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兒童行為學家理察教授研究發現:孩子一生中大腦有3次「猛漲期」,家長根據孩子大腦發育規律,來訓練孩子的大腦,可以讓寶寶大腦發育更好。
小糖果出生以後,我總是擔心自己會不會照顧不好她,特別是成長發育階段,擔心自己什麼地方照顧的不到位,特別的她的大腦發育情況。
哈佛研究:寶寶10歲前3次大腦「猛漲期」
想要讓寶寶變聰明,就要先了解寶寶的大腦發育特點,寶媽才能更好的抓住寶寶大腦發育的關鍵期,更容易養出聰明娃。
▲寶寶大腦發育的第一個「猛漲期」,是在0-3歲的階段,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還很有競爭意識,想讓寶寶更聰明,寶媽要抓住這個階段哦!
研究顯示:新生兒大腦重量為成年人大腦重量的20%,3歲娃大腦重量達到成年人的80%-85%。
寶寶出生後到3歲前,對這個世界充滿好奇心,而且喜歡通過模仿大人的行為來學習。小糖果當時看到我擦桌子的時候,自己也會拿一塊小抹布,跟著學,還挺像樣的。
有的時候會有突如其來的「好勝心」,有一次小糖果剛剛學會自己吃飯,還有些不熟練,不知道為啥突然加快了吃飯的速度,還掉的到處都是。
看到她眼睛盯著爸爸才知道,應該是想比爸爸吃得快,「好勝心」就是這麼莫名其妙的。
小貼士:這個時期家長可以給娃多些鼓勵,讓他們更有信心,多去嘗試,就能做得更好。
▲孩子5-7歲這個時間段,進入第二個大腦發育「猛漲期」,開始出現一些自己的「個性」,不過已經不是「愛競爭」的小天使,變成了「拖延症」。
經過4歲這個過渡期,寶寶進入5歲之後,寶媽會發現寶寶好像開始「磨磨蹭蹭」,性格也沉穩了很多。
糖媽閨蜜的寶寶,現在更好處於這個階段,閨蜜前幾天微信抱怨說:「孩子一天幹點什麼都拖拖拉拉的,是不是反應遲鈍呀?」
其實這是寶寶進入第二個大腦發育「猛漲期」的表現,寶媽們不用太擔心。
小貼士:家長可以讓孩子參與家務,培養孩子的責任感;還可以找一些益智的腦開發遊戲,跟孩子一起玩,在這個階段做好「輔助」。
▲孩子8-10歲,進入到一生中大腦發育的最後一個「猛漲期」,剛好是小學階段,接觸的知識量增加,大腦也會變得更活躍。
孩子剛進入小學,家長開始擔心孩子不能很快適應學校的生活節奏,有些孩子還總貪玩,一點都不知道學習,甚至還有孩子有厭學的表現。
讓很多家長頭痛不已,感覺孩子沒有以前那麼懂事了,還有些「油鹽不進」,這階段家長要跟孩子建立良好的溝通,調整好自己的心態,能讓孩子的智商更上一層樓。
小貼士:孩子漸漸長大,開始有自己的個性,家長也要及時做好角色的轉變,才能跟孩子建立起良好的溝通,了解孩子想什麼,才能更的引導。
想把寶寶養成聰明娃,輔食營養要抓好
研究顯示:寶寶出生後3-6個月,大腦發育完成約為60%;6個月到3歲前,大腦發育完成率約為90%。
寶寶10歲前,要經歷三個大腦發育「猛漲期」,3歲前是寶寶大腦不斷自我發育和晚上的關鍵期。
寶寶的腦細胞會因為外界的刺激,更快的產生聯繫,然後加強自己的情緒、感官、語言、記憶、邏輯思維的聯繫。
這個階段寶寶的主要營養來源是母乳或者配方奶粉,還有就是輔食。想要促進寶寶的大腦發育,DHA是必不可少的營養成分。
美國貝茲教授研究發現:寶寶在嬰兒期補充17mg/100千卡,能夠平均提升7%的智力水平。
輔食中及時給寶寶補充DHA,不僅能夠提升寶寶的智力,還能讓寶寶的視力更好。
如何在寶寶3歲前,讓他輔食吃得好呢?
到了給寶寶添加輔食的時候,很多新手媽媽都很頭疼,糖媽當時給小糖果加輔食的時候,也徵詢了很多「過來人」的意見。
不過每家的寶寶情況不一樣,問的越多越迷茫。
後來找了專業的營養師朋友,給糖媽推薦了這本《兒童長高食譜》,翻了兩頁心裡就有底了,這本書不僅能夠兼顧孩子的大腦發育,還在寶寶長高上下了功夫。
不愧是專業的《健康大講堂》編委會主編的,食譜中的每個出發點,都擊中了糖媽這個老母親的心。
而且不止解決了小糖果嬰兒期的輔食問題,還有幼兒期、學齡前、學齡期、青春期,根據寶寶的不同階段特點,詳細的劃分了5個階段。
還細緻的增加了三個「長高黃金期」的重要常識,還有科學的鍛鍊方法。
糖媽更喜歡叫它「十項全能」食譜,安利了身邊的很多人,主要是上手容易,擔心看書學不會,還貼心的配置了視頻教程,廚房小白變「大廚」也是分分鐘的事兒。
只要29.8元寶寶的營養長高顧問帶回家!點擊下方連結,即可購買正版圖書:
看著寶寶吃的開心,一天天健康茁壯的成長,糖媽才會覺得欣慰。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