠江時報、南方都市報、廣佛都市網、金羊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