數字經濟:如何跑出數字加速度

2020-12-16 新浪財經

來源:澎湃新聞

原標題:數字經濟:如何跑出數字加速度

作者:尹訓飛

近年來,由於數位技術和實體經濟加速融合,數字經濟潛力得到充分釋放,產業規模不斷擴大,正成為各行業加速重構和治理的新型經濟業態,數字經濟發展跑出「加速度」。其中,2019年,全球數字經濟規模達到31.8萬億美元,佔GDP比重為41.5%。我國加速推進產業數位化和數字產業化,2019年數字經濟增加值規模達到35.8萬億元,佔GDP比重為36.2%。

由此看來,在全球經濟整體下行壓力增大的背景下,數字經濟「逆勢上揚」,成為各國穩定經濟增長,實現經濟復甦的關鍵抓手。我們要進一步做大做強數字經濟產業,構建完善的數字經濟政策體系,發揮好「數字+」的乘法效應,徹底釋放數字經濟巨大潛能和勢能。

一、數字經濟引擎傳統產業和新興業態

數位技術賦能傳統經濟效果顯著。

隨著新一代信息技術的日益發展,傳統產業在轉型升級過程中亟需技術賦能。技術革命和產業變革加速傳統產業數位化轉型,一方面,不僅可以利用數位技術對傳統行業的生產流程和業務進行升級改造。另一方面,還可以提升傳統產業產品的生產數量和效率,提高一致性和質量水平。比如,據不完全統計,部分傳統行業經過數位化和智能化改造,生產線生產效率提高10%以上,能源利用率提高20%以上,即傳統產業經過產業數位化換來巨大的潛力釋放和競爭力提升。

數位技術引擎新經濟向縱深發展。

當前,新一代信息技術與製造業加速融合,數位技術在賦能製造業的同時,由於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的深入發展,數字經濟也在引擎新經濟向縱深發展。從技術層面來講,隨著大數據、物聯網、雲計算、區塊鏈的應用場景不斷多元化,隨之而來催生了很多數位化業態,並不斷形成一定規模和競爭力,如智能硬體、可穿戴設備、智能網聯汽車等都是數位技術與新業態融合發展的結果。於此同時,國家大力發展網際網路、物聯網、人工智慧等新一代數字信息基礎設施,不斷夯實數據基礎,為數字產業化發展帶來了機遇。

數據資源和價值屬性進一步體現。

大數據是數字經濟發展到一定階段的前提要素和必然產物。隨著數字經濟與生產生活深度融合,數據資源呈現爆發增長、海量集聚的特點。數字經濟衍生出來的大數據作為新型生產要素和重要的基礎性戰略資源,蘊藏著巨大價值。充分利用好數據資源來產生經濟價值,不僅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本質之一,是變革生產關係的重要手段和抓手,也是高質量發展數字經濟的要求。可以說,數字經濟的應用場景都是建立在海量數據的知識化和信息化基礎之上,有效的發揮了數據要素價值。下一步,還要進一步挖掘潛力也可以反作用於數字經濟進一步發展,推動經濟轉型發展,重塑國家競爭優勢。

二、「數字+」應用場景多元化

依託「數字+」盤活經濟消費市場。

整體來看,數字經濟是激活消費市場、做強實體經濟的重要路徑,將在雙循環戰略中發揮不可替代的作用。一是促使消費者消費習慣加速向線上遷移,優化社會運轉方式和提高社會運行效率,激發了網際網路應用模式創新及「蝶變」效應。二是數位技術在暢通產業循環和供應鏈體系作用重大,要充分藉助數位技術打通國內生產、分配、流通、消費各個環節,進一步整合國內外上下遊企業優勢要素和資源,實現高水平融合。

數位技術應用場景不斷多元。

數字經濟充分發揮潛能離不開應用場景,應用場景既是數位技術的載體,也是進一步引導技術和模式發展的源動力。比如在線教育、網際網路醫療、線上辦公、數位化治理、「虛擬」產業園等都是數字經濟具體的應用場景,並且也可以衍生其他新業態和新模式。從應用場景的未來發展趨勢看,移動化、平臺化等支撐架構特徵明顯,依託「產品+內容+場景」的形態日益豐富,數據價值的作用將進一步放大,多方參與、資源共享、價值共創的生態正在加速構建。下一步,在工業領域,要緊緊依託工業網際網路這個載體進行產業賦能,融通企業基礎設施、數據、管理、業務、應用等各種資源;在服務業領域,要繼續以共享網絡平臺為組織形式,以新一代信息技術為手段加快培育和優化新場景。

數字經濟「一業帶百業」作用明顯。

我國經濟發展進入新階段,推進經濟社會各行業、各領域加速數位化轉型,培育數字產業化經濟增長點,既是實現「六穩」和「六保」目標的重要抓手,也是未來時期實現經濟持續增長的重要保障。數字經濟由於具有很強的疊加效應和用戶粘性,在發揮「一業帶百業」方面不僅潛力巨大,疊加應用場景可以明顯實現「1+1>2」的作用,在激發經濟內生動力的同時,也可以演變出不同的新業態新模式。在數字經濟發展過程中,數據是數字經濟發展的核心生產要素,是驅動數位化轉型與發展的關鍵資源。而且也是產業升級及變革的重要抓手。

三、對策建議及發展路徑

進一步完善數字經濟產業政策體系。

一是要加強數字經濟理論研究,統籌產學研力量深入研究數字經濟發展規律,深入剖析數字經濟產業作用機制,構建良性有序發展的政策體系。二是推動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依靠新一代信息技術創新,不斷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形成多層次多維度的數字經濟產業,更好地發揮數字經濟對經濟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的引領作用。三是優化創新政策體系,加強需求側創新政策供給力度,加大對數字經濟領域政策普惠性支持,進一步完善反對壟斷和反不正當競爭政策,促進各類市場主體公平競爭,使資源向著市場選擇的最優方向配置。

深化數位技術融合,積極培育創新型生態。

加快數位技術與一、二產業的融合應用,促進產業資源優化配置。一是構建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硬體+軟體+平臺+服務」產業生態,重點突破關乎 「卡脖子」技術,強化基礎研究和前沿布局。二是加速製造業與服務業融合發展,積極培育製造業數位化催生的新興業態,加速我國製造業數位化進程。三是面向重點領域加快布局工業網際網路平臺,為傳統產業平臺化、生態化發展提供新型應用基礎設施。

進一步強化數據安全。

數據安全是數字經濟可持續發展和良性發展的基礎。一是研究制定數據權利的準則、數據利益分配機制,明確數據責任主體,制定數據管理規範,加大對數字版權、數字內容產品、個人隱私等的保護力度。二是研究制定數據應用違規懲戒機制,加強對數據濫用、侵犯個人隱私等行為的懲戒力度。三是強化大數據安全技術研發與推廣應用,進一步提升網絡安全風險防範和數據跨境流動監管水平。

展望未來,隨著各地積極布局數字經濟項目,數字經濟將成為激發高質量發展新動能的重要著力點,盤活傳統產業加速轉型升級的主要切入點,不斷引擎經濟蓬勃發展,應用場景內涵不斷豐富,形式不斷多元化。數字經濟將按下「快進鍵」,跑出雙循環戰略下中國版「加速度」。

(作者尹訓飛為工信部中國電子信息產業發展研究院研究室副主任)

相關焦點

  • 智行中國 助力杭州「數字經濟第一城」跑出加速度 新華三生態峰會...
    (原標題:智行中國 助力杭州「數字經濟第一城」跑出加速度 新華三生態峰會揚帆錢塘江)
  • 常州高新區:數字經濟實體經濟加速融合
    王忠良 常 森 本報記者 過國忠  數字經濟正助推著常州高新區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12月3日,2020中國(常州)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與合作推進大會上,常州高新區在5G、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等領域,又集中簽約12個項目,總投資15億元。
  • 數字經濟是什麼?如何發展數字經濟?一分鐘讀懂數字經濟發展史
    01什麼是數字經濟?數字經濟是繼農業經濟、工業經濟之後的一種新的經濟社會發展形態。人們對數字經濟的認識是一個不斷深化的過程。在眾多關於數字經濟的定義中,以2016年G20杭州峰會發布的《二十國集團數字經濟發展與合作倡議》最具代表性。
  • 上海市 市北高新園區數智經濟跑出「加速度」!
    在市北高新園區,像「合合信息」這類經市經信委認定的核心大數據企業逾170家,佔全市同類企業總數的近三分之一,從而為園區跑出全市「數智集聚強度」和「經濟產出密度」的「加速度」奠定了紮實的基礎。早布局助數智經濟逆勢飛揚今年年初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對全球實體經濟帶來巨大衝擊,同時也給以信息技術為主導的數字經濟、智能經濟和「新基建」的崛起帶來機遇。
  • 培育生態鏈 擴大朋友圈常州高新區:數字經濟實體經濟加速融合
    原標題:培育生態鏈 擴大朋友圈常州高新區:數字經濟實體經濟加速融合王忠良 常 森 本報記者 過國忠數字經濟正助推著常州高新區產業轉型升級和經濟高質量發展。12月3日,2020中國(常州)數字經濟產業發展與合作推進大會上,常州高新區在5G、人工智慧、集成電路等領域,又集中簽約12個項目,總投資15億元。
  • 2020合肥數字經濟創新峰會籤約10項協議
    峰會現場,合肥市與阿里雲、支付寶等11家數字經濟重點企業、10個數字經濟重點項目籤署合作協議。本次峰會以「新經濟 新基建 新要素」為主題,集中展示合肥數字經濟高質量創新發展成果,旨在催生新產業新業態模式,加快打造具有國內領先優勢的數字經濟高地。
  • 電子競技產業推動數字經濟發展
    《文化部「十三五」時期文化產業發展規劃》曾提出,加快發展以文化創意內容為核心,依託數位技術進行創作、生產、傳播和服務的數字文化產業,培育形成文化產業發展新亮點。而時至2020年,數字經濟表現出足夠的韌性與活力:在電競市場中,中國預計將貢獻全球市場最大份額收入,佔全球總收入的35%,跑出了復產復工的「加速度」;《脫口秀大會》備受關注,孕育著新一批網紅走向前臺。
  • 疫情「助攻」 數字經濟如何賦能世經?
    「2020年,受到新冠肺炎疫情持續發酵影響,全球經濟遭遇重創,企業盈利預期差帶來市場調整壓力,而風險溢價急劇變化更成為短期波動的根源,高估值市場出現系統性調整的金融風險值得警惕,不過,數字經濟的集體進化將帶來結構性投資機遇。」工銀國際日前發布的《2021年全球經濟展望》報告分析指出。
  • 宜都:「多規合一」跑出規劃審批「加速度」
    宜都:「多規合一」跑出規劃審批「加速度」 2020-12-02 16: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雲」聚產業新格局,重慶數字經濟漸次開花
    近三年來,京東智聯雲充分融合技術平臺優勢,以「技術+生態」雙輪驅動,為建設西部數字經濟新高地持續發力。隨著京東智聯雲(重慶)數字經濟產業園全面投入運營,當地企業享受到了「系統上雲、業務上線、產品上京東」的一站式服務,目前園區已累計入駐企業183家。在位於重慶國瑞中心18樓的產業園展覽大廳內,記者見到了園區企業恭逸科技研發的國內首個一體化全自動尿檢馬桶。
  • 數字經濟「推進器」,「廣州智造」跑出廣州速度
    現代服務業提質增效、先進位造業做強做優、產業集群上規模上水平……這背後正是廣州製造業站在新起點上從「製造」邁向「智造」的新徵程,這也為廣州在數字經濟賦能先進位造業在把握產業數位化、數字產業化新機遇,發揮信息產業等數字經濟先發優勢等方面,廣州出臺「打造數字經濟創新引領型城市22條」等政策措施,推動製造業加速向數位化、網絡化、智能化發展。
  • 【網絡扶貧】通上「信息高速路」,扶貧跑出加速度
    但同時,城鄉「數字鴻溝」問題進一步凸顯。在農村及偏遠地區,寬帶發展相對滯後,制約了當地經濟社會發展和信息化水平提升。 「『十三五』初期,我國不通寬帶的行政村約5萬個,還有15萬個行政村雖然有寬帶,但接入能力不足4M。」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通信發展司司長聞庫指出,當時城鄉存在「數字鴻溝」。
  • 「四好」農村路跑出發展「加速度」 - 泉州晚報數字報·泉州網
    位於閩中山區的德化以「四好」農村路為契機,謀劃突破交通「瓶頸」,力爭躋身為閩中交通樞紐,為服務「三農」、發展旅遊、解決民生難題等提供了堅實支撐,跑出經濟社會發展的「加速度」。 「坐在車上看風景」 遠處是綠水青山,茂林修竹;路邊道旁綠樹成蔭,不時有花草點綴其間,路美車暢,風景宜人。「坐在車上看風景。」
  • 數字經濟:機遇與挑戰並存
    不可否認,疫情重創了全球經濟,為經濟復甦前景帶來了更多的不確定性。然而,疫情也孕育著新的發展機會。個人與企業的生活和經營方式因疫情而發生改變。例如,與線上會議相關的行業蓬勃發展,全球產業網際網路布局加快,人工智慧以及5G等新基建領域的投資不斷增加。  疫情凸顯了數字經濟的重要性,數字經濟也在全球範圍內加速發展。
  • 第八屆江蘇網際網路大會開幕,按下數字經濟「快進鍵」
    會上發布的《數字江蘇建設發展報告》顯示,去年全省數字經濟規模超過4萬億元,保持全國第二,佔GDP比重超過40%。 邊建邊用,5G跑出加速度 在「江蘇移動」展臺,記者看到,「5G智慧」隨處可見。
  • 2021,跑出後發趕超加速度!德州市委經濟工作會議召開
    1月5日召開的德州市委經濟工作會議上,市委書記李猛發出這一感慨。會議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會精神,認真落實中央、省委經濟工作會議精神,總結2020年經濟工作,分析當前形勢,部署2021年經濟工作,確保「十四五」開好局、起好步。會議指出,今年是「十四五」開局之年,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將全面開啟新時代現代化新德州建設徵程。
  • 廊坊市加快復工復產跑出經濟發展「加速度」
    中流擊水 破浪前行—— 廊坊市加快復工復產跑出經濟發展「加速度」為保障民生供給,大廠高新區的阿果安娜水果(大廠)有限公司2月初即已復產復工。目前,該公司可生產草莓、燕麥及各種組合類型300餘個品種,產品銷往多個國家。
  • 總投資150億元優質項目落地 建鄴招商引資跑出「加速度」
    疫情防控勁頭不減,線上招商持續發力,連日來,建鄴區招商引資快馬加鞭、逆勢上揚,跑出了助力南京高質量發展的「加速度」。全球最大信息管理軟體及服務供應商正式落戶幾天前,建鄴大廈內,一場香港、北京、上海、南京等多地連線的「雲端」集中簽約儀式舉行。
  • 聚焦數字經濟「一號工程」,衢州再邁新步
    「今年前三季度,數字經濟核心產業營業收入、數字經濟核心產業製造業增加值分別同比增長21.9%、23.5%,雙雙位居全省第一。」會上,衢州市委副書記、市長湯飛帆表示。面對澎湃而來的數字經濟浪潮,衢州定位打造「全國數字經濟第一城副中心城市」,而「雙第一」「成績」的取得,則是近兩年來,衢州圍繞「美麗+智慧」,推動數字經濟智慧產業發展跑出「加速度」的有力證明。
  • 長沙移動助力智慧城市發展5G新基建跑出加速度
    今年以來,長沙移動跑出了5G新基建的長沙加速度:基站以每周建設200多個的速度全力推進。資料圖片4月,一場全球矚目的直播在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瑪峰進行,依託中國移動在珠峰的3個5G基站,全世界第一次如此清晰快意地雲遊世界之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