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走訪西瓜市場發現,幾年前走俏的一些品種賣不上好價錢,而一些小型、早熟品種卻很受歡迎
    靠天吃飯者失寵錯峰上市者奪愛
    廣西新聞網-南國早報記者 張文卉 文/圖
    
    瓜農將西瓜搬上收購商的汽車。
    目前,西瓜大量上市。相對於往年的豐產不豐收,今年南寧西瓜主產區蘇圩、吳圩等地的種植面積銳減,產量直線下滑。西瓜產量少了,但是價格卻未出現上漲,反而跌了不少。然而在區內的北海、田陽等地,一些小型及早熟品種西瓜卻賣上了價錢。
    行情
    「黑美人」等收購價格下降
    5月8日,記者來到南寧西瓜主產地蘇圩鎮。2014年以前,每到西瓜收穫季,南友高速路上會呈現出繁忙的運瓜景象。如今,收購西瓜的外地卡車寥寥無幾。
    中午12時,在蘇圩鎮蔬菜批發市場,周邊的瓜農趕著牛車或拖拉機將西瓜拉到這裡過磅、裝車。河北收購商韓先生告訴記者:「在鎮上住了好幾天,今天天氣還不錯,趕緊抓緊時間拉一車回去。」記者注意到,瓜農往車上搬運的西瓜品種為「甜王」。除「甜王」外,「黑美人」「小富」「花麒麟」「小麒麟」等都是蘇圩鎮西瓜的主要品種。
    記者詢問西瓜的收購價格,瓜農和收購商都皺起了眉頭。一名姓羅的瓜農指著一車「甜王」說:「去年還能賣到1.4元/公斤,今年跌到0.7元/公斤,虧了肥料錢。」韓先生表示,西瓜賣不上價,拉回去也會虧本,但是既然來了,總要拉點回去。
    記者了解到,4月中下旬,蘇圩、吳圩、明陽等地的西瓜開始上市,最開始,「甜王」的收購價還在2~2.4元/公斤,比去年降了0.4元左右,一個星期不到,收購價降至1.6元/公斤左右。5月8日當天,在蘇圩鎮蔬菜批發市場,「甜王」的最高收購價為1元/公斤,品相差一點的才0.7元/公斤。「黑美人」的收購價在1~1.4元/公斤,而在4月25日左右,「黑美人」的收購價格還在2~2.4元/公斤。
    
    一名市民從南寧市區來到蘇圩批發市場買西瓜。
    客商
    雨水影響西瓜品質及價格
    西瓜收購市場與往年熱鬧的景象相比,今年則顯得冷清了許多。瓜農們聚集在市場裡盼望著收購商到來,記者一走進市場,就有兩個瓜農熱情上前詢問:「收瓜嗎?」
    除了價格下降外,今年的產量也不如往年。記者在該市場附近走訪中了解到,蘇圩、吳圩已經很少有大片的西瓜地了。瓜農羅女士表示:「去年一畝地的產量差不多有1500公斤,今年才500多公斤,下雨多,影響了產量。」
    「這幾天,遇到下雨天再出太陽,你到西瓜地裡走走,能聽到『蹦蹦蹦』的聲音,那是西瓜熟透裂開的聲音。」一名來自江西的收購商表示,「不誇張的說,這聲音擊碎了瓜農的心」。
    這名收購商告訴記者,他整年都在全國各地收瓜,每年這個時候必到南寧周邊市場,但這幾年逢西瓜收穫時,總會遇上下雨天。他說:「雨水多,光照不充足,瓜裡水分大,影響口感,價格肯定受影響。」
    廣西農科院園藝研究所研究員李文信介紹,從2015年至今,本地西瓜的產量一直在下降,2016年全區的西瓜種植面積為180萬畝,2017年減少至130萬畝,「今年估計不到50萬畝」。
    李文信介紹,受國內其他地方擴種西瓜面積、氣候異常、西瓜上市集中等因素影響,西瓜價格下跌,廣西瓜農心有餘悸,減少了種植面積。
    上一頁 下一頁
    第 [1][2][3][4] 頁
    專家
    本地西瓜早熟優勢不再
    今年西瓜上市前期,有人稱本地西瓜的種植面積相對合理,低迷的市場近幾年也已觸底,今年的價格應該會保持中等偏上的利好趨勢。
    但李文信卻持有不同的看法,他說,原來廣西西瓜以早上市佔優勢,但是從2015年起,連續3年價格「遇冷」,和天氣、市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李文信表示,受越南和國內海南、雲南西瓜的衝擊,本地西瓜的早熟優勢已經不存在了,「海南最後一批瓜和本地第一批瓜的上市時間一樣;而從1月到5月,越南的瓜一直在供應;本地西瓜上市的時候,又趕上泰國、緬甸的西瓜進入南寧市場」。
    李文信表示,品種單一也成為本地西瓜的「硬傷」。據了解,廣西本地西瓜品種中,「黑美人」佔50%的種植比例,幾乎是露天種植。比起國內其他地方大棚種植的「黑美人」,本地西瓜品質有差距。
    隨著這幾年物流的發展,南寧市民一年四季在市場都能看到西瓜的身影,再加上可選的水果品種日漸豐富,在市民眼裡,時令水果也沒那麼「金貴」了。此外,隨著市場水果的豐富,西瓜產業也受到衝擊。李文信舉例說,柑橘一畝地產值將近3萬元,而西瓜才2000~3000元,自然沒多少人願意種了。
    為什麼瓜農不種其他的優良品種呢?有瓜農表示:「種習慣了,種其他的瓜不知道能不能賣出去,畢竟種『黑美人』也有十幾年了,再虧也賣得出去。」
    上一頁 下一頁
    第 [1][2][3][4] 頁
    亮點
    新品種西瓜市場走俏
    近日,記者在網上發起隨機調查,發現消費者的選擇也越來越「刁」。大多數消費者表示,太大的西瓜切開一次吃不完,放著口感會變差,所以一般選擇3公斤以內的西瓜。市民羅先生表示:「我家就喜歡買小的,一家三口人,買大的吃不完。」
    市場上,一些小型瓜如「早春紅玉」「特小鳳」等,比較走俏,價格也不便宜,零售價基本在10元/公斤。
    北海西瓜種植戶張佳從上世紀70年代開始種植西瓜,經歷了西瓜價格的跌宕起伏。近兩年,他開始種植早熟品種「桂西瓜三號」,春節開始播種,4月25日左右開始採收,到了4月底,基本上被搶購一空,收購價也在3.6元/公斤左右;在電商渠道,收購價格達到7.2元/公斤。據了解,除了「桂西瓜三號」,北海也有不少瓜農種植「黑美人」,由於在全國集中上市前採收,平均收購價格在2元/公斤左右。
    而在田陽,「桂西瓜三號」在4月20日就開始上市,由於種植面積不大,不到一個星期就賣完了,平均收購價格在4.8元/公斤,最高達到6元/公斤。
    在其他瓜農都在減少種植面積的時候,南寧市碧佬弟生態農業有限責任公司的負責人梁瀕反其道而行,在去年種植40畝西瓜的基礎上,今年增加到100畝,品種以「黑美人」和「翠蜜」為主。他說:「今年比往年推遲了20天種,在開花坐果時也遇到天氣問題,但提前採取了保花保果措施,所以影響不算大。」
    記者了解到,梁瀕種植的西瓜預計在6月初上市,而那時全國其他產區的西瓜逐漸減少,貨源會比較緊張,預計收購價格會在2元/公斤以上。
    專家表示,在全國範圍內,小型西瓜的種植比例很小,屬於市場空檔。瓜農除了要考慮品種外,還要錯開上市高峰期,早中晚熟品種合理搭配,才能有好的收益。
    上一頁
    第 [1][2][3][4] 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