奏響紫禁城,共飲江河水,上海民族樂團新樂季新作閃耀

2020-12-14 新民晚報

儘管疫情延遲了上海民族樂團的新樂季發布,卻沒有讓精彩的演出缺席。今晚,《海上生民樂》音樂會在上海大劇院拉開了上海民族樂團2020-2021演出季的帷幕。從新經典出發,接踵而至的重磅演出將有著更博大的胸襟、更廣闊的視野,以當代化的語言向世界傳遞著中國傳統文化的精彩。

圖說:上海民族樂團《海上生民樂》演出現場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開幕琴音依然

觀眾熟悉的演奏家們悉數登臺,一展上海民族樂團中青年精英的舞颱風貌與綜合實力。這也是上海民族樂團因疫情暫停劇場演出以來,首度正式重返劇場舞臺,承載著觀眾滿滿的牽掛與希冀。當《海上生民樂》琴音漸落,屏息間深埋片刻的寧靜,繼而掌聲如潮、歡呼四起。這相似的場景,不僅出現在上海大劇院,還一次次地再現於不同的時空:英國的巴比肯藝術中心、法國的巴黎愛樂音樂廳、德國的柏林愛樂音樂廳、美國的甘迺迪藝術中心……

其實,原定的開幕音樂會是全新創作的《錦繡中華·共飲江河水》音樂會。這部作品原計劃致敬2020年決戰脫貧攻堅收官之年,選取了湖北、重慶、新疆、雲南、西藏、青海、貴州等上海對口支援地區的音樂元素開展新作品的創作。受疫情影響,五湖四海的音樂家暫時無法來到上海,這部籌備已有一年的集錦音樂會將推遲至9月23日在大劇院首演。

圖說:《海上生民樂》演出現場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匠心譜寫民樂

另一部重磅新作是由上海民族樂團和上海大劇院共同推出的原創民族音樂史詩《紫禁城》。紫禁城已有600年歷史,民樂更是流傳了數千年,但在上海民族樂團團長羅小慈看來,故宮和民樂都還很年輕。全曲共有五個篇章,從鐘鳴鼓樂的禮儀之邦,到絲竹彈撥的木製建築奇蹟,再到蕭聲嗚咽的600年滄桑,每一種樂器都對應著不同的情感表達,展現的是中華文明的延續和傳承。

羅小慈特別邀請到青年作曲家李博禪進行創作。最初,羅小慈只是聽了他的一首民樂協奏曲,心裡就有了判斷,他對民樂的了解是到位的。李博禪恰好是北京人,早在民族交響史詩《英雄》的排練廳裡,兩人對於合作《紫禁城》的想法就一拍即合。12月30日,這部作品將作為迎新音樂會《樂響四季II》的演奏曲目在大劇亮相。

圖說:《海上生民樂》演出現場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經典共融情感

演出季還將推出一批風格多樣的民族音樂會,傳統經典將與新人新聲互動交響。著名古琴演奏家龔一、二胡演奏家蕭白鏞、琵琶演奏家湯良興、笙演奏家翁鎮發將齊聚《絲竹春秋》四大名家音樂會,展現璀璨奪目的大師光彩。著名指揮家張國勇先生也將受邀執棒上海民族樂團,帶領觀眾領略名家大師的藝術魅力。

圖說:《海上生民樂》演出現場 新民晚報記者 郭新洋 攝

此外,揚琴與欽巴隆專場音樂會《相遇》、《中流砥柱Ⅲ》首席音樂會等演出將輪番登場。延續多年的樂團品牌項目《火紅中國年》《歡樂祥和團圓年》將再度陪伴觀眾度過春節和元宵。樂團公益品牌「敦煌國樂·海上樂談」,則將升級細化為「海上相約」「海上跨界」海上新秀」等板塊,配合樂團演出季演出主題,推出《琵琶新語》《打動世界》《相遇揚琴》等系列公益民樂活動,帶領更多觀眾走進民樂世界。(新民晚報記者 趙玥)

相關焦點

  • 紫禁城、絲竹春秋……上海民族樂團端上全新音樂大餐
    英國巴比肯藝術中心、法國巴黎愛樂音樂廳、德國柏林愛樂音樂廳、美國甘迺迪藝術中心……上海民族樂團《海上生民樂》自2016年問世,步履不停,走過了世界最頂級的劇場和音樂廳。7月10日晚,《海上生民樂》回到它的誕生地——上海大劇院,這也是上海民族樂團因疫情暫停演出以來,首度正式重返劇場舞臺。
  • 上海民族樂團復演!將為600歲的紫禁城創作一部史詩
    因疫情暫別數月的上海民族樂團,7月10日晚在上海大劇院回歸,演繹《海上生民樂》。  音樂會由上海民族樂團駐團指揮姚申申、彭菲執棒,胡晨韻、俞冰、金鍇、張佳偉、盧璐、陸莎莎、趙韻夢等演奏家悉數登臺。旋律奏響,一位觀眾感嘆:「久違了。」  《海上生民樂》拉開上海民族樂團2020-2021演出季帷幕。今年,樂團將推出兩部原創新作,疫情中潛心創作的成果將在舞臺接受觀眾檢驗。
  • 歲末國樂盛宴來了 上海民族樂團下周來漢奏響經典
    湖北日報訊 (記者農新瑜、通訊曾凡瑾、實習生彭潔茹)一流的樂團,一流的演奏家,帶來一場歲末國樂盛宴。記者從琴臺音樂廳獲悉,12月18日晚,中國最頂尖民族樂團之一的上海民族樂團將蒞臨江城,在琴臺音樂廳奏響《臥虎藏龍》《百鳥朝鳳》等國樂經典。上海民族樂團成立於1952年,是中國最早成立的現代大型民族樂團,被世界譽為「最優美的中國樂團」。它一直以風格鮮明、演奏精湛著稱,在中國民族音樂發展歷程中,始終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
  • 上海大劇院發布新演出季:線上線下33臺65場節目
    上海芭蕾舞團《胡桃夾子》將在演出季中回歸。圖為《胡桃夾子》演出劇照。 齊琦攝上海大劇院日前發布年度演出季。受疫情影響,上海大劇院打破22年的跨年演出季設置傳統,首次推出「20/20演出季」的當年演出發布。
  • 上海交響樂團新樂季開幕 「95後」女小提琴手當上樂隊首席
    除了一如既往的高水準演出,現場還有兩大驚喜:一是享譽國際的小提琴演奏家寧峰從德國歸來,隔離14天,拿到綠碼,站到觀眾面前;二是上海交響樂團年輕的新任樂隊首席柳鳴亮相,她今年25歲,是上海交響樂團歷史上最年輕的華人樂隊首席。疫情發生後,上海交響樂團步履不停。
  • 京津兩地民族樂團攜手奏響《城市之間》
    為促進不同城市間民族樂團的交流,增強民族音樂的傳播度和影響力,北京民族樂團於今年推出「城市之間」聯合音樂會品牌項目。12月18日,北京民族樂團與該項目首支合作樂團——天津歌舞劇院民族樂團聯袂演出,在北京音樂廳奏響《城市之間》音樂會。
  • 無錫民族樂團精彩首秀,奏響《梁溪華章》
    無錫民族樂團精彩首秀,奏響《梁溪華章》 2020-11-23 16:18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中國愛樂樂團2021新年音樂會 紅色經典名家新作共賀建黨一百周年
    12月30日,中國愛樂樂團2021新年音樂會將在北京保利劇院如期舉行。中國愛樂樂團新年音樂會伴隨著樂團成立開始舉辦,今年已是第20屆。與以往不同的是,中國愛樂樂團將攜手上海交響樂團、廣州交響樂團兩支兄弟樂團,共同奏響一場以紅色經典為主線的新年音樂會,迎接2021年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的到來。
  • 寧峰領銜奏響上海交響樂團新樂季:「強迫自己」帶給大家音樂的美好
    昨天彩排現場 製圖/潘文健今天,上海交響樂團新樂季,將帶著對抗疫英雄們的致敬和對逝者的緬懷,全面開啟。在國內音樂演出擺脫疫情影響回歸正常的關鍵時期,為紀念貝多芬誕辰250周年,上海交響樂團選擇了一位在貝多芬的祖國——德國具有相當影響力的中國音樂家寧峰作為駐團藝術家,由樂團音樂總監餘隆擔任指揮,奏響新樂季開幕音樂會。昨天,結束彩排的寧峰接受了媒體採訪。為準備此次演出,長居德國的他早在7月底就輾轉飛回上海,並完成了隔離和數次核酸檢測。
  •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公布新樂季:集結中國音樂家「超級聯隊」
    國家大劇院管弦樂團公布新樂季:集結中國音樂家「超級聯隊」 2020-11-12 23:20:52  基於儒家經典「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之意,樂團將這個新樂季命名為「日新」,藉此主題向音樂史折射出的人類生生不息的精神致敬。  因為疫情,很多國際大師無法按期赴約,此次樂季將成為中國音樂家的集中展示。李心草、陳琳、李飈、楊洋、張藝、張國勇、袁丁、張潔敏、俞峰等指揮家相繼執棒樂團。
  • 南京民族樂團奏響2020年南京工會會員新春音樂會
    龍虎網訊(通信員 楊志 記者 夏祖蔚)2020年的新年鐘聲行將敲響,今晚(12月26日),由南京市總工會主理、南京工會會員服無領域包辦的「民樂奏響金陵,普惠伴您隨行」2020南京工會會員新春音樂會,在南京藝術學院音樂廳奏響。
  • 餘隆執棒北上廣聯合樂團,奏響2021廣州新年音樂會
    餘隆執棒北上廣聯合樂團,於2021年元旦之夜在星海音樂廳奏響「2021(第29屆)廣州新年音樂會」身兼中國三大交響樂團總監於一身、被譽為「中國的卡拉揚」的著名指揮家餘隆將執棒由廣州交響樂團聯袂中國愛樂樂團和上海交響樂團演奏家組成的大型聯合樂團攜手享譽國際的女高音歌唱家黃英以及才華橫溢的華人青年音樂精英王雅倫
  • 資訊| 餘隆執棒北上廣聯合樂團 奏響2021廣州新年音樂會
    指揮:餘隆 2021年元旦晚八點,身兼中國三大交響樂團總監於一身、被譽為「中國的卡拉揚」的著名指揮家餘隆,將執棒由廣州交響樂團聯袂中國愛樂樂團和上海交響樂團演奏家組成的大型聯合樂團
  • 北上廣三大樂團罕見同臺,奏響2021廣州新年音樂會
    2021年元旦晚8時,身兼中國三大交響樂團總監於一身、被譽為「中國的卡拉揚」的著名指揮家餘隆,將執棒由廣州交響樂團聯袂中國愛樂樂團和上海交響樂團演奏家組成的大型聯合樂團,攜手享譽國際的女高音歌唱家黃英以及才華橫溢的華人青年音樂精英王雅倫(鋼琴)、蘇千尋(小提琴)、娜米薩·孫(大提琴)、王也(薩克斯)、李筱熹(長笛)、龔爽(女高音)和陸軼文(二胡),共同在星海音樂廳奏響
  • 紫禁城600年,如何化作75分鐘音樂?
    日前,記者跟隨上海民族樂團赴故宮採風。今年是紫禁城建成600周年,樂團委約李博禪創作一部時長75分鐘的民族交響史詩《紫禁城》,12月30日將在上海大劇院首演。從外灘到紫禁城關於紫禁城的聽覺印象,不少人會想起貝託魯奇電影《末代皇帝》的配樂。1988年,該片獲奧斯卡最佳原創配樂獎。
  • 重慶民族樂團
    近三年,樂團三度與中央民族樂團成功推出《和平頌》《大地悲歌》《山水重慶》等多臺高水準大型民族管弦樂音樂會,其中《巴渝風》《大地悲歌》兩度奏響國家大劇院,《巴渝風》2016年在西班牙、德國、奧地利三國巡演,在當地颳起一股「巴渝風」。樂團還曾與奧地利古典交響樂團、荷蘭古典室內樂團等進行合作演出。2017年,重慶民族樂團與上海民族樂器一廠結成戰略合作夥伴。
  • 中國愛樂樂團歸來!用貝多芬開啟新樂季
    2003年6月22日,中國愛樂樂團在中山公園音樂堂成功地舉辦了非典後的首場音樂會,中國愛樂樂團在餘隆的指揮下,演奏了貝多芬的《A大調第七交響曲》和《D大調小提琴協奏曲》。
  • 愛與樂相約 南京民族樂團七夕佳節音樂會25日奏響
    8月25日又逢七月初七,在這個最具浪漫色彩的傳統節日,南京民族樂團將在江蘇大劇院帶來一場「七夕佳節音樂會」,寄情於樂,以民樂語言描繪花好月圓時的浪漫與深情。「在傳統之際奏響經典,通過民樂傳承與挖掘我們民族節日的文化內涵,以國樂的音樂特質來演繹關於愛的永恆話題,展現古典與現代的交融與碰撞,希望使讓觀眾在感受深厚文化情懷的同時加深對美好生活的憧憬與嚮往。」南京民族樂團團長戴音說。
  • 五個月33臺65場節目線上線下惠及觀眾,上海大劇院新演出季不一般
    考慮到海外疫情的嚴峻態勢,大劇院獨立出品或參與製作的舞臺作品得以進一步彰顯,多臺來自民樂、歌劇不同領域的首演、新作等都將和觀眾一一見面。    與此同時,上海大劇院在內容呈現的方式上也將做出重大突破,一如演出季主題詞——「心舞臺,新聯接」命名,在今年接下來的五個月,將有33臺65場節目分別通過雲上、線下不同的方式陸續奉給全網和本土觀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