諾坎普球場作為歐洲最大的球場,1998-99賽季,諾坎普球場以其優越的服務和功能,在眾多的球場中能夠容納109815名觀眾,被歐足聯授予五星級球場。整個西班牙只有其他四座球場同樣獲此殊榮,分別是巴塞隆納奧林匹克體育場、塞維亞的新卡圖加奧林匹克球場、馬德裡競技的卡爾德隆球場和皇家馬德裡的伯納烏球場。
諾坎普球場是西甲豪門巴塞隆納隊的主場,巴塞隆納位於伊比利亞半島東北部,瀕臨地中海,是西班牙第二大城市,也是加泰隆尼亞自治區首府,以及巴塞隆納省(隸屬於加泰隆尼亞自治區)的省會。巴塞隆納氣候宜人、風光旖旎、古蹟遍布,素有「伊比利亞半島的明珠」之稱,是西班牙最著名的旅遊勝地。
諾坎普球場的名稱還有一個小故事,體育場在建立初期,官方的名稱為「Estadi del FC Barcelona」(英文為「FC Barcelona Stadium」,即」巴塞隆納足球俱樂部體育場「),但是很快這座球場以「Camp Nou」(意為「新場地、新體育場」,)而為人所熟知,2000/01賽季,經過俱樂部會員郵件投票, 29,102 張選票中,19,861張 (68.25%) 選擇了「 Camp Nou」(音譯為「諾坎普」)。由此, 「Camp Nou」正式成為其官方名稱。在英文中,常常將其誤稱為「Nou Camp」(音譯為「諾坎普」),但是應按加泰隆尼亞語稱其「Camp Nou」,(這在中文中稱為「坎帕諾」。)
諾坎普球場的建立也是經歷了一番周折的,在新球場沒有建立前,球隊一直在使用1922年建立的大教堂體育場,當時最大容納觀眾量僅為60000人,1950年6月匈牙利天王巨星庫巴拉加盟巴薩時,60000人的體育場顯然是不夠的, 因此建立新館的呼聲越來越高。早在1948年就有提案建議為巴薩興建一座新球場,直到1953年11月14日弗朗西斯科·米羅·桑斯當選巴薩主席,才真正把新球場的建立提上日程,1954年3月28日,在60000名巴薩球迷面前,米羅桑斯在市政主席格隆納的陪同下為諾坎普新球場奠基了第一塊石頭,並且受到了巴塞隆納紅衣主教莫德雷格的賜福,1957年9月24日建成投入使用,自建成以來,諾坎普球場就一直是巴塞隆納俱樂部主場。整個項目耗資達到了驚人的2.88億比塞塔,1957年諾坎普球場揭幕時,可以容納93053名觀眾,1982年世界盃之際增加到120000名觀眾。後來新規出臺禁止球場向球迷提供站立席位,20世紀90年代末減少到99000名觀眾的容量。諾坎普球場現在最大容量為99354人,是現在歐洲最大的體育場。
巴薩這幾年一直波動比較大,現在更是鬧出了梅西要離家出走,一直引以為傲的青訓體系,也不再那麼耀眼,主要原因還是俱樂部的長遠規劃出現了偏離,小編雖然是皇馬球迷,但還是希望巴薩能早日結束動蕩,來與我皇一較高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