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雕欄玉砌應猶在,只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上面一首《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時了》相信大家都不陌生,這是五代十國時期,南唐主公李煜所寫的一首詞,通過這首詞可以感受到李煜抒發亡國時心情的低落與悲哀。
01導語
中國歷史上,分久必合合久必分。說起紛亂的朝代,一是春秋戰國時期,二是三國魏蜀吳時期,三是魏晉南北朝時期,最後一個就是五代十國了。前兩個時期都已經被很多編劇寫盡了,近年,這幫編劇們把矛盾的中心轉移到了魏晉南北朝和五代十國的歷史背景中。著名的劇目有趙麗穎的成名作《陸貞傳奇》,還有林心如工作室出品的《傾世皇妃》。
這個亂鬨鬨的五代十國,一共出現五個朝代十個國家,不過前後加起來,不過也才短短72年的時間。那麼究竟這五代十國是如何更迭的?期間帶給我們什麼樣的歷史思考呢?我們分別來看下。
02五代十國的歷史更迭
五代十國是夾在唐朝和宋朝大時代期間的一個過渡時期,它開始與唐朝末年的黃巢軍起義(對!又是起義軍在鬧事情,此刻不禁想起了東漢末年黃巾軍起義),結束於宋太祖趙匡胤的一個陳橋兵變。
唐朝自從安史之亂時候,就一直奄奄一息的,走向了名存實亡。直到唐僖宗這個昏庸的傢伙胡作非為之後,直接給了朱溫帶領黃巢軍推翻唐、建立後梁的理由。
在朱溫建立後梁之後,當時唐末的另一支起義軍李克用一直不服,但是崇尚武力的李克用一直不是朱溫的對手。但是李克用的兒子李存勖就比較厲害了。他在父親死後,立志推翻朱溫這個對手,步步為營苦心經營,終於推翻了後梁,建立了後唐。
李存勖建立後唐之後,後來被弟弟李嗣源篡位,李嗣源成立了後晉。然後李嗣源又被石敬瑭篡位,石敬瑭成立了後漢。隨後石敬瑭又被郭威篡位,成立後周。也就是在後周時代,出現了一個著名的軍事大將叫趙匡胤,最後推翻了後周政權,統一了中原成了北宋的開朝皇帝。
所以這72年間,五代是指梁、唐、晉、漢、周,而十國,是指存在於這五代之間的一些小國家,在這裡就就不贅述了。十國這其中就有後楚,也就是《傾世皇妃》中公主馬馥雅的被後漢滅國的後楚,所以馬馥雅才去後漢臥底,企圖復國,但是最終卻愛上了敵國的皇子。當然,這都是編劇們的藝術加工罷了。
03五代十國有哪些荒唐事?
首先我們看到的就是君臣反目,朱溫在推翻唐朝之前,其實是唐室的大臣。在唐昭宗被李茂挾持的日子,他曾率軍救主,把唐昭宗完整地送回了長安,還幫助唐昭宗剷除了弄權的太監集團。但是後來,他憑藉著救主有功,野心越來越大,最終他殺掉了唐昭宗的兒子唐哀帝,自己建立了後梁,中國從此開始了五代十國的紛亂時代。可以說是這是一出君臣反目的唱本。
其次我們看到的是父子反目。建立後梁的朱溫,是個有功的人物,也是個有罪的人物。他就像明朝的開國之將領李自成一樣,一度救主有功,可是又一度被權力燻昏了頭腦。
登上了皇權之後,朱溫變得殘忍而好色,不但君臣失心,連自己的的兒子都看不下去他的作為了。最後朱溫竟然是死在了自己的兒子手中,可謂是父子反目成仇。不過後梁終究沒有能存活很久,很快內室操戈的他們,最後便被李存勖滅國了。
最後我們看到的是兄弟反目。李存勖滅掉朱溫建立的後梁,建立後唐之後,治國無方,全憑自己的喜好。因為他本人很喜歡戲曲,所以他開始重用伶人。也就是今天所說的戲子。可是明眼人都知道,戲子在當時只是皇權的玩物,怎麼治國呢?所以他的弟弟李嗣源找準了他哥哥的短板,伺機而動,推翻了哥哥的政權,建立了後晉。
04五代十國給我們怎樣的歷史思考?
縱觀五代十國,分別給我們帶來了群臣反目、父子反目、兄弟反目的戲碼。也難怪近幾年編劇們看上了這個時代的背景,真的很有看頭。都說亂世出梟雄,但是亂世也出賊子。我們在這個朝代看到更多的,是凝聚力的散失。一個短短的72年,竟然出現了這麼多政權的更迭。這讓戰亂中的人們苦不堪言。
在這短短的72年間,弄權者對權力的欲望達到了空前的熱度,大家都專注於如何吞併別的國家,專注於如何打倒對手,卻很少有人專注於治理自己的國家,這不禁給後人以警惕,俗話說攘外必先安內,如果自己的國家都治理不好,怎麼去徵服別的國家呢?就算是強兵攻下,失去的也是民心,合不久矣。
#朱溫#
參考文獻:《新五代史記》、《五代十國風雲錄》、《南唐二主詞箋》
圖片部分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
本文系可惜沒扣扣原創,如需轉載,請聯繫授權,侵權必究!歡迎評論分享轉發關注,您的支持是對我最大的鼓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