稻盛和夫:我拼盡全力工作40年,靠這三個點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2020-12-26 騰訊網

稻盛和夫可以說是一個傳奇人物。出身科學家,25歲時靠著在精密陶瓷領域的發明創造走出了開啟了人生新的篇章。

27歲開始創業,可以說是靠赤手空拳在40年的時間裡創辦了兩家世界五百強。他集科學家、企業家、哲學家於一身,這樣的成就可以說是空前的,65歲時從一線引退,創辦私塾傳播自己的經營理念和稻盛哲學。

在引退後的第13年,收到邀請拯救瀕臨破產的日本航空,當時很多人都勸他,你已經非常成功了,完全可以不用去收拾那個爛攤子,但他最終還是選擇出山,讓人意外的是,僅僅花了不足兩年的時間就成功將其扭虧為盈。

而且利潤遠超日航鼎盛時期,稻盛和夫事後說:「扭虧為盈不是目的,重點是我離開之後,日航還能夠繼續正常發展。」這就是他的經營哲學。

甚至阿里巴巴創始人三次專程拜訪,向其請教企業經營之道。

任正非與其交流後,對其給出了非常高的評價:「我們追不上他。」

80多歲的高齡,去做演講,一講就是一兩個小時,演講廳裡座無虛席,有一半都是企業的老闆。

很多人問到稻盛和夫:「您創辦企業如此成功靠的是什麼秘訣呢?」

稻盛和夫笑著說:「並沒有什麼秘密,但是有這三個原則,是我一直遵循的。將很多看似不可能的事情變成了可能。」

咱們今天就一起看看,稻盛和夫遵循的到底是哪三個原則。

1、敢於走「別人沒走過的路」

稻盛和夫在大學剛畢業的時候,起點非常低,在一家瀕臨倒閉的公司上班,與他同批入職的同事,後來因為無法忍受企業的管理混亂,更看不到前景,都選擇了跳槽了,有的重新參加考試,再次深造。

他也要離職,但卻被家裡的哥哥痛罵一頓,說他不知道家裡的苦,只顧自己,太自私。無奈之下選擇繼續留下,但內心還是非常不爽。後來他就為了給自己找到一個離職的好藉口。索性沉下心來專注於研究陶瓷。

即便是被賣菜的商販嘲笑:「在松風工業工作,連婆姨都娶不到」。他仍然不為所動,就是要走一條別人不敢走,或者不願意走的路。把所有的不愉快全部拋擲腦後,一線搞研究。

兩年後,他在陶瓷領域取得巨大成果,公司也因此扭轉局面。

2、計劃不執行,不如不做計劃

稻盛和夫在陶瓷領域取得巨大的成功,並非在開始之前就斷定自己能夠有所成就,而是「歪打正著」的一次意外。但如果你閱讀過有關他的書籍,你就會知道,看似一切的偶然其實終究是一種必然。

他為了給自己找到合適的辭職理由,而不惜制定了高強度的計劃,甚至吃住都在實驗室裡。而且嚴格執行自己的計劃。

看到現在很多年輕人,沒到年初就開始制定計劃,年末進行總結復盤,但大多數是今年的計劃推到明年,明年的推到後年,三年前的計劃到當下還沒有完成。這樣的執行力怎麼會有好結果呢?

做計劃就是為了讓我們更好地執行,如果不按照計劃執行,制定它純粹就是自我安慰。

3、抓住一切機會,磨練自己的「敏銳度」

稻盛和夫在創辦第二家企業的時候已經50多歲了,在這個年齡很多企業家都開始考慮自己的退休和接班人事宜了,而稻盛和夫卻請求董事會批1000億日元,進軍電信領域。

董事會幾乎沒有同意他的提議,因為陶瓷跟電信完全是兩個不沾邊的領域,如何能夠保證跨界成功呢?但最終還是沒能扭得過他,無奈之下同意了他的請求。

稻盛和夫當知道提議通過時,他甚至不惜給董事會下跪,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沒想到在接下來的一二十年,他創辦的KDDI電信公司竟成為日本的最大的電信公司,一躍進入世界500強的行列。

多年的創業經歷讓他始終保持著敏銳的判斷力,對政策的變動也是非常敏感。這個能力真的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長期處於那種環境中自然地形成的。

相關焦點

  • 稻盛和夫:一個人能否有大成就,靠這三個點將「不可能」變成「可能」
    這一年日航還做到了三個世界第一:利潤世界第一,準點率世界第一,服務水平世界第一。無論是京瓷跨越半個世紀的成功,還是日航的扭虧為盈,都只是表面現象。背後的深刻本質是企業上下在程盛和夫的引領之下,靠這三點將不可能變為可能:1、敢於走別人沒走過的路1959年,因為對於上司盛氣凌人的不滿,時年27歲的稻盛和夫毅然決然選擇辭職,走上創業路。
  • 稻盛和夫:我拼盡全力工作40年,靠這3點,才成了如今的經營之神
    稻盛和夫27歲開始創業,赤手空拳在40年的時間裡創辦了兩家世界五百強。他集科學家、企業家、哲學家於一身,這樣的成就是空前的,65歲時從一線引退,創辦私塾傳播自己的經營理念和稻盛哲學。
  • 稻盛和夫告誡:年輕人想有所成就,靠的不是規劃,而是做好一件事
    而日本的經營之聖稻盛和夫先生卻認為,做長久的規劃是一種浪費,是無用功。稻盛和夫說自他創立京瓷集團以來,從來沒有為企業做過長期規劃,在說:」能夠預見自己未來這些話,最終都會以謊言的形式而告終。「稻盛和夫認為:年輕人想有所成就,靠的不是規劃,而是做好一件事,那就是「拼盡全力、活在當下」。
  • 稻盛和夫給年輕人的3條忠告:想要未來有發展,就牢記這三句話
    日本有一位企業大咖,是和日本松下幸之助齊名的人,他就是稻盛和夫,在27歲就開辦京瓷,52歲開辦日本第二大通信公司,兩家公司都早已經上市,而且都是世界500強的公司,78歲,又臨危受命拯救要破產的日航,僅僅1年多就將日航又重歸世界500強。不得不讓我們對其產生敬佩。
  • 稻盛和夫:人為什麼活,為什麼而工作?這是我見過的最好的答案
    2010年,日航破產,已經78歲高齡的稻盛和夫頂著很多人的不信任,接手日航。因為對航空領域不了解,稻盛和夫只能靠著自己以前的經驗和經營思想來一步步摸索。而那些所謂的經營哲學,其實就是最樸實的道德觀而已,比如敬業、努力、樂觀等等。
  • 稻盛和夫:我的哲學,只有中國人會懂
    然而稻盛和夫只是漫不經心地問了一句醫生:是癌症嗎?得到醫生肯定答覆後,他仍然按照原定的計劃,給中小企業家做演講,完後喝酒聚餐,很晚才回到家。之後,他便把手中的股票留給了所有員工,出家當起了和尚。如今,已過20多年,88歲的稻盛和夫依然健在。他雖然不像其他人那般,要為了生計努力活著,但卻得在病魔的鬥爭中竭盡全力。
  • 88歲稻盛和夫:人為什麼工作?為什麼而活?這是我見過最好的回答
    >根據我幾十年來的觀察,稻盛和夫先生既是一位企業家又是一位哲學家,這樣的人簡直鳳毛麟角。」在稻盛和夫看來這些都是不對的,稻盛和夫常說:「提升人性,磨練靈魂,這是最重要的。磨練靈魂,塑造高尚的人格,這才是人生真正的目的。忽略這個目標,人活著還有什麼意義。」
  • 稻盛和夫:我創業五十年從未失敗,秘訣在這4個字,讓我百戰百勝
    稻盛和夫:我創業五十年從未失敗,秘訣在這4個字,讓我百戰百勝都說三十而立,三十歲以上的男人,逐漸退盡了幼稚,走向了成熟,學會了穩重,不會像二十歲時任意的瘋狂,懂得如何工作,如何生活。有人說三十歲的男人是成品,四十歲的男人才是精品,其實就像開花後結果一樣,三十歲以上的男人正是處在這個積累沉澱的過程,這正是人生最美好的時光。
  • 稻盛和夫:我一生的長勝秘訣皆為一句話,弱者心驚:原來如此
    無怪乎國學大師季羨林先生,就十分推崇稻盛和夫:「根據我七八十年來的觀察,既是企業家又是哲學家,一身而二任的人,簡直如鳳毛麟角,有之自稻盛和夫先生始。」反之,如果放下不甘,接受現狀,一往無前地全力工作之後,「環境便煥然一新,人生就從逆風變成了順風。」03這個人生哲理,也在他後來的成功經歷中不斷被驗證。
  • 稻盛和夫:決定你人生高度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
    稻盛和夫:決定你人生高度的不是能力,而是這兩個字有人說做一個自律的人,就要過苦行僧般的日子。我可以變得不那麼美,不那麼聰明,不那麼有錢,頂多心中有些失落怨念。你錯了努力不是為了自虐,是為了讓我們堅持自己想做的事,活得更健康,更快樂。開始願望可能是會為了誰,但最終受益最多的是自己。
  • 稻盛和夫:我88年的人生智慧,總結成這一個字,這是我最大的財富
    創立2家,成就1家世界500強公司,很多人覺得這就是稻盛和夫一生最大的財富。但是稻盛和夫卻說:「我88年的人生智慧,總結成這一個字,這就是我人生最大的財富,那就是——心。稻盛和夫大學畢業後,進的第一家公司就是即將破產的老牌企業。剛開始,稻盛和夫並不情願,但是迫於生活的壓力,不得不繼續待下去。直到3個月後,稻盛和夫發現自己什麼都沒有學到,覺得自己不能繼續這樣,所以開始認真對待自己的工作。他把自己的東西搬進實驗室,一天24小時都在做實驗。
  • 稻盛和夫成功的秘訣都在這本書裡
    稻盛和夫還有一種非常重要的精神,叫做「利他」。其實我們要清楚,「利他"並不是向強權低頭,並不是一味地去讓它。在稻盛和夫先生後來的職業發展中也體現了這一點。他在第一份工作中其實就遇到了一些困難。那個工作場所的效益並不好,因為裡面充斥著磨洋工、不幹活混日子的人。
  • 稻盛和夫:不痴迷於工作,絕對不會成功,絕不可能成就偉大的事業
    ——稻盛和夫《心法之肆:提高心性 拓展經營》01 確立人生的意義「工作」到底是為了什麼呢?為了自己的生計,或者為了養家、賺取必要的金錢,這是工作的第一要義。這是因為在一切事物的深處,都隱藏著駕馭一切的真理。究明一個事物,就能理解一切事物。請大家牢記這一點。04 日日創新踏上工作崗位,一開始就得到稱心如意的好工作,這是不太可能的。
  • 《稻盛和夫自傳》:戰勝挫折,追逐夢想!
    馬雲、任正非都給予稻盛和夫高度評價,並且親自到日本去找稻盛和夫取經。馬雲不但親自登門拜訪,還請他到阿里巴巴總部來做客講授管理之道。馬雲後來說:「三次和稻盛和夫的對話,我受益匪淺。」任正非說:「稻盛和夫的京瓷幾十年如一日的精進,做到了全球第一,我們只有追隨的份。」
  • 稻盛和夫掏心窩的忠告:當你撐不下去的時候,就去做這5件小事
    他也是個樂於分享自己經驗的人,出了不少書都讓我感觸頗多,我總結了稻盛和夫掏心窩的5條忠告,如果你覺得生活艱難,快要熬不下去了,就去做這5件事吧!01忠告一:改變只求完成而不求完美的狀態有太多的人都是用應付了事的態度來處理工作。如果每天工作時間是8小時,就真的是混8小時而已,隨著年齡的增長,你會發現日子變得越來越艱難,直到你無法熬不下去。
  • 稻盛和夫:人格第一,勇氣第二,能力第三
    稻盛和夫1932年出生於日本,27歲創辦京都陶瓷株式會社(現名京瓷Kyocera),52歲創辦第二電信(原名DDI,現名KDDI,目前在日本為僅次於NTT的第二大通訊公司),這兩家公司又都在他的有生之年進入世界500強,兩大事業皆以驚人的力道成長。
  • 稻盛和夫:我一輩子的「財富」來源於3個細節,很多年輕人卻沒有
    古往今來,靠家庭財產生活富裕的人只有少數,白手起家的人也不計其數,富二代的成功不值得學習,窮小子翻身的經歷值得推崇。從零開始,不是不可能。擁有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日本「稻盛和夫」,無疑是窮人翻身的最佳範例,他認為自己一生的財富來自三個細節,但遺憾的是,許多人在年輕時卻忽視了這三個細節。
  • 馬雲三次拜訪,任正非自愧不如!稻盛和夫:我一生離不開這4個字
    身為全世界唯一一個擁有兩家世界500強企業的人,這還不是他最傳奇的。退居一線,年過70歲高齡的稻盛和夫,在78歲那年被日本政府再次邀請出山,去挽救自己從未經營過的行業巨頭——破產重組的日本航空公司,這一戰,讓他真正成為了商界傳奇!
  • 看稻盛和夫怎麼說
    現在給大家做個分享,希望更好的幫到你們。如下圖示:近一月,學員問的最多的5個問題,分別是「我希望工作更穩定一些,應該怎麼辦?」、「我不想以後和現在一樣,總是頻繁的跳槽,應該怎麼辦?」、「工作沒前途,我怎樣才能更好的發展?」、「我不知道自己適合什麼工作,應該怎麼辦?」、「我怎樣才能提升能力,才有競爭力呢?」從數據不難看出,問的最多的就是「不想頻繁跳槽」的問題。
  • 稻盛和夫告誡年輕人:經營之道其實很簡單,無非就這三點
    聽聽稻盛和夫怎麼說對於企業的經營之道,稻盛和夫本人表示,並沒有什麼傑出才智,但是忠實遵循了經營的基本原則,這就是成功的原因。他在5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悟總結出:經營成敗取決於經營者的行動。稻盛和夫總結出了企業經營的成功之道,無非就這三點1、全身心的投入到工作中,精益求精現在年輕人都比較浮躁,對自己的本職工作容易提不起興致來,三天打漁兩天曬網。而稻盛和夫認為「喜歡」和「投入」是硬幣的正反兩面,兩者存在因果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