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50位「超新星」,但這不是「名利場」|超新星全運會現場手記

2021-01-13 娛樂資本論

作者/思涵

這屆《超新星全運會》直播的第一個小高潮,莫過於男子跳高金牌誕生的那個瞬間——1.8米,李昀銳跳過了這個高度。同時,這也宣告著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首枚金牌的誕生。

夜裡十點多,當男子跳高項目的前三名李昀銳、李星和王志文走進早已一片睏倦的媒體採訪中心時,記者們的掌聲和歡呼聲仍然響亮、真誠、不打折扣。

這三個人是誰?或許不少記者都需要百度百科再加上微博搜索,才能弄清楚他們的身份是歌手還是演員、之前有過什麼作品;而關於王志文,人們對他最深刻的印象可能還是上一屆超新星全運會的短跑項目大魔王。

但所有的「不熟悉」都不重要。這一刻,他們最重要的身份是運動員,競技成績就是榮耀的證據。這種奇妙的身份變換與全新評價體系的建立,是超新星全運會這個「場」最迷人的地方。

當然,在告別這個由體育精神構建的烏託邦後,新人們面對的仍然是作品、知名度、人氣等交織在一起的複雜標準。在享受體育的同時,如何讓這個「場」輻射自己更長久的職業發展——這個問題,可能盤旋在每個「超新星」心裡。

奇觀:另一套評判標準

像火箭少女101這樣的當紅團體,即便當天沒有自己比賽項目、一整天可能只有幾個偶爾掃到運動員座席區的觀賽鏡頭,也會老老實實地在現場待上一整天——對藝人來說,這種付出不可思議;但作為超新星全運會的參賽運動員,這再自然不過了。

「超新星」們都很有「運動員」的身份自覺,常常坐在採訪間就開始自顧自地復盤比賽,有的甚至會在提到演藝作品的時候覺得不好意思,「不能打廣告」。尤其是王者榮耀項目的選手們,不用記者提問也能熱火朝天地聊上許久,滿口都是「遊戲黑話」,常常讓人恍惚:他們到底是混哪個圈的?

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媒體採訪中心的設計也有些特別:一條鋪著白色桌布的長桌,桌上整整齊地擺著礦泉水和運動會吉祥物,中間放了兩個臺式會議麥克風,很多「超新星」乍一看到都覺得很新奇,不知道應該站著還是坐著。

這其實是體育賽事結束後運動員和教練員接受採訪的常規設置。不管是臺前臺後,《超新星全運會》都在儘可能地向賽事形式靠攏。

而與這種外在形式上的學習相伴而來的,是一套區別於娛樂行業的全新價值評判體系。

就像所有群星薈萃的頒獎活動、晚會紅毯一樣,超新星全運會媒體中心的背景板同時也是一塊籤名板——但並不是所有人都擁有「籤名權利」,而且這個權利與賽場外的流量、粉絲數都完全無關,只賦予每個項目的冠亞季軍。

這種公平而簡單的價值觀,也體現在了運動員的參賽態度上。

在遊泳、短跑、跳高等很多項目上,今年的參賽運動員都打破了去年的賽會紀錄;在射箭成績上更是大幅提高,10環成績層出不窮,動輒便會雙方打平、需要加賽箭,于小彤和木子洋甚至在加賽箭中依然10環打平,最終只能通過測量兩箭分別到靶心的距離來決定勝負。

成績提高的背後,是成倍增加的備賽投入。

在接受賽後採訪時,拿到女子射箭金銀銅牌的姑娘們表示,在北京的箭館訓練時,經常是人多到需要排隊,參賽運動員們都非常積極地來訓練。她們練到晚上九點多走,後來才知道木子洋、麥亨利、劉氏三胞胎常常是工作結束、晚上十點多還趕到箭館。「焉栩嘉也是,他每次都是趕完通告之後過來,練一個小時然後又趕緊飛了,太拼了。」

讓體育場上的魅力成為轉折點

當然,離開這個特殊的競技場,演員也好、歌手也好,仍然要憑藉作品和人氣才能真正立足,那是另一套更現實更長久的價值評判體系。即便是在超新星全運會上,也常會有粉絲瘋狂吶喊、哪怕她們所呼喊的人根本不在場上比賽的情況——這些瞬間提醒著所有人,當下站在同一起跑線上的運動員們,同時也是發展階段不同的演藝人。

李昀銳承認,獲得男子跳高金牌是他今年的一個高光時刻;但河豚君想,運動員們在這個賽場上的高光時刻,也未必是限定享用——它完全可能帶來一些演藝工作上的進展。

對於這將近150位運動員——尤其是其中還未在本職工作上嶄露頭角的人來說,這次《超新星全運會》還意味著一次難得的曝光機會。

兩年都在遊泳比賽中獲獎的楊仕澤表示,希望會有更多製片人發現自己,讓他有機會嘗試更多角色。去年拿到金牌後,楊仕澤身邊有很多人都說看了《超新星全運會》、提到他的表現,這讓他感受到賽事的影響力。

這種影響力,可能還會更精確地建立選手們的賽場表現和演藝機會之間的關係,尤其是在體育競技成為劇集熱門題材的行業大環境下。

去年憑藉「連跑步都這麼甜」出圈的50米短跑冠軍徐夢潔,後來在青春勵志網劇《極限17扣殺》中擔綱女主角,扮演一個擁有排球夢想的元氣少女。這是徐夢潔的第一部影視作品,之所以選擇這樣一個運動系少女角色開啟演員生涯,她在超新星全運會上憑藉運動收割的好感很可能就是一個伏筆。

今年新增的武術項目,則有潛力成為古裝武俠、動作片的選角寶庫。決賽賽場上,有些選手有心地戴了古裝發套,吳季峰更是穿上全套古裝亮相。通過這屆比賽,很多人都記住了張峰這個陳氏太極拳全國冠軍;從小學武術、卻鮮少有動作片機會的馬睿瀚也表示,「起碼向外界展示了自己的能力。」

昨天,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正式落幕。東部地區隊友們把金牌掛在了在個人短跑項目失利的徐夢潔身上;UNINE成員們把團旗披在了唯一沒有拿牌的隊友管櫟身上;大合照站在最後一排的R1SE成員把體型最小的周震南合力高舉……

在展現這群年輕人美好的品質和魅力的同時,《超新星全運會》的鏡頭或許也能讓他們的未來變得更好。

相關焦點

  • 《超新星全運會》第二季
    這一季的《超新星全運會》是由張紹剛擔任全程賽事主持人、杜海濤擔任決賽直播主持人。賽事組委會還邀請鄧亞萍擔任金牌教練團總教練,宋茜擔任超新星運動員代表,比賽集結了近150位超新星運動員,進行跑步、射箭、遊泳、藝術體操、跳高、男子武術、電子競技等比賽的備戰、比拼。這不就是一部偶像運動會麼!如果你是一位綜藝咖,一定看過它的第一季。
  • 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開啟
    新華網上海11月2日電 由騰訊視頻、騰訊體育聯合出品打造的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日前在上海東方體育中心開啟。為期三天的賽程中,除可欣賞到包括火箭少女101、R1SE、SNH48、UNINE在內的近150位「超新星」運動員的精彩比拼外,還將看到運動員們按照家鄉地域劃分為「東西南北中外」六大賽區的對抗。在首日的開幕式上,許海峰、郎平、鄧亞萍、張娟娟、吳敏霞、鄒凱作為開幕式嘉賓驚喜亮相。面對集結待發的超新星運動員們,郎平寄語:「希望每一位超新星運動員都能用恆心、決心和信心,成就自己。」
  • 《超新星全運會》第三季錄製第一天,約150位明星集結周震南缺席
    #要說國內哪檔綜藝節目參加的明星最多,那一定不是時下討論度頗高的《乘風破浪的姐姐》,而是《超新星全運會》。這不,從5月30日起到6月1日,匯集了超過150位明星的《超新星全運會》第三季又將在蘇州錄製,娛樂圈不少年輕的流量偶像明星,愛豆天團,都去參加啦!《陳情令》裡魏無羨(肖戰 飾演)的師姐「宣璐」,也報名參加了新一季。
  • 《超新星全運會3》錄製,150位藝人參加,青你兩位成員已確定
    《超新星全運會》是一檔運動型的綜藝比拼節目,每一季都會請來很多的男團女團新人演員們愛豆們加盟,湊成了很大的一個陣容,畢竟像這種類型的運動比拼,還是有很多粉絲願意看的,如今一年一度的屬於明星們的運動會又要來臨了,今年則是第三季的錄製,陣容也都是很強大的,就像RISE組合和UNINE男團都來了
  • A面超新星B面大魔王,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比你想像中還要強
    犀牛娛樂原創文|梔梓 編輯|樸芳為了挑戰大魔王1.6米紀錄不斷練習而負傷的王志文、敖瑞鵬;才剛剛走上大魔王寶座尚未坐穩立馬又受到前魔王馬伯騫挑戰1.62米高度的李昀銳……體育館裡你來我往,誰也不輕易認輸,這濃烈的「火藥味」,正是騰訊視頻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第一期資格賽現場的「實況錄像」。
  • 超新星全運會「大魔王」挑戰賽走進北大
    新華網北京10月21日電 2019年北京大學「超新星」新生系列賽事正在火熱進行。該賽事是北京大學每年秋季面向全校學生、側重新生的一年一度大型綜合體育賽事,持續時間長達整個秋季學期,擁有悠久的歷史與廣泛的校內影響力。與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賽事與《超新星全運會》節目合作舉辦。
  • 騰訊視頻騰訊體育資源打通 《超新星全運會》重啟青春動能
    《超新星全運會》集結超過60家經紀公司的近150位偶像藝人,並邀請職業運動員和教練進行指導,通過呈現各個精彩的體育項目,協同打造文體界的專業運動會,喚醒大眾的拼搏精神,重啟青春動能。11月1日,《超新星全運會》將在騰訊視頻首播。
  • 《超新星全運會》熱血回歸 創新升級品牌營銷新模式
    10月12日,粉絲們翹首以盼的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熱血回歸!作為一場大型明星競技體育賽事,第一屆《超新星全運會》自2018年首播以來創造了22天 54個微博熱搜、連續多天霸佔知乎熱搜和熱榜的成績,成為當之無愧的全民熱議綜藝。今年節目多維度全新升級,將再創流量高峰!
  • 超新星全運會陣容曝光有哪些明星 超新星全運會網絡播出平臺及更新...
    作為橫跨文體兩界的大型專業運動會,《超新星全運會》聚集了來自60家經紀公司的,150位藝人,節目中,所有藝人即將跨界變身運動員,按照正式運動會的形式,進行入場、宣誓、競技、頒獎等環節,已知項目中包含了田徑項目、水上項目和綜合項目三大類比賽的備戰。對此,擅長舞蹈,身體柔韌度和協調性絕佳的金晨可謂勢在必得了。
  • 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 沒有秀場只有賽場
    由騰訊視頻、騰訊體育聯合出品的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於10月12日播出資格賽第一期。決賽將於11月1日至3日在上海東方體育中心進行現場直播。   相較於第一屆,本屆《超新星全運會》在賽制賽事上都有所升級,讓運動員之間的競爭變得更加激烈,在熱血對抗中展現競技體育的魅力。專業的賽制和比賽氛圍讓參賽者褪去明星光環,以運動員的專注態度為贏得每一場比賽努力拼搏,在提升自我的同時也向更多的青年傳遞競技體育的精神——正如鄧亞萍所說,「最可貴的不是贏,更重要的是為了贏而做的堅持和努力」。
  • 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 體娛聯動 生而為贏
    在為期三天的賽程中,包括火箭少女101、R1SE、SNH48、UNINE在內的近150位「超新星」運動員按照家鄉地域劃分為「東西南北中外」六大賽區進行熱血對抗,詮釋了賽事「生而為贏」的主題,也為現場觀眾奉獻了一場精彩絕倫的體育饕餮盛宴。
  • 《超新星全運會》如何以青春熱血打造品牌定製化營銷路徑?
    文 | 周銳9項賽會新紀錄,106個全網熱搜,7991萬微博話題討論量……一場跨體育和娛樂圈層的大型明星競技體育賽事——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正式落下帷幕。在為全民打造一場競技盛宴的同時,《超新星全運會》也為受眾市場與內容行業提供了些許啟示。《超新星全運會》以體育競技精神和明星效應,打造了一個「體育迷+明星粉絲」的流量聚合場,迸發出強大能量。
  • 《超新星全運會》斬獲亞洲電視大獎 體娛IP影響力破圈
    開年之際,由騰訊體育與騰訊視頻聯合推出的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喜提國際大獎!在馬尼拉舉辦的第24屆亞洲電視大獎(ATA)頒獎盛典上,這檔節目作為中國原創青春體娛跨界類節目的代表,贏得了組委會認可,斬獲「最佳原創數字綜藝節目」。
  • 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的賽場:不止燃,更有愛
    近150位超新星運動員,聚集在同一個賽場,以一顆顆「奪冠的心」,在賽場上用力奔跑,用更高、更快、更強詮釋「生而為贏」的口號,這樣的場面光想想就足以讓人熱血沸騰,由騰訊視頻、騰訊體育聯合打造的《超新星全運會》將這一切變為現實。當賽事來到第二屆,由於有了第一屆的參照,又賦予賽事以超越自己、超越過去的新的內涵。
  • 火箭少女101參加《超新星全運會》楊超越糊了,而她們卻讓人驚豔
    第二季《超新星全運會》已經完美收官,能夠集結150位當下年輕一代的藝人前來參與,足可以看得出主辦方還是很給力的,這一季的《超新星全運會》比起第一季來說要好很多,第一季很多的記錄都被破,而且這一季明顯要比第一季更上一個檔次,更加像是一個比賽而不是一個秀。
  • 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開戰,六位奧運冠軍亮相開幕式
    中國青年報客戶端訊(中國青年報·中國青年網記者 沈傑群)11月1日,由騰訊視頻、騰訊體育聯合出品打造的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在上海東方體育中心開幕。在為期三天的賽程中,150名年輕藝人按照家鄉地域劃分為「東西南北中外」六大賽區,在體育賽場上揮灑汗水,為自己團隊的榮譽熱血對抗。
  • 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全面升級
    原標題:深化體育賽事定位,彰顯生而為贏、弘揚青春奮鬥力的精神內核 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全面升級11月1日晚,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在上海東方體育中心拉開帷幕,3日晚賽事收官,9日在線播出了賽事冠軍特輯。跟風模仿不如開拓創新,深化精準體育賽事定位超新星全運會今年的最大特色,就在於它經歷了第一年的試探期後,從大家都在探索的「體娛結合」的大方向裡,迅速找到了自己獨佔性的賽事定位,並開始進行深度挖掘。近三年來,體育和娛樂之間的「跨界」交集越來越多,但是娛樂和體育之間的平衡往往難以把控,以綜藝的視角來做體育,很容易讓觀眾感覺娛樂過度、喧賓奪主。
  • 《超新星全運會》第二季升級,體育綜藝全線轉向文體兩開花
    記者丨伍林華2018年騰訊自製的《超新星全運會》在這個秋天迎來第二季,將 「偶像+競技」貫徹得更加徹底,力求實現文體兩開花。文娛角度看,第二屆《超新星全運會》明星陣容強大,囊括了火箭少女101、R1SE等人氣偶像團體的近150位流量明星。
  • 《超新星全運會2》 你喜歡的小哥哥小姐姐這裡都有
    #楊超越射箭觀眾喊閉眼#、#楊超越接力冠軍#、#于小彤射箭太帥了#······,青春體娛跨界IP《超新星全運會》在2018年創造了22天54個熱詞微博霸榜,持續引爆全平臺熱議,以一場跨圈層的全民狂歡,完美收官。2019年,備受關注的《超新星全運會》第二季即將啟動!
  • 「超新星全運會」落幕廣東隊獲團隊冠軍 - 國家體育總局
    「超新星全運會」落幕廣東隊獲團隊冠軍 發布時間:2018-11-15 來源:中國體育報 作者:黃心豪 莫兮 字體: 大 中 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