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非身體接觸類單項體育賽事可審慎舉辦
國家體育總局統籌推進新冠肺炎疫情防控與體育工作領導小組近日發布《關於有序恢復體育賽事活動的指導意見》稱,體育賽事和活動的恢復,應堅持屬地管理原則,結合具體賽事特點,科學研判疫情防控風險,審慎有序推進。省體育局昨日轉發該《意見》,並根據云南自身的防疫情況提出了要求。按照《意見》的具體要求,各州市轄區內具備條件的非身體接觸類單項體育賽事活動,經當地疫情防控指揮部同意,可審慎有序舉辦。鑑於我省外防輸入的疫情防控工作仍艱巨和複雜,線下國際性、全省性體育賽事暫不恢復。
-
國內體育賽事重啟主打「穩」字
隨著國家體育總局於5月底宣布有序重啟國內體育賽事,剛剛過去的這個周末,全國各地相繼恢復舉辦了多項賽事,傳遞出審慎、安全、有序恢復體育賽事活動的積極信號。根據意見精神,國內各省區市的本地性群眾體育健身活動,以及「非身體接觸類全國性單項體育賽事活動」,在落實防控措施的前提下可有序舉辦;中超、CBA等職業體育賽事應單獨制定賽事恢復工作方案,經審核評估後實施;全國性馬拉松等人群聚集、跨區域舉辦的群眾性體育賽事和活動,以及國際性、全國綜合性體育賽事暫不恢復。
-
疫情發生以來首次舉辦國際體育賽事,重啟的不僅是體育
這個冠軍對馬龍異常珍貴,這場賽事對世界乒壇更意義非凡。開年以來,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讓全球眾多體育賽事「停擺」。繼2020國際乒聯女子、男子世界盃相繼在山東威海舉行後,2020國際乒聯總決賽在河南鄭州舉行。這三場賽事,是疫情發生以來依據國內相關工作方案,在國內舉辦的第一次由國際體育組織批准的、有境外選手參加的國際體育賽事。
-
泰國連續40天無國內新增確診病例 允許14類體育項目舉辦賽事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7月4日,泰國旅遊和體育部部長Phiphat Ratchakitprakan先生籤署公告,表示從即日起放寬14類體育賽事的限制,可進行無觀眾類型的比賽。隨著新冠肺炎疫情的不斷好轉,泰國政府也陸續採取一系列放寬防疫措施,恢復民眾正常的休閒生活,允許包括足球、排球、藤球、籃球、保齡球、拳擊、羽毛球及網球等14類體育運動舉辦賽事,但必須嚴格遵守公共衛生部下發的相關防疫措施。 截至目前,泰國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3185例,其中58例死亡,3066例治癒,留院治療61例,已經連續40天無國內新增確診病例。
-
體育總局:除冬奧測試賽等賽事外,原則上不舉辦國際體育賽事
體育總局:除冬奧測試賽等賽事外,原則上不舉辦國際體育賽事近日,國家體育總局印發《科學有序恢復體育賽事和活動推動體育行業復工復產工作方案》,要求分類推進、有序恢復體育賽事和活動。其中體育總局明確表示:不邀請境外裁判員參加;對尚處境外的運動員教練員不要求近期返回,如返回須制定防疫方案,嚴格執行入境防控措施等。科學應對西方國家「帶疫解封」產生的影響,除北京冬奧會測試賽等重要賽事外,今年內原則上不舉辦其他國際性體育賽事和活動。
-
全球賽事停擺,體育類電視節目收視增長
本文通過對比2019與2020兩年春節期間的體育類節目收視情況,為讀者們素描2020年春節體育收視市場。歷年春節期間的國內大型體育賽事基本都處於停賽狀態,主要靠NBA和澳網支撐體育螢屏。2020年春節期間,在國內賽事幾乎全部停擺及NBA停播狀態下,體育節目總體收視率依然上漲了11%(圖1)。CSM媒介研究的收視數據顯示,體育電視觀眾人數的增加是體育類節目收視率上漲的主要原因。2020年春節期間,35中心城市的體育觀眾達到8500萬,較2019年春節同期提高了10%。
-
廣州下半年將迎三大體育賽事,廣馬擬於12月13日舉辦
廣州市體育局副局長吳民春出席發布會,並就廣州 市今年下半年體育工作進展情況作了介紹。他表示,在堅持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今年下半年廣州將舉行三大體育賽事。其中,廣州馬拉松賽事最受關注,廣州各有關部門按照3萬人的參賽規模在抓緊籌備,力爭於12月13日如期舉辦此項大賽。
-
廣州下半年將迎三大體育賽事,廣馬擬於12月13日舉辦
廣州市體育局副局長吳民春出席發布會,並就廣州市今年下半年體育工作進展情況作了介紹。他表示,在堅持疫情防控的前提下,今年下半年廣州將舉行三大體育賽事。其中,廣州馬拉松賽事最受關注,廣州各有關部門按照3萬人的參賽規模在抓緊籌備,力爭於12月13日如期舉辦此項大賽。
-
中超防疫方案被亞冠聯賽借鑑 群眾體育賽事活動照樣紅紅火火 面對...
一路的忐忑不安在入駐賽區後逐漸消散,上海上港隊員王粲超找到了熟悉的安全感,「這裡的防疫措施很完善,和我們在蘇州的時候做得差不多。」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2020賽季中超賽制調整為集中賽會制,分別在蘇州和大連舉辦。從蘇州「輸出」的中超聯賽防疫模式,正被亞冠聯賽、德甲聯賽等國際賽事積極借鑑, 在全球疫情的威脅下保護著參賽運動員的安全,保障著比賽順利進行。
-
疫情防控常態下的賽事舉辦很不易
自6月20日以來,CBA和中超先後複賽,中國網球巡迴賽成為經國家體育總局批准舉辦的第三項全國性體育賽事。當國內的疫情防控進入常態化階段,如何確保體育賽事所有參賽人員的健康和安全就成為賽會的頭等大事。此次在安寧,中青報·中青網記者以參賽人員身份親歷了賽事疫情防控的整個過程。本次賽事舉辦地——安寧市溫泉半島國際網球度假區,集網球場地、住宿、餐飲、休閒等設施於一體。
-
國內賽事多數延期,國外賽事紛紛取消,為什麼?
受疫情的影響,原本如火如荼的馬拉松賽事面臨前所未有的嚴峻考驗,今年我們聽到關於馬拉松最多的消息就是「賽事取消」或者「賽事延期」。觀察下面匯總賽事信息動態,我們發現一個規律:國內賽事多數延期,國外賽事紛紛取消。
-
國內體育賽事重啟的困境與選擇
來源:中國經營報國內體育賽事重啟的困境與選擇本報記者/黎慧鈴/北京報導自1896年法國人顧拜旦倡議,恢復1500多年前源自希臘雅典的奧林匹克運動會以來,人類與體育運動之間,只因為戰爭而被分割過3次。自2020年開年以來,一場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正在創造體育競技高度商業化後史無前例的大停擺。漫長的等待後,國外已有韓國K聯賽、德甲聯賽等頂級足球賽事重啟,國內還在蓄勢待發。姚明治下的CBA聯賽原本將在2月1日開賽,停擺已經超過4個月,此前籃協提交過兩次重啟方案,試圖讓CBA成為國內頂級聯賽裡更早重啟的那個。
-
桌球「破冰」國際性體育賽事
這個冠軍對樊振東來說非常珍貴,同樣的,這次的桌球世界盃對中國體育來說也意義非凡。本次男女桌球世界盃,是自新冠疫情發生後中國舉辦的首個國際桌球賽事,同時也是今年國內首次舉辦的國際性體育賽事。受疫情影響,國家體育總局在今年7月9日發布了《科學有序恢復體育賽事和活動推動體育行業復工復產工作方案》,原定在北京舉行的中網、在上海舉行的F1中國大獎賽等重要國際賽事相繼宣布取消,直到11月8日,女子桌球世界盃在山東威海開啟,國際賽事才得以在中國再次顯露身影。
-
下半年,國際性體育賽事真要涼涼了?
日前,國家體育總局發布了《科學有序恢復體育賽事和活動推動體育行業復工復產工作方案》,其中明確指出,除冬奧測試賽等重要賽事外,2020年內原則上不舉辦其他國際性體育賽事和活動。現階段,國內疫情已經得到有效控制,復產復工在有序推進。但是,國外疫情仍在蔓延,輸入風險較大。國家體育總局結合防疫形勢,出臺了這一指導方案。
-
四川省體育局:有序恢復體育賽事和活動
在全面落實當地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各地可開展形式多樣、群眾喜聞樂見的非身體接觸類的群眾體育健身活動。同時,要加強線上科學健身指導、體育健身服務等推廣普及工作,助推全民健康。3.安全有序恢復群眾體育賽事。按照疫情防控「屬地管理」原則,在做好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大型群眾體育賽事的恢復由各地根據當地實情審慎確定。全省性跨區域的單項及綜合性群眾體育賽事和活動暫緩舉辦。
-
體育賽事影響力的「上海標準」
在這個進程中,以體育賽事為核心的競賽表演業,已成為上海引領體育產業發展的百億級新業態。它的影響力究竟如何,引人關注。 近日,上海市體育局、上海體育學院聯合發布《2019年上海市體育賽事影響力評估報告》,這份報告對2019年上海舉辦的163項國際國內體育賽事影響力進行了全面系統評估,匯總了科學、專業的數據。 「用數據說話」。
-
體育總局:2020年原則上不再舉辦其他國際性體育賽事活動
其中特別提到,今年內原則上不舉辦其他國際性體育賽事和活動。科學有序恢復體育賽事和活動推動體育行業復工復產工作方案全文如下:科學有序恢復體育賽事和活動,是在疫情防控常態化情況下發展體育事業、體育產業的必然要求。
-
北京體育健身場所恢復開放運營 允許舉辦500人以下體育賽事活動
北京體育健身場所恢復開放運營 允許舉辦500人以下體育賽事活動 在嚴格落實本市疫情防控要求的前提下,北京市各類體育健身場所恢復開放運營,各類體育運動項目正常開展。疫情風險處於中、高等級地區原則上暫不舉辦體育賽事活動。
-
山西省舉辦2020體育賽事展交會
1月10日,艾斯弈體育賽事博覽會暨2020首屆體育賽事展交會在中國(太原)煤炭交易中心舉辦。展交會期間,足球射門遊戲、跆拳道展示、冰雪全景VR體驗等表演活動和體驗項目吸引了眾多民眾。 山西省體育局局長趙曉春表示,近年來,科技漸漸從幕後走向臺前,成為全球體育當仁不讓的主角。人工智慧到VR,體育轉播到體育營銷,科技重塑著體育的呈現與消費方式,也改寫著民眾對體育的認知。此次博覽會立足山西、面向中國、放眼世界,讓更多民眾關注體育、參與體育。
-
體育總局辦公廳關於做好2021年元旦春節期間群眾體育賽事活動疫情...
小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計劃單列市、新疆生產建設兵團體育局,各行業體協,各運動項目管理中心,中國足球協會、中國籃球協會、中國田徑協會,各改革試點項目協會,有關單位: 近期,國外新冠肺炎疫情嚴重,我國多地出現本土病例,疫情防控形勢複雜嚴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