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房把柱子隱藏在牆體內
建房的時候,為了房屋結構安全,會在房子牆體處設立構造柱,結構柱,這些柱子會大於牆體的厚度,凸出牆面,有些直立在室內空間的中心部位,影響室內空間的使用,和牆體的美觀,所以在建房的時候,考慮將柱子設計在牆體中,不外露的做法。
1、構造柱
一般我們用磚混結構砌築房屋的時候,在設立構造柱的時候,柱子的厚度與牆體的厚度相同,這樣柱子就不會凸出牆體。比如24牆體設立24×24釐米的構造柱,37牆體設立37×37釐米的構造柱。構造柱下面與地基上的地梁相連接,上面與樓板下的圈梁連接。
一般我們北方建房子使用的外牆37釐米,內牆24釐米,隔牆15釐米厚的形式,南方可以統一砌築24釐米厚牆體,設立24釐米見方的構造柱。在澆築地梁的時候,已經確定好牆體的位置,以及構造柱的位置,把鋼筋綁紮好,後期砌牆到一層高的時候,支設模板,鋪設一層樓板的鋼筋網,同時構造柱也用模板封閉,後期澆築樓板的時候一起澆築。
2、剪力牆結構
現在很多新建的高層住宅,多使用剪力牆結構。即鋼筋混凝土牆體作為縱向牆體承重結構,搭配板梁結構建造房子,這種結構沒有獨立的柱子。以剪力牆代替柱子的作用,將柱子隱藏在牆體內。也叫全現澆混凝土鋼筋結構,這種房子的造價比較高。
這種牆體建設的時候,需要在牆體內布設鋼筋,然後綁紮模板,進行混凝土澆築,然後進行圈梁樓板、承重梁澆築。
3、異形柱
T型柱,L型柱,Z型柱——化柱體為牆體,在房屋外牆的拐角處,設置承重結構牆體,代替結構柱的作用,厚度與牆體相同。同樣此處的牆體需要用鋼筋混凝土進行澆築,其它部位的牆體採用砌築的方式,同樣設置地梁,圈梁進行連接。這種方式與我們說的第1種方式比較接近。當然這種方式也可用在框架結構、剪力牆結構、框剪結構中。
4、結構柱
如果我們用結構柱,框架結構建設房屋的時候。柱子的尺寸是大於牆體的厚度的。可以採用柱子凸出外牆面,內牆面與柱子齊平的方式。凸出外牆的柱子做柱體裝飾,整體形成建築外牆裝飾。
基本上就是上述幾種方式比較常見,常用。低層建築通常以第一種設置構造柱的方式比較常見,牆體與柱子的厚度相同,直接隱藏在牆體內,設置圈梁地梁,適用於民宅,小跨度空間的建設。如果是大跨度,一般用框架結構、混凝土現澆的比較多,這樣更結實一些,柱子凸出牆面的,後期用裝飾的手法進行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