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部石峁人的歷史
也是最全面的陝北史前史
石峁人南下與夏朝滅亡之十
黃帝陵到底在哪?
(接上期)
上期講到,史書記載,黃帝陵在上郡陽周,即今靖邊楊橋畔。
有人說,黃帝陵不是在延安黃陵嗎?怎麼跑到榆林楊橋畔了?
漢武帝時期,黃帝陵還在上郡陽周(靖邊楊橋畔),漢武帝北巡,走的是秦直道,順路還到楊橋畔祭奠黃帝呢。
《孝武本紀》:「乃遂北巡朔方,勒兵十餘萬,還祭黃帝冢橋山……」
子長人說,黃帝陵在子長縣石家灣鄉高柏山上。
靖邊人說,黃帝陵在靖邊縣高家溝王墳灣村,還說,該村有七星冢,就是7個大土丘,經測定,6個大土丘是人工夯築,1個是人工加自然合成,還探測出該村「軒轅峁」有規模宏大的古墓群。
也不知子長人和靖邊人哪家說得對。不過,二者距離不遠。
子長縣高柏山。子長人說,真正的黃帝陵在額們子長高柏山上。
武帝的後人也要去祭奠黃帝,就像今天我們年年清明舉行黃帝公祭一樣。子長離長安多遠啊,1000多裡地呢,秦直道也衝毀了,路不好走,祭奠一次累得骨頭都散架了。漢朝這些皇帝很頭疼,怎整呢?
腦子一歪,想了個好主意,把黃帝陵南遷不就得了。
於是,黃帝陵和橋山南遷800裡,遷到今天的黃陵縣。
搞定收工。
其實,這個大家都知道,老郭不想說,嫌費紙墨。
黃陵縣的黃帝陵,每年在這裡舉行大型祭祀活動。
石峁村民到石峁拉石頭,蓋房子、壘豬圈、砌廁所,都靠它了,祖祖輩輩,拉了多少年了。原先是架子車拉,後來拖拉機拉,反正拉不完。沒想到,天天去拉石頭的這個石峁,竟然是黃帝的城,竟然埋藏著中華民族起源的秘密。
石峁村路邊的石牆,村民天天路過,誰也沒想到,這是4000多年前黃帝城的牆。
黃帝有兩座城,一座上都,一座下都。
《山海經·海內西經》:「海內崑崙之虛,在西北,帝之下都。」
石峁城是黃帝的上都。
現在「上都」找到了,一定能找到「下都」。
黃帝下都就在子洲、子長淮寧川一帶,許多跡象把黃帝下都指向這裡。再努力一把,一定要找到「下都」,而且要抓緊找,一定能找到一個不亞於石峁的古城。
《山海經·海內西經》:「貳負之臣曰危,危與貳負殺窫窳(yà yǔ),帝乃梏之疏屬之山。」
意思是貳負有位臣子名叫危,危與貳負一起殺了窫窳(yà yǔ)。黃帝把貳負拘禁在疏屬山,給他的右足戴上腳鐐,把他的雙手與頭髮反縛在一起,捆到疏屬山的一棵樹上。
貳負,黃帝把他綁在綏德疏屬山上。
疏屬山在綏德縣城,山上埋著秦始皇太子扶蘇,縣城不遠處有嗚咽泉,扶蘇自殺的地方。
疏屬山承載著豐厚的文化。
疏屬山在綏德,那麼黃帝離綏德也就不遠了。
可不就不遠嘛,黃帝上城石峁離綏德150公裡,黃帝下城淮寧川更近,離綏德50裡都不到。
綏德疏屬山扶蘇墓。
蒙恬墓在綏德一中操場邊。
石峁遺址是2012年開始發掘的,就在2008年,石峁內城韓家圪旦20座貴族墓被盜毀,陪葬物被洗劫一空,屍骨散落一地,大量信息被毀,造成不可挽回的損失。
只差短短4年,如果早4年發掘,這些信息就不會毀掉。
可惜,現在一切都晚了。
石峁下城,不能重蹈覆轍。(未完待續)
您還可以讀
1、1萬年前的陝北什麼樣?
2、石峁人從哪裡來?
3、石峁面臨異族入侵,大戰在即
4、古匈奴人從西伯利亞殺向石峁,石峁淪陷
5、石峁人說什麼語言?米脂婆姨為什麼好看?
6、石峁城可分為前後兩個時期
7、石峁城分期說的理由
8、祭祀坑裡的少女來自哪裡?
9、石峁城是誰的城?萬萬沒想到,是4000年前黃帝的城
參考書目
《竹書紀年》
《寒山憶雪》
《初論石峁遺址與歐亞草原文化的聯繫》
我只說您沒聽過的
別人說過的
打死我也不說
長按二微碼
關注「老郭說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