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G賦能海上風電場運維監測系統

2020-12-18 東方財富網

在能源危機和環境汙染的雙重背景下,風力發電作為一種清潔、可再生的新型能源,已經成為各國政府重點扶持和發展的領域。我國近幾年在風力發電領域加大了政策和資金支持,今年4月,國家發改委提出大力發展「新基建」政策,新能源位列其中。作為新能源的龍頭項目,在以5G引領的新基建浪潮中,風力發電將迎來怎樣的智能化改造?

風力發電一般有陸上、海上兩種方式。與陸上風電場相比,海上風電場的優點主要是不佔用土地資源,基本不受地形地貌影響,風速更高,風電機組單機容量更大(3~5兆瓦),年利用小時數更高。海上風電效率更高,但其前期部署的技術難度大,且運維管理成本高達40%,也成為管理者的難題。

行業痛點

目前已確定的世界最大海上風電機組為GE研發的Haliade-X,GE稱其開發功率最大,功能最強。整機高達可到260米,葉輪直徑最長可達220米,可持續為16,000個家庭持續供電。但其特殊的環境與部署技術,也給運維帶來的難題:

1、 海上風電場遠離陸地,運維難度遠高於陸上風電場,存在通達困難、作業時間長、危險係數高等難點。海上環境複雜,風浪大,作業的風險性大,而且運維人員還需要登高進行電力作業,處在高壓或特高壓環境,易發生人身傷亡事故。

2、 由於過分暴露在鹽霧、潮溼等環境條件下,海上風電發生火災的概率要高於陸上風電。海上大容量風電機組塔筒更高、葉片更長,也增加了因雷擊造成火災事故的風險。肉眼可視範圍小,增加了作業風險。

3、「即使是著了火,也不能保證隨叫隨到。一個是出船的費用太高,再者風大浪急的時候也不允許過去,出個故障就去修應該是做不到的。海上機組一般都會有充分的冗餘設計,實在不行,只能是停機慢慢等了。」 從業人員感嘆道!

5G遠程運維監測解決方案

為了便於海上與陸地運維人員相互間能夠進行運維通信,需要在沿海地區附近建設5G微型基站,增強5G網絡覆蓋,以滿足無線通信需求。利用5G大帶寬、低時延、廣連接的特性,通過在風機部署專門的在線監測傳感器、主控系統、或SCADA後臺軟體,採集風機的振動、溫度、油液、風速、電壓、電流等數據,使後臺人員能夠實時獲取監控信息、制定維修策略,減少風機非計劃停機次數和降低機組的運行維護費用等。

利用5G網絡低時延的特性,獲取運維海域的實時水文,測風塔、載人運維船、運維人員等實時數據信息,通過大數據信息中心的精準計算和分析,能自動向所有的運維船舶發出預警信息,同時在信息中心即可實時監控人員出海情況,當波浪等條件不適合出海時,即使載人運維交通船已經出海,也能夠順利召回載人運維船,從而保證運維人員的安全。

5G+AI+大數據分析,通過創建數據模型+智能診斷分析,提升運維診斷效率,保障每次運維的執行效率。

結合5G無人機、巡檢機器人等智能產品遠程巡檢設備運行情況,有利於在雲端對設備運行與環境數據進行大數據分析,開展預測性維護與備品備件管理,減少設備停機維護帶來的損失,提高運維數位化、智能化水平。

廣和通5G模組賦能海上風電無線聯網

依託高速大帶寬、超低時延的5G技術,內置廣和通FG150(W)/FM150(W) 5G無線通信模組的工業網關與風電場現場設備建立穩定、可靠的無線聯網,可完成遠程海上風電場數據監測與分析。一旦出現故障,可直接通過手機報警功能跟維護人員聯繫,便於相關人員及時發現報警故障,並及時進行處理和維護。同時網關支持多中心同時連接,可同時將數據發送至遠程監測終端,實現多中心同步監測,提高管理效率。由於採用了無線模式,不需要布線,數據傳輸的安全性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易於維護和推廣。

廣和通FG150(W)/FM150(W) 5G系列模組目前已正式調通國內四大運營商5G SA組網實網,實現全網通。

· 支持獨立組網(SA)和非獨立組網(NSA);

· 支持5G Sub 6和毫米波,同時兼容WCDMA和LTE;

· 豐富的接口:USB3.1, PCIe3.0, UART, GPIO, I2C, RGMII, MIPI, UIM, I2S, SDIO, SPI;

· 兼容多種操作平臺:Linux, Android, Windows;

· 功能特性:FOTA/DFOTA, VoLTE, GNSS(GPS/GLONASS/Galileo/Beidou), Audio, eSIM 等。

更多精彩回顧全網通!廣和通5G模組正式調通國內四大運營商SA組網現網搭載廣和通5G模組的雲端智慧機器人亮相GSMA Thrive廣和通與愛立信籤訂戰略性合作,攜手共贏5G廣和通發布全新5G模組FG650,搭載展銳中國「芯」廣和通推出Wi-Fi 6無線通信模組W600

深圳市廣和通無線股份有限公司創立於1999年,是全球領先的物聯網無線通信解決方案和無線通信模組提供商。我們致力於將可靠、便捷、安全、智能的無線通信解決方案普及至每一個物聯網應用場景,為用戶帶來完美無線體驗,豐富智慧生活。2017年,廣和通在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上市(股票代碼:300638),成為中國首家上市的無線通信模組企業。廣和通提供技術領先的5G/ 4G/ LTE Cat 1/ 3G/ 2G/ NB-IoT/ LTE Cat M/安卓智能/車規級/ GNSS/Wi-Fi/藍牙無線通信模組,通過與物聯網終端的集成實現終端設備數據的互聯互通和智能化,從而賦能千行百業的數位化轉型。廣和通在智慧零售、ACPC(始終連接的PC)、車聯網、智慧能源、智能安防、智慧城市、智慧家庭、智慧醫療、智慧農業、無線聯網設備等領域積累了眾多國內外優質客戶,良好的客戶資源為公司持續穩定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廣和通總部位於中國深圳,在深圳和西安設有研發中心,在美國、德國、印度、臺北、香港設有分公司,目前約有1000多名全球員工,業務遍及100多個國家。

(文章來源:OFweek)

相關焦點

  • 風電場SCADA監控系統該如何搭建?
    某風電集團擁有多個下屬風電場,各風電場位置分散、獨立運行,尚無統一完備的系統對各個風電場進行統一的管理,導致企業管理效率低下,風電設備工作效率低下。為了解決該問題,提高風能的利用率,加強對各個風電場的管理,使風電集團能夠直觀、動態、綜合地掌握下屬各風電場一線的實際情況,就亟需建立一套完備的風電場SCADA系統,實現對生產數據的採集、監測、儲存、分析、展現,從根源上杜絕風電機組運行和生產經營數據的錯報、遲報、漏報,為集中監測、故障分析、技術支持、經營決策等提供及時、準確的數據基礎。
  • 中國海裝助力風電後市場及海上風電運維創新引領、提質增效
    以需求為導向,以創新運維提質增效 我國海上風資源豐富,風電開發空間大,近兩年國內海上風電新增裝機容量呈現突破性增長。隨之而來的海上風電運維相關問題也備受關注。當前,海上風電缺乏統一的信息監管平臺,海上風電整體運行水平宏觀掌控不力,經濟效益提升不足。
  • 大型海上風電場風機排布優化策略研究
    GONZALEZ 等[2]提出的柵格形式的風機布置能有效提高風電場收益;DUPONT 等[3] 提出了一種多級拓展圖形搜索算法,該算法能同時對風機機位和風機尺度進行優化;GAO 等[4] 應用多種群遺傳算法結合二維Jensen-Gaussian 尾流模型對海上風電場進行了優化研究,結果顯示該模型能較精確地預測風機尾流特性並得到較優的機位排布方案;WU等[5] 同樣應用遺傳算法對風機機位優化進行了研究分析
  • 智能風電場建設已初見成效 會思考的「大腦」為風電場立大功
    智能風電場建設已初見成效 會思考的「大腦」為風電場立大功 2021-01-06 09:34:11 來源:科技日報 很長一段時間以來,風電場的日常運維都是一件大工程。
  • 江蘇鹽城大豐H5 海上風電場工程儲能應急電源系統採購招標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鹽城國能大豐H5#海上風電場工程儲能應急電源系統採購項目招標公告招標編號:JITC-2015KS11341.招標條件本招標項目鹽城國能大豐H5#海上風電場工程儲能應急電源系統採購項目工程已獲批准採購,採購資金來自業主自籌和銀行貸款,招標人為鹽城國豐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招標代理機構為江蘇省國際招標公司。
  • 乾貨|主控系統在風電運維中的重要作用
    【能源人都在看,點擊右上角加'關注'】北極星風力發電網訊:摘要:本文從滿足現場需要的角度,闡發優秀的主控系統對風電機組現場維修、維護的重要作用。通過改進和完善主控系統與之相關的功能,有利於提高現場運維的技術水平,幫助現場人員迅速分析、診斷、處理機組故障。最終實現降低度電成本的目的。
  • 什麼是5G基站電控箱環境監測系統?
    傳統監控模式,無法滿足現有的基站供電系統,也無法滿足用戶對智能化、信息化、可視化、維護簡便等的日益增加的需求,需要運維人員不斷的到現場進行運維服務,運維效率低。優良的電控箱環境是5G基站穩定運行的基礎條件,本著「安全不抓,事故多發」的原則,建大仁科推出5G基站電控箱環境監測系統,可以提高基站電控箱安全運行、節能環保、能效分析,減少運維人工成本,避免人工疏忽或不及時排除故障所導致的隱患,及時發出預警信息,保障基站安全運行。為5G基站電控箱提供在線式,全方位,多方面式環境監測解決方案。
  • 棄風制氫|一種「海上風電—氫能」綜合能源系統
    1.3 海上風電機組海上風電機組可接受陸上綜合能源監控系統的命令,根據事先約定的控制策略自動調整和控制風電場每臺機組的能量輸出能力,從而最終實現風電場的有功、無功控制。綜合能源監控系統需要保證風機的安全運行和制氫效益的最大化,主要由自動發電控制子系統和自動電壓控制子系統組成來實現對整個風電場的調度及控制。2 海上風電-氫能綜合能源監控系統架構海上風電-氫能綜合能源監控系統的系統典型結構圖如圖 2所示。
  • 江蘇鹽城崛起了 自己開發建設海上風電場!
    2.引入資金2020年5月22日下午,鹽城國能公司舉辦銀企對接座談會暨大豐H5#海上風電項目銀團貸款籤約儀式。國開行江蘇省分行牽頭,聯合交通銀行鹽城分行、招商銀行鹽城分行、工商銀行鹽城分行、民生銀行鹽城分行共同向鹽城國能大豐H5#海上風電項目提供總額32億元、期限20年的銀團貸款。
  • RWE的Kaskasi海上風電場獲得規劃許可
    中國石化新聞網訊 據OE網站12月21日報導,德國當局已批准RWE對342兆瓦的Kaskasi近海風電場的規劃許可。    根據RWE的說法,在成功參加臨時制度下的拍賣之後,該批准使Kaskasi(正式名稱:Kaskasi II)成為德國首個根據新《海上風能法》獲得規劃許可的海上風電場。
  • 國神內蒙古分公司烏拉特風電場組織運維人員對三期67臺箱變低壓側...
    國神內蒙古分公司烏拉特風電場組織運維人員對三期67臺箱變低壓側進行特巡工作 發布時間: 2020-10-21 17:17:36   來源:中國電力網  作者:馬陽
  • 中天科技全資子公司組成聯合體籤署海上風電場項目EPC總承包合同...
    326,795萬元人民幣;與如東海翔海上風力發電有限公司籤署了《國家電投江蘇如東H7#海上風電場項目EPC總承包合同》合同金額為651,019萬元人民幣,中天海洋工程佔379,370萬元人民幣。公告顯示,合同標的情況:工程名稱:國家電投江蘇如東H4#海上風電場項目、國家電投江蘇如東H7#海上風電場項目。
  • 中國西電集團成功中標國內首個海上高抗站一次設備EPC項目
    日前,中國西電集團成功中標國內首個海上高抗站——三峽新能源江蘇大豐H8-2#300MW海上風電場工程電氣一次設備EPC總承包項目。該項目是我國新能源向深遠海邁進的首個高抗站試點項目,中國西電集團以完善的整體解決方案成功中標,標誌著集團公司在深遠海海上風電領域取得新突破。
  • 江蘇鹽城國能大豐H5號海上風電場工程開工
    江蘇鹽城國能大豐H5號海上風電場工程開工 發布時間: 2020-08-10 11:49:54   來源:  作者:姚卿,夏佳蓮
  • 粵港澳大灣區最大裝機容量海上風電場併網發電
    日前,金灣海上風電場首批風機順利完成併網,標誌著項目正式由基建階段轉入運行階段。據悉,金灣海上風電場位於廣東珠海市三灶島南側海域,項目裝機容量30萬千瓦,接入內陸電網的電壓等級為220千伏,是目前粵港澳大灣區最大裝機容量海上風電場項目,同時也是廣東省第二批10個重點海上風電項目之一,總投資達53億元。該項目自2020年3月緊急立項至建成,再到併網運行僅用時7個月,工期緊迫。
  • 華能復工復產「新」動力丨華能海上風電:海風正勁,春耕不待
    近日,華能海上風電項目相繼迎來重要工程節點。作為江蘇區域第一個復工的海上風電項目,4月1日,華能射陽海上風電項目37號樁完成了風機基礎最後的沉樁工作,至此射陽海上風電項目風機基礎67根單樁沉樁施工全部完成。3月30日20時,華能灌雲海上風電場300MW項目海上升壓站倒送電一次圓滿成功,標誌著我國單機容量最大海上風電場已由工程建設轉為風機併網調試階段。
  • 德國萊茵出售英國Humber Gateway海上風電場49%股權
    德國萊茵出售英國Humber Gateway海上風電場49%股權 發布時間: 2020-11-24 14:29:49   來源:  作者:
  • 利用海上石油和天然氣開發的專業經驗發展海上風電
    Ulstein將交付為GE海上風場設計建造風電運維船(圖:Ulstein)轉型海上風電從海上石油和天然氣轉型到海上風電就是一個很好的多元化範例,可以體現挪威的整個價值鏈。視頻為從岸上吊裝到海上以及詳盡的對接現場細節。Hywind Scotland漂浮式海上風電場基本資料目前,Equinor已建成世界首個完全投入運營的漂浮式海上風電場——Hywind Scotland,該風電場已經為22000多戶英國家庭供電。
  • 華能力度①丨向海爭鋒——華能大豐一期海上風電建設紀實
    狹小的風筒內,三個人蹲在地上,面對柜子裡密密麻麻的線路,表情嚴肅,動作嫻熟:核定繼電保護數值、檢查線路絕緣、查看海纜到變壓器電流互感器接線情況、聯繫升壓站核對遠程分合閘是否正常使用……地上的筆記本電腦已連入風機網絡系統,各項數據監測指標顯示,該風機已具備送電條件。這時,他們方貼上開關閘號碼牌。  17:30,最後一條迴路衝擊箱變開始。
  • 十年裡程碑 華銳風電推動中國海上風電實現跨越式發展
    面對諸多挑戰,華銳風電在風機技術、海上風電場維護、技術管理人員培訓、吊裝施工、風電場設計等方面進行了反覆設計與創新,並首創多個風電技術先例。例如在風機設備製造和研發方面,華銳風電首次開發出了適應我國海上環境的3兆瓦機組,在技術路線、防腐、抗颱風、抗鹽霧、低成本維護等方面曾創造了多個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