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0中國地級市民生發展百強出爐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民生發展研究課題組從2011年開始,連續10年發布中國民生發展報告,對中國民生發展狀況進行研究與監測,取得了很好的社會影響。 《2020中國民生發展報告》對全國31個省會、自治區首府和直轄市,以及5個計劃單列市在內的36個城市的民生發展狀況進行了發展指數測算與分析。
-
「第八屆中國民生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12月22日,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主題的第八屆中國民生發展論壇暨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公益慈善論壇在北京人民日報社舉行。第八屆中國民生發展論壇圍繞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這一主題,邀請專家學者、地方領導、企業家等共聚一堂,學習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國務院扶貧辦原主任劉堅,人民日報辦公廳主任鄭劍做主題演講。
-
第八屆中國民生發展論壇在京舉行
人民網北京12月23日電 (梁秋坪)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主題的第八屆中國民生發展論壇暨第十四屆中國國際公益慈善論壇22日在北京舉行。第十二屆全國政協副主席劉曉峰宣布論壇開幕。喬永清在致辭時表示,從2013年開始,《民生周刊》雜誌社聯合有關單位及相關機構,連續舉辦八屆中國民生發展論壇,中國民生發展論壇已經成為宣傳黨的民生政策、展示各地民生建設成就、弘揚新時代奮鬥精神的平臺。今天我們以「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為主題,舉辦第八屆民生發展論壇,就是為了積極發展媒體橋梁紐帶作用,凝聚發展共識,促進溝通合作。
-
2020中國地級市民生發展百強出爐!莆田上榜了!
重磅喜訊 2020年中國地級市民生發展100強 近日發布 莆田榜上有名! △城市全景——林昇輝攝 北京師範大學中國民生發展研究課題組從2011年開始,連續10年發布中國民生發展報告,對中國民生發展狀況進行研究與監測
-
民生智庫 | 重磅發布!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現狀調研報告
但在發展中,非遺文化也面臨著新的問題,如老傳統文化與新時代的碰撞,以及傳統文化如何在融入世界文化的同時保持自身的獨特性。為全面客觀地了解我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基本情況、傳承方式、面臨的困境等,民生智庫聯合中國中小商業企業協會開展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發展現狀調研」,圍繞傳統技藝與產業化、傳承與品牌、人才與工匠等話題進行深度探討,提供專業、權威的數據支撐和理論借鑑,實現新時代下非遺文化的傳承與發展。
-
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及其在當代中國的運用發展
經過不懈努力,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社會主要矛盾轉化為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發展之間的矛盾,這既標誌著黨的十一屆六中全會提出的社會主義初級階段的主要矛盾發生了歷史性轉化,又體現出社會主義民生觀將在一個新起點上不斷完善深化。因此,立足於社會發展的階段性變化,深入挖掘馬克思恩格斯民生思想並結合中國實際進行深入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現實意義。
-
習近平: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 奮力開創中部地區崛起新局面
習近平在江西考察並主持召開推動中部地區崛起工作座談會時強調貫徹新發展理念推動高質量發展 奮力開創中部地區崛起新局面他強調,要堅持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貫徹新發展理念,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上下更大功夫,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上下更大功夫,積極主動融入國家戰略,推動高質量發展,不斷增強中部地區綜合實力和競爭力,奮力開創中部地區崛起新局面。
-
煙臺兩會:「高品質」民生厚植髮展沃土
原標題:煙臺兩會:「高品質」民生厚植髮展沃土民生之暖,是這座城市最厚重的底色。高質量發展,打造高品質民生;民心加持,為城市發展凝聚強大合力。翻開《政府工作報告》,一項項誠意滿滿的民生承諾,就像一個個直擊心底的音符,奏響煙臺發展主旋律。
-
民生智庫 | 2020年第二季度全國旅行社統計調查報告
民生智庫 | 2020年第二季度全國旅行社統計調查報告 2020-12-08 17:3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2020政府工作報告來了!看智庫專家如何解讀報告中的「民生情懷」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莫榮、陳雲當前外部環境中的不利因素和國內發展兩難多難問題增加,地區和行業經濟發展走勢分化明顯,就業主要指標走勢趨弱,穩就業壓力有所增加,未來就業發展面臨更多挑戰。
-
築牢民生之基 共享發展紅利
汪 勝 民生是人民幸福之基、社會和諧之本。黨的十九大報告就對民生做了概括:幼有所育、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弱有所扶。習近平總書記曾指出,我們的人民熱愛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穩定的工作、更滿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會保障、更高水平的醫療衛生服務、更舒適的居住條件、更優美的環境。
-
政協委員林裕豐:論經濟發展與改善民生的關係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必須在經濟發展的基礎上,更加注重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努力使全體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推動建設和諧社會。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以世界上少有的速度持續快速發展,經濟總量已躍至世界第四、進出口總額已位居世界第三,人民生活從溫飽不足已發展到總體小康,經濟建設成就顯著,為社會發展提供了較充實的物質基礎。
-
2020年中國大數據產業區域發展與發展趨勢分析 全國大數據發展逐步...
處於20-30分數段的陝西、河南、河北等10個省、市、自治區屬於第三梯隊,與第一梯隊差距較大,處於大數據基礎環境發展的成長期,基礎環境建設仍需繼續提高。 第四梯隊由甘肅、黑龍江、吉林等9個省、自治區構成,得分低於20分,基礎環境發展相對落後,建設任務艱巨,處於大數據基礎環境發展的創新發展期。
-
堅持共享發展 持續改善民生
保障和改善民生不僅關係改革發展穩定,還關係人民群眾的切身利益。「十三五」以來,南寧市始終把增進人民福祉、促進人的全面發展作為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從人民群眾最關心的醫療、教育、收入分配、社會保障、住房、食品藥品安全、環境保護等現實問題入手,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就業保持總體穩定,居民收入持續穩定增長、消費水平不斷提高,基本公共服務水平和均等化程度顯著提高,覆蓋城鄉居民的基本醫療保險制度和社會保障體系基本建立,改革發展成果正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體人民。
-
繪就高質量發展民生底色
回顧「十三五」,湖南財政保民生的力度只增不減,以政府過「緊日子」換來老百姓過「好日子;從「四跟四走」到「四帶四推」,打通脫貧致富、鄉村振興的發展之路;長沙堅持「房住不炒」定位,實施最嚴格的房地產調控政策,走出一條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之路……在高質量發展道路上闊步前行的同時,湖南始終秉承發展為民的思想,讓人民群眾共享改革成果,幸福感獲得感不斷增強。
-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第三卷是新時代中國共產黨人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理論結晶。全書關於保障和改善民生方面的重要論述既與第一卷、第二卷一脈相承、有機統一,又是進一步的豐富和發展,為做好民生工作指明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必須深入學習、深刻領會,切實抓好落實。
-
德州曬2019年發展成績單:工業稅收36個月連增,民生支出超340億
記者在會上獲悉,2019年,德州市經濟社會發展保持健康發展。高質量發展勢頭良好,工業稅收增長12.6%,連續36個月保持兩位數增長;民生福祉不斷增強,全年民生支出340.9億元,佔一般公共預算支出78%。
-
長清區不斷加快民生項目建設 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
增進民生福祉是發展的根本目的,要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2020年初,長清區政府工作報告中確定了15件民生實事,如今建設進展如何?6月26日,區委書記王勤光帶隊調研學校改擴建和養老服務設施建設情況。
-
傳遞鐵路發展「好聲音」,擘畫民生「新圖景」
全國「兩會」召開在即,全國人大代表、政協委員紛紛聚焦國家發展大局和民生議題,認真履職、為民解憂。5月13日,成都市政協舉行的聯組會上,發展「成渝地區雙城經濟圈」就成為熱門話題,政協委員蘇俊清建議,大力推動成渝高鐵公交化運營改造,實現公交化運營,唱好「雙城記」。有人說讀懂了「兩會」,就讀懂了中國。
-
民生立法提速 青年收穫發展紅利
截至今年8月,我國現行有效法律279件、行政法規600餘件、地方性法規1萬餘件,以憲法為核心的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法律體系不斷完善,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提供了堅實的法治保障。 令人矚目的是,「十三五」期間,我國立法機關全面加強民生立法工作,從未成年人保護法的修訂完善,到有著「公民權利保護宣言書」之稱的民法典出臺,我國的立法工作打上了新時代為民立法、以民為本的鮮明烙印,青年也收穫了一大波發展紅利,隱私權要保護、人格權受到尊重、個人信息要得到保障、擁有婚姻家庭的自主權……從生存到發展,立法正在這樣改變年輕一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