膠東在線6月4日訊(記者 賈楚航) 記者今日獲悉,今年以來,煙臺市列入全市100項重點民生事項的公益專崗扶貧工作成績喜人,截至5月份,全市公益專崗崗位達到10349個,提前完成年度8000人上崗任務。
公益專崗扶貧工作的成效關乎困難群眾的生活,關乎脫貧攻堅的大局,我市強化組織領導,形成「上下聯動、左右銜接、齊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強化財政支持、督導考核,確保讓有勞動能力的貧困群眾實現就近就地就業,使公益專崗扶貧工作真正落到實處、取得實效、惠及廣大貧困群眾。
劉興軍是萊陽市大夼鎮劉家莊村貧困戶。鎮村幹部考慮其身體傷殘勞動能力弱、需要照顧兒子上學等諸多因素,根據村莊實際需求及本人意願,為其提供了光伏發電項目管護員崗位。感受到各級的關心,劉興軍心存感激:「這是咱村的扶貧項目,是貧困戶的『命根子』,我要是管不好它,就是給咱村扶貧工作拖後腿。」
「像劉興軍這樣有勞動能力或弱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全市有1萬多人。雖然在全市貧困人口中的佔比不到20%,但他們有勞動意願、有勞動能力,只因家裡有人需要照料,不具備外出務工條件。讓這部分人脫貧增收,就是扶貧公益專崗的出發點。」市扶貧辦副主任沙聲濤說。
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在借鑑外地經驗的同時,結合煙臺市貧困人口構成和鎮村實際,重點開發設置家政服務類崗位、村務服務類崗位、村莊善治類崗位和產業輔助類崗位等四類公益扶貧專崗,讓貧困戶通過自己的勞動,有尊嚴地脫貧。
2019年4月,市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印發《關於進一步規範提升工藝專崗扶貧和孝善養老扶貧工作的通知》。提出,公益扶貧專崗開發設置要結合美麗鄉村建設、村莊公益事業及產業扶貧項目資產管理服務等方面,進一步加大用以解決老弱病殘貧困人口生活困難的家政服務類以及產業扶貧項目管理的產業輔助類崗位開發力度。
全市根據貧困人口勞動能力強弱和勞動意願、需求等情況,精準合理開發崗位,做到因人設崗、因需設崗。根據崗位服務強度、服務時間等因素,科學合理確定誤工補貼標準,充分體現「多勞多得」,杜絕平均主義。健全公益扶貧專崗供需2套臺帳,人員和崗位精準對接,做到人崗相適、補貼合理,嚴禁不實際提供勞務卻領取誤工補貼。
公益專崗扶貧機制的逐步完善,不僅為有勞動能力的貧困人口提供就近就地就業的公益扶貧專崗,實現就業增收、穩定脫貧,而且為老弱病殘特殊困難群體提供個性化、定製化幫扶服務,實現穩定解困,達到「扶貧」與「服貧」、「脫貧」與「解困」的有機統一。
「我們村兩個公益專崗發揮了明顯作用。兩個貧困戶不僅在崗位上勤懇勞動,在全村人居環境大整治中也毫不落後。通過大家共同努力,我們村在全鎮人居環境大比武中得了第一名。而且,公益專崗資金由市縣兩級補助,村集體沒有負擔,有效帶動了村級公益事業。」說起扶貧公益專崗,龍口市七甲鎮西林家自然村網格黨支部書記林會兵讚不絕口。
通過公益專崗的探索實踐,煙臺市實現了貧困群眾就近就業、穩定增收,避免了貧困戶「等靠要」福利依賴症,激發了貧困群眾內生動力和脫貧信心,促進其自立自強和自主脫貧。同時,進一步提升了各地生態環境及社會治理水平,改善了農村人居環境質量,提高了群眾獲得感、幸福感。
【來源:膠東在線】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