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海林手撕於正:官方媒體都認可他是小偷,並且對於抄襲瓊瑤的事情至今沒有道歉。
事情的起因是譚飛對《我就是演員3》和《演員請就位》邀請的導師和導演進行了評論,說他們都是從抄襲開始的,並建議他們乾脆設立一個名為「於媽說哭小四」的表演比賽項目。顯然,譚飛說的是於正和郭敬明。後來,汪海林轉發了譚飛的言論,但這些行動引起了於正的不滿。
譚飛發帖後的第二天,於正在平臺上發了一篇關於去油膩方法的博文,並在留言中諷刺譚飛和汪海林是「爛棕」。
一向敢怒不敢言的汪海林,直接回應「給犯了錯誤的年輕人的七條建議」,建議「不要裝模作樣,抄襲,賄賂,利用關係刪帖,騷擾演員」等。但是內容和信息量有點大。
自然,汪海林沒有無緣無故地針對人。在他展示的截圖中,有關于于正工作室總經理受賄的報導截圖。而這只是開始,然後程青松、觀察者網、譚飛一堆人走下舞臺支持汪海林,更有意思的是,於正前經紀人穆小勇也在站隊:見過汪海林「我私下反省過,但從來沒有公開說過我做了20年於正經紀人,這是我的職業汙點。」
於正抄襲瓊瑤被告案再次被挑出來。令人驚訝的是,當年敗訴的於正,只損失了500萬元卻從未道歉。眾所周知,於正抄襲了它。他的《大清後宮》抄襲了《金枝欲孽》,《大長今》,《冬季戀歌》等電視劇,《美人心計》抄襲了網絡小說《未央浮沉》,抄襲了《宮鎖連城》的大部分情節。
在那些日子裡,於正一點也不擔心被告。畢竟國內版權意識沒那麼強。他有「只要參考內容不超過20%,就不算抄襲」的理論,甚至理直氣壯地回答:「我只是一個參考,我沒有受到懲罰。」
但是,難免有遇到硬茬的時候,瓊瑤就起訴他。庭審前,139名編劇籤名,要求嚴懲。汪海林成了瓊瑤,的專家助理,而於正得罪了太多人,所以沒人想做他的助理。
汪海林透露,他起初不想捲入這件事,但在有人打電話威脅他後,他才選擇接受。庭審持續了九個多小時後,於正敗訴,需要賠償瓊瑤500萬元,並在報紙上道歉。
一審結束後,人民日報曾就此事發表評論,並直接稱於正為「小偷」:「靠抄襲發財,靠投機成名,即使天下皆知,也難逃法律制裁。」
然而,在案件最終審理後,於正只賠了錢卻堅決拒絕道歉。2018年,法院執行了瓊瑤訴於正侵權案這一事件也成為汪海林與於正,結仇的開始,這一次於正被揭開了傷疤,汪海林自然也不會倖免。汪海林發表七篇文章後不久,於正在留言區表示,他將起訴汪海林誹謗。
汪海林直接回應說:「如果你不起訴,你就是一個弟弟。」。這是一句話,輿論都指向了於正,網民們都在問於正會不會說。
看,這兩個人似乎已經到了無話可說的地步。有媒體就此事電話採訪了兩個人,於正認為汪海林在微博上說的是對自己的誹謗。汪海林林認為,於正對自己的不滿源於「瓊瑤訴於正侵權案」中的「新仇舊恨」。除非於正先向瓊瑤道歉,並檢討她的行為,否則他們沒什麼可談的。
於正還明確表示,他不會解釋過去,會用自己的作品來證明自己是什麼樣的人。他還明確表示,他不會對汪海林做出回應
作為吃瓜的人,只能繼續等瓜。像於正這樣的編輯可以再次走出圈子,甚至出現在綜藝節目中擔任講師,這也反映了娛樂圈的現狀。畢竟在流量時代,話題度是關鍵,於正就是這樣一個有話題的人。
那麼,你在乎於正的過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