卍請您點擊上面的「關注」,和紅塵一起淨心學佛卍
我們中國有句古話,人有千算,天則一算,然而人縱然千般計算,在天道眼裡都顯得是如此可笑,根本都不敵他這一算。
所以古往今來不知道有多少「聰明人」,喊著諸如「我命由我不由天」的響亮口號,進行著千般謀劃,萬般算計,以為可以「勝天半子」。
但這些人最終的結果無一不是慘澹收場,他們自以為無懈可擊勝券在握的棋局,當那個看不見的對手眼睛睜開以後,就會發現形勢驟然逆轉,他們之前苦苦經營的只不過是棋盤的一角罷了,真正的大局早就已經註定,就從他們入局的那一刻起。
而他們之前的種種陶醉,興奮和得意,只不過是自己的妄想和偏執罷了,就像是一場夢,不管夢裡得到多少,醒來之後啥都沒了。
所以說人生如棋,您的對手其實只有自己,規則也只有天規,不了解這些天規,又不能夠戰勝自己的話,這盤棋您根本就沒有半分贏的可能,根本就只是一場鬧劇而已。
而世人眼中所有的不公平,其實也都是種種虛像,當時間一到,大幕落下,就全都真相畢露了。
換句話說,我們所認為的種種「不合規矩」,只是參照的時間不夠長所導致,人定然計算不過天,落敗也只是時間早晚而已,要想獲勝只有一種辦法——那就是順天應人。
順天者,順從天規;應人者,認知自己。
天規其實有很多,比如說三藏十二部的佛經,八萬四千道的法門皆是,但如今末法時代,世人多不信佛,或者偏信迷信,斷章取義,偏執於隻言片語,反而越走越歪。
所以我們今天不談玄說妙,談空說有,而是簡單的講述佛法中蘊含的三條天規,希望能幫大家了解道理,從而更好的生活。
01第一條天規:現在受的苦,就是未來享的福,反之亦然
在佛法中,我們所在的這個世界叫做娑婆世界,翻譯過來就是「堪忍」,也就是處處殘缺,時時痛苦。
比如說佛陀所說的人生八苦——生,老,病,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五陰熾盛,以及最終的死亡。
這八苦咱們凡夫一苦都避不開,躲不過,所以咱們國家才有這樣一句俗話——人生不如意,十有八九,可與人說者,十無二三。
但是佛門卻講究苦修,其根源來自於當年佛陀涅槃之前,阿難悲痛之餘,代表眾弟子請示佛陀,他老人家走了以後大家該怎麼辦,世人又該怎麼辦。
佛陀並沒有講經說法,更沒有說什麼大道理——比如你們要看空這個色身,要不著四相,不染六塵,要以終極解脫為目標云云,這些雖然都很正確,但太過高深,懂得人自然懂,而不懂的人聽了反而一頭霧水,弄不好還會覺得佛法太空洞,而產生退卻之心來。
佛陀只留下了兩句話,讓大家以四念處為準則,以戒為老師,無論自己在不在,都該一個樣。
這裡的四念處就是——觀身不淨,觀受是苦,觀心無常,觀法無我,其實說的也就是苦集滅道這四聖諦,或者說的更直白一點,就是讓大家要苦修。
世尊並非不想讓眾生離苦得樂,但這規則就是您現在所受的種種苦,在將來會轉化為種種樂,一分苦修,得一分利益,絕對是真實不虛。
相反您若是一味的逃避痛苦,追求短暫的快樂,那些痛苦下次再來的時候只會變本加厲,而一個享受慣了的人一旦陷入痛苦的話,感受自然也是加倍的,就像一直一帆風順的人突遭打擊,弄不好就崩潰了也說不定。
某種程度來說,一個人這一生要受的苦業都是一個定數,完了也就完了,如果您抱著一顆隨緣還債的心很可能還會提前結束,剩下的就是喜樂和輕鬆了。
相反您前期一直在躲避,這些苦業就都堆積到後面去了,再加上利息,到時候肯定有您好受的。
而這個規律其實並不止一世,而是生生世世,所以佛陀才讓大家苦修,還傳下了「忍辱」法門,早點把自己生生世世的所造下的罪業都消完,自然就離苦得樂了。
02第二條天規:越是喜歡的東西,折磨你也越深
我們每個人都有自己喜歡的東西,有些人喜歡錢,有些人喜歡名,有些人喜歡車子,有些人喜歡位子,有些人喜歡熱鬧,有些人喜歡帥哥美女,有些人喜歡旅行,有些人喜歡讀書,有些人則喜歡修行,不一而足。
但其實每個人喜歡的東西,也就是他的弱點,乃是他的業障,折磨他也越是厲害。
比如說喜歡錢的人,必然是費盡心思去賺錢,然而這錢是沒有極限的,隨著對錢欲望的加深,他也會越來越難滿足,最後守著一堆錢還很可能不快樂。
比如說喜歡名聲的人,必然會小心翼翼的維護自己的名聲,就像是在保護一件潔白無暇的衣服一樣,若沾染上幾個汙點就會痛不欲生,但身在塵世,要想不染一點塵埃又談何容易?
比如說喜歡車子房子,總有比您更好的車子和房子出現,您總不能把全世界所有的車和房都歸於自己名下吧?而得不到就會痛苦,哪怕您已經擁有很多。
比如說喜歡熱鬧,有人喜歡一大堆朋友觥籌交錯,推杯換盞的感覺,只不過天下沒有不散的宴席,熱鬧過後必然是寂寞,曲終人散後的悽涼只會讓您更加難受。
比如說喜歡讀書,這在世俗中已經是一種很高尚的愛好了,但同樣也離不開這條天規,愛讀書的人都是手不釋卷,這必然會影響生活,當您不得不為了種種俗事而中斷的時候必然一肚子火。
此外嗜書之人往往都恨不能讀盡天下之書,若是有幾本孤本找不到的話,那種百爪撓心的煎熬也一樣不足為外人道。
大家可還記得魯迅先生筆下的孔乙己麼,他最後的悲慘結局就是因為偷了舉人家的幾本書而被對方吊起來打斷了腿,他雖然卑微的和酒店裡的眾人辯解竊書不能算偷,但反而更被人笑話,所以太過喜歡讀書同樣也是一種折磨。
有人可能說了,那喜歡修行總歸沒錯了吧?難不成這也會折磨人麼?
很遺憾,這個還真不一定,修行說到底就是為了讓我們放下,若是放不下,其實又等同於了世俗中的欲望,一樣會來折磨你,而且更加難解。
所以不管您喜歡什麼,其實都是在給自己挖坑,只有把所有欲望都慢慢的變淡甚至沒有,才能真的無懈可擊,得到解脫。
03第三條天規:是你的東西,終究會是你的,不是你的搶來了也會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