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北嶽恆山看恆山春色,前山廟宇道觀多,後山夠驚險

2020-12-16 南宮小胖

北嶽恆山是五嶽中存在感最低的山峰,沒有之一。除了恆山的自然風光稍微遜色點外,也有歷史原因。

清朝以前的恆山並不在大同渾源,而是在河北省的保定市,清朝將北嶽給了恆山,但是祭奠北嶽多數時候還是在保定進行。

來恆山交通方便,大同市有車直達。

我是春天來的,杏花剛開的時候我就來了恆山。山還沒有綠,遊人還不多。

恆山分前山和後山,前山廟宇樓閣和歷代石刻比較多,後山則偏重於自然風光,還沒有過度的開發。

不過前山徒步的難度並不大,沒有過於驚險的山路,也沒有陡峰。

其實恆山最有名的是山下的懸空寺,可惜我來的時候懸空寺正在修葺,無法參觀。

休息時回望山下的路,樓閣廟宇已經藏在了山的後面。

據說山頂當年遭受了一場很大的火災,為滅火直升機直接從山下的湖裡取水澆到山上。

這棵燒糊了的樹就是大火的見證。

山下的湖泊。

遇到兩個在山頂打坐的年輕人,男的盤腿,女的曲腿,肯定是在修行了。

山頂的廢墟。

過了山頂就該止步了,再往前走就是後山了。

我沒有沿著原路回去。而是翻過山峰繼續前行。在衰草叢中看到了「天峰嶺」的碑石,想來就是這個地方的名字了。

如果說前山沒有讓我吃力,那麼後山就有點困難了。

叢下山的那一刻開始我就感覺到了後山的險峻。

後山沒有過度開發,估計不是景區不願,而是不能吧。我感覺後山的山體比較鬆散,不密實,萬一遇到大雨或者其他天氣,勢必會造成危險。

後山幾乎看不到人,自己有種包山的感覺。

後山的石橋,石橋邊有一個也來後山的女孩。我們開始結伴。

後山的山峰。

山體。

杏花的後面就是後山的大門了,再往前便是渾源縣城。

後山大門,幾乎沒有人。

這就是北嶽恆山。

如果來後山一定要注意安全。

相關焦點

  • 北嶽恆山為什麼沒有其他四嶽名頭響?
    泰山,地位過於特殊,杜甫的一句「岱宗夫如何」無人不知;嵩山,憑藉少林寺的原因,更是家喻戶曉;衡山,以「秀」著稱,傳聞佛祖的兩個舍利子就在這裡,神話色彩十足;華山,稍微看過點金庸小說的人,都知道華山和華山派多有風頭。可是在《笑傲江湖》中,恆山派戲份也不少,誰不知道這是一個全是妹子的江湖幫派,令狐衝還是她們的掌門!
  • 《天下奇觀》北嶽恆山十八景.
    恆山,中國地名。作為大山,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城南10公裡處,距大同市市區62公裡。該山為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人稱北嶽,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中嶽嵩山並稱為五嶽,為中國地理標誌,揚名海外。1982年,恆山以山西恆山風景名勝區的名義,被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風景名勝區名單。曾名高是山、崞山、玄武山。
  • 【新民惠遊】北嶽恆山十八景: 氣象萬千 妙不可言
    恆山,中華五嶽之北嶽,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城南10公裡處。其山脈祖於陰山,發脈於管涔山,止於太行山;沿東北走向蜿蜒而來,奔騰起伏、橫亙塞上;東西綿延五百裡,錦繡一百零八峰;疊嶂拔峙、氣勢雄偉,被譽為北國萬山之宗主。素有「絕塞名山」「人天北柱」之稱的北嶽恆山,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衝,邊關要塞、古城峰煙、山勢險峻,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
  • 北嶽恆山旅遊攻略
    恆山以及懸空寺是山西有名的景點之一。但是說實話這個沒啥難度,當然也就沒啥大的攻略。就一條線,順著往上走就可以了,不和華山以及泰山一樣,有多條登山口,恆山一般是在半山腰開始往上爬,體力好點的,可能上下也就三個多小時吧。下面是恆山的相關介紹。恆山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海拔高於泰山,在五嶽之中僅次於西嶽華山。它是桑乾河與滹沱河之間的分水嶺,前者是海河的支流。
  • 山西大同旅遊——北嶽恆山風景區
    恆山之美,有一種陽剛的氣魄,一石激起千層浪,似乎都有不凡的正氣。恆山與泰山、衡山、華山、満山並稱五嶽,位於大同的渾源縣,名副其實。史上有記載,四百多年前,舜帝北巡,見恆山奇峰聳立,山勢險峻,遂封為北嶽,為北國萬山之王。恆山108峰,綿延數百裡,奔騰起伏,橫貫塞上。西邊是雁門關,南面是三晉,北面是燕雲,其怪石幽洞被稱為「十八絕」。恆山古剎,山川秀麗,大字灣刻有「恆宗」二字高達13米,會仙崖上摩崖題句琳琅滿目,果老嶺上仙驢蹄印傳為美談。
  • 《遊在大同(二)北嶽恆山·懸空寺——邊塞都城•大同記憶》之九
    「一城一窟名天下,一山一寺如詩畫。「分別指的是大同古城、雲岡石窟、恆山、懸空寺,這幾個經典堪稱大同名片。北嶽恆山 五嶽大家並不陌生,但關注最多的卻是華山、泰山,而今天想帶大家領略的是險峻不輸華山、雄壯不低泰山的北嶽恆山。
  • 北嶽恆山出渾源
    渾源縣地處黃土高原的邊緣地帶,境內山脈較多,主要有恆山、臥羊場山、穆桂英山、鬍子嶺、馬鬃崖、翠屏山、搶風嶺等,海拔均在2000米以上。其中恆山山脈山勢陡峭,溝壑縱橫,沿東北西南走向,將全縣分為南北兩部分,構成渾源的地貌骨架。 恆山
  • 北嶽恆山上的道教古蹟
    恆山從東北向西南延伸上百公裡,號稱108峰,山巒蜿蜒起伏,古人以「恆山如行」來形容它的氣勢。相傳4000多年前,舜帝巡狩至此,因見其山勢雄偉,遂封為北嶽。恆山自古為道教聖地,早在漢代就出現了道教活動。道教稱恆山為三十六小洞天中的第五洞天,名「太乙總玄洞天」,由真人鄭子真管治。據記載,恆山在西漢初年即建有祠廟,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歷史。
  • 北冥有魚,其名為鯤;北嶽有神,不在恆山
    湖北武當山、四川青城山、江西龍虎山、安徽齊雲山,是道教的四大名山。道家還有三山五嶽的說法。三山是說海上三神山,名曰蓬萊、方丈、瀛洲;五嶽是講神州五名嶽,是為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中嶽嵩山。 嶽山的祭祀正廟依例都建在山下。 巍巍五嶽,各有一座歷史留下的祭祀廟宇。
  • 五嶽之北嶽恆山,帶你探秘你不知道的恆山
    大家都知道中國有五嶽,即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和中嶽嵩山,今天我們就來說說北嶽恆山。恆山,現位於山西大同渾源縣。據古籍記載春秋時期至明代中期,所說的恆山是河北保定的大名山,歷朝皇帝的祭祀都是在河北。
  • 北嶽恆山——山勢險峻,景色優美
    山西北部渾源縣內,聳立著一座海拔2000餘米的山脈,這就是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北嶽恆山。恆山是古代兵家必爭之地,在其方圓幾十裡的古道上,到處存留著古戰場的遺址。恆山還是我國的宗教勝地之一,歷代封建統治者,常到恆山祭祀祈福,因而留下了不少刻字牌坊和古廟建築;成為今人旅遊的好去處。
  • 大美山西 北嶽恆山
    恆山,中國地名 。作為大山, 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城南10公裡處,距大同市市區62公裡。
  • 遊記:前山人文風景,後山自然風光
    【恆山】(五嶽裡票價最低)北嶽,張果老的傳說。天下道教主流全真派聖地。五嶽第二高。前山人文風景,後山自然風光,。北嶽主峰天峰嶺高度僅次華山南峰,五嶽第二高峰,不是恆山最高峰。西南20KM處龍山和馬崇崖比這高200多米(需專業嚮導)【後山參考線路】:若前山上:從恆山寺廟群(恆宗殿建山腰峭壁間,殿前金雞石俯瞰)出發可登頂天峰嶺(已封路)。
  • 航拍——北嶽恆山下的懸空寺
    著名的北嶽恆山位於山西省東北部的大同盆地東南沿,恆山被稱為"人天北柱"、"絕塞名山"、"天下第二山",其西北山麓下的唐峪河河谷平原上,矗立著古老的渾源縣縣城永安鎮。三山五嶽中的北嶽恆山,就在渾源縣城以南10公裡處。
  • 北嶽恆山在哪裡,山西大同與河北保定各自陳詞,真相卻是一聲嘆息
    如此看來,北嶽恆山屬於山西大同的渾源縣,而且也沒有什麼爭議。此時並非西魏遺少無事生非,而是歷史上「北嶽恆山」之名,曾指現在位於保定曲陽、唐縣和阜平三縣交界處的大茂山。大茂山古名恆山,據《史記·封禪書》記載,舜曾經到恆山祭祀。漢武帝時,在河北曲陽設立北嶽祠祭祀。
  • 真正的北嶽恆山位於河北,擁有北嶽之名長達上千年!
    北嶽恆山我們都知道,作為我國著名的「五嶽」之一,一直以來都有很多人慕名而來。然而可能有很多人並不知道的是,這個恆山卻並不是一直以來的恆山,是在清朝時期改了名的。提起北嶽恆山,人們首先想到的就是山西渾源境內的恆山。
  • 「天上寺院」懸空寺北嶽恆山第一奇觀
    恆山奇觀懸空寺 記者 戎禹仁 攝隆冬時節,記者陪同來自江蘇的友人前往懸空寺遊玩。出發前友人就表示,此次來同行程中,她最期待探訪的就是這處古建築奇觀。在經過1個多小時的車程後,車輛行駛至恆山腳下,一行人透過車窗,領略了這五嶽之一北嶽恆山的巍峨風貌。從北仰望,層巖疊嶂、靈峰秀立,雖不十分險峻,但原始古樸之中透著神秘和蒼涼,給人以清靜絕塵之感。作為恆山十八景中「第一勝景」的懸空寺,則是中國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獨特寺廟。
  • 北嶽恆山聯賞讀 韓崇文 山西大同
    一隅之樂北嶽恆山聯賞讀韓崇文 山西大同    北嶽恆山,是五嶽之一。「恆山為北嶽」(《爾雅》)。「恆,常也,萬物伏北,方有常也。」(《風俗通》)。北嶽橫亙塞上,地控晉冀,山勢雄險,輔佐京師。歷代文人吟詩撰聯,留下了不少佳篇。這裡介紹幾副北嶽的楹聯。    至誠感神,吾聞其語矣;    盛德在水,民無能名也。   孔子說:「大哉,堯之為君也!巍巍乎,維夫為大,唯堯則之。蕩蕩乎,民無能名焉。」這裡用讚美堯的話來讚美北嶽。說北嶽的高大雄偉,簡直不知用什麼話來讚美她了。
  • 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北嶽恆山懸空寺,全國歷史有名旅遊景區景點!
    中國的五嶽指東嶽泰山、西嶽華山、南嶽衡山、北嶽恆山和中嶽嵩山,是我國歷史上的五大名山。北嶽恆山位於山西省大同市渾源縣10公裡處,距大同市市區62公裡。其中,倒馬關、紫荊關、平型關、雁門關、寧武關虎踞為險,是塞外高原通向冀中平原之咽喉要衝,自古是兵家必爭之地。
  • 北嶽恆山腳下的「藥財」之路
    北嶽恆山腳下的「藥財」之路 2020-08-27 17:43:50 張雁南 攝   中新網大同8月27日電 題:北嶽恆山腳下的「藥財」之路  作者 楊佩佩  塞北的初秋,有些微涼,北嶽恆山腳下的小村莊依然是忙碌的景象。27日,現年56歲的李計軍正在自家種植的黃芪地間鋤草,他從未想過,5年前,一次破釜沉舟的決定讓自己依靠藥材脫貧,走向致富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