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文章來源於社科數託邦 ,作者數字小皮
社科數託邦
這是跋涉在社會科學研究成果數位化極境之路上所有公民的城邦。在這裡,你能看到我們用數字出版技術實現學術成果的價值最大化;在這裡,你能發現我們不斷提升的價值和服務;在這裡,你能體驗我們持續更新的內容和快速迭代的功能。在這裡,我們期待你的關注。
5月22日9時,國務院總理李克強代表國務院向十三屆全國人大三次會議作政府工作報告。與往年不同,因為全球疫情和經貿形勢的不確定性,2020年沒有提出全年經濟增速具體目標,而是在「民生」方面濃墨重彩,送出了大筆「民生紅包」。
小皮手捧「紅包」推送兩會相關主題報告,讓我們來看看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的穩企業、保就業、促民生、助脫貧,智庫專家如何說~
著力穩企業、保就業
城鎮新增就業900萬人以上,城鎮調查失業率6%左右,城鎮登記失業率5.5%左右。
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
中國勞動和社會保障科學研究院莫榮、陳雲
當前外部環境中的不利因素和國內發展兩難多難問題增加,地區和行業經濟發展走勢分化明顯,就業主要指標走勢趨弱,穩就業壓力有所增加,未來就業發展面臨更多挑戰。
《2019年就業形勢與未來展望》
河北經貿大學財政稅務學院王曉潔、李蔚華
新時代減稅降費有其時代特徵,減稅降費作為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的重要內容,對減輕企業負擔、激發市場活力、優化稅制改革具有重要作用。
《新時代減稅降費的主要著力點研究》
基本民生的底線要堅決兜牢
提高基本醫療服務水平。居民醫保人均財政補助標準增加30元,開展門診費用跨省直接結算試點。
推動教育公平發展和質量提升。擴大高校面向農村和貧困地區招生規模。
加大基本民生保障力度。上調退休人員基本養老金,提高城鄉居民基礎養老金最低標準。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
北京大學中國衛生發展研究中心袁蓓蓓
2009年開始,我國公共衛生體系改革重點放在「基本公共衛生均等化」上,一方面明確了國家基本公共衛生服務項目,逐步根據健康需求增加服務內容,由基層衛生機構承擔提供服務,確保基本公共衛生項目對全體居民的可得性;另一方面通過財政投入和中央轉移支付,確保基層提供的服務有足夠資源、對居民免費可及,並保證地區之間基本籌資水平和服務包的一致性。
《2019年中國公共衛生事業發展報告》
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東北師範大學中國農村教育發展研究院李濤、張文婷
政策傾斜持續惠及農村邊遠地區教師隊伍建設。政策福利對鄉村教師在「生活補助」、「住房條件」和「工作條件」等方面予以了積極改善,有效提升了教師在鄉村任教的積極性,但鄉村教師隊伍的提質增能還需更多系統性和科學性的政策幹預給予持續發力。
《2019年中國教育改革和發展報告》
中國勞動關係學院郭鵬
劃轉國有資本充實社保基金政策的落地,有利於緩解我國職工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當期收不抵支的壓力,有利於解決因為歷史遺留問題導致的名義繳費率虛高和職工繳費負擔過重等問題,從而為進一步降低基本養老保險繳費率、為企業減負和為其他層次養老保險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2018年中國職工養老保險狀況研究》
脫貧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完成的硬任務
落實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舉措,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14億中國人的飯碗,我們有能力也務必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2020年政府工作報告》
中國社會科學院農村發展研究所檀學文、白描
到了脫貧攻堅收官之年,中國穩定脫貧的制約因素尚未完全消除,主要在於標準適用困擾、措施「發育」不足以及內生動力不足三個方面。
《提高脫貧質量和增強脫貧可持續性研究》
中國農業大學農業規劃科學研究所張天柱、白春明、張茜、田乙慧
為應對疫情,短期內重點保障「菜籃子」供給,做好春耕備耕工作,長遠則需順應消費需求變化,倡導「藏糧於民」,繼續加強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保障農民就業和增收,完善鄉村治理體系,確保完成脫貧攻堅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總體目標。
《新冠肺炎疫情對農業農村經濟的影響及建議》
沒過癮?兩會系列推送進行中
2020年5月14日至5月20日,皮書資料庫策劃推出了用戶最關注的兩會熱詞投票活動,最終,社會保障、教育現代化、住房制度、社會治理和健康中國5個熱詞脫穎而出,成為資料庫用戶最關注的兩會熱點。
基於5大熱詞,皮書資料庫精選主題書單打造2020全國兩會「我」最關注專題,將於5月24日正式上線!
屆時,歡迎來皮書資料庫,看看您關注的兩會議題智庫如何解讀~
策劃:江山
審校:呂謳、劉姝
原標題:《2020政府工作報告來了!看智庫專家如何解讀報告中的「民生情懷」》
閱讀原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