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RG+DIP可以揚長避短,推進中國價值醫療發展丨燕話民生

2020-12-23 新浪財經

來源:一財網

DRG(Diagnosis Related Groups,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與DIP(Big Data Diagnosis- Intervention Packet,基於大數據的病種)是什麼關係?DRG分組在先,其數據來自普通專科和臨床路徑相對成熟的重點專科病組,醫療保險實行打包定價、分值付費和結餘留用的支付原則。DIP不先行分組,強調存在即合理,更適合評價疑難、危重程度較高和醫生承擔風險較大的病組,醫療保險實行開包驗證、合理超支分擔的支付原則。

在推行DRG支付時如果盲目使用合理超支分擔會破壞DRG的規則,對於疑難危重病組如果過分強調超支自付,會迫使醫療專家們推諉重症患者,二者均會增加醫保支付改革的負面作用,不利於地方綜合醫院建設,引入DIP可以解決這個難題。DRG和DIP的有機結合更加體現醫療服務的價值。

付費方式的轉變

醫藥資源既短缺又昂貴,為讓全體國民享有基本醫療,全球190多個國家和地區建立了公共基金和準公共基金,如財政預算、社會保險、商業保險等,實行第三方付費。1883年,德國俾斯麥政府出臺了《僱員醫療保險法》,開創了社會醫療保險的先河,在醫患以外建立了醫療保險基金,由第三方支付醫療費用的大部分。

130多年來,第三方支付方式的制度安排經歷如下三個階段,按照服務數量付費(Fee For Service,FFS)、按照服務質量付費(Fee For Diagnosis-related,FFD)和按照服務價值付費(Fee For Value-bigdata, FFV)。每次變革均有質的變化,是一次巨大的社會進步,促使醫藥領域的社會治理步步深入。

1.按照服務數量付費(FFS)的時代即將結束。

FFS的主要特徵如下:一是按照就醫人次、人頭、床日定價和付費,注重醫護服務的數量而忽略質量和差異,有利於醫院粗放式發展,大型醫院快速增加,管理水平停留在追求門診人次、手術人次和床位數上,滿足於掙小錢養大醫院,湧進大醫院的患者越來越多,由此形成看病難。

二是按照項目定價和付費,助長了藥品、醫用材料和設備的過度使用,醫療服務總費用快速增長,甚至超過經濟增長和國民收入增長速度,由此形成看病貴。20世紀60年代,在日本出現DRG版本,80年代在美國老遺殘醫療保險計劃下使用。如今近半數世界衛生組織成員國開始進入DRG時代,FFS時代基本結束了,特殊病種和特殊人群除外。

中國實行全民醫療保障,2016年覆蓋人口超過10個億時,中國政府獲得全球社會保障協會頒發的大獎。醫療非交易、藥品非普通商品,在黨中央的部署下,中國醫護資源按照「可及、安全、可支付」的價值鏈進行配置,由此形成「強化社區醫院、高質量發展城市醫院、高標準建設醫療中心」的正三角形醫護體系。

2019年,我國基本醫療保險覆蓋人口135436萬人,參保率穩定在95%以上。但是,同年衛生統計年報數據顯示,醫院機構床位數佔比78.0%、基層醫療機構佔比18.5%;衛生人員醫院佔比60.2%、基層醫療機構佔比32.3%,醫護資源仍然呈現倒三角的結構,中國醫院改革與發展進入科學定位和高質量發展階段。

2.按照服務質量付費(FFD)的時代已經開始。

FFD的主要特徵如下:一是基於往期的相關醫療數據,根據病人的年齡、性別、住院天數、臨床診斷、病症、手術、疾病嚴重程度,合併症與併發症及轉歸等因素,劃分500~1000 個診斷相關組,再運用權重的方法評價疾病診斷的複雜程度和醫生的工作質量,即醫療DRG。

二是根據DRG的往期數據找到均值,作為第三方定價的參考依據,解決了醫療服務定價的不確定性,再根據DRG的權重確定分值和醫保支付的點值,即醫保DRG。由此推動了醫保基金預算管理和預付制改革(PPS),也為醫療機構制定發展戰略、預算管理和成本管理提供了條件,醫療DRG和醫保DRG逐漸攜起手來共同發展。

按價值付費,引導醫療資源合理配置

2011年,我國部分地區開始試用醫保智能審核,在北京試行多年的DRG支付經驗的基礎上,在廣西柳州、廣東佛山、遼寧瀋陽等地逐漸推開。在浙江金華市,形成城市宏觀調控、醫保中觀引導和醫院微觀改革的綜合治理機制。

2017年6月28日,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進一步深化基本醫療保險支付方式改革的指導意見》,要求進一步加強醫保基金預算管理,全面推行以按病種付費為主的多元複合式醫保支付方式,到2020年醫保按項目付費的佔比明顯下降。2018年5月,我國成立了國家醫療保障局(下稱「國家醫保局」),其職責是發揮醫護服務利益相關人的積極性,共同「建機制」和「立法律」,按照黨中央和國務院的要求做出一系列部署,包括統一醫保結算的15套技術標準。2019年5月,國家醫保局、財政部、國家衛生健康委、國家中醫藥局聯合發布《關於印發按疾病診斷相關分組付費國家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要求30個試點城市及所在省份要在國家DRG付費試點工作組的統一領導下,按照「頂層設計、模擬測試、實際付費」三步走的思路,建立健全推動DRG付費試點的工作機制,2019年啟動、2020年模擬運行,2021年實際付費,開啟了中國的DRG時代。

2020年2月25日,中共中央《關於深化醫療保障制度改革的意見》提出:「發揮醫保基金戰略性購買作用,推進醫療保障和醫藥服務高質量協同發展」,DRG是醫保支付改革和引導醫療資源合理配置的重要工具之一。

1.按照服務價值付費(FFV)的時代出現萌芽。

醫護服務的價值鏈即可及性(家庭醫生和社區醫療)、安全性(將質量放在第一位)和可支付性(定價合理、有第三方支付)的平衡,即鐵三角定理。

FFV的主要特徵如下:一是關注醫護勞動所承擔的風險和質量產出,鼓勵專家型醫生合理接診、敢於挑戰疑難重症,在質量和成本之間做出最佳決策;二是關注醫患互動、患者體驗、知情決策、就醫環境安全性、醫務人員態度等。

2010年,歐巴馬醫改方案的核心思想即強調提高質量和控制成本的價值取向,將醫療機構質量、醫生組質量、醫院績效和患者評估四個指標納入價值評估。儘管評估計算方法比較複雜,但評估結果被社會承認,優質醫療機構的就診量和價格相對高於其他機構。

在價值付費(FFV)體系中,夯實基層醫療基礎後,家庭醫生團隊和普通專科醫生已經解決了患者的基本問題,醫療專家將要承擔更大風險,他們的工作很難入組、打包、定價且常常超支,開包驗證的評價方法更適合他們。在先行先試的金華市、柳州市和佛山市等地方,均將這類病組列入特病單議,與DIP不謀而合,不事先分組和要求醫生入組,相信醫療專家的判斷和決策,在事中或事後按照臨床路徑和同質醫療行為的大數據評價醫護勞動價值,這是一種有意義的嘗試,在上海市和廣州市先行先試了,體現了中國人的創新能力,代表我國在價值醫療評價方面的突破。

2. DIP發展的挑戰。

DIP的發展還有如下兩個挑戰:一是操作對醫院信息化、醫生行為規範、衛健和醫保部分的大數據管理運用能力等方面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不宜全面推廣和在普通專科使用;二是評價維度和指標、權重、醫保支付點值和超支分擔政策等有別於DRG,不僅是時間和費用指數高於DRG,還應當引入高風險救治率,而不是低風險死亡率,要引導三級醫院和專家們放棄普通門診,敢於接治疑難重症和危症,醫院和專家們能夠得到合理補償。

綜上所述,要夯實基本醫療保險的地市統籌,發揮其在宏觀調控、中觀引導、微觀改革方面一體化的體制優勢,打造中國式的「凱撒模式」。為此,建議在DRG和DIP試點的基礎上,住院統籌基金支付全面推行DRG和結餘留用,完善複合型付費模式;原來特病單議的病組實行DIP和超支分擔,並完善相關信息系統、大數據管理、評價方法、點值分配、支付政策和財務原則。二者有機結合具有揚長避短的優勢,可以推動中國醫保改革與醫藥發展實現高質量的協同,促進價值醫療在中國的發展。

(作者系清華大學醫院管理研究院教授)

相關焦點

  • DIP與DRG:相同與差異|DRG|DIP|醫保|醫療|數據|分值|病例|疾病|...
    即以提高醫保基金使用績效,不斷提升醫保科學化、精細化、規範化管理服務水平,保證醫保基金安全可持續;發揮「經濟槓槓」的作用,調節衛生資源配置總規模、結構,引導醫療機構管控成本,推進醫療費用和醫療質量「雙控制」;讓患者享受適宜的醫療服務,減輕疾病經濟負擔。二是適用範圍相同。
  • DRG與DIP的異同
    10月28日,國家醫保局在廣東省廣州市召開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DIP)試點工作推進暨培訓會,要求各地醫保部門按照試點方案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細化實施方案,紮實推進試點工作。11月3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再次印發《關於印發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試點地區是DRG試點地區的兩倍餘。
  • DRG與DIP面面觀
    10月28日,國家醫保局在廣東省廣州市召開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DIP)試點工作推進暨培訓會,要求各地醫保部門按照試點方案加強組織領導,明確責任分工,細化實施方案,紮實推進試點工作。11月3日,國家醫療保障局再次印發《關於印發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和按病種分值付費試點城市名單的通知》,試點地區是DRG試點地區的兩倍餘。
  • DRG與DIP的改革實踐及發展內涵
    DIP的適應性及可擴展性,使其可以應用於普通門急診付費標準的建立,也可以應用於醫療機構收費標準的改革。因而, DIP付費試點地區,如廣州,包含了針對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與鄉鎮衛生院、社區衛生服務站與村衛生室)的疾病組。
  • DRG與DIP區域總額預算 「差異」在哪裡?|DRG|DIP|差異|預算|區域|...
    定點醫療機構 DRG 結算費用=(醫療保險基金 DRG 應支付的住院費用+醫療保險基金項目支付的住院費用)    定點醫療機構DRG質量保證金=定點醫療機構DRG結算費用×10%2、 DIP區域點數法總額預算 2020年,國家醫療保障局辦公室《
  • 政協委員林裕豐:論經濟發展與改善民生的關係
    但是,我國仍處於並將長期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基本國情沒有變,就業、教育、醫療、社保等民生問題明顯滯後於經濟發展,已經引起全社會的關注。這些社會問題不解決,將影響和制約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可以這樣說,離開了社會發展,經濟也將失去發展的支持和條件。沒有社會發展提供高素質的勞動力、良好的社會環境和團結奮發的氛圍,經濟也最終難以發展。同樣,社會發展也有其本身的規律需要遵循。
  • DIP「出道」,它與DRG到底有何不同?
    今天小編將DRG與DIP做一次全方面的比較,希望可以幫助大家在接下來的工作中對它們有更深刻的理解。一、什麼是DRG?什麼是DIP?我們可以了解到DIP付費採用工分式原理,將不同病種醫療權重和費率的相對比價關係,算出每個病種的分值,年終再來進行清算,可以通俗理解為是區域內的全病種加點數法的付費原理。
  • 焦點訪談丨「十四五」聚焦的這些民生問題,個個與你有關
    這次「十四五」規劃建議中,「改善人民生活品質、提高社會建設水平」這部分包括七個與民生福祉息息相關的內容,分別是:提高人民收入水平;強化就業優先政策;建設高質量教育體系;健全多層次社會保障體系;全面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實施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國家戰略;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
  • DRG退位?DIP能否解決醫保支付難題?
    伴隨電子病歷迅速發展和推廣,2011年DRG在北京6個醫院進行首次試點,此後逐步在全國不同的試點地區探索出BJ-DRG、CN-DRG、CR-DRG,以及C-DRG四個分組器。2019年國家啟動DRG 「三年三階段」改革路徑。
  • 河北大力推進創新創業 服務發展服務民生
    導語:圍繞「創新、強企、解難、惠民」,河北各地積極開展「雙創雙服」活動,服務發展服務民生。以實際行動改善營商環境,增強群眾獲得感。  河北省堅持以人民為中心 大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新聞媒體見面會現場。
  • 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發展未來趨勢初探|醫療|趨勢|初探|產業|中國|...
    醫療健康產業作為最貼近民生的新興產業,受到了世界各國的高度重視,各國紛紛採取有效措施積極推進其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尤其是疫情後時代,人民對健康產業的關注度持續提高。為了更好的研究中國醫療健康產業的發展趨勢,我們對美國、德國、日本、以及中國臺灣地區的醫療產業發展歷程與醫療集團進行了標杆研究,通過研究發現,全球的醫療大健康發展歷程與趨勢,不管是歐美發達國家如美國、德國,還是亞洲鄰國日本,在國家醫療需求迅速增長、醫保改革、財政控費的情況下,雖然時間、路徑、方式不盡相同,但都經歷了公立醫院、社會資本辦醫導入、醫療集團化的發展過程,有效的提升了醫療服務供給,改善了產業結構與服務效率
  • 學習時報:加快推進民生領域立法
    在我國,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必須多謀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憂,在發展中補齊民生短板,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根據這一要求,當前應當緊緊圍繞民生福祉加快推進民生領域立法,用完備的法治保障人民權益、增進民生福祉。
  • 2019中國民生發展報告:中部地區的民生發展依然落後
    (中國網記者 高霈寧)12月7日下午,「新中國民生發展70周年」研討會在北京師範大學舉行。主辦方北京師範大學政府管理學院在會上發布了《2019中國民生發展報告》, 對全國36個省會和計劃單列市,以及260個地級市的民生發展進行了測度和排名。
  • 長沙天心區不斷推進完善民生舉措 衣食住行發放民生"大禮包"
    民生造福幸福感在生活中遍地開花 長沙天心區不斷推進和完善各項民生舉措,衣食住行各方面發放民生「大禮包」 對普通市民而言,這些是最基本的民生需要。針對民生問題,黨的十九大提出了「在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斷取得新進展」。 長沙市天心區一直把以人為本、改善民生作為最根本的價值追求——天心區黨代會提出,健全完善就業、社保、醫療、住房、養老等社會保障體系,建成區社會福利中心,提高扶老、助殘、救孤、濟困水平,讓城鄉居民享有更高水平的基本生活保障。
  • 中國2020國際REITs發展論壇圓滿落幕 中國民生信託獲獎
    12月12日,中國(北京)2020國際REITs發展論壇在北京舉行,中國民生信託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民生信託」或「公司」)作為協辦單位參與了此次論壇。公司執行副總裁林德瓊為論壇致辭,公司副總裁石俊鵬在研討會上以「信託與REITs」為主題作演講,同時,公司還獲得了論壇頒發的「REITs卓越創新獎」。
  • 一大波民生減負來襲 看病就醫更方便 我國深入推進「網際網路+醫療...
    10日,國家衛健委、國家醫保局、國家中醫藥管理局聯合發布《關於深入推進「網際網路+醫療健康」「五個一」服務行動的通知》,聚焦人民群眾看病就醫的「急難愁盼」問題開出一大波「民生減負」清單。減「卡」減「碼」 探索以身份證號碼為主索引、一碼溯源【百姓愁】醫療卡、醫保卡、社保卡、民政卡、金融卡……「哪個卡聽說都可以看病,哪個卡裡的錢都不太多,卡卡若不通,過程就容易『卡脖子』!」【行動通知】各地要加快推進居民電子健康碼規範應用,重點解決醫療健康服務「一院一卡、互不通用」問題。
  • 細看應亞珍對DRG與DIP差異點多方位梳理
    即以提高醫保基金使用績效,不斷提升醫保科學化、精細化、規範化管理服務水平,保證醫保基金安全可持續;發揮「經濟槓槓」的作用,調節衛生資源配置總規模、結構,引導醫療機構管控成本,推進醫療費用和醫療質量「雙控制」;讓患者享受適宜的醫療服務,減輕疾病經濟負擔。二是適用範圍相同。目前的試點覆蓋,都是定點醫療機構的住院付費結算。
  • 【邀您觀看-直播】DRG/DIP支付啟動,醫院如何改革?
    DIP易於操作,既可以單獨使用,也可以結合DRGs實施。  在DRGs和DIP雙重衝擊下,醫院領導者如何調整發展戰略和管理方式,是未來5-10年醫院發展的重大決策。  本期創奇說直播論壇,由上海創奇健康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衛生經濟學教授俞衛主持,有幸請到了中國醫科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郭啟勇和中國衛生信息與健康醫療大數據學會應用專業委員會主任委員許速,共同探討DRG/DIP試點的效果和挑戰。  以上三位也是創奇研究院策劃主辦的 的講師團成員,更多講師介紹和課程內容,請掃碼添加小助手,進群了解。
  • 益陽市 | 推進DIP試點 保障醫保基金可持續發展
    會議明確,DIP將大數據、智能化應用於醫保支付,運用臨床真實數據建立起客觀使用的醫療服務「度量衡」標準體系,實施全市醫保總額預算管理並建立正常增長機制保障就醫需求,實現醫保支付與監管的一體化、精細化、智能化管理,引導醫療機構優化管理、規範服務、提高醫保基金使用效率。
  • 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國際人士高度評價中國政府大力改善民生
    讓發展成果惠及全體人民——國際人士高度評價中國政府大力改善民生 原標題: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總書記的黨中央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堅持以改善和保障民生為根本,從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的教育、醫療、社會保障等問題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