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縱論新中國70年 | 胡鞍鋼:中國崛起改變世界經濟版圖

2021-01-19 參考消息

【編者按】70年滄桑巨變,中國崛起令世界矚目,中國奇蹟令世界驚嘆。值此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慶典來臨之際,《參考消息》特別策劃「世界縱論新中國70年」專題報導,邀請外國政要、政黨領袖、海外專家與中國學者縱論中國發展成就、解讀中國成功經驗、暢談中國未來願景,向讀者展現一幅世界眼中的中國壯麗畫卷。以下為本專題推出的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撰寫的文章。

參考消息網10月11日報導 新中國70年來的發展歷程可以用現代國家發展生命周期理論來說明。

1949年至1978年這段時期,可視為現代國家經濟準備成長期,主要是奠定現代國家的基礎,包括比較獨立的、完整的工業體系、國民經濟體系、國民教育體系、國民衛生健康體系以及國防和國防科技體系,特別是奠定現代國家的制度基礎,即社會主義基本制度等。這一時期解決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發展中國家普遍遇到的核心問題,即能不能在世界上獨立自主,不依附於任何霸權,能不能真正站起來。

1978年至2020年這段時期,可視為現代國家經濟起飛期或迅速崛起期,根據五個主要量化指標:GDP、貨物貿易出口額、製造業產出、人力資源以及綜合國力佔世界總量比重,中國都是持續上升的。

相關焦點

  • 胡鞍鋼:中國與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基本走向與未來趨勢
    由此產生出極大的溢出效應和正外部性,前所未有地帶動了南方國家崛起,直接影響和根本改變了世界經濟格局、工業化格局、科學技術格局、貿易格局、城市化格局、現代化格局等重大變遷。,佔世界總量比重從70.3% 降至39.5%,形成了南北國家「四六開」的經濟格局;第二階段(1950-1990 年),基本上維繫了第二次世界大戰後的經濟格局,保持了南北國家「四六開」的經濟格局,出現了以美國為首的和以蘇聯為首的二元社會制度和經濟體系,是「一球兩制」;第三階段(1990 年之後),冷戰結束後,以蘇聯為首的社會制度和經濟體系基本瓦解,隨著中國、印度等新興經濟體的快速發展,開始根本改變90
  • 習近平總書記縱論經濟全球化
    原標題:「中國發展是屬於全人類進步的偉大事業」——習近平總書記縱論經濟全球化(三) 【「學習筆記」按】洞察歷史規律、把握時代潮流、著眼全球未來,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在達沃斯等不同場合深入闡述關於經濟全球化的中國主張、中國方案,有力凝聚起國際社會的共識
  • 胡鞍鋼:千萬別等外國人總結中國模式創新
    中國制度書系是胡鞍鋼教授和王紹光教授領銜創作的《中國集體領導體制》(胡鞍鋼著)、《中國式共識型決策:「開門」與「磨合」》(王紹光、樊鵬著)、《目標治理:看得見的五年規劃之手》(鄢一龍著)等三部著作,還包括即將出版的《中國集思廣益型決策》(王紹光、胡鞍鋼、樊鵬著)一書。本文系胡鞍鋼教授在本次研討會上的即席發言。】
  • 壯麗70年 中國經濟書寫耀眼世界的輝煌篇章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周年。70年披荊斬棘,70年風雨兼程,70年砥礪奮進, 無論是在中華民族歷史上,還是在世界歷史上,這都是一部感天動地的奮鬥史詩。發展是解決一切問題的總鑰匙。世界第二大經濟體、製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以及外匯儲備第一大國……70年來,中國這個「世界上最大的經濟和社會變革的實驗室」,一直刷新著世界對現代化發展路徑的理念和認識,尤其是黨的十八大以來,在一系列錯綜複雜的局勢下,中國成功地駕馭了宏觀經濟發展的大局,有效地應對和化解了各種風險挑戰,不斷深化改革擴大開放,邁出了中國經濟發展鏗鏘有力的步伐,創造了中國發展的
  • 「新世界」葡萄酒崛起
    法意不再吃香,從智利進口最多,以色列酒口碑不錯:「新世界」葡萄酒崛起  ◆經濟導報記者 杜楊  [前言] 2016年的酒類市場,進口葡萄酒可以說風生水起。前3季度,全國葡萄酒進口量和進口價值均同比大幅上升。葡萄酒不僅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備受青睞,而且在濟南、武漢等省會城市也迅速走紅,甚至在三、四線城市也正在發力成長。
  • 新華網第十一屆「縱論天下」國際問題研討會舉行
    新華網北京1月8日電(薛筆犁)新華網第十一屆「縱論天下」國際問題研討會,8日在北京新華網總部舉行,研討會以「世界大變局 中國新機遇」為主題。1月8日,新華網第十一屆「縱論天下」國際問題研討會在新華網總部舉行。
  • 從1979到2019,世界20強GDP排名,數字見證中國崛起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迎來了高速發展期,在世界經濟版圖中的分量越來越重,向世人展示了何為中國崛起。2019年,中國GDP佔世界比重為16.36%,相當於世界的六分之一。而在40年前,比重僅為1.79%,增長近十倍。
  • 中國70年,全球經濟制高點 |《財經》社評
    如今70年過去,中國經濟體量穩居世界第二,2018年GDP約合13.46萬億美元,佔全球GDP總額的16%,在全球經貿、金融、科技、文化和安全等領域佔有重要一席之地,是任何國家都無法忽視且必須審慎面對的新興大國。可以說,70年前新中國創建者們莊嚴宣告的「中國人民從此站起來了」,在經濟領域已經超預期實現。
  • ...清華大學公共管理學院教授、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 強國時代的...
    求知:中國由「大」變「強」之路會一帆風順嗎?以製造為例,我們建成製造強國,面臨怎樣的外部環境的機遇與挑戰?胡鞍鋼:實際上,中國成為製造強國的目標超過我們的預期。2010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佔世界比重達到了18.2%,超過了美國。到2019年提高至28.2%,相當於美國比重(2017年為16.6%)的1.6倍,預計到2025年我國製造業增加值佔世界比重達到1/3左右。
  • 世界大變局迎來中國時刻!
    中國的發展不僅是對世界經濟的貢獻,更是對人類文明進步的巨大貢獻,中國在改寫「世界經濟地圖」的同時,也在改寫著「世界文明版圖」。「時也勢也」,在當前這個文明多樣性的世界上,中國加速向「世界文明中心」挺進,並將重獲中華文明在世界上應有的地位,是歷史的必然。
  • ...屬於全人類進步的偉大事業」——習近平總書記縱論經濟全球化(三)
    (原標題:「中國發展是屬於全人類進步的偉大事業」——習近平總書記縱論經濟全球化(三))
  • 盤點世界看中國五大迷思:中國責任論成新工具
    2 中國引發資源危機論  誕生時間:20世紀90年代後半期  旁支變種:中國糧食危機論、中國爭搶資源論(新殖民主義論)、中國過度排放論  迷思指數:★★★  警示指數:★★★  當前活躍指數:★★★★  擔憂人口總量巨大的中國會耗盡,至少是同其他國家爭奪世界資源,是
  • 為世界謀大同的中國方案
    新興市場國家和發展中國家群體性崛起勢不可擋,全球發展的版圖更趨全面均衡。20世紀以來的世界格局是以西方大國主導的,特別是20世紀90年代以後更是形成一超多強的世界格局。但是隨著新興市場國家和一大批發展中國家快速崛起,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不斷增強,西方發達國家的世界主導地位開始走弱。
  • 歐洲列強崛起後,伊斯蘭世界的三大帝國和中國一樣,全部敗下陣來
    中國在近代的苦難和艱難的工業化我們了解的已經很多,本文要談的是基督教世界的老對手——伊斯蘭世界在歐洲列強的衝擊下是如何面對和反擊的。1、當時的亞歐大陸,基督教世界之外是阿拉伯帝國和蒙古帝國的遺產阿拉伯帝國與我國的唐王朝幾乎同時崛起,帝國影響所及從我國新疆邊境直至西班牙,包含了中亞、西亞、北非和歐洲的一部分,最終在公元1258年被蒙古人旭烈兀所滅。
  • 胡鞍鋼:中國的最大創新是不同於西方的國家制度
    清華大學國情研究院院長胡鞍鋼教授在9月9日由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舉辦的《中國國家治理現代化》學術研討暨新書發布會上講道。 來自北京大學、清華大學、中國人民大學、復旦大學等頂尖高校的多位著名學者以及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的領導出席了本次研討會。 對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和習近平總書記在「2?
  • 中國芭蕾的世界版圖
    原標題:中國芭蕾舞的世界版圖  芭蕾是屬於西方的藝術語彙。1958年6月,在蘇聯芭蕾舞藝術家古雪夫指導下,中國人第一次排演的《天鵝湖》首演成功,標誌著西方芭蕾藝術落地中國,也誕生了中國第一代芭蕾人。從此,在追逐芭蕾藝術的道路上,中國芭蕾人趟出了一條獨一無二的東方芭蕾發展道路。
  • 論脫貧誰也比不上中國,經濟崛起對全球都好!澳總理為何畫風突變
    莫裡森稱,中國經濟崛起對澳大利亞乃至全球經濟都有好處,澳大利亞很高興通過中國經濟的發展在數百萬中國人的經濟解放中發揮自己的作用;並認為新冠疫情下的全球衰退不是由全球經濟的結構性弱點所造成,因此澳大利亞不會重置經濟議程,改變自己的經濟原則。莫裡森還強調,大國應藉助多邊機構創造財富,而非武力威脅他國。
  • 《中國崛起的世界意義》精彩書摘:國家能力與經濟發展
    我們可以從歷史上發生過的三個大分流分析:東方與西方的大分流,中國與日本的大分流,以及戰後發展中國家之間出現的大分流。國家能力與東西大分流「東西大分流」是指,東方與西方在很長時間裡沒有什麼差別,但後來西方逐漸崛起,最後稱霸世界,而東方卻一蹶不振。
  • 中國大治理:從新中國70年看中國奇蹟
    ▶ 中國之治:從70年看中國奇蹟▶ 改革開放:決定命運的關鍵一招▶ 決勝百年:中國為什麼自信▶ 未來變局:中國治理將引領世界70年滄桑巨變,中國崛起令世界矚目,中國奇蹟令世界驚嘆。從甲午之敗中理解制度建設的重大意義2019年7月25日是甲午戰爭爆發125周年。甲午戰爭是一場深刻影響和改變了中國命運的戰爭,相當程度上影響了世界歷史進程。如果我們今天反思125年前的甲午戰爭,那麼清朝甲午之敗不僅僅是軍事之敗,更是制度之敗。日本的勝利是制度的勝利,清朝的失敗是制度的失敗。
  • 透過「B站、完美日記、天下秀」們,看中國新商業版圖的崛起及趨勢
    近期,中國經濟版圖中的「紅人新經濟板塊」表現持續搶眼。微觀層面,「B站(嗶哩嗶哩,BILI.US)、完美日記(逸仙電商,YSG.US)、天下秀(600556.SH)」被視為紅人新經濟生態的三個頭部樣本,在資本市場掀起波瀾,引發市場持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