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中國足協最新限薪令,看恆大球員限薪前後變化,還能留幾人?

2020-11-20 大強雜談

中國足協推出強制降薪令,球員薪水被腰斬,作為年薪排名前幾的廣州恆大隊,看看球員限薪前後薪資的變化。

根據足協透露的限薪規定,外援的頂薪降為300萬歐元,本土球員頂薪降為500萬人民幣,恆大球員薪資變化如下:

從上表看出,恆大目前外援中,保利尼奧和塔利斯卡都遠遠高於所規定的頂薪(塔利斯卡真的不值這麼多錢)薪資將大幅減少,而韓國外援樸志洙的年薪因沒有超額,不會改變。如果沒有其它補充,那麼保利尼奧留隊機率幾乎為零,因為他應該在歐洲或亞洲其它聯賽可以獲得更高的年薪,塔利斯卡300萬歐元的年薪與他目前的狀態相匹配,但是由於落差太大,他也應該選擇離開。

國內球員的年薪中,黃博文竟然超過2000萬,真的讓人意想不到。幾位老隊員的薪資,等到他們合同到期,重新合同後,年薪降幅將達到75%左右,他們能否接受是個未知數?但是,他們應該想明白,這個薪資不是他們能力的體現,而是他們趕上了好時代,所以安穩的留隊是他們最佳的選擇,當然有些人不差錢,可能就選擇退役了。

國內其它球員,基本都會選擇留隊,因為薪資變化衝擊不大而且也沒有其它好機會。韋世豪等有能力的年輕人,有可能會考慮到國外聯賽鍛鍊,畢竟在薪資差不多的情況下,出國踢球也是不錯的選擇。

其實,現在最麻煩的是歸化球員。因為他們年薪是按外援的標準,但是歸化後如果按國內球員計算,他們的薪資降幅過於巨大了,將近90%以上,這個是誰也接受不了的,畢竟他們來中國踢球就是為了錢,即使歸化也是為了能夠留在中國賺錢,因為在中國賺錢真的太容易了。

所以,如果足協把歸化球員視同國內球員的話,相信歸化球員基本都選擇離開,或者不服從歸化,重新變成外援。

所以,對待歸化球員,建議足協還是區別對待,按外援的標準執行,但是就這樣,他們能不能接受也是個未知數,比如高拉特從1個億降到2400萬?

限薪令必定會讓很多外援離開中國,但是看著他們動輒幾千萬,甚至上億的年薪,真的想問:這些錢花得會值嗎?我們不是冤大頭嗎?

而且個人感覺,未必會出現我們擔心的外援離開潮,因為,在國外其它聯賽,真的沒有人會給他們如此高的薪資,所以大概率,超級外援會選擇離開,而其它外援大部分還會選擇中國聯賽,因為賺錢真的是太容易了!

目前廣州恆大主要球員的年薪總額約為7.06億元人民幣,而降薪之後年薪總額只有1.64億元,總支出減少了5.42億元,降幅75%,限薪令效果顯著啊。

這或許就是足協限薪的目的,通過行業幹預,幫助俱樂部大幅減負,這樣俱樂部可以將更多的錢投入到軟硬體的建設中,尤其是青訓體系的構建。

因為,青訓才是中國足球未來所在!

您覺呢?

相關焦點

  • 中國足協的限薪令存在一個大漏洞,限薪令極有可能形同虛設
    拋開投資帽不說,就工資帽而言,中國足協其實根本就無法限制球員的年薪。這又從何說起呢?因為中國足協推出的工資帽制度當中有一個大漏洞,這個大漏洞就是第三方合同。所謂的第三方合同,用通俗易懂的語言解釋就是,如果球員本人或球員的直系親屬與第三方公司進行商務合作,並通過了中國足協的審核,那麼球員本人或球員直系親屬所得的收入不在球員限薪範圍之內。如果未經中國足協審核的第三方合同,球員本人及其直系親屬的收入,仍然計算在球員限薪範圍之內。第三方是指與球員所在的俱樂部沒有股東關係,沒有投資關係,沒有實際控制人關係的經濟組織。
  • 恆大報價誇德拉多,叫板最嚴限薪令,足協不要面子麼?
    北京時間12月15日,距離中國足協在上海召開的職業聯賽會議,才剛剛過去不到48小時,在此次大會上,足協宣布了新版限薪令,根據要求,中超俱樂部一個賽季總支出不得超6億,中甲上限為2億,本土球員年薪不得高於500萬(稅前),外援年薪不得高於300萬歐(稅前)。
  • 中國足協下達限薪令!球員工資減半,中超新賽季不再燒錢?
    最近據各個媒體報導稱,足協將在下賽季繼續實行限薪令,此次限薪被稱為「腰斬版」限薪令。繼上年年底發布的限薪令後,足協這次又加大力度去實行球員限薪,對於這次限薪還包括了對外援之內的薪資限制,這條命令是好還是壞,等著我們去衡量分析。
  • 中國足協出臺的限薪令,對於中國足球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
    這幾天,最熱門的消息就是中國足協出臺的限薪令,相信高薪的國內球員和大牌外援心裡一定涼了一大截,因為限薪令等於裁去了他們大部分的收入,因此限薪令的出臺將影響著中超聯賽的關注度,進而影響著整個中國足球未來的發展方向。 那麼,這樣的限薪令對於中超聯賽和中國足球究竟是好事還是壞事呢?
  • 支持中國足協再次限薪,而且要加大對外援的限薪,要不中國沒得救
    這無疑於中國足協的限薪令有著密切的聯繫。最近有媒體報導,中國足協醞釀將再次限薪,國腳從原有的1200萬上限降到500萬元。同樣外援300萬歐元的工資(稅後)也一定會有所下調。當然,我希望中國的中國的球員多拿錢,也不眼紅外援的天價高薪。但問題是什麼樣的球員該拿高薪,什麼樣的外援,能幫中國足球提高水平。
  • 恆大「限薪令」覆蓋7成半俱樂部球員
    北京時間7月17日,作為中超8冠王,恆大又一次成為排頭兵,帶頭限薪。恆大此舉自然有利於中國足球的健康發展,可以很好抑制中超球員整體薪資虛高的現象。作為中超冠軍,過去恆大的平均年薪也是居高不下。但是,在足協限薪令的指導下,恆大積極響應了足協號召。恆大此次限薪僅適用於恆大足校培養出來的球員,外界可能會質疑恆大的限薪力度是否足夠大。
  • 中國足協下達限薪令,你怎麼看
    長江網12月14日訊(記者馬萬勇)12月14日,中國足協召開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會上,中國足協再次重申限薪的重要性,並公布了一系列新政。
  • 中國足球這個冬天有點冷,限薪外援,扯痛自己
    即使有傳言的外援,或者在試訓中的外援,基本都可以說是屬於「老弱病殘」類的球員,與之前的中超轉會窗相比,完全無法相提並論。為什麼會這樣呢?一切都起源於中國足協的限薪令。 那對於中國足協的限薪令,該如何看待呢?有利有弊。
  • 恆大發布最嚴限薪令!錢少了,但年輕球員為這一點連聲叫好!
    在此背景下,中國足協在廣泛聽取俱樂部代表、球員和教練員代表,以及法律專業人士意見的基礎上,也實時推出了降薪方案。如今中超新賽季開幕在即,廣州恆大率先出臺薪資方案,帶頭限薪,抑制足球泡沫,引導聯賽健康發展。 砸了金飯碗!恆大封頂年薪僅為足協規定一半 今年開始,恆大每賽季從預備隊、梯隊篩選球員補充至一線隊。此次,有帕爾曼江、譚凱元、王世龍三人以及另外兩名U21球員共5人入選。
  • 入籍球員薪酬怎麼算?俱樂部自行決定,按外援計薪就佔外援名額
    在11月25日中超聯賽工作會議上,中國足協公布了包括中、外球員限薪內容在內一攬子有關規範國內職業俱樂部投資行為的方案。那麼入籍球員的薪酬如何計算?據了解,中國足協將決定權交給各俱樂部。也就是說,入籍球員是按本土球員還是按外籍球員標準計酬,由所在俱樂部自己定。
  • 足協會議「劇透」中超俱樂部「限薪」方案:頂薪或減半
    央廣網蘇州11月26日消息(記者張聞)據中央廣播電視總臺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導,中國足協25日在蘇州舉行了中超聯賽工作會議。會上,足協對未來一年中超聯賽的財務政策與各家俱樂部投資人進行了溝通。會議結束後,多家媒體曝出,醞釀了一段時間的「加碼限薪」政策可能落地。
  • 不差錢的恆大開始限薪了,中超最嚴限薪令,引領中國足球新方向
    足協的降薪來來回回提了很多次了,即使這次足協提到一定會降薪,但誰也不知道多久能成型。這次恆大又成了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恆大在當前中國足球的地位是有目共睹的,獲得榮譽無數,隊內也有多位國腳,這次頒布嚴格的限薪令,無疑將是業內風向標。
  • 恆大出臺最嚴限薪令,「中國皇馬」不僅僅是一家足球俱樂部
    據《人民日報》消息,廣州恆大淘寶俱樂部17日出臺「最嚴限薪令」:恆大足校培養球員晉升至一線隊3年內,封頂年薪不得超過300萬元;一線隊的足校培養球員效力球隊3年後封頂年薪為500萬元,較中國足協中超頂薪1000萬的新規再降一半。
  • 體壇:足協限薪新政留後門,為的是豪賭2022年世界盃
    新政還包括若有第三方公司給球員籤訂肖像協議,經足協批准可加薪的特殊條款。對此,《體壇周報》撰文稱,足協這樣給限薪新政留後門,為的是豪賭2022年世界盃。相關文章寫道,12月14日,中國足協公布包括球員限薪在內的系列政策,實際上是對五年多前國務院出臺的《中國足球改革發展總體方案》部分條款所制定的實施細則。
  • 體壇:足協限薪新政留後門,為的是豪賭2022年世界盃
    虎撲12月15日訊 2020中國足球職業聯賽專項治理工作會議14日在上海召開,俱樂部總支出壓縮、球員進一步限薪、俱樂部名稱非企業化等政策重磅出爐。新政還包括若有第三方公司給球員籤訂肖像協議,經足協批准可加薪的特殊條款。對此,《體壇周報》撰文稱,足協這樣給限薪新政留後門,為的是豪賭2022年世界盃。
  • 為什麼限薪令之後足協的二次限薪引來一片喝彩
    10月11日,據足球記者苗原透露,足協醞釀再次限薪,國腳年薪500萬,此前是1200萬。事情還只是醞釀,但當消息披露時,網絡上還是叫好聲一片。中國足球明星的形象之負面可見一斑。在今年中甲聯賽上,出現了大量的三十歲左右的從中超聯賽下來當打之年的國內球員,他們的在中國頂級聯賽的存在現狀,是幾乎所有中國球員的影子,那就是競爭,慘烈的競爭。無論是墮入中甲的曾經國腳,出口轉內銷的留洋球員,還是眾多踢不上球的中超邊緣球員,都不得不承認中國聯賽的高額薪水對於他們的巨大吸引力。
  • 恆大頒最嚴限薪令,確保球員球技、金錢觀「雙優」
    尤其是近年來,中超聯賽呈現「虛火上升」:一方面球星雲集球市火爆整體商業價值攀升,另一方面球員薪資過高導致俱樂部大多虧損、國內球員青黃不接,再加上疫情的影響,更讓中國足球「限薪」勢在必行。作為中超投入最大的俱樂部之一,恆大積極響應中國足協限薪令,對年輕球員設立最高工資限額,使足球運動員的薪水保持在合理範圍,確保球技、金錢觀「雙優」,進一步抑制足球泡沫。
  • 中超限薪令升級在即
    本報訊(海河傳媒體育中心記者王梓)涉及中超聯賽的限薪升級計劃頗為惹人關注。中國足協今天召集各俱樂部代表齊聚蘇州召開中超俱樂部工作會議,就此事展開討論,相關結論極有可能在會後官宣。這意味著中國足球即將迎來新一輪的改革風暴。
  • 中國足協醞釀強勢推進限薪
    中國足協計劃今日在蘇州賽區召開職業聯賽工作會議。除了「新賽季中超聯賽採用何種賽制」將是本次會議的一個重要議題,中國足協也在就國內職業聯賽球員進一步降薪、限薪問題加緊落實。由於「限薪」符合「足改方案」提出的具體要求,因此被進一步強化推動也是大勢所趨。相比於新賽季聯賽賽制、賽程設計工作的複雜,國內職業聯賽球員被進一步限薪的形勢已經比較明朗。
  • 曝:足協限薪新政遭多俱樂部反對,支持者僅不到3成
    為了能夠遏制「金元足球」對中國職業聯賽造成的負面影響,中國足協從2017賽季開始,就出臺了一系列的引援調節費和球員限薪政策。而在本賽季結束後,中國足協又開始謀劃更加嚴厲的限薪政策。據報導,足協計劃將上個賽季本土球員稅前最高年薪1000萬的金額下調至稅前500萬,而這樣一個可以稱為近年來「最強」的限薪政策,也將很有可能會影響到下賽季各中超球隊的走勢以及聯賽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