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古稱中原,簡稱豫,在中國古代史上,因為大部分位於黃河以南,所以被稱為河南,河南是中華民族和華夏文明的發源地,歷史上有20多個朝代建都或遷都河南,中國八大古都河南有四個,即十三朝古都洛陽、八朝古都開封、七朝古都安陽、夏商古都鄭州,河南省下設20個縣級市、85個縣,其中,縣級永城市人口達175萬人,在河南省縣級市中,永城市僅次於鄧州市、固始縣,是河南省人口最多的縣級市之一。
首先,縣級的永城市是河南省直管市,除了人口多之外,永城市還具有比較特殊的地理位置,這個地區位於河南省的最東部,是豫、皖南、蘇、魯四省的結合部,從地圖上看,永城市北與商丘市夏邑接壤,東、南及西南部分別與安徽省碭山縣、蕭縣、淮北市、濉溪縣、渦陽縣、亳州市接壤,也就是說,東、西、南三個方向被安徽省三面包圍,在良好的區位優勢下,歷史悠久的永城市,因漢高祖劉邦的「漢興之地」而聞名於世,被稱為「斬山蛇起義」。
儘快殷的歷史階段中,現在永城市棘內的國家,侯的兩個小國家,永,酇和芒諸地,據史料記載,這個國家的範圍主要是永城的西部和南部,澮水兩岸的核心,南是漩渦河的流域,北是古睢水為止,那都是永古刺亭遺城的奇蹟的處(現在柘樹集一帶),秦始皇的秦王朝,境內設置碭郡(現在芒鎮),屬碭郡,芒郡(現在陳的最高的劉寨卡村的南),酇郡(現在酇町)泗水,因此,對於縣級的永城市來說,建縣的歷史可以追溯到2200多年的秦朝,不過,永城縣是隋朝時的事。
最後,朱元璋建立明朝後,永城縣隸屬河南省開封府歸德州,清朝階段,設置永城縣,屬河南省歸德府,1913年,永城縣屬河南省豫東道,1996年,永城縣設市,2014年,永城市由河南省全面直管,享有「豫東門戶」、「豫東明珠」等美譽,永城市轄6個街道、25個鄉鎮,總面積達2020平方公裡,總人口約157萬人,在河南省縣級市中名列前茅。
旅行也是一種生存方式旅遊多的是生活的閱歷,多了解了解各個城市的發展,多為自己的知識庫添磚加瓦,文中的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本文作者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