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里遊戲奇襲騰訊、網易,國區暢銷榜TOP5大變天

2020-12-15 手機鳳凰網

文|競核

長期以來,IOS暢銷榜單已成了大廠們的天下。

鵝廠、網易的手遊們長期霸佔榜單TOP5,就算偶爾有一兩款現象級新作殺出重圍,也不過了了幾日便消失不見。

可是這一次,或許真的要變天了。

在TOP5暢銷手遊中,鵝廠只餘下兩款老牌手遊《王者榮耀》與《和平精英》,而與其分庭抗禮的,不是別人,正是阿里遊戲旗下的《三國志·戰略版》和《三國志幻想大陸》。

《三國志·戰略版》想必沒有人會對它太過陌生,這款去年九月份上線的手遊,因其別具一格的素材投放給公眾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玩手遊的朋友也能背上兩句高曉松的臺詞。

同為三國題材手遊,《三國志幻想大陸》自本月二十四日正式上線以來成績遠超預期,從內容豐富度到關卡設計都流露著一股「熟手」的氣味,讓人不由得感嘆阿里遊戲真的站起來了。

十二年前,傑克馬先生還在堅持著「餓死不做遊戲」的信念與原則,那時誰也沒曾想到,今天的阿里遊戲能夠以產品與鵝廠打個短暫的平手。

兩款現象級產品是否真的能打破現有格局?阿里遊戲是如何一步一腳印發展至今?它的崛起對於其他同級別廠商又意味著什麼?

今天,競核本著客觀公正的態度,從事實出發,深入剖析這位國內手遊市場上的「不速之客」——阿里遊戲。

「暢銷江湖」裡的龍爭虎鬥

去年年中市場調研機構Newzoo曾做過一次大範圍的手遊收入統計,覆蓋了歐洲、美國和中國三個地區App Store暢銷榜近千款遊戲的單月收入。

統計結果顯示,暢銷榜前二十位的遊戲,幾乎佔據了IOS遊戲收入的全部。餘下的遊戲,少數略有盈利,更多的只能勉強養活團隊。

作為十年來累計下載量超過1700億次的霸主級應用商店,App Store的各大榜單無疑將各個產品,乃至產品背後公司的實力赤裸裸地擺在了公眾面前。

尤其是在19年年終進行過「大掃地」行動後,不僅優化了暢銷榜的算法,更是手起刀落,清榜了近百款批名不副實的手遊,讓暢銷榜單變得愈發真實殘酷了起來。

在這種情形下,阿里遊戲能夠在TOP5中放下兩款產品,「肌肉感」已然今時不同往日。

考慮到新遊熱度紅利的影響,我們先放下《三國志幻想大陸》,談談上架快要一年的《三國志·戰略版》。

本月中,這款遊戲的成績無疑是現象級的存在。聊收入,日平均收入逾160萬美元,換算過來就是1131萬人民幣,雖然有疫情的部分原因影響,但如此水平的營收已非池中之物。

從5月30日至今近一個月的時間裡,《三國志·戰略版》從未跌出暢銷榜單前十,甚至在5月30日當天力壓《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登上榜首的寶座。

這讓筆者不禁想吟唱出經典的那句臺詞:「大人,時代變了。」

當然,必須強調的一點是,單憑產品的硬品質打天下,只是愣頭青的一腔空想。榜單上能夠常駐的廠商無一不是道行深厚的老狐狸,攻佔買量市場才是他們的正課。

根據六月份App Growing發布的《2020年5月份手遊買量市場分析》顯示,5月《三國志戰略版》在廣告投放數方面遙遙領先,比起第二名《天天愛消除》多出一倍還多。

效果也是顯著的。「涼州大馬狼行天下」、「緊哥,我衝一萬能打一群人不?」等魔性廣告臺詞強勢洗腦,高曉松老師的「俊臉」也讓人無法忘懷。

鋪天蓋地的投放攻勢下,這款熱度期早已消退的手遊仍爆發出了蓬勃的後勁,五月最高單日下載量近三萬,實屬不易。

投放量前十中還可以看到《三國志幻想大陸》的身影,雖然此時該作品仍在內測期間,但阿里遊戲顯然不會放過任何的宣傳推廣機會。

最後簡單提幾句遊戲內容。

遊戲性與平衡方面,玩家普遍反映回收均衡性較好,尤其對比鵝廠的「失敗歸零系統」,良心了不少。

至於遊戲生態,大R玩家們輕易一統三國,普通玩家被打的抱頭鼠竄,不加入就只有「流寇」一途,因此棄坑的不佔少數。

總體來說《三國志·戰略版》相較於該公司其他前作,能夠看出阿里遊戲在運營策略、用戶心理把握和遊戲設計層面的進步,暢銷榜的持續發力也足以證明其堅挺的實力。

回到最初的問題:阿里是否真的可以和暢銷榜霸主騰訊分庭抗禮了?

單從數據角度分析,還是有所欠缺的。

《三國志·戰略版》的用戶新增數在五月爆發式投放廣告前,一直處於持續下降的趨勢,足以見得其吸引力並不樂觀。

哪怕是近三個月來的日下載量頂點,也不過兩萬八千次左右,對比最低也有近四萬日下載的《王者榮耀》和《和平精英》,略顯乏力。

但值得肯定的是,相較於同級別廠商,能夠在暢銷榜與騰訊一較高下,已是不易,加上新作《三國志幻想大陸》的火熱表現,未來的發展尚未可知。

說到這裡,或許有人會發現一個問題。

談了這麼久阿里遊戲,《三國志·戰略版》的發行商一欄赫然寫著「廣州簡約信息科技有限公司」是個什麼意思?

這就涉及到一段阿里「真香」的發展史了。

兩個「十億計劃」

阿里對於遊戲的態度,在2013年之前,都是「堅決抵制」的。

馬雲在2008年的電子商務專題匯報中曾經公開表態「餓死不做遊戲」,之後更是在一次重要匯報中明確說明:「遊戲我們一分錢也不投,人家投,我們鼓掌,但我們不做,這是我們的一個原則。」

雖然後來的態度急轉有些喜感,但也正應了《讓子彈飛》中的那句臺詞「掙錢嘛,不寒摻。」

國內遊戲市場蓬勃發展讓阿里選擇性忘記了自己曾經的鏗鏘諾言,2013年就開始布局起了遊戲業務,並於2016年將收購而來的UC九遊更名為「阿里遊戲」,高調進入遊戲市場。

但是國內市場的份額早已被騰訊、網易兩大巨頭瓜分的所剩無幾,阿里要想虎口奪食,拿下自己的地盤,只有一個辦法——拿錢砸。

期間自然也不乏挖角拉人等手段,但檯面上的大動作還要數兩個「十億計劃」。

2017年的戰略發布會上,時任阿里遊戲總裁的史倉健擲地有聲的宣布:阿里遊戲正式全面進軍遊戲發行領域,並將在今年投入十億資金助力遊戲IP生態發展。

這便是第一個「十億計劃」。

其計劃重點在於,不僅要將影視劇、小說、動漫等IP打造成新的遊戲IP,也要實現純遊戲IP的定製相應跨界內容,延伸用戶手中,實現IP從0到N的升級突破。

後來的《武動乾坤》正是阿里的牛刀小試。以影視劇與同名遊戲相互促進的方式進行推廣。配合上質量極高的美工畫質,反響遠超預期,也讓阿里遊戲真正的在國內市場露了臉。

第二個「十億計劃」,便是收購廣州簡悅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當時的簡悅估值便是十億人民幣,至於阿里實際投入了多少,我們無從獲知,但可以肯定的是,擁有遊戲研發領域豐富經驗的簡悅,正好可以補足阿里遊戲欠缺的最後一環。

簡單分析下簡悅這家公司。創始團隊十分豪華,光是從網易走出來的大佬就有兩位:前網易COO詹鍾暉和前網易副總裁陳偉安。

某種意義上來說,簡悅就是一個濃縮精簡版的「小網易」,不僅是管理層,基層員工裡網易出身就佔了80%。

可以說,阿里收購簡悅,不僅能大幅度提升自身遊戲研發能力,更能深度了解網易,所謂「知己知彼百戰不殆」,這筆買賣可不只是賺一點點的問題。

在2019年,阿里互動娛樂事業部正式成立。

顛簸多年的阿里遊戲終於在這1年穩定了下來,並推出了「靈犀互娛」這個阿里互動娛樂事業部下的全新業務品牌,主要代表阿里自研自發的遊戲產品。

《三國志·戰略版》《三國志幻想大陸》均出歸於品牌之下。

但阿里在遊戲行業終究是半路出家,想要短短幾年就能追超騰訊網易並非易事。

而對於三七互娛、完美世界、盛趣遊戲這三家同等級的廠商來說,阿里或許早已不是當初的「吳下阿蒙」。

「二超多強」環境下的廠商比拼

所謂「二超多強」,「二超」不必多說,自然是騰訊網易。而多強則星羅密布:三七互娛、完美世界、盛趣遊戲等等。

這些「多強」們或許距離「二超」還有不小的距離,但仍是國內遊戲行業的重要支柱。

那麼阿里遊戲與之相比如何呢?

先看頭部產品。如今三七互娛在IOS榜單中只餘下《拳皇覺醒》可堪一戰,但在暢銷榜前50中都未曾見到其身影。

完美世界如今以《新誅仙》與《新笑傲江湖》為主要陣地,兩者分別在暢銷榜中排名19和37。

而改名為「盛趣遊戲」的原盛大遊戲,已不再享有多年前傳奇盛世的輝煌,其手遊領域目前形式不容樂觀,沒有一款進入暢銷榜。

對比之下,兩款產品雄踞TOP5的阿里遊戲無疑是高出了一個等級。

同時,根據Sensor Tower數據分析,阿里遊戲在2020年過去的五個月裡,穩定於收入排行榜第五名,僅次於騰訊、網易、莉莉絲和FunPlus。

而完美世界、三七互娛與其差距不小,盛趣遊戲更是並未出現在榜單當中。

再看研發團隊。

三七互娛於2011年成立,經過六年的勵精圖治,在2017年徹底爆發,憑藉其頭部產品《永恆紀元》當時高達26億元的年流水神話,一舉衝入市場佔比前三甲,僅次於「二超」。

神話的背後,是名為「江蘇極光網絡技術」的三七互娛子公司,除了《大天使之劍》和《永恆紀元》外,頁遊《傳奇霸業》《戰國之怒》也出自其手筆,被成為頁遊行業最成功的團隊。

完美世界北京的各大項目中心是手遊研發的主陣地。例如《新笑傲江湖》就是由北京第七項目中心研發的,7月份即將上線的《新神魔大陸》則是由第五項目中心負責。

盛趣遊戲原本的端遊團隊逐漸被淘汰,更多的新鮮血液開始加入。

例如未來即將上線的手遊《慶餘年》,根據其製作人孫勇透露,研發團隊的很多美工成員,就曾在主機遊戲領域有過資深工作經驗,產品也是對標主機端遊的精品品質。

相比之下,阿里遊戲手下的頭號大將——簡悅主要優勢在於手遊領域的經驗更為充足,這將為阿里遊戲短期內迅速在手遊市場崛起提供契機。

加上背後阿里雄厚的財力支撐,未必不能打破現有格局。

但上述三家公司也並未坐吃山空,任阿里這位「不速之客」橫衝直撞。

《新神魔大陸》《慶餘年》《龍之谷2》等精品手遊都將在未來陸續上線,一場「多強大戰」在所難免。

誰會是最後贏家?國內手遊格局會保持「二超多強」還是會趨向多極化?

時間,會給我們答案。

相關焦點

  • 抖音遊戲視頻遭鵝廠起訴;阿里發行三國手遊居香港暢銷榜TOP3 |...
    《新三國志手機版》登上香港IOS暢銷Top3,阿里或為「新三國」做準備11月23日,阿里遊戲所代理的日本光榮特庫摩公司授權的《新三國志手機版》多次闖進香港IOS遊戲暢銷榜Top5。早在2017年11月,阿里就正式在臺港澳地區發行該作。從版本更新內容來看,七麥數據顯示該作自進入11月份更新較為頻繁,在此之前的更新記錄為2020年7月。
  • 騰訊網易佔遊戲市場份額三年漲幅不足1%,巨頭們怎麼了?
    題圖 | 電影《除暴》作者 | 山邊植樹 阿萊斯特騰訊網易市場份額鎖定在51%騰訊和網易在遊戲市場所佔的份額似乎已經觸及天花板了。2015年,阿里巴巴將自身的手遊業務與UC九遊整合,更名為阿里遊戲,俞永福任阿里遊戲董事長,2016年擔任阿里大文娛董事長。此時的遊戲業務還是偏向渠道發行向的。俞永福是做投資工作出身,在2001年初進入聯想投資,負責投資工作,最終成為副總裁。俞永福在阿里期間,2017年辭去集團大文娛董事長、CEO,擔任eWTP投資工作小組組長。投資人是俞永福一個顯眼的標籤。
  • 阿里(09988)大文娛的切割「遊戲」
    去年上線的策略手遊《三國志·戰略版》一度拿下了國內iOS遊戲暢銷榜榜首,其後也基本穩定在遊戲榜前十,近半年以來,《三國志·戰略版》與後期推出的策略卡牌手遊《三國志幻想大陸》甚至與騰訊(00700)、網易(09999)旗下遊戲競逐iOS遊戲暢銷榜Top 5。和遊戲業務的嶄露頭角相比,阿里大文娛這兩年來不斷做切割,版圖越來越小。
  • 印度封禁騰訊吃雞手遊;阿里《三國志戰略版》H1流水37億丨遊戲產業...
    三國題材仍為榜單熱門,除了上述阿里互娛旗下的兩款產品外,網易《率土之濱》也在本周內保持了暢銷榜的前十席位,但巴別時代旗下的《放開那三國3》卻跌出前十之列。值得一提的是,莉莉絲旗下遊戲《劍與遠徵》本周表現不俗,三日進入暢銷榜Top10,最高位列第六名。
  • 爭霸SLG,騰訊再放大招,阿里慌了,網易:我有「金剛罩」
    導語:自從殺入遊戲界,騰訊從未被超越,即便網易也不行。要做遊戲界龍頭老大,就得無所不會,無所不能。即便SLG從未涉足過,也要一步步打下自己的江山。贏得了口碑,卻沒有拿下市場,雖沒有啞炮,但也沒有成為現象級別的遊戲。至於另外兩個還沒公測的遊戲,就微不足道了,更無法撼動網易和阿里在SLG的地位。作為老大的網易,自然不甘落後,定會捲土重來。
  • 騰訊網易頭條上演遊戲「三國殺」:敵人的敵人是朋友嗎?
    前幾日,明星產品網易雲音樂因為各類「抑鬱喪句」變為「網抑雲」,被網友嘲諷「人均抑鬱症」。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隨後網易雲大張旗鼓地承辦TFBOYS七周年演唱會,前期炒得熱火朝天,可直播變錄播的神操作,讓所有粉絲直呼「被騙了」,一時間,吐槽和謾罵滿天飛。更早之前,騰訊推動虎牙、鬥魚合併,控制了整個遊戲直播賽道,這讓本來就缺流量、缺渠道的網易有了更深的危機感。
  • 《原神》出圈、阿里遊戲奇襲 騰訊錯過了什麼?
    在「二八分化」的手遊市場,騰訊、網易夾縫中的遊戲第二梯隊迎來諸多新面孔,它們不僅包括米哈遊、莉莉絲、鷹角、疊紙等遊戲新生力量,就連一直被詬病沒有遊戲基因的阿里巴巴,也憑藉《三國志戰略版》成為遊戲市場不可忽略的玩家。不得不說以壟斷著稱的遊戲行業,正在進行新一輪的排位爭奪賽。
  • 阿里遊戲兩款產品進入下載榜TOP10,《神都夜行錄》下載量躍進TOP3——9月全球手遊指數
    從榜單上可以看到,休閒遊戲之風愈吹愈烈,Voodoo、AppLoving等廠商持續發力;在iOS中國收入排行方面,紫龍互娛憑藉《夢幻模擬戰》成功在大廠圍剿下突圍,拿下榜單TOP4;此外,國內頭部市場湧現了一些新品,不過仍然由騰訊、網易等大廠主導,反倒是阿里遊戲憑藉MMO+IP這一傳統策略,在9月遊戲市場殺出了一條路……以下是手遊那點事帶來的重點信息解讀:iOS全球下載
  • 崑崙萬維三國志席捲港臺;騰訊SLG下周加入戰場丨產業周報
    此前,莉莉絲《萬國覺醒》於9月23日上線國服,與阿里遊戲《三國志·戰略版》《三國志幻想大陸》、網易遊戲《率土之濱》形成」三國鼎立「之勢。競核認為 ,憑藉《鴻圖之下》的強勢入局,騰訊有望在SLG品類搶佔部分市場,這甚至有可能成為騰訊SLG品類產品趕超阿里、網易以及莉莉絲的契機。2.虎魚將於2021H1完成合併,騰訊佔七成投票權,遊戲直播市場」一超多強「。
  • 阿里吃50萬罰單!股價連續2天重挫!阿里騰訊真的在壟斷嗎?
    受此影響,阿里巴巴的股價連續2天被重創,目前阿里的市值在5.32萬億港元,與上半年接近9000億美金的阿里相比,阿里下半年股價走得十分慘澹!而與之形成對比的是,騰訊股價走得還算穩健,目前騰訊公司的市值為5.39萬億港元,超越阿里巴巴,成為中國第一大網際網路公司!
  • 阿里、騰訊、網易,在線音樂?如果音樂只能在線
    正當圍觀群眾對騰訊音樂與阿里音樂版權互換合作而替網易雲音樂擔憂時,國家版權局的出面幹預又讓事件出現了神轉折,騰訊音樂的收網計劃或是會因此延期了。神轉折,國家版權局出面,網易雲音樂迎來轉機眾人本以為在與阿里音樂達成版權互換合作之後,在版權和用戶量上有絕對優勢騰訊音樂似乎要成為在線音樂最後的大贏家時,沒想到國家版權局去出面約談了騰訊音樂、阿里音樂、網易雲音樂、百度太合音樂主要負責人,要求全面授權廣泛傳播音樂作品。
  • 富春股份新作制霸港臺暢銷榜;《逆水寒》舉辦AI學術會議丨產業周報
    不過,在今年直播帶貨大熱的背景下,快手電商成績顯赫,乘勝追擊完成IPO或許對於快手來說是最好的選擇。5.網易《逆水寒》舉辦人工智慧學術會議 ,遊戲虛擬場景成雲會議新寵。10月24日,網易在旗下遊戲《逆水寒》中舉辦第二屆國際分布式人工智慧學術會議 DAI。
  • 馬老師曾說祖國的未來不能毀於遊戲!看看阿里現在把遊戲都做到前三...
    同時,高德集團董事長俞永福代表阿里巴巴分管遊戲業務,他也是阿里移動事業群與阿里大文娛曾經的掌舵者。 靈犀互娛此次升級成為獨立事業群,級別已經和阿里大文娛平行,是阿里巴巴集團高級別業務之一。這意味著,阿里巴巴對遊戲業務的布局,也在一步步深入。 等等!這跟阿里一直大肆宣揚的所謂"遊戲價值觀"似乎不太符合。
  • 起底中國遊戲2020上半年:誰在賺錢?誰在虧錢?誰又在討飯?
    整個Q1季度最為激烈的春節檔幾乎被兩種遊戲所牢牢佔據,一是以騰訊、網易為首的頭部遊戲企業,旗下頭部遊戲在春節期間無論是人氣還是收入都維持著一個叫較高幅度的增長;第二個就是休閒、棋牌類型的遊戲,疫情+春節為增長趨於平緩的流量池注入了許多增量,雖然這部分用戶的消費能力相對較差,但強在量大,基數大。
  • 被騰訊圍堵,20年漲138倍,「慢」網易憑什麼?
    香港市場更加國際化,若中美雙方爭執加劇,網易在此上市,當是有備無患。騰訊2004年登陸港交所,加上阿里、網易、京東、美團點評,國內網絡股市值TOP7除拼多多、百度外,港交所已匯聚五強。網遊是網易第一大業務,網易會根據收入變化,在財報中不斷調整收入結構。
  • 在線教育這麼火,百度、騰訊、阿里、網易今年都幹了些什麼?
    那麼,「行家計劃」將給網易教育的商業化帶來什麼幫助?面對今年火熱的在線教育市場,網易在該領域的布局思路是什麼,它與百度、阿里、騰訊相比,又有什麼不同?網易:發力內容經濟網易教育事業部總經理蔣忠波就新消費下的在線教育變革,提出了網易教育事業部未來的戰略方向。
  • 阿里遊戲遭遇滑鐵盧,旗下遊戲被指抄襲後下架退費
    在育碧向法院提交的版權侵犯訴訟中稱「阿里巴巴集團旗下遊戲公司簡悅開發的《Area F2》『幾乎照抄』了《彩虹六號:圍攻》(育碧開發的遊戲),例如從遊戲角色到遊戲結算畫面上,兩款遊戲均極度相似,育碧認為該做法『極具爭議』。」
  • 《賽博朋克2077》一天回本;騰訊先遊四周年 | 產業周報
    3.網易《第五人格》進入多國暢銷榜Top10,為網易遊戲全球化進一步試水12月13日,競核整理本周各國遊戲IOS暢銷榜發現,網易手遊《第五人格》除了登上日本暢銷榜Top2,香港暢銷榜Top3,韓國暢銷榜Top8,美國暢銷榜Top10。直接原因在於該作於12月7日開啟開啟第二彈聯動寶箱【槍彈辯駁聯動精華】活動,吸引了大量玩家關注。
  • 阿里、騰訊和網易的招聘廣告,真的土到我了!
    在人員流動頻繁的網際網路公司,招聘是公司發展的永恆主題,招聘廣告也成了群雄尋英的著力點,各大公司為了搶人奇招百出。今天,Canva醬就帶大家回顧一下,網際網路三大巨頭阿里、騰訊、網易的奇葩招聘廣告史。01 網易:以歌會友首先,讓我回到16年那個夏天。網易為了招聘,在網易雲音樂上發布了一支魔性的招聘廣告。
  • 2月中國手遊發行商全球收入排行:網易第二 完美世界第十
    其中,騰訊、網易、莉莉絲、趣加、靈犀互娛、龍創悅動、天盟數碼、遊族網絡、悠星網絡、完美世界、友塔遊戲、博樂科技、三七互娛、4399遊戲、沐瞳科技位列前十五位。報告指出在中國iOS市場,《和平精英》首次超越《王者榮耀》,登頂國區暢銷榜榜首。這也是自2016年11月以來,《王者榮耀》在月收入方面首次被其它遊戲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