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4日立春,北京2022年冬奧會開幕迎來倒計時兩周年。籌辦工作千頭萬緒,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給北京打滿分,但滿分背後,絕非坦途,需要所有冬奧人齊心協力、攻克難關。
在北京冬奧會籌辦的關鍵階段,也面臨著突如其來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本著對健康負責的態度,原定於2月15日至16日舉行的北京2022年冬奧會首場測試賽、國際雪聯高山滑雪世界盃延慶站比賽取消。
萬事俱備,首場測試賽取消。雖有遺憾,但收穫仍不少。立春來了,春天也將到來……
國際奧委會、國際雪聯全力支持中國
這原本是我國第一次舉辦高山滑雪速度項目國際比賽。國家高山滑雪中心所在的延慶小海陀山地形複雜、山勢陡峭。
兩年多來,上山的路從無到有,潔白的雪道蜿蜒而下,團隊成員在缺乏辦賽經驗的不利條件下不斷探索學習。有的為賽道選址上百次爬上海拔2000多米高的小海陀山,有的從兩年前賽道開始修建就一直紮根在延慶山區,有的今年春節假期依舊奮戰在賽場……
1月16日至20日,第14屆全國冬季運動會高山滑雪比賽在延慶成功舉行。對於這場冬奧測試賽的測試賽,國際雪聯表示:「(冬運會高山滑雪比賽)是在這條新建的冬奧會賽道上舉行的首場比賽。在場的國際雪聯技術專家和醫務官對這條新賽道、雪況、競賽組織以及山地運行都非常滿意。」
春節期間,北京市副市長、北京冬奧組委執行副主席張建東帶隊到延慶賽區,向堅守在一線的冬奧工程中外建設者和高山滑雪世界盃延慶站運行團隊工作人員致以節日的問候。
張建東仔細檢查了工地有關疫情的防控措施。他說,冬奧會場館建設工程是北京市的重大工程,一定要保質保量按計劃推進。面對嚴峻的疫情形勢,各建設單位要嚴格防控疫情,按照有關方面對建設工地疫情防控的統一部署和規定落實各項工作,擔起疫情防控的主體責任。
據介紹,疫情暴發以來,高山滑雪世界盃延慶站組委會高度關注疫情對本站比賽的影響,並在地方衛生和疾控部門的指導下,積極做好延慶賽區防疫工作。
國際奧委會主席巴赫日前致信中國奧委會,表示完全相信北京2022年冬奧會的籌辦工作不會受到影響。
「在這一困難時刻,謹向全中國人民表達我的全力支持。正如我們預料的那樣,中國人民正在有序和積極地應對這一疫情。中國可以期待再次在北京歡迎來自全世界的運動員同場競技。」
超常規、跨越式發展
疫情雖對中國冰雪選手備戰北京冬奧會造成了一定困擾,但並沒有影響他們的信心與決心。
中國軍團把「全項目參賽」和「取得歷史最佳成績」作為北京冬奧會的目標。
2018年平昌冬奧會中國代表團獲得一金,參加了55個小項的角逐,是參賽歷史上最多的一次。從平昌冬奧會參與55個小項奪得一金,到北京冬奧會的109個小項全部參與以及創造歷史最佳成績,這是一個蘊含巨大歷史跨越意義的挑戰。為此,中國軍團確定了「擴面、固點、精兵、衝刺」的備戰方略。
根據各冰雪項目國際組織當前關於冬奧會參賽資格的規定,北京冬奧會109個小項中,東道主可獲得61個小項的直通資格,剩下的48個小項要靠自身競技實力去爭取。
109個小項中,大約有三分之一此前在中國沒有開展。「有的項目,我們當時連器材都搞得不是很清楚。」冬運中心主任倪會忠說,「北京申冬奧成功之後,我們用超常規的辦法,跨越式發展,跨界選材,全國動員,藉助國際冰雪組織幫我們選配教練,迅速把我們過去沒有開展的項目組織開展起來。」
2014年備戰平昌冬奧會時,中國各支相關國家隊的外籍教練只有兩名。現在,他們的人數達到了170名。另外,冬運中心還和加拿大奧瑟團隊以及俄羅斯「面姐」團隊等一些世界著名的教練團隊建立了合作關係。
過去兩年,中國冬奧備戰堅持科技引領,全方位加大科研力度;採取完善的反興奮劑措施,確保「零容忍」「零出現」;強化運動隊思想政治工作,成果顯著。
「精兵」戰略
如果說「擴面」「固點」階段確立了中國備戰北京冬奧會的廣度,「精兵」「衝刺」階段將考驗的是深度和強度。
進入「精兵」階段,中國冰雪精兵開始初顯威力。與上賽季同期相比,中國選手在2019-2020賽季進行大半的時候,獲得的金牌數與獎牌數,都增長了一倍以上。
但隨著各國備戰力度空前強化,中國軍團備戰形勢嚴峻。還剩兩年時間,等待中國選手的依舊是重重雄關,遙遙漫道。
因此,在2020年「精兵」之年,中國軍團備戰將更加努力,冬運中心提出要形成尖子群體,重點突出「五精」:
「打造精銳之師」「鍛造精勇之士」「明確精準目標」「抓實精細訓練」「強化精緻保障」。
「精兵」階段,需要中國冬奧軍團把備戰深層次的工作做精做細。倪會忠說,需要做到因隊施策,因人施策。
另外,在去年底開始舉辦的第14屆全國冬季運動會也承載著備戰北京冬奧的任務。為此,本屆冬運會對標北京冬奧會,設置完全一樣的109個小項,並推出滑冰、滑雪、冬季兩項、冰壺、冰球、雪車、雪橇等7個大項15個分項運動員的聯合培養模式。
冬運中心副主任孫遠富表示,出臺某些項目運動員聯合培養模式政策的主要目的,在於鼓勵更多地區參與到冬運會中來,另外也能調動全國更多的資源來保障冬季項目的精兵尖子選手備戰北京冬奧會。
開閉幕式創意團隊正在組建
去年,吉祥物發布,賽會志願者招募啟動,京張高鐵開通……
今年,大部分競賽場館將達到測試賽要求,冬奧口號、獎牌和火炬設計方案將陸續徵集,火炬傳遞路線和冬奧主題歌曲將發布,備受關注的開閉幕式正組建創意團隊……
2019年,冬奧組委正式成立開閉幕式工作部,完成了開幕式創意文案徵集,開始編制創意大綱。目前,冬奧組委正在組建創意團隊,併集中力量對整個開閉幕式重點環節的方案進行研究。
正值春節的冬奧開幕式將結合春節文化、長城文化和奧林匹克運動文化,在同一個「鳥巢」,展現不一樣的開幕式。
冬奧會大部分競賽場館將在2020年達到測試賽要求,具備舉辦世界盃或世錦賽的條件。
其中,北京賽區國家速滑館已完成結構封頂,即將完成外牆面玻璃幕牆的安裝,「冰絲帶」形態整體顯現;宛如敦煌飛天飄帶的首鋼滑雪大跳臺主體工程已經完工,並舉辦了國際雪聯世界盃比賽;經過一年的「水冰轉換」,國家遊泳中心「水立方」終於變身「冰立方」,在去年迎來首場冰壺賽事。
為滿足測試賽需求,延慶賽區的國家高山滑雪中心競速賽道、訓練道及相關技術道路已全部建設完成。而國家雪車雪橇中心也在攻克多項技術難點後初露英姿。
國際雪聯將就重新安排此次延慶世界盃取消的滑降和超級大迴轉比賽給出建議。此外,北京冬奧會將在今年舉行短道速滑世界盃、花樣滑冰大獎賽總決賽兩場測試賽。
地處北京西北方向的張家口崇禮區太子山腳下,一隻巨型鳳凰悄然成形。構成鳳凰造型主體的張家口冬奧村、太子城高鐵站等設施蓄勢待起。鳳凰兩翼,雲頂滑雪公園6條賽道全部建成並達到測試賽要求。國家跳臺滑雪中心宛如一柄「如意」倚靠在山坡,目前主體結構完工;國家越野滑雪中心、國家冬季兩項中心賽道完工並進行造雪測試,連接這三座場館、被稱為「冰玉環」的漫步大道也初具模樣。
去年底剛剛通車的京張高鐵將張家口、崇禮、延慶和北京城區串成一線。把北京和崇禮之間原先三個多小時的車程縮短為50分鐘,真正讓崇禮雪場成了大眾冰雪等戶外運動愛好者家門口的理想之地。
北京冬奧會將為世界樹立新標杆
北京冬奧會是第一屆從申辦、籌辦到舉辦全過程踐行《奧林匹克2020議程》的奧運會。北京積極為奧林匹克運動創新提供「北京方案」,包括場館賽後利用方案、《遺產戰略計劃》、可持續發展理念等。
北京賽區將最大程度地利用2008年的奧運遺產,13個場館中有11個是2008年奧運場館;
在國家速滑館等四個冰上項目場館率先使用新型二氧化碳製冷劑,成為奧運史和世界上的首創,減少的碳排放量約等於3900輛汽車的年度碳排放量;
依託張家口地區豐富的可再生能源,建立跨區域綠電交易機制,這將讓北京冬奧會首次實現全部場館綠色電力全覆蓋,張北柔性直流工程未來每年可向北京輸送大約年用電量的十分之一。
市場開發方面,贊助、特許經營、票務三大計劃全面推進。北京冬奧會官方合作夥伴已達10家。特許經營已設計開發1800餘款產品,累計銷售收入超過5億元。票務系統開發進展順利,已初步確定可售座席數量和位置,著手研究制定門票價格方案。
以熊貓和燈籠為原型設計的吉祥物「冰墩墩」「雪容融」,去年9月發布之後圈粉無數。今年,冬奧組委計劃開展北京冬奧會吉祥物全球推廣。目前,吉祥物的海外推廣首秀擬安排在歐洲,兩位萌寵將沿著冬奧會足跡,尋找奧運地標並打卡,致敬奧運。
隨著北京冬奧會籌辦步伐的加快,籌辦人才需求日益增長。去年,冬奧組委新進工作人員231人。如今,籌辦人員已超700人。自去年12月5日啟動賽會志願者全球招募後,一個月的報名人數就突破63萬。
本文來源:新華社 作者:姬燁 汪湧 馬邦傑 肖亞卓 責任編輯: 趙瑞琪_NB125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