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名曝光!中衛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十大典型案例發布!

2020-12-23 騰訊網

案例一、中衛市健安堂醫藥連鎖有限公司慈濟堂大藥房哄抬價格銷售口罩案

2020年1月25日至27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熱線接到多起舉報反映該藥房高價銷售KN95口罩。經查,發現當事人採購300隻KN95防霧霾口罩,分別以每隻35元和58元的價格銷售,且未明碼標價,不能提供涉案口罩採購、銷售、庫存的原始憑證及檢驗合格等證明材料。疫情期間,當事人哄抬價格,推動KN95口罩價格過高上漲,嚴重擾亂市場價格秩序。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給予罰款20萬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二、中衛市農樂豆芽菜加工廠(馬生保)加工銷售有毒、有害的豆芽菜案

2019年3月21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舉報,對當事人生產的豆芽菜進行抽樣送檢後,發現添加了國家明令禁止的4-氯苯氧乙酸鈉(稱俗「無根素」),使用「無根素」主要起到去根、增粗、白嫩、除葉的作用。如長期食用會影響人體健康,導致激素不平衡、骨質疏鬆、兒童發育早熟等問題。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規定。對當事人生產銷售有毒、有害豆芽菜的行為,依法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

案例三、李成忠未取得登記加工腐敗變質、感官性狀異常的牛肚、魷魚案

2019年1月16日,市市場監管局執法人員根據區食品藥品舉報投訴中心轉辦線索檢查,當事人無任何資質擅自從事加工活動。現場發現加工的牛肚、魷魚汙穢不潔、感官性狀異常、散發腐敗臭味。當事人採購牛肚3000公斤、幹魷魚175公斤,分別以每公斤10元、每公斤20元的價格銷售,獲違法所得共計3770.34元,貨值金額34200元。依據《寧夏回族自治區食品生產加工小作坊小經營店和食品小攤點管理條例》沒收用於違法加工的冷櫃、空氣壓縮機等設備、沒收變質牛肚、魷魚共計2418.5公斤、沒收違法所得3770.34元。

案例四、慕永平銷售不符合國家標準的車用柴油案

(圖片來源於網絡)

2019年4月19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根據舉報線索檢查,發現當事人未取得任何資質,在沙坡頭區營盤水交通要到道旁利用箱式貨車裝載油罐銷售柴油,經秤重該批柴油淨重7.7噸,共計為9055.2升(密度以 0.85×10³kg/m³計算),進價每升4.52元,售價每升4.88元,貨值金額共計44189.38元。執法人員對該批柴油進行了抽樣送檢。檢驗結果該批柴油嚴重不合格。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沒收不合格柴油7.7噸(做回爐處理,貨款共計25879.5元),並給予罰款88378.76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五、中衛市沙坡頭區博林教育培訓中心有限公司未經消費者同意向其發送商業信息案

2019年9月19日,市市場監管局在開展打擊侵害消費者個人信息違法行為專項整治中,發現該培訓中心為達到招收培訓學生的目的,通過朋友收集學生家長手機號碼等個人信息共計90餘條,在未徵得學生家長同意的情況下,逐個撥打電話,介紹公司培訓業務,詢問是否給學生報班等事宜。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責令改正違法行為,並給予罰款2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六、中衛市宣和鎮宏濟堂大藥房未按規定儲存藥品案

2019年10月17日,市市場監管局根據自治區藥品監督管理局督查轉辦通知,對該藥房進行檢查,發現店內藥品未按說明書要求進行陰涼儲存,且對執法人員屢次檢查中發現類似問題提出的整改要求不予落實。依據《寧夏回族自治區藥品流通監督管理辦法》給予罰款9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七、中衛市永康鎮兆軍農資店銷售不符合行業標準的化肥案

(圖片來源於網絡)

2019年7月12日,市市場監管局接到市信訪工作聯席會議辦公室轉辦的中央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第二十督導組移交第九批群眾電話線索,反映林某從該農資店購買了7噸生物有機菌肥和土壤調理劑,其中生物有機菌肥31袋,使用後導致70棵蘋果樹死亡。執法人員迅速對該農資店進行檢查,對銷售的兩種肥料進行抽樣送檢,檢驗結論為:生物有機菌肥總鉛項不符合標準要求。經調解,由經營者補償林某損失23500元。經查,當事人購進生物有機菌肥87袋,以每袋36元價格銷售31袋,貨值金額為3132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沒收不合格生物有機菌肥56袋,並給予罰款6264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八、中衛清水灣水療會所提供服務未明碼標價案

2019年5月7日,市市場監管局接到投訴,反映該會所沒有明碼標價,憑藉店內發的手牌向消費者收取住宿費498元。經查,該會所主要從事洗浴、住宿服務,收費中憑店內發的手牌收取,沒按照政府價格主管部門的規定明碼標價。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責令改正違法行為,沒收違法所得498元,並給予罰款3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九、詹仲德未經許可擅自生產銷售黃酒案

(圖片來源於網絡)

2019年1月28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在開展農村食品市場專項整治中,發現當事人未取得許可,採購大米、酒麴、焦糖色素等原材料,利用桶裝生產線、過濾設備等,使用廢棄化工塑料桶儲存已生產黃酒800公斤,貨值金額為2860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沒收用於違法生產的桶裝生產線等設備,並給予罰款50000元的行政處罰。

案例十、中衛市五穀豐盛商貿有限公司銷售標籤含有虛假內容的胡麻油案

2019年10月21日,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收到在開展國家食品安全抽檢工作中,出具的檢驗報告顯示:當事人經營的「蘇酥」胡麻油棕櫚酸、亞麻酸、亞油酸項目不符《GB/T8235》的要求,屬非純胡麻油。經查,當事人共購進不合格胡麻油共計20桶,每桶售價41元,貨值金額820元。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給予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供稿:萬慧英)

來源:中衛市場監管

中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19年度消費維權典型案例

2020年,在以「凝聚你我力量」為主題的「3·15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中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梳理了2019年度消費維權領域典型案例面向社會予以公布,旨在凝聚經營者共識,發揮行業自律力量,自覺遵守消費者權益保護法,努力為消費者提供滿意服務。同時,提高消費者維權意識,共同營造和諧美好的消費經營環境。

典型消費維權案例一

加柴油開發票就要加價,收取標價之外的費用

2019年4月23日,消費者王先生在寧夏某油氣銷售有限公司某加油站加0#柴油42.24升,該加油站標示0#柴油價格為4.98元/升,計210.4元,在投訴人王先生要求中寧縣某加油站出具加油發票時,當事人以每升5.13元的價格出具了42.24升共計245元的編號為NO.04355794的增值稅普通發票。消費者王先生向中寧縣某加油站支付了245元加油款,實際付款比中寧縣某加油站公示價格多支付了34.6元,經與經營者協調未果,消費者投訴至中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經調查,消費者投訴事實屬實,經營者銷售柴油標價與實際收款價格不一致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三條規定,縣市場監管局依法要求當事人向消費者退還多收取的油款34.6元,並依法作出沒收違法所得34.6元,罰款5000元的行政處罰。

典型消費維權案例二

銷售假冒茅臺酒,侵犯茅臺商標專用權

2019年5月14日,消費者李先生在中寧縣某生活超市以1980元/瓶購買了30瓶貴州飛天茅臺酒 ,共計59400元,打開了一瓶,喝了之後感覺身體不適,懷疑是假酒,找到中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進行投訴,要求賠償。接到投訴舉報後,中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委託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公司對上述30瓶飛天茅臺酒進行真偽辨認(鑑定),中國貴州茅臺酒廠(集團)有限公司出具了編號為黔茅辨(鑑)第0020828號鑑定證明書一份,判定消費者購買的6件(30瓶)53度飛天白酒為侵犯其公司「茅臺」註冊商標專用權的產品。該局立即聯繫中寧縣某生活超市,給消費者王先生退還貨款59400元,並對當事人銷售假冒白酒的行為立案查處。

典型消費維權案例三

超市粗心大意,價籤品名與實際不符

投訴人於2020年2月4日在中寧縣某超市購買了一個蓮花菜,但蓮花菜上顯示標籤內容為:青芒,單價19.8元/公斤,870g,17.1元,購買的蓮花菜收取的是青芒的價格,消費者拍照取證後向超市反映,但雙方未能就賠償事宜達成一致意見,於是該名消費者撥打12315投訴舉報熱線。經調查核實,消費者投訴事實屬實,中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雙方進行調解,依據《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五十五條之規定,經營者賠償消費者500元,並當面給投訴人賠禮道歉。

典型消費維權案例四

口罩銷售有貓膩 消協維權還公理

2020年2月4日,縣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市民關於中寧縣某印刷新技術有限公司未明碼標價銷售3M口罩的舉報。經調查核實,消費者舉報內容屬實,其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相關規定,構成了未按規定明碼標價行為。中寧縣市場監管局依法對其作出警告;當場罰款1000元的行政處罰。

典型消費維權案例五

某蔬菜調料店銷售過期食品,影響食品安全

2019年7月2日,縣市場監管局接到周女士投訴,稱其在中寧縣某蔬菜調料店購買了2袋「桃花泉」榆林豆腐(榆林市長春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價值6元,回家使用中發現該豆腐發酸,查看包裝發現該豆腐生產日期為2019年5月23日,已超過保質期。中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到中寧縣某蔬菜調料店進行現場檢查,在其店內冷藏櫃裡發現了6袋過期「桃花泉」榆林豆腐,當事人的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三十四條第一款第(十)項之規定,構成了銷售超過保質期食品的違法行為。縣市場監管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罰款50000元的行政處罰。

典型消費維權案例六

商家不退續保押金 侵害顧客自主選擇權

消費者楊先生於2016年12月14日在中寧縣某汽貿有限公司購買一臺榮威RX5汽車,交了續保押金2000元,要求被投訴人必須在其公司交3年保險否則不予退還,投訴人第一年、第三和第四年均在被投訴方處購買了保險,2019年12月車款還完後消費者到店內退續保押金時,工作人員以沒有連續三年在該店購買保險為由,不予退續保押金。中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雙方進行溝通協商,最終中寧縣某汽貿有限公司於2020年1月9日退還投訴人楊先生購車押金2000元,雙方達成和解。

來源:中寧縣市場監督管理局

相關焦點

  • 哄抬口罩價格罰20萬 寧夏中衛發布行政處罰十大典型案例
    人民網銀川3月15日電(梁宏鑫)近日,寧夏中衛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外通報了2019年行政處罰十大典型案例。這十個案例涉及不同領域且具有代表性,相關部門嚴厲懲罰個別單位和商家的違法違規行為,有力淨化市場環境,希望消費者提高維權意識。
  • 曝光!晉城公布5起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2020年8月,城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廣告法》第五十七條規定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該違法廣告,並處罰款20000元。2020年9月,澤州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據《廣告法》第五十七條規定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責令當事人停止發布該違法廣告,並處罰款20000元。
  • 陝西省安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20201224)
    自動履行15日安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2020.12.83安市監處字〔2020〕25號安康市人民醫院發布未經審查的醫療廣告案安康市人民醫院蔣開夫發布未經審查的醫療廣告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八條第一款和《醫療廣告管理辦法》第二十二條之規定,給予警告並處罰款的行政處罰
  • 黑龍江省市場監管局公布2020年虛假違法廣告「十大」典型案例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近日,黑龍江省市場監管局向社會公布2020年虛假違法廣告「十大」典型案例。1.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五條規定,2020年8月4日齊齊哈爾鐵鋒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依法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並處罰款1200元。
  • 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第二批疫情防控期間典型案例
    為確保疫情防控期間市場秩序穩定,全市市場監管系統堅決貫徹執行中央、省、市決策部署,聚焦群眾反映的熱點問題,以生活必需品、防護用品和消殺用品為重點,持續加強監督檢查,保持嚴懲重處的高壓態勢,現公布第二批典型案例。
  • 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消費者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原標題: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消費者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中國甘肅網3月13日訊(本網記者 宋芳科) 3月13日,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費者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疫情期間蘭州惠仁堂藥業連鎖有限責任公司高價銷售口罩案在列。
  • 湖南發布智慧財產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在昨日舉行的2020年湖南智慧財產權宣傳周啟動儀式上,湖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智慧財產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據介紹,全省市場監管部門突出電子商務、重點商品交易市場、外商投資3個重點領域,圍繞商標侵權、假冒專利、專利侵權、地理標誌侵權、特殊標誌侵權等5類違法行為加強監管執法,嚴厲打擊智慧財產權違法行為,查處一批有較大社會影響和典型意義的案件,遏制智慧財產權違法行為,維護權利人和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優化市場營商環境。
  • 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十大典型案例
    【辦理情況】蘭州新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接到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指揮中心分派的投訴單後,工作人員立即聯繫開發商,組織雙方當事人了解情況。消費者個人判定該車交付前維修過,不是新車,隨即投訴到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指揮中心。 【辦理情況】接到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指揮中心下派的投訴單後,隴西縣市場監管局鞏昌分局執法人員立即前往隴西縣泰華國際汽車城宏吉汽貿專賣店調查了解。
  • 泉州市安全生產行政處罰典型案例曝光
    為進一步督促生產經營單位增強安全生產隱患排查治理主體責任,依法落實安全生產各項防範措施,經研究,市各領域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指揮部每月擬對查處的典型案例和失信聯合懲戒對象予以公開曝光,以起到警示作用。
  • 福建省漳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開13件行政處罰信息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據福建省漳平市人民政府網站8月3日消息,漳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2020年7月漳平市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信息公開表(共13件)》,公開漳平市食力蒎飯店涉嫌使用無標籤的預包裝食品原料製售食品案、漳平市萬豐水電有限公司涉嫌使用未經檢驗的特種設備案等13件行政處罰信息。
  • 遼寧發布首批價格違法典型案件 涉案藥店受處罰
    1月31日,遼寧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外發布首批防控疫情期間價格違法典型案件。一、1月24日,瀋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群眾舉報對瀋陽市五好大藥房塔灣店進行檢查。經查,當事人銷售的口罩未按《關於商品和服務實行明碼標價的規定》進行明碼標價,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相關規定,瀋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對其立案調查,責令立即改正上述違法行為,並將依法依規作出行政處罰。二、1月24日,瀋陽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根據群眾舉報對瀋陽萬和益康大藥房鴻基店進行檢查。
  • 河南警方發布「淨網2019」一季度行政執法典型案例
    現將7起行政執法典型案例發布如下:一、商丘市民權某電信運營商未按要求落實網絡實名制案商丘市公安機關在辦理一起侵犯公民個人信息案件中發現,商丘市民權縣某電信運營商因網絡安全管理義務落實不到位,造成大量不實名用戶手機卡流入市場,造成嚴重後果。
  • 曝光!福建省市場監管局公布17起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
    近期,福建省市場監管局公布了17起虛假違法廣告典型案例,涉及醫療、房地產、食品等熱點問題,請商家朋友們注意防範。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五十九條的規定,2020年6月,長汀縣市場監督管理局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消除不良影響,並處以罰款70000元。
  • 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典型案例
    甘肅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消費者權益保護典型案例  快遞生鮮引糾紛  依法調解獲全賠  【案情簡介】2020年1經2019年6月20日局行政處罰案件審理委員會審議,決定對新樂公司予以罰款1萬元。  【案件評析】《中華人民共和國食品安全法》第九十七條的規定:「進口的預包裝食品、食品添加劑應當有中文標籤;依法應當有說明書的,還應當有中文說明書。標籤、說明書應當符合本法以及我國其他有關法律、行政法規的規定和食品安全國家標準的要求,並載明食品的原產地以及境內代理商的名稱、地址、聯繫方式。
  • 曝光!又一省公布2020年虛假違法廣告十大典型案件
    12月23日湖北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了2020年虛假違法廣告十大典型案件∨一、團風縣某置業有限公司發布違法廣告案2020年7月25日,浠水縣市場監管局對當事人作出行政處罰:責令停止發布違法廣告,罰款2萬元。
  • 陝西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消費維權20個典型案例
    金女士等十四名家長多次與開辦方協商無果,便向宜川縣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投訴舉報中心投訴,要求退還剩餘的學費。宜川縣市場監督管理局12315投訴舉報中心接到投訴後,迅速對案情進行核查,發現消費者投訴屬實。經調查取證,先後多次耐心溝通、調解,雙方終於達成和解。開辦方共退學費15戶,退款金額17600元。
  • 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布14起行政處罰信息
    違反了《價格法》第十三條第一款和《關於商品和服務實行明碼標價的規定》第二十一條的規定,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行政處罰法》第二十三條、第三十三條、《價格法》第四十二條、《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第十三條的規定,作出以下行政處罰決定:罰款:1000.00元。
  • 「德國品牌」康巴赫虛假宣傳被市場監督管理部門行政處罰
    日前,有贊平臺「康巴赫官方旗艦店」銷售的康巴赫第2代炒鍋,網頁中宣稱「康巴赫源自德國」、「蜂窩紋理全覆蓋鍋內不發黃」、「康巴赫全面屏炒鍋全面不粘不發黃」、「德國精雕微刻技術告別粘鍋發黃」,在其網店銷售的康巴赫第3代煎鍋網頁中宣稱「德國高端鍋具品牌」等內容,構成發布虛假廣告,被長沙市嶽麓區市場監督管理局行政處罰
  • 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開5起行政處罰案件信息
    中國質量新聞網訊 無菸草專賣零售許可證經營菸草製品零售及銷售假冒他人註冊商標捲菸、銷售不合格產品……3月31日,中山市市場監督管理局網站發布《假冒偽劣商品和侵犯智慧財產權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表》,公開5起行政處罰案件信息。
  • 東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公開23起行政處罰信息
    行政處罰案件信息公開表數據來源:東莞市市場監督管理局 行政相對人名稱行政相對人類別行政相對人代碼_1(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法定代表人身份證號證件類型證件號碼行政處罰決定書文號號《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十三條東莞市東峰藥業有限公司哄抬物價 銷售口罩《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第四十二條及《價格違法行為行政處罰規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