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黃帝陵到底在哪?子長還是靖邊?

2021-02-13 老郭說史

這是一部石峁人的歷史

也是最全面的陝北史前史

 

石峁人南下與夏朝滅亡之十

黃帝陵到底在哪?

(接上期)

上期講到,史書記載,黃帝陵在上郡陽周,即今靖邊楊橋畔。

有人說,黃帝陵不是在延安黃陵嗎?怎麼跑到榆林楊橋畔了?

漢武帝時期,黃帝陵還在上郡陽周(靖邊楊橋畔),漢武帝北巡,走的是秦直道,順路還到楊橋畔祭奠黃帝呢。

《孝武本紀》:「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

 

子長人說,黃帝陵在子長縣石家灣鄉高柏山上。

靖邊人說,黃帝陵在靖邊縣高家溝王墳灣村還說,該村有七星冢,就是7個大土丘,經測定,6個大土丘是人工夯築,1個是人工加自然合成,還探測出該村「軒轅峁」有規模宏大的古墓群。

也不知子長人和靖邊人哪家說得對。不過,二者距離不遠。

 

子長縣高柏山。子長人說,真正的黃帝陵在額們子長高柏山上。

  

武帝的後人也要去祭奠黃帝,就像今天我們年年清明舉行黃帝公祭一樣。子長離長安多遠啊,1000多裡地呢,秦直道也衝毀了,路不好走,祭奠一次累得骨頭都散架了。漢朝這些皇帝很頭疼,怎整呢?

腦子一歪,想了個好主意,把黃帝陵南遷不就得了。

於是,黃帝陵和橋山南遷800裡,遷到今天的黃陵縣。

搞定收工。

其實,這個大家都知道,老郭不想說,嫌費紙墨。

黃陵縣的黃帝陵,每年在這裡舉行大型祭祀活動。

 

石峁村民到石峁拉石頭,蓋房子、壘豬圈、砌廁所,都靠它了,祖祖輩輩,拉了多少年了。原先是架子車拉,後來拖拉機拉,反正拉不完。沒想到,天天去拉石頭的這個石峁,竟然是黃帝的城,竟然埋藏著中華民族起源的秘密。

 

石峁村路邊的石牆,村民天天路過,誰也沒想到,這是4000多年前黃帝城的牆。

 

黃帝有兩座城,一座上都,一座下都。

《山海經·海內西經》:「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

石峁城是黃帝的上都。

現在「上都」找到了,一定能找到「下都」。

黃帝下都就在子洲、子長淮寧川一帶,許多跡象把黃帝下都指向這裡。再努力一把,一定要找到「下都」,而且要抓緊找,一定能找到一個不亞於石峁的古城。

 

《山海經·海內西經》:「貳負之臣曰危,危與貳負殺窫窳(yà yǔ),帝乃梏之疏屬之山。」

意思是貳負有位臣子名叫危,危與貳負一起殺了窫窳(yà yǔ)。黃帝把貳負拘禁在疏屬山,給他的右足戴上腳鐐,把他的雙手與頭髮反縛在一起,捆到疏屬山的一棵樹上。

 

貳負,黃帝把他綁在綏德疏屬山上。

 

疏屬山在綏德縣城,山上埋著秦始皇太子扶蘇,縣城不遠處有嗚咽泉,扶蘇自殺的地方。

疏屬山承載著豐厚的文化。

疏屬山在綏德,那麼黃帝離綏德也就不遠了。

可不就不遠嘛,黃帝上城石峁離綏德150公裡,黃帝下城淮寧川更近,離綏德50裡都不到。

 

綏德疏屬山扶蘇墓。

 

蒙恬墓在綏德一中操場邊。

 

石峁遺址是2012年開始發掘的,就在2008年,石峁內城韓家圪旦20座貴族墓被盜毀陪葬物被洗劫一空,屍骨散落一地,大量信息被毀,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只差短短4年,如果早4年發掘,這些信息就不會毀掉。

可惜,現在一切都晚了。

石峁下城,不能重蹈覆轍。(未完待續)

您還可以讀

1、1萬年前的陝北什麼樣?

2、石峁人從哪裡來?

3、石峁面臨異族入侵,大戰在即

4、古匈奴人從西伯利亞殺向石峁,石峁淪陷

5、石峁人說什麼語言?米脂婆姨為什麼好看?

6、石峁城可分為前後兩個時期

7、石峁城分期說的理由

8、祭祀坑裡的少女來自哪裡?

9、石峁城是誰的城?萬萬沒想到,是4000年前黃帝的城

參考書目

《竹書紀年》

《寒山憶雪》

《初論石峁遺址與歐亞草原文化的聯繫》

 

我只說您沒聽過的

別人說過的

打死我也不說

長按二微碼

關注「老郭說史」



相關焦點

  • 黃帝陵到底在哪?黃帝陵不是在延安黃陵?怎麼跑到榆林楊橋畔了?
    陝北史前史:黃帝陵到底在哪?子長還是靖邊?作者:郭峰(書房記特約作者)上期講到,史書記載,黃帝陵在上郡陽周,即今靖邊楊橋畔。有人說,黃帝陵不是在延安黃陵嗎?怎麼跑到榆林楊橋畔了?漢武帝時期,黃帝陵還在上郡陽周(靖邊楊橋畔),漢武帝北巡,走的是秦直道,順路還到楊橋畔祭奠黃帝呢。
  • 煎餅涼粉第一縣——子長縣
    而今,陝北人飲食生活中的煎餅涼粉成為子長縣的靚麗名片、代名詞,這又是事實。如今,距子長百公裡的人們為享受一頓價格低廉的煎餅涼粉,不惜路途遙遠駕著車帶著家人、同事和夥伴們到子長美餐一頓的大有人在。不僅自己吃飽喝足,返程時還得給自己的三朋四友、家人親戚們打包帶點讓其分享,這更是事實。
  • 陝西有黃帝陵,河南有黃帝陵,其他地方也有黃帝陵,哪個是真的?
    所有的黃帝陵不是衣冠冢,就是後世出於各種目的造的紀念冢,那麼哪個地方想發展旅遊,只管修就是了,大家又不會當真。只是呢,既然黃帝是中華文明的人文初祖,而我們又號稱是「炎黃子孫」,那麼關於黃帝飛升成仙的歷史故事還是應該讓大家了解一下的。
  • 真正的黃帝陵在甘肅正寧
    華夏民族的始祖之一——軒轅黃帝,死後到底葬在了哪裡?
  • 橋山黃帝陵
    陝西延安市黃陵縣橋山黃帝陵陝西延安市黃陵縣橋山鎮的黃帝陵被認為是中華民族始祖黃帝的陵寢,因為他是《史記》中唯一記載的一座黃帝陵
  • 延安黃帝陵
    1942年,陝西省第三行政督察區將橋陵改名為「黃帝陵」,黃帝陵所在地的縣名也隨之由中部縣改稱為黃陵縣。同年冬天,蔣介石題寫「黃帝陵」三個大字,匠人勒石成碑置於黃帝陵墓之前。自此黃帝陵一名沿用至今。黃帝陵是歷代封建帝王和名人祭祀黃帝的場所。歷史上最早舉行黃帝祭祀始於秦靈公三年(公元前422年)。自從漢武帝親率十八萬大軍祭祀黃帝陵以來,這裡一直就是歷代王朝舉行國家大祭之地。
  • ​曹 矞 : 黃帝陵
    黃帝陵位於延安市黃陵縣,古稱橋陵,後經蔣介石改為黃帝陵。黃帝,姓公孫,名軒轅,生於農曆三月初三。軒轅黃帝被公認為是中華民族的始祖,因此1961年3月黃帝陵被國務院公布為第一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編為「古墓葬第一號」,人稱「天下第一陵」,又稱「華夏第一陵」。延安之行第一站,就是去黃陵縣拜謁黃帝陵。我們一行20餘人,從西安乘坐旅遊大巴大概需一個小時的車程。
  • 劉元凱專欄 | 黃帝陵軒轅殿
    黃帝陵軒轅殿皇天后土,橋山高朗。黃帝陵軒轅殿是根據黃帝陵總體規劃實施的二期工程。位於原軒轅廟以北廟區中軸線上,直抵鳳凰嶺麓。該項目2004年建成後,屢獲獲大獎、金獎。文武同祭   興振國邦  ——2017年重陽節黃陵祭祖文  2017年10月28日歲在丁酉,時值重陽。橋山巍巍,沮水泱泱。松柏蒼翠,楓紅菊黃。果粟豐碩,金秋輝光。
  • 黃陵||黃帝陵祭祖
    身處炎黃始祖之地,我沒能有幸參見黃帝陵的祭祀活動,身為遺憾。他日一定拜祭黃陵,以盡華夏兒女之孝。
  • 黃帝陵古松翠柏奮發向上
    但馳名中外的有「中華第一陵」之譽的黃帝陵就在陝西黃陵縣北約一公裡之處的橋山之上。一條沮水河環繞山腳,橋山翠柏蔥蘢,鬱鬱蔥蔥,顯得格外與眾不同,頗具靈性。史書記載,「黃帝崩,葬橋山」,傳說黃帝就是在這裡升天而去。由於黃帝是乘龍飛翔升天,所以橋山之墓實際上是黃帝的衣冠冢。
  • 拜謁黃帝陵
    一千多公裡之外的黃帝陵,說起來很遙遠。一個公幹的偶然時機,從巍巍太行東麓的冀中大地,乘上時代的「風火輪」,鑽進臥鋪做上一夜「搖籃夢」,第二天恍若頃刻之間,映入眼帘的便是古老雄渾、一派蒼莽的黃土高原。黃帝的陵園黃城,就坐落在陝北黃陵縣的橋山之巔。黃帝,姓公孫,名軒轅,是我們偉大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 [靖邊足球]靖邊統萬足球俱樂部正式成立啦
    logo圖案由@王臨潼 同學製作 ●靖邊資訊(微信號:jingbiannews)●靖邊第一個資訊類公眾號,歡迎搜索關注導讀: 大家期盼已久的據媒體報導今後學生足球特長將記入檔案,作為升學的參考依據之一。足球特長水平納入學生綜合素質評價,寫實記錄,形成檔案,供上一層學校招生參考。(詳見南都網報導) 我們殷切的希望靖邊縣也能開展」校園足球「活動,如有需要的話,「靖邊統萬足球俱樂部」願意無償為我縣中小學生甘當陪練,請學校相關負責人和我們及時取得聯繫。
  • 子長煎餅漲價的再思考
    本以為以子長煎餅漲價為代表的是一個時代漲價潮的來臨,沒想到卻是一場針對人民群眾荷包陰謀的開端。令人感覺詫異的是,子長煎餅也有了一個聯盟,由「子長煎餅店聯盟盟主」主導的漲價群成為了推動本次漲價的推手。還是我們不用這些原料做煎餅了?就拿油旋來說,麵粉一袋漲了幾塊錢,就可以從原來的2元漲到現在的3元,難道煎餅由3元漲到4元這過分嗎?…實際上我們賣煎餅的實際能賺到的利潤大家都最清楚不過了,淡季自己賺的還不如員工賺的多呢!這樣的觀點無可厚非,由於原材料價格上漲傳導到最終端造成成本的上升也應當是漲價的理由,但是通過有組織的群體性「聯盟」的形式漲價就涉嫌違反法律了。
  • 中華人文初祖軒轅黃帝陵
    黃帝陵位於陝西省延安市黃陵縣城北橋山。黃帝陵古稱橋陵。歷史上最早記載舉行黃帝祭祀始於秦靈公三年,秦靈公作吳陽上畤,專祭黃帝。漢武帝元封元年自祭黃帝以來,橋山一直是歷朝歷代舉行國家大祭之地。附:黃帝者,少典之子。姓公孫,名曰軒轅。生而神靈,弱而能言。幼而循齊,長而敦敏,成而聰明。軒轅之時,神農氏世衰,諸侯相侵伐,暴虐百姓,而神農氏弗能徵。
  • 文史雜談 | 黃帝陵址考
    目前北方的黃帝陵就有五處,包括著名的陝西黃陵縣城北橋山上的黃帝陵——那是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所記「黃帝崩,葬橋山」之處。但大量史料及地理資料證據表明,黃帝陵最有可能在河南省封丘縣東的黃陵鎮境內。黃陵鎮這個地名也在表明那是黃帝陵所在的地方。資料顯示,黃陵鎮境內古代有黃陵崗,位於東經114°40′,北緯35°,西距封丘縣城21千米。黃帝陵並非是黃陵鎮孤立的歷史遺存,這裡還是舜帝和堯帝長子丹朱陵墓所在地。明代《長垣縣誌》記載:「鳴條亭,舜崩處,陳留郡平邱縣有鳴條亭」。歷朝歷代,在中國人的傳統觀念裡,是非常講究葉落歸根、歸葬祖墳的。
  • 黃陵石山村劉姓一族守護黃帝陵的故事
    【守護黃帝陵的傳說】 石山村劉姓一族守護黃帝陵的故事 在黃陵縣橋山軒轅廟東麓,有一個古老的村莊,原名鳳嶺莊,解放後改名叫石山村,村裡居住著劉姓宗親,他們世代是黃帝陵的守陵人。
  • 靖邊共築防疫「鋼鐵長城」
    1月28日,《靖邊新聞》公眾號發布的《靖邊縣公布兩批71名湖北抵靖人員名單》的一條信息在當天的點擊量竟然達到十萬+,刷新了創號以來的歷史記錄。同時,靖邊從資源配置、社會治理等方面全力做好防疫工作,確保醫療防護物資和生活物資供應,確保疫情防控工作正常開展和老百姓的日常生活不受影響。「我們一定在醫療資源有限的情況下最大限度地做好疫情防控工作,在人口流動的特殊時期最大限度防控疫情不擴散,在社會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保障群眾生活正常運行。」靖邊縣委書記劉維平堅決有力地說道。
  • [靖邊足球]靖邊統萬足球俱樂部與榆林足進足球俱樂部舉辦了迎新春友誼賽
  • 「天下第一陵」:軒轅黃帝陵的風水魅力
    在中國大西北(西安)的黃土高原上,有一處非常古老的(四千四百多年前)陵墓——黃帝陵。黃帝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司馬遷《史記-五帝本紀》說「黃帝崩,葬橋山」.即黃帝死後,葬在了橋山。橋山位於陝西省黃陵縣,總面積5800畝,山上遍植古柏,是全國最大的古柏群,有古柏約8.2萬株,有四千多年的黃帝手植柏。黃帝陵就深藏於山環水抱,古柏參天的橋山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