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介質在直流電或低頻電流中,被認為是一種絕緣體

2021-02-08 海邊馮小歡

2.人體許多組織成分有電介質或導磁體性質:幹的皮膚、肌腱、韌帶、骨膜、骨等組織的電阻較大,有電介質性質。電介質在直流電或低頻電流中,被認為是一種絕緣體;在高頻電場作用下,電介質原子中的電子雖不能脫離原子,

但其中帶負電荷的電子和帶正電荷的原子核在原子內發生位移,即帶負電的電子移向電場正側,帶正電的原子核移向電場負側,這種現象稱子電介質的取向或極化,形成偶極子(圖5.1.7A.B)。

在高頻交流電場作用下其極性是迅速交變的,每交變一次,偶極子也隨之重新取向一次,引起偶極子不斷地旋轉由於電流的概念是電荷的移動,因此偶極子內束電荷的移動就形成電流。這種電流是由於偶極子內束縛電荷的位置相對移動產生的,故稱為移電流。人體的胺基酸和神經鞘磷脂(Sphingomyelin)就是一種偶極子形式(如圖5.1.8,圖5.1.9)。

在胺基酸分子式中,水平部分表示有極性的側鏈,左方有帶正電的氨基(NH2+),右方有帶負電的羧基(COO-),垂直部分表示無極性呈中性。又在神經鞘磷脂圖中(圖5.1.9)「Y」形式左上方為碳氫化合物部分,右上方為脂肪酸,這二部分有很弱的而且分散的負電性,「Y」形下端有較強的正電性。

此外,人體內某些成分具有導磁性能,如氮、二氧化碳等氣體和一些金屬(鐵、鈷、鎳、錳除外)在磁場中被磁化後,其磁感應強度[1]比真空中的大,導磁係數[2](μ)大於1,稱為順磁物質[3];另一種物質如氫、水、鉍等在磁場中

相關焦點

  • 交流電是怎麼發明的?有了直流電,為什麼還要發明交流電?
    電能在傳輸的過程中大量耗損,這在當時是一個無法解決的問題,因為當時認為直流電是無法升壓的。所以為了能夠讓城裡的所有居民都用上電燈,就必須要多建發電站,每隔一段距離就建設一座發電站,這樣做成本還是挺高的,但也沒有更好的辦法了。
  • 直流電VS交流電 | 看完《電力之戰》才明白電是多麼偉大的發明!
    19世紀末,愛迪生發明電燈(準確地說是改良),並發明了直流電,他認為直流電才是最合適的供電系統。不過直流電的缺點是輸送過程中容易損耗,直流發電機產生的110V電壓,經過幾公裡的運輸,電能都損耗在線路上了,到用戶家中可能只有不到60V,所以必須建立大量的發電站。
  • 【科普】直流電和交流電的區別!很多人都一知半解!
    其實嚴格來講,這個「插頭」叫開關電源適配器,目的是將電網傳來的交流電轉換為直流電傳輸進電子設備中。筆記本電腦的電源適配器更大,冬天暖手更方便~ 那為啥要把交流電換成直流電呢?
  • 「電流之戰」交流和直流電流引起的問題有哪些
    另外,增加或減少交流電壓比增加或減少直流電壓容易得多。但是,直流供電的設備(例如平板電腦,智慧型手機和可攜式照明設備)可以通過僅在一個方向上運行且不會變化的直流電源來更有效地運行。 交流和直流電流引起的問題
  • 電死人的到底是電壓還是電流
    觸電是電能以電流的形式對人體造成的傷害,我們可以簡單的理解成電死人的是電流的作用!觸電電流根據通過人體電流大小,把觸電電流分為感知電流、擺脫電流、室顫電流。感知電流就是人能感覺到的電流,成年男性平均感知電流為1.1mA,最小為0.5mA,成年女性約為0.7mA。2. 擺脫電流是指手握住帶電體,能夠自己擺脫的最小電流。一般成年男性平均擺脫電流為16mA,成年女性平均擺脫電流為10.5mA。3.
  • 人中電身亡,究竟是電壓電死人還是電流電死人?
    勝華電纜,用「芯」傳遞光明從小,無論是父母還是學校的老師都在教導我們要遠離電,甚至他們把電稱之為電老虎,可見電是一種很可怕的東西,尤其是開闊地的高壓線更是不能觸碰,否則很容易被當場電擊身亡,從電開始進入人們的生活開始,人們就沒有停止過對他的擔憂,而在19世紀,愛迪生為了打擊他的競爭對手特斯拉,宣稱他發明的直流電比交流電更安全,於是在公眾場合做實驗,使用交流電電死了一頭大象,同時,他還拍了第四位手下用他自己發明的攝影機記錄下了電殺大象的過程。經過剪輯,拍攝畫面成了一部影片。
  • 直流電為什麼會被交流電取代?這幾個缺點是主要原因!
    導讀:1832年,法國人畢克西發明了手搖式直流發電機,從此開啟了人類利用電能的大門!雖然直流發電機為人類帶來了極大的便利,但讓世界全面進入電氣化時代的,卻並不是直流電,而是後來出現的交流電!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直流電被「淘汰」的呢?
  • 口袋妖怪:寶可夢大猜想,皮卡丘用的是直流電還是交流電?
    《口袋妖怪》這款遊戲是任天堂在1996年推出的一款很經典遊戲,在這款遊戲中有著各種各樣的寶可夢,從開始到現在《口袋妖怪》已經推出了800多位寶可夢,因為這些寶可夢的種類多種多樣,所以給這款遊戲增加了很多的樂趣。
  • 電是如何工作的?
    這部電影和電沒有什麼關係,和布加洛舞也沒什麼關係。儘管它對我糟糕的舞技沒有什麼幫助,但它的確讓我偶爾想到,如果為青少年開設一個社區中心該有多酷。你也許好奇這與科學有什麼關係。這是關於舞蹈的科學嗎?不,這只是一個非常微不足道的嘗試——用幽默來介紹本周的主題:電。什麼是電人們常說的電,科學家稱之為電流。
  • 淺談為什麼大電容濾低頻小電容濾高頻的問題
    電源濾波主要利用電容的隔直流、通交流的特性,幹擾信號的頻率越靠近電容的自諧振頻率,幹擾信號越容易被電容徹底過濾掉。   獨石電容、紙介電容、電解電容、低頻瓷介(也稱為鐵電電容)、滌綸電容(一般是容量較大,體積較小),因介質損耗大,不適用於高、中頻電路,可用於低頻、電源濾波等電路中;雲母電容、聚苯乙烯電容、高頻瓷介、空氣介質電容等(一般是容量較小,相對體積較大),介質損耗小,適合在高頻、中頻電路中使用。   理論上電容越大阻抗越小,頻率越高越容易通過。
  • 基本物理量、電與磁、單相交流電、三相交流電等電氣基礎知識講解!
    1.電場:當兩個帶電物體相互靠近時,同性帶電相互排斥,異性帶電相互吸引。說明帶電物體周圍的空間存在一種特殊物質,相互作用力就是靠這種特殊物質來傳遞的,我們把它稱為電場。大小隨時間變化,方向不隨時間變化的電壓或電流稱為脈動直流電。
  • 求解惑,交流電的無線傳輸技術原理是什麼?
    交流電的無線傳輸,實際上與手機的無線充電基本工作原理是相似的,不同點在於傳輸功率以及距離的區別。無線充電也是現在生活中比較常用的一種充電方式,除了手機以外,還有很多電器是支持無線充電的,比如電動牙刷等等。
  • 電流的磁效應
    這說明不僅磁鐵能產生磁場,電流也能產生磁場,這個現象被稱為電流的磁效應。奧斯特的這個發現開啟了一扇通向新的研究領域的大門,激發了更多科學家探索的思路。1820年,研究者畢奧和薩伐爾在論文中報告了他們發現直線電流對磁針作用的規律:直線電流對磁極的作用正比於電流的強度,反比於它們之間的距離,作用的方向則垂直於磁極到導線的垂線。
  • 三相交流電分析,相電流和線電流的區別
    打開APP 三相交流電分析,相電流和線電流的區別 發表於 2019-11-25 09:37:34 三相交流電分析 電已經成了我們生活不可或缺的資源
  • 交流電的基本概念
    交流電是大小和方向隨著時間交替變化的電流。本章主要介紹大小和方向按正弦規律變化的交流電。在電力(強電)工程中,正弦交流電是由交流發電機產生的。在電信(弱電)工程中,正弦交流電是由振蕩器產生的。   2. 正弦交流電的幾個特徵量:   (1) 瞬時值: 某一瞬間交流電的大小,稱為該交流電在該瞬間的瞬時值。用小寫字母表示,如e、 u、 i、 p。
  • 霍爾電流傳感器在電信整流器和伺服器電源中的應用
    隔離式電流檢測有多種實現方式,例如電流互感器(CT)、隔離放大器和霍爾效應電流傳感器。其中,霍爾效應電流傳感器因其簡便易用、準確、體積小且具有直流檢測能力,成為比較理想的選擇。但是基於變壓器耦合原理的CT無法感測直流或非常低頻的電流,從而導致其不能直接檢測工頻AC電流,或因為只檢測開通電流的間接方法而損失測量精度(沒有關斷電流)。另外,由於CT需要使用鐵氧體磁芯,體積很難做小,而體積較大的CT又會增大電源開關環路,產生更高的電壓尖峰和噪聲幹擾。
  • 電捕焦油器是什麼,電捕焦油器作用,電捕焦油器結構
    電捕焦油器是什麼,電捕焦油器作用,電捕焦油器結構 電捕焦油器是用來捕集煙氣中的焦油粉塵的裝置。內部設有滅火裝置,當檢測到連續溫度超過120℃或連續有明火時,自動啟動滅火裝置。它採用靜電淨化法,主要依靠放電極和沉澱極兩個系統來完成對焦油粉塵的捕集。
  • 2020電賽B題解析:單相在線式不間斷電源(UPS)
    在線式不間斷電源就是在交流供電時需要先將交流電變換為直流電,為逆變器供電,在交流斷電後使用直流電源通過一個DC-DC電路為逆變器供電,輔助電源則為系統中的控制器件供電。我們作品的結構框圖:題目要求輸出的電壓為30V,那麼逆變器的輸入電壓就至少需要:
  • 電氣間隙,爬電距離和光耦選用之間的關係
    電氣間隙與爬電距離我們使用光耦的目的,其實就是隔離兩個用電部分的電氣關係,使其處於兩個獨立的電氣系統中,從而實現隔離的目的,可以說隔離的最終本質其實是使用光耦的電光-光電轉換原理使兩個電氣部分的控制端處於一種絕緣的狀態,但是又能達到控制的目的。
  • 電與磁--變化的電與磁
    此時的科拉頓正在忘我地進行磁生電的嘗試。在這次實驗中,科拉頓將一根導線繞成一個線圈,之後將磁鐵插入這個線圈,同時使用電流計測量是否有電流產生。為了避免磁鐵對電流計的影響,他將電流計放置到了另外一個房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