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學們的英語閱讀過程中,常常會出現一些不良閱讀習慣,影響閱讀速度和效果。比如:很多同學在閱讀中喜歡用手指或筆尖逐詞「指讀」;或者在遇到生詞或新短語時到句首、段首甚至文首「回讀」;如果遇到長句,會不自覺地在一句話上「復讀」;還有的同學在看到英語文章時不斷把詞、短語或句子逐個譯成母語進行「譯讀」,這些都是不正確的閱讀方法。正確的閱讀方法包括「意群(meaningful thought group)閱讀法」「、「跳讀法(skimming)」、「細讀法(scanning)」等。「高效閱讀」這一提法針對的就是不正確的英語閱讀方法,力圖實現在一定詞彙和語法知識基礎上的快讀和準確閱讀和理解、糾正並創造好的閱讀方法,給閱讀者帶來成就感和樂趣。
高效閱讀不僅是應試中閱讀理解篇章的好助手,也是廣泛涉獵並快速獲取英語信息的「泛讀」技巧。泛讀考查的是閱讀者對語篇的總體結構、寫作意圖、文風語體、遣詞造句等方面的駕馭能力,一個高效的閱讀者能夠在快速和高效當中尋找最佳結合點,獲取自己所需要的知識點。
在平時的英語閱讀過程中,大家一定都有自己的高效閱讀體會,筆者希望這裡將自己的一點心得與大家分享,起到拋磚引玉的作用。
一、 考研英語大綱對閱讀的要求
根據國家教育部考試中心對全國碩士研究生入學考試英語科目(以下簡稱「考研英語」)的大綱要求,閱讀理解題型要求考生應能讀懂不同類型的文字材料(生詞量不超過所讀材料總詞彙量的3%),包括信函、書報和雜誌上的文章,還應能讀懂與本人學習或工作有關的文獻、技術說明和產品介紹等。考研英語中的閱讀理解(Reading Comprehension)部分共有6篇文章(共60分):前4篇文章每篇約400個單詞,文後共有20道多項選擇題(40分),根據短文內容選擇正確答案,要求理解具體信息、掌握文章大意、猜測生詞詞義並進行推斷;第5篇約500~600個單詞,文後設置選擇搭配題,根據段落意思選擇主題句,從7句話中選出5句填入文中(10分),考查對文章結構的正確理解;第6篇約400個單詞,文中有5處劃線部分(約150詞,10分),要求將其譯為中文,考查根據上下文準確理解英語句子並用漢語正確表達的能力。
從時間分配來看,考試總時長是180分鐘(3小時),完成6篇文章的閱讀和答題約需105分鐘(1小時45分鐘),佔總時長的一半還多,因此,如何在儘量減少出錯率的前提下提高閱讀速度,是每一位考生追求的目標。
此前我們曾經探討過,篇章閱讀的難點是長句。通過劃分「主謂賓定狀補」這些句子成分,可以幫助我們理解長句,但從「高效閱讀」的角度看,則會降低閱讀速度,增加閱讀疲勞感,打擊閱讀信心。閱讀理解題的重點是解答,因此,應試中要在儘量短的時間理尋找解題線索,進行答案定位,準確作答。對於選擇搭配和英譯漢題目,高效閱讀也同樣適用,因為只有首先理解全文大意,才能將主題句和翻譯任務準確而迅速地完成。
二、 首尾呼應法——閱讀加速器
本次介紹的「首尾呼應法」很多同學可能已經接觸過,但不一定在應試英語中形成閱讀習慣。「首尾呼應法」是指在閱讀中,通過閱讀段落的首尾句,忽略段落中的例證或解釋說明具體內容,快速進行答案定位、對問題進行解答的閱讀方法。由於省卻了部分段內內容,「首尾呼應法」可以大大提高閱讀速度。
「首尾呼應法」首先支持「先看問題、後看篇章」的閱讀順序,問題看完後,再通過閱讀段落首尾句,進行「答案定位」;根據問題本身是「概括性的(general)」還是「具體性的(specific)」,進行答案的詳略判斷:如果是概括性的,則運用「跳讀法(skimming)」,只看首尾,不看段中,但仍要以中心思想為依據;如果是細節性的,則運用「細讀法(scanning)」,向段落中的具體信息點進行「發展性閱讀(details developing)」。詳略判斷是一個取捨決策過程。
「首尾呼應法」將中心思想、首尾句、具體信息點結合起來,實現點、線、面的縱橫結合,以問題為切入點,以詳略判斷作為閱讀方法的選擇條件,可以防止一味追求高速可能帶來的掛一漏萬現象。
如果以流程圖進行解讀,可如圖1所示:
圖1 「首尾呼應法」流程圖
首尾呼應法是一種「抓大放小」的閱讀方法,這與行文中的邏輯思路是相符的,因為我們在寫作時,往往是在首段開門見山提出觀點,在尾段進行「綜上所述」的總結,而在每個段落,也都是以中心句起,以總結句落。段落的安排緊扣篇章中心思想,使文章結構成為一個「以(中心)段帶篇、以(中心)句帶段」的整體。在平時的泛讀過程中,首尾呼應法也常常是提高閱讀速度的重要手段。很多段落的首尾中心句可以非常明確地提示閱讀者本段主旨,因此可以直接跳到下一段,甚至只細看中心段落就可以了。不論是對閱讀理解前4篇(多項選擇題),還是對於第5篇(主題句選擇搭配題)和第6篇(針對句子的英譯中),「首尾呼應法」都是適用的。
(責任編輯:張嬋)
版權及免責聲明
① 凡本網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所有文字、圖片和音視頻稿件,版權均屬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含本網和新東方網) 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本網協議授權不得轉載、連結、轉貼或以其他任何方式複製、發表。已經本網協議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下載使用時必須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違者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② 本網未註明"稿件來源:新東方"的文/圖等稿件均為轉載稿,本網轉載僅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並不意味著贊同轉載稿的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網下載使用,必須保留本網註明的"稿件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如擅自篡改為"稿件來源:新東方",本網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③ 如本網轉載稿涉及版權等問題,請作者見稿後在兩周內速來電與新東方網聯繫,電話:010-609085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