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點擊上方↑"健 體"輕鬆擁有好身材
健酷
小腿肌一向是健美訓練中的「老大難」問題,是不是發達小腿肌真的「難於上青天」呢?下面關於小腿訓練的建議,有助於突破這一難點,讓你的訓練獲得成效。
針對目標肌的特點訓練
小腿肌是人日常生活中最常用的肌肉,特點是肌纖維密度大,耐吃重、耐疲勞,一般強度的常規訓練無法「撼動」。
正確的做法是:針對小腿肌能承受大重量的特點,每周安排2次大負重訓練,中間穿插1次中、小負重訓練,目的只是為了保證訓練頻率。2次大負重必須採用「優先訓練」法,練完小腿後再訓練其他,或者專門練小腿。
組數次數:由於小腿肌耐疲勞,故過低次數效果不好,推薦的次數是12——15次/組。如果每個練習做4組的話,中間1組可以降到6——8次,一般在第3組加到最大重量。小腿訓練最好是在10——12次時已近力竭,最後的幾次憑藉毅力堅持完成。這樣練的效果比隨便採用一個輕鬆的重量完成預定次數要好得多。
神經要與肌肉相聯
不要光想著對抗重量,難以顧及意識肌肉聯繫。訓練中意識和肌肉聯繫得越緊密,就越能找到「訓練感覺」,肌肉就發達得越快。腿部訓練也應努力建立和保持這種良好的聯繫。剛開始時負重量可低一些,但很快你就能適應並較大幅度地提升負重量,動作也會更準確,目標肌能得到徹底的訓練。
有個小技巧有助於意識肌肉聯繫,即利用想像力。練小腿時可將其想像為排列密集的鋼索,從而使注意力更加專注,目標肌的興奮度和充血效果更好。
要做全程動作
不做全程動作幾乎是個「通病」,大部分人只是一味地踮起落下,根本不注意動作幅度。而發達小腿肌是以幅度充分的全程運動為要點的,訓練的細節是:踮至頂部時不要立即落下,應努力堅持2秒鐘;落下時要控制還原,直到最低點。這樣的全程動作才能使小腿的形狀接近理想,避免小腿肌位置偏離,下端過細的弊病。
方法多樣,強度較大
小腿肌的基本練習有二:一是以大負重發展發展體積的直立提踵;二是雕塑線條的坐姿提踵。此外,還應採用儘可能多的動作來提升訓練效果,避免訓練枯燥。
有訓練夥伴的話可做「騎驢提踵」也可單練一腿
由於小腿肌耐勞,故訓練強度必須較高,組間休息45秒左右,不應超過1分鐘。一般採用2——3個練習,總組數為8——12組。
為了加快小腿肌的恢復,組間間歇時應坐下來揉、捏、輕擊,抖動小腿。訓練結束後應在臺階或厚木塊上儘可能伸展小腿肌肉。
為了避免訓練節奏的固定單調,可改變訓練頻率
如一周內連續練兩三天,休息一天
或第一周每天練小腿,第二周練一天休息一天
次數可第一個練習做12次左右,
第二個練習做25——30次。
變化的目的只有一個——提高訓練強度,逼迫肌肉生長。
健 體
型男|健身|健體|健美|靚女
|夢工廠|
| 長按上圖 ↑ 識別二維碼免費訂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