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無涯]
有情懷是做事成功的關鍵。
王八零就是這樣一位有情懷的人。為了生存,他輾轉無數飯店打工。他盡可以像大多數人一樣,任時光慢慢熬過,讓生活循規蹈矩。可他偏不,他將所有的廚師視為心中的師傅,認真學習每個菜的做法,暇時苦練勤做,日積月累,竟也有了一身「混元功」。
他將對家鄉的情懷,對菜品的獨特理解,融入到創業之中,推出了屬於自己的新中式江南菜。不管最終如何,至少,現在得到了食客的歡迎。
對他的孜孜以求,對他的勤奮專注,更對他的情懷,點讚!若丹
[申之魅]
桃花依舊江南味
桃花一簇開無主,可愛深紅愛淺紅。
桃花嫣然出籬笑,似開未開最有情。
桃花流水窅然去,別有天地非人間。
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倫送我情。
……
今年6月,悶熱難擋。一踏進「錢塘秋荷」,似春風撲面,暑意全消。你看,這粉牆黛瓦馬頭牆,看上去黑白兩色單調了些,而到處「盛開」著一簇簇粉紅色的桃花,平添了春意盎然,更有如上詠桃的唐宋詩句,被投影在牆上、地面上,勾勒出一幅好美的江南春景圖。
打造這一切的人叫王八零,對,出生於1980年,一個有個性的名字,讓人印象深刻,難以忘記。他從皖南宣城來,少時家寒,跟著親戚出來打工,17歲到上海,在廚房幫工。面對大都市的金碧輝煌,舉目皆是鋼筋水泥玻璃的叢林,他更懷念家鄉純真的風景。春天,一望無際油菜花的黃和堂前屋後牆邊綻放著桃花的粉紅,是少年心頭一輩子難忘的美好。於是,這小橋流水、粉團錦簇出現在他的「錢塘秋荷」。
圍桌而坐,打開菜單,江南田園歷歷在目:白切竹林雞、茉莉花燻魚、王母獻蟠桃、嘉興醬黃牛肉、太湖藕韻、鮮豆瓣煨春筍、雞油白絲魚……最醒目處,卻是一款烤鴨。
學廚原本是為了謀生,沒想到這一幹,叫他愛上了這一行。從切配開始,他就偷偷地跟著爐灶的大師傅學,空時,別人在休息,他卻操起了鍋子,自學基本功。隨著不斷地跳槽,學習的內容也越來越多,上海菜、淮揚菜、杭幫菜、火鍋、日本料理,他樣樣精通。特別是2010年加入麥盛莉,短短的4年讓他廚藝大長。2014年,他離開麥盛莉創業,從一家小飯店開始,終於成就了這幾千平方米的「錢塘秋荷」。
菜品菜式,也是沿著新安江出發,一路奔騰到千島湖,這沿途的美味佳餚,經過改良,進入他的菜單。由於他打工的飯店多到數不過來,因此他兼容並蓄,形成了自己的烹飪管理方法。傳統中餐菜品複雜種類繁多,他將流程簡化,結構布局標準化,後廚分成6個檔口,燒烤、明檔、冷菜、蒸、爐灶、果吧,前10道菜的點單佔40%,冷菜24道,明檔、蒸各15道,5個爐灶5位師傅,每人專燒8個菜,一共40個菜,這樣管理有序,準備工作充分,績效管理到位,任憑生意再好,後廚總是有條不紊。
再說這秋荷烤鴨,原來他想引進傳統的北京烤鴨,皮脆肉肥,香氣四溢。在試菜時,另有一款四系的鴨子,烤制時間短,皮雖然不脆,但肉質鮮 嫩多汁,吃口好,陰錯陽差,他竟選用了後一款。未承想,這隻鴨子得到了食客們的一致稱讚,點單率奇高,佔到了營業額的18%,成了鎮店之寶。
這意外之喜,反而令他冷靜下來,他率領廚師團隊,不斷研發新菜。橙香牛仔粒就是典型的一例。選用進口的S牛柳,切成3.5釐米的大塊,用糖、蠔油、老抽拌勻,醃製12個小時,裹上自製的脆炸粉,用八成熱的高油溫,炸至外脆、微焦,有八分熟時,撈出。另取鍋,下少許油,倒入牛肉粒,加入醬料幹炒翻勻,使醬汁包緊牛肉粒,收幹出鍋,加橙粒,裝盤。此菜外脆裡嫩汁水充盈,既有江南紅燒牛肉的香甜,又有西式牛肉的鮮嫩多汁,還有獨特的橙香,一口咬下,滿口焦香。
蔥烤荔浦芋頭又是一道令人驚豔的菜餚。扣肉蒸荔浦芋頭是道名菜,享譽全國。而王八零選用的澱粉含量極高的荔浦芋頭,專門從廣西快遞過來,他捨去了人工刀切,採用刨片機切成厚薄一樣的標準化大片,再用模具刻成一樣大小,將肉片夾入其中,放入砂鍋,直接用明火煲。上面澆上自製的醬汁,漫過芋頭表面,直到湯汁變幹,發稠,離火,撒蔥花上桌。此菜香糯可口,綿滑無比,比傳統蒸出來的更多了焗煲的焦香。而模子刻下來的小塊芋頭,他又開發出一款石庫門燒汁香芋,物盡其用,一芋兩吃。
一款油爆沼蝦也令人嘖嘖稱讚。選用個大肥美的羅氏沼蝦,剪去須腳,洗淨瀝乾,入八成熱油鍋,炸7秒撈起。鍋留底油,放薑片煸香,倒入糖、醋、黃酒、老抽兌好的汁,熬稠,放入炸好的蝦,一翻後加蔥,二翻後烹醋,起鍋裝盤。用此標準化的二翻法燒出的油爆沼蝦,個個體態如元寶,煞是好看;入口既有傳統油爆蝦的脆香,更有獨特的肉質彈牙,甜中有酸,回味悠長。
糟味拼盤
「錢塘秋荷」菜單上有一欄叫不時不食,按時令更換。夏天的糟味拼盤便是當下必點菜之一。
來自於紹興酒廠的糟泥,加上自家配製的香料、小茴香和花雕酒,給雞和五花肉等進行生糟;而鳳爪、帶魚、豬肚、鴨肫、蝦、門腔、豬尾、豬手及蔬菜等,用熟糟的方法製成。根據顧客的需要,進行各種不同的組合,做成拼盤上桌。就著糟貨喝些小酒,滿口生香,實在是驅暑的一大美事。特別是生糟的雞、五花肉,糟香更濃鬱,與眾不同,久久難忘。 波音
[廚之神]
王八零 錢塘秋荷創始人
在安徽宣城長大的他,與他的名字一樣,不折不扣的80後。15歲到上海打工學廚,工作過的飯店無數。憑著對餐飲的熱愛,他從無數個師傅那兒偷師學藝,勤學苦練,終於練就了集諸多菜繫於一身的廚藝。
他將對家鄉山水的喜愛帶到了飯店裡,並對江南美食進行收集整理重新演繹,獨創了新中式江南菜。雖說此菜無門無戶,尚未得到業內肯定,但是得到了食客的肯定和好評,他的「錢塘秋荷」,位列寶山地區熱評榜的前茅。
王八零對自己摸索的道路自信滿滿,這不,最近他邀請了上海總廚聯盟的許多大師來品點他的菜餚,學他人之長補己之短,認真傾聽各方指點,將他的新中式江南菜不斷豐富下去,並期待多開幾家店,有更多的嘗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