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陽明:修煉一顆強大的內心,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世界都為你讓步

2020-12-26 汪默韓

王陽明一生都在強調修心,他認為只有修煉一顆強大的內心,不但百事可成,甚至連疾病都遠你而去!王陽明的心學主張「知行合一」,從人性出發,主張一切向內求,順其自然,從而修煉一顆強大內心,不假外求!

王陽明自從掌握心學這麼利器,在政治上、軍事上都是百戰百勝,從未失敗!

尤其是軍事上,更是出神入化,達到孫子兵法「不戰而屈人之兵」最高境界!

如何修煉一顆強大的內心?王陽明主張:事上練!

《傳習錄》原文如下:人須事上磨練,做功夫,乃有益,若只好靜,遇事便亂,終無長進!那靜時功夫,亦差似收斂,而實放溺也。

按現在話說:多經歷事情,多增加閱歷,多經歷磨難,在磨練中成長,在事上練就一顆強大的內心!而不是一味靜修。

不受煙火不成神,不受折磨不成人,不經風雨,不見彩虹!能受天磨真鐵漢,不遭人嫉是庸才。

王陽明強調:「心外無事」,也就是說,在你心外,什麼事情都沒有!心學特別強調:心之所發便是意,意之所在便是物。

王陽明特別強調要「靜心」,要「息思慮」,讓自己的心進入空寂境界。

成大事者,必須要懂得一個道理:一切困苦,皆是磨礪。唯有靠世間種種難處的磨,亂心才能得以調伏。心不動,萬物則靜!

王陽明面對於數十倍於己寧王部隊,而自己手裡只有縣官、衙役、逃兵組成的雜牌部隊。

不但沒有固守待援,而是冷靜分析敵我形勢,反其道而行之。在寧王北上攻打安慶,王陽明直接攻克寧王的老巢南昌。逼迫寧王回兵與自己在鄱陽湖進行決戰。

期間,王陽明採取疑兵計、反間計、聲東擊西等等策略,讓寧王疲憊不堪。當學生向王陽明請教兵法時,王陽明說:兵法要義為「此心不動、隨機而動」。

王陽明正因為心不動,心止如水,就像一面空明的鏡子,寧王的「妄動」就會清晰地映照在這面鏡子上,此時就可以隨時抓住寧王的漏洞,從而「隨機而動」。

我們只有把人世間當修行的道場,全心入世,物來順應,才能修煉一顆強大的內心!

恰如佛家所言:人生在世如身處荊棘林中,心不動則人不妄動,不動則不傷;如心動則人妄動,則傷其身痛其骨,於是體會到世間諸般痛苦。

想要了了解王陽明更多心學智慧的,建議讀一讀《傳習錄》和《王陽明傳》這兩本書籍。

王明陽心學經典誕生以來,影響了中國莘莘學子也同時影響了世界各國的文學家!中國的大家們包括:張居正、曾國藩、章太炎、康有為都對其受益匪淺,他們也在個字方面發展宣傳了王明陽的心學。

世界上可怕的事情就是是忘記了"心",任何時候都要保留自己的那一份初心。

我最喜歡讀王陽明,因為他能教給我修心,能讓我在迷茫的時候找到出路,能讓我學到很多人生的智慧,王陽明心學能讓我們在浮躁的社會站穩腳跟,能更從容應對人生的困惑。

《傳習錄》是王陽明心學的精華和核心,裡面通過一些有趣的記載,講出王陽明心學智慧。而《王陽明傳》是人物傳記,講述了王陽明坎坷的一生,講述他是如何從人生低谷走向萬丈光芒的。

在這兩本書中,你可以看到在官場披荊斬棘的王陽明,也可以看到在戰場有勇有謀的王陽明,更可以學到他一生最高明的智慧!

當你人生不順心的時候,當你不知所措的時候,讀一讀王陽明,合上書籍,豁然開朗,對於這世界上的一切也就都釋然了!

兩本書一共加起來69元,一頓飯錢,卻能帶給你不一樣的感悟。了解陽明心學,學習陽明心學,修煉強大的內心,讓自己的心態更平和,才能更好地與這個世界共處!

點擊即可購買!

相關焦點

  • 王陽明心學:內心強大的人,往往在這2件事上很低調,多數人不知
    王陽明說過,一個人,具備這兩種低調做人的「心計」,也是內心強大的表現。心計一、保持一顆平常心,在心態上很「低調」王陽明說:「萬緣脫去心無事。」在日常生活中,很多人覺得生活太辛苦,就開始羨慕那些「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古人生活。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誰被身外之物綁架了命運?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北宋文學家範仲淹的名篇《嶽陽樓記》,意為不因外物的好壞和自己的得失而感到歡愉和沮喪。表達了為人處事的深遠與豁達胸襟。這句話外在意思是不因外物尤指財物的豐富、富有,個人的獲得、擁有而驕傲或狂喜;也不因為外物的丟失、損壞,個人的失意潦倒而悲傷。
  • 《菜根譚》應酬二: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君子為人處世之道,不可輕易喜怒形於色,而應適當控制自己的喜怒,否則自己的內心所想,情緒之意就會被人窺探到了。每個人行走於世間,總會碰到這樣的人或那樣的人,這樣的事或那樣的事。例如「安江望水女溺亡一事」從照片或是視頻來看,眾人都在指責警察的不專業,慢吞吞甚至說是不作為,可隨著事件的發酵,理性的言論也逐漸增多,畢竟用自願的行為來譴責警察的不專業是沒有道理的,警察不是超人,不可能掌握阻止或營救各種自殺情況的技能。再說之前的「水泥妹」,眾人同情,自己也跟著不明就裡的同情,甚至援助,可真實情況真的是大相逕庭。
  • 《中年失業大叔的幸福生活》,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能達到嗎
    現在想想自己當時的行為真的很搞笑,範仲淹這句名言自己到現在都沒完全搞清楚真正的意思,還好意思貼在牆壁上當座右銘,至於要達到這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對我自己來說簡直就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務。而「不以己悲」 的反面也很容易就達成了,總是「以己悲」,自己很沒用,永遠也成功不了,不能實現財務自由,過上自己想要的生活!上網查詢「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解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是中國的傳統儒家士大夫思想,講究淡然平靜的心態。不以己悲,是一種思想境界,是古代修身的要求。 即無論外界或自我有何種起伏喜悲,都要保持一種豁達淡然的心態。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何意?為何成為千古名句和多數人座右銘?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出自範仲淹《嶽陽樓記》。《嶽陽樓記》是震爍古今的千古名篇,在我國文史上有著重要地位,是我國文化中的一顆璀璨明珠。如今重溫《嶽陽樓記》,仍然感觸良多。文中佳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已成為千古勵志警句;「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成為北宋士大夫以及後來中國知識分子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核心價值觀。
  • 顏安書法《嶽陽樓記》丨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嶽陽樓記》是一篇為重修嶽陽樓寫的記。由北宋文學家範仲淹應好友巴陵郡守滕子京之請,於北宋慶曆六年(1046年)九月十五日所作。「山水非有樓觀登覽者不為顯,樓觀非有文字稱記者不為久。」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霪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
  • 不以物喜 不以己悲——不可忘卻的人生箴言
    人世間,總有些人不明白一個非常簡單的道理:除了少數懶惰成性、道德淪喪、違法犯罪的人以外,無論你的地位有多高或是你的地位有多低,在「人」字面前,都擁有平等的人格,擁有平等的權利。於是,有些得勢者膨脹驕傲、橫行霸道;有些失意者萎靡不振、遊戲人生。總要在人世間演出一些幼稚荒唐的笑話和悲劇,讓人們多幾分感慨,多幾分悲哀;讓歲月多幾分風雨,多幾分陰雲。
  • 內心強大的人,往往都不爭不搶
    人生於世間,如天地間的一顆小米粒;人行於世間,如雷雨間的一道閃電光;人活於世間,如大海裡的一滴小水珠。知其此,察覺生命何其之卑微,渺小,可知其此卻不離不棄之人,其境界之高,其內心之強大。內心強大的人,往往都不爭不搶。要做到內心強大,既容易也不容易。於有心人而言,其甚易,而於三心二意之人而言,其難於上青天。
  • 「千年智聖」王陽明:修煉強大的內心,行知合一,領悟生命的真諦
    「千年智聖」王陽明:修煉內心,行知合一,方能悟透生命的真諦1,立志志不立,天下無可成之事。王陽明說:就算是我們茫茫眾生,為生活奔波的普通人,其技能的練成,也要以立志為根本,更別說更大的事業。王陽明自己就是,少年時代就立志成為聖賢,此後終生矢志不渝、奮鬥不已,最後的確成為了聖人。2,勤學如果你立了志卻做不到勤學,那隻說明一個問題,你的志向根本就不堅定,要立志還要勤學,這才是立志的完整內涵。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正視老來難,這樣才不愧對人生。早安
    感恩,不只是感謝大恩大德,而是一種生活態度,一種善良的人性美。感恩一切順境,給我們帶來了幸福;感恩一切逆境,增強了我們追求幸福的能力。心存感恩,心靈才會獲得寧靜和安詳;生活中才會少了許多怨氣和煩惱。一顆懂得感恩的心,其實就是莫大的幸福和人生的智慧。星期二,早上好!
  • 假如你不懂王陽明的心學,建議看看這篇文章,或許會改變你的一生
    假如你不懂王陽明的心學,建議看看這篇文章,或許會改變你的一生王陽明說:「心外無物,心外無事。」在他看來,一切問題都是心的問題,不論是人對世界的認知,還是人改變世界的行為,都脫離不了一個「心」字,修煉並強大內心,人生就會越來越順。縱觀人的一生,不外乎三個過程,即認識世界、參與世界、改造世界,而這一切,從某種意義上來講,都離不開「心」的作用。首先,從認識世界的角度來看。
  • 所謂成熟:不怨不艾、不燥不怒、不喜不悲
    所謂成熟:不過是不燥不怒、不怨不艾、不喜不悲。01 不燥不怒有人說自己就是脾氣不好,什麼事看不慣就想發火,刀子嘴豆腐心,情緒上來控制不住自己。暴躁易怒也許不是性格缺陷,只是你還不夠成熟。當你成熟了,你就會發現,世界本就是他們應該有的樣子。
  • 不念過往,不懼未來的星座,內心無比強大,不寵無驚過一生
    曹雪芹在《紅樓夢》中說道:「女兒是水做的骨肉」,但是當你真正的走進紅樓夢,看似一派祥和的上流社會,卻暗流湧動,行走在紅樓夢的女人,都是柔而並非弱。看似歲月靜好的賈府,水做的女人卻是錚錚傲骨,不為身份的卑微,不念過去,不懼未來,昂起頭顱,他們的內心異常的強大,就算沒有未來,也會不寵無驚的過一生,活的是那樣的精彩。
  • 大家都為考砸為恥,王陽明卻別出心裁說了這句話
    【讀書卡片】:《王陽明心學》【我見】古人所謂的涵養,放在今天來看,其實就是內心強大。所謂「動心」,是指一個人因外在的遭遇而產生了負面情緒,然後又讓這種情緒左右了心態。「不動心」就是要求一個人無論面對怎樣的境遇,都要保持內心的淡定,永遠做自己心靈的主人和情緒的主宰者。【我思】當年,王陽明參加科考,不幸接連兩次名落孫山。一起考試失利的同學,都為落榜而沮喪難過,都以此為恥。可是王陽明居然說,大家都為落第為恥,我卻以落第動心為恥。孟子說過:富貴不能淫,貧賤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Theshy韓服訓練0-6,卻把對面打到掛機
    意料之中,shy哥趁對面打野不在對鱷魚大打出手,他開始向高他兩級的鱷魚秀操作了!E技能靈活躲傷害,細節走A反殺,完美!接下來的對線結果可想而知,鱷魚頻頻被TheShy單殺,shy哥成功推掉防禦塔。鱷魚內心陰影:到底誰是0-6……隨後退出遊戲:「人間不值得」。
  • 王陽明心學:內心強大的人,在這2件事上卻很「低調」,真是奇怪
    沒料到,王陽明又再次生存下來,心學在龍場誕生,從此王陽明從人間地獄走向了萬丈光芒!王陽明就是我們口中所說的真正的內心強大的人,他一輩子都用智慧來生存,於是他成為了聖人!有人說,只要能學到王陽明的一半智慧和成就,就非常了不起了!
  • 王陽明:人生艱難處,便是修心時,強大的氣場都是在人生低谷煉成
    這個時候,你更容易明白什麼人該交,什麼人不該交。陷於困境,真正能幫上自己的,還真不一定是朋友!看清自己意識不改,人生不會根本改變。在艱難困苦中,人得以有時間反省自己,而反省是實現人生躍遷的唯一途徑。失敗會令你更加堅強而清醒,也會讓你清楚什麼是自己能做的,什麼是自己不能做的。
  • 「內心」強大的人,都有「出頭天」:你的心態,就是你的命
    外在環境怎麼變,我們無法主宰,可內心卻是能改變的。就像今天陰雨綿綿,可你的心滿是歡喜,那麼今天也就是你的「豔陽天」。就像今天豔陽高照,可你的內心滿是憂愁,再幸福的日子也會過得鬱悶。王陽明說:「破山中賊易,破心中賊難。」
  • 費勇《做人》:心學是王陽明的靈魂,修煉內心,行事遵從內心
    就是這樣的一個不拿槍的軍醫,卻在戰鬥中憑一己之力救了75名傷員,創造了一個奇蹟。每救一個人以後,他總是說:「我還可以。」道斯堅信自己一定可以救下所有的傷員。他的信仰就是支撐他前進的動力。無數次他自己都快累倒下了,他還是不顧一切的匍匐前進,尋找著傷員。
  • 水皮:「談股論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不管創業板,還是深成指都創出了近期新高。而推動指數創新高的主要力量,就是來自於機構抱團的白酒股和新能源車兩個板塊。昨天這兩個板塊的調整幅度比較大,市場上一度有觀點認為:機構抱團股開始崩潰了。但是今天這種觀點就被打臉。明天會不會繼續被打臉就不好說,因為現在的位置出現反攻倒算的行情,可持續性的確是要打個大大的問號的。今天強勢的板塊還有煤飛色舞,包括最後尾盤走強的券商和信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