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長高25釐米!這個階段是娃身高的「猛漲期」,爸媽抓緊別錯過

2020-12-23 叮麻育兒

據《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2009年)顯示,新生兒的身高標準為:男寶寶47.1-53.8釐米,平均50.4釐米;女寶寶46.6-53.0釐米,平均49.7釐米。

對於新生寶寶的身高,很多朋友非常好奇,父母的身高體重各不相同,孕婦飲食也不一樣,為什麼新生寶寶的身高基本都一樣?

《婦產科學》裡提到:到妊娠足月時,子宮體積達到35釐米*25釐米*22釐米,容量為5000ml。

女性的子.宮是一個梨形結構,雖然孕後會隨著胎兒增加逐漸增大,但是其中的空間並不是無限增大的。到了孕晚期,子宮空間增大到一定範圍後基本不變了,為了適應最大的空間限制(35釐米*25釐米*22釐米),胎兒開始把自己蜷縮起來,總長一般在50釐米前後。

另外,「50釐米」對於分娩也是非常有利的,能夠起到保護孕婦的作用。

因此,新生兒出生時,身高基本都在50釐米前後(除非早產兒或巨大兒)。

不過,等到出生後,寶寶的身高開始隨著飲食、睡眠、運動、遺傳、地域環境等影響發生改變,高矮各不相同了!

麗麗有一個非常要好的閨蜜,倆人同一年結婚懷孕生娃,孩子相差不到一個月。

產後雖然不能頻繁見面,但是常常電話聊天,交流一下育兒心得。

8個多月時,麗麗帶著孩子去閨蜜家玩,跟閨蜜9個月的兒子一對比,猛然發現,自己孩子竟然小了半個頭。

倆孩子只差一個月,個頭怎麼差的這麼大?

麗麗趕緊問閨蜜,是不是給孩子補啥營養了?

閨蜜說一直都是母乳餵養。不過寶寶1歲內有好幾個猛漲期,應該是猛漲期餵養的更用心。

說著,拿出手機把寶寶猛漲期的時間、表現、注意問題,都分享給了麗麗。

看到這裡,麗麗豁然開朗了起來,直言回家後一定緊抓寶寶猛漲期,讓寶寶身高再往上竄一竄。

出生一年長高25釐米!這才是娃身高的「猛漲期」,爸媽抓緊了

《兒科學》裡提到,人類共有嬰兒期和青春期兩個生長高峰。嬰兒期是身高增長第一高峰期,一歲內增長約25釐米,2-3歲平均每年長6-7釐米。

不過,出生後的一年內,寶寶並不是勻速發育的,其中還有好幾個猛漲期。

1、3個月前

3個月前,寶寶需要經歷3個猛漲期:出生後的7-10天、2-3個周、4-6個周。

寶寶出生後的前3個月,是身高增長最快階段,每個月可增高3.5釐米。

期間,寶寶母乳餵養或奶粉餵養,不管是哪種方式,必須滿足寶寶的發育需求,不要餵養不足,也不要餵養過度。

2、3-6個月

3-6個月,寶寶需要經歷2個猛漲期:出生後的第3個月和第4個月。

雖然3-6個月時,寶寶身高不如之前長得那麼快,但是比起後面也不低,每個月平均增高2釐米左右。

此時,很多寶寶已經添加了輔食,媽媽必須注意奶的攝入,不要本末倒置,光吃輔食不喝奶。

3、6個月後

寶寶6個月後,需要經歷2個猛漲期:出生後的第6個月和第9個月。

這個階段,寶寶的身高增長逐漸緩慢下來,每個月平均增高1.5釐米。但是出生後的第9個月,可增高3釐米左右,這是寶寶1歲內的最後一個猛漲期。

此時,幾乎所有寶寶都添加輔食了,除了奶的攝入,還得注意輔食的添加,一定要按照原則(由稀到稠、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單一到複雜)添加。

PS:猛漲期是必然存在的,但是寶寶如何發育還得看父母的護理。

如果父母護理得當,滿足寶寶的發育需求,寶寶發育將會按照期望來,甚至比期望的更上一籌;但是如果父母護理不當,沒有滿足寶寶的發育需求,猛漲期很可能被浪費掉,娃身高也會矮人一截。

因此,建議父母一定要抓住娃發育的猛漲期,一絲一毫都別錯過!

寶寶1歲內有7個猛漲期,三個表現是信號,不想矮人一截就別錯過

進入猛漲期,寶寶的飲食、精神、睡眠都會發生很大的改變。總結來這幾個表現是很常見的猛漲期信號,一旦出現,父母必須抓住別錯過。

表現一:奶量大增,但是吃奶又不太老實

正常來說,寶寶每天的飲食很有規律,哪頓吃多少基本不會突然發生很大的改變,而且吃奶時常常很安靜、很集中,不會走神溜號。

如果寶寶奶量突然大增,一天到晚吃不停,不讓吃就鬧騰,吃奶時經常溜號,手腳亂動,不老實,估計是猛漲期到了。

表現二:頻繁夜醒,睡眠不穩

猛漲期期間,寶寶需要非常多的營養滿足他們的身體發育。此時他們吃奶次數和頻率明顯增加,夜奶尤其嚴重,以往一晚上吃兩三次,猛漲期卻幾乎一小時一次。

白天睡眠不錯,但是一到晚上,就開始睡眠不穩,折騰父母了。

表現三:情緒不好、亂發脾氣

猛漲期期間,寶寶發育速度加快,加快的速度可能會給他們帶來身體上的不適,進而出現情緒不穩,亂發脾氣的現象。

不過,這些都是暫時的,很快就能恢復正常!

這個階段,父母一定要用心護理,耐心安撫,滿足寶寶的營養需求!

1、用心護理

猛漲期的一天,也有發育快慢的階段,比如晚上是生長激素分泌階段,如果寶寶能夠早點進入深度睡眠,生長激素將會成倍分泌,發育自然也會更上一籌。

因此,父母護理要用心,不僅注意寶寶的吃喝拉撒,身體狀況,心理情況,還得給寶寶養成一個早睡的好習慣。

2、耐心安撫

寶寶煩躁哭鬧時,父母多哄哄、多抱抱,或者做些有趣的事情,轉移寶寶的注意力。

千萬不要不耐煩,或者打罵訓斥寶寶。

3、滿足需求

猛漲期吃奶,不僅是生理需求,還是心理需求

父母需要滿足寶寶對奶的需求,不管是母乳餵養,還是奶粉餵養,都要根據寶寶的需求增加餵奶的次數和頻率,保證他們吃飽喝足。

期間,母乳餵養的媽媽可以多吃一些富含優質蛋白、維生素、鈣鐵鋅的食物。

一般來說,只要父母能夠抓住猛漲期,並且做到上述幾點,寶寶發育將會很健康!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春天是孩子身高猛漲期,家長抓住了機會,可幫孩子長高10釐米
    在嬰幼兒時期,孩子一個月可長高2釐米以上;而青春期,孩子一年時間可以長高10釐米左右,上半年還能穿的衣服,下半年就完全沒法穿了。世界衛生組織的研究和統計表明,一年四季中,孩子每個時期長個的高度都不一樣,其中以春節長個子的速度最快,主要集中在五月左右,生長最慢的就是冬季10月。
  • 孩子長身高的3個「黃金期」,爸媽若能抓住,娃可長高10釐米
    常言道「嬰兒一天一個樣」,說的就是這個道理。對於此階段的孩子來說,父母若能正確監測孩子的身高,就能真正了解到孩子的生長發育情況。然後再根據飲食、睡眠、運動等方面做出相應的調整,讓孩子長出理想的「身高」。
  • 寶寶1歲內有7個「猛漲期」,若新手爸媽把握住,寶寶發育更健康
    眾所周知,0-1歲是寶寶發育的「猛漲期」,一年內至少長高25釐米,增重2倍多。殊不知,寶寶的發育並非勻速進行的,單單這一年,就需要經歷7個「猛漲期」。如果新手爸媽能夠把握住這7個「猛長期」,科學餵養、細心護理,寶寶發育將會更上一籌。
  • 孩子進入猛漲期,身體會發出信號,父母抓住一個,娃能多長几公分
    執筆:王豔微編輯:劉一之定稿:蘇子後孩子身高增長是有規律的,不同的年齡階段,身高增長的幅度不盡相同。細心的爸媽也許會發現:自家娃在某個時期身高呈直線上升趨勢。其實,這說明孩子的猛漲期已經到來了,只要家長讓孩子過好這個時期,多長高几公分不再是夢。那麼怎樣才能知道孩子進入「猛漲期」了呢?
  • 想讓孩子長高個,就別在這個點叫醒他,錯過身高猛漲期後悔都晚了
    想讓孩子長高個,就別在這個點叫醒他,錯過身高猛漲期後悔都晚了生長激素分泌不足,會給孩子帶來3大危害危害一:減緩正常的生長速度孩子剛出生時,多半時間是在睡覺的,因為他需要長身體,在睡眠狀態下生長激素才能更好地促進骨骼、軟骨組織、肌肉以及其他組織細胞的合成與分裂
  • 寶寶1歲內7個猛漲期,若抓住孩子多長几公分,錯過只能等青春期了
    眾所周知,0-1歲是寶寶發育的「猛漲期」,一年內至少長高25釐米,增重2倍多。殊不知,寶寶的發育並非勻速進行的,單單這一年,就需要經歷7個「猛漲期」。 如果新手爸媽能夠把握住這7個「猛長期」,科學餵養、細心護理,寶寶發育將會更上一籌。
  • 孩子身高有三個「猛漲期」,家長抓不住,娃比同齡人會矮25釐米
    醫生在經過仔細的檢查後表示,孩子現在的身高,已經比同齡寶寶要矮上25釐米了。但出現這個問題的原因,應該是小芬他們家,沒有抓住孩子身體猛漲期導致的。醫生說的話倒是點醒了小芬,因為有一段時間,孩子飯量突然變大,但他們以為是孩子嘴饞,又怕孩子吃撐了肚子,所以不敢讓孩子多吃。
  • 孩子長高的3個「黃金期」,家長若能抓住,娃個頭再長10釐米
    孩子的長高問題,一直是各位家長的心頭要事。畢竟沒有一位家長不希望自家娃身材高挑,從小就佔據身高優勢。不過有些家長太過於粗心,錯過了孩子長高的最佳時期,到後來自家娃可能比同齡人要矮上一截。何女士心裡十分開心,認為孩子肯定會照這個趨勢繼續長,畢竟起點已經比同齡人高了。沒想到,兩個孩子上了初中後,小滿便不再長高,每年最多增高1~2釐米,而小豆反而蹭蹭蹭地長高。初三時,小豆已經長到比小滿高半個頭了。何女士非常鬱悶,自家孩子怎麼就長不高了呢?
  • 爸媽若能把握住孩子發育3個「黃金期」,娃能再多長高10釐米
    曾有一則新聞是這樣的,寶媽曉琳夫妻倆都是矮個子,自孕育生娃後就一直很關注孩子的身高發育情況,就是擔憂孩子遺傳父母基因長成矮個子。為了孩子的身高問題,寶媽曉琳從不吝嗇那微薄的薪水,竟不惜高價給女兒買「增高藥」。起初,女兒吃了第一年身高真的長了「10釐米」,寶媽和丈夫都很欣慰,眼看這孩子將要高過父母了,甚是開心。
  • 00後若有「3跡象」,或是「停止長高」徵兆,一個不中,恭喜你
    中國年輕人的平均身高已超過日本人,但還是比不上韓國人。根據研究發布的一個的全球人類近100年身高變化調查,20歲左右的中國男性平均身高為171.8釐米,女性為159.7釐米。在人體身高發育的時期,初中階段堪稱「黃金期」,在這個時期多吃一些有營養的食物,身高就會像雨後的春筍一樣「猛漲」。那麼:00後若有「3跡象」,或是「停止長高」徵兆,一個不中,恭喜你!
  • 2年突然長高15釐米, 25歲小夥慌了!醫生:已錯過最佳治療期
    2年突然長高15釐米, 25歲小夥慌了!醫生:已錯過最佳治療期 2020-05-22 04:54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 寶寶1歲前有7個「猛漲期」,前倆月佔3,把握機會贏在起跑線
    猛漲期是指快速成長階段,因為寶寶成長不勻速,多數發生在進入夢鄉的夜晚,可能幾天都沒有動靜,又或者第二天早上睡醒就發現衣服小了。這些都是正常的發育現象,寶媽不要緊張。
  • 中國19歲青年平均身高「東亞第一」?00後身高「猛漲」背後有奧秘
    00後身高「猛漲」背後有奧秘,父母要抓住孩子身高增長「黃金期」很多家長或許有個誤區,認為孩子是否能長高,主要靠遺傳和營養,遺傳無法改變,只要孩子的營養夠了,父母就已經「竭盡全力」了。1)嬰兒時期是孩子長高的「黃金階段」嬰兒時期是孩子一生中長高迅速的一個階段,這個階段的孩子,可以說是「一天一個樣」,出生後的首年可以長高25釐米;次年能夠長高10-12釐米;第三年還能長高8釐米左右。
  • 2020年兒童身高標準:無論男女,10歲以內身高都要達這個數才合格
    由此可見,身高對於娃來說尤其重要。看見這麼多媽媽的分享,其實孩子的身高發育有3個重要階段,寶媽可千萬別錯過了。1、4~6歲基礎階段4~6時,兒童的體重平均每年增加2000克,身高平均每年增加5~8釐米,而且身體的各個部位也會發生明顯的變化,尤其是下肢發育較快。
  • 25歲小夥2年突然長高15釐米,醫生:已錯過最佳治療期
    日前,廣州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內分泌科門診收治了一位因為長高而恐慌的特殊患者,該患者是名25歲的男性,2年內身高突增15釐米,目前身高175釐米。醫生進一步了解得知,他在20歲之前,身高只有150釐米,相當於小學生身高,但是由於家中父親年輕時也是「長得慢」,並未引起家人重視,也從未去醫院檢查,直到這次突然長高,才慌了神。
  • NBA身高猛漲的6大球員:喬丹一年長高17CM, 濃眉哥進NBA還在長高
    每個人到了青春期都會出現身高突然猛漲的情況,這對於喜歡打籃球的人來說再好不過了,但是過了青春期後想要繼續長高就比較困難了,而且青春期大多數是出現在初中時期,高中時期我們的身高几乎就要定型了,不過有幾位NBA球星,卻經歷了二次增長的情況,因為身高進入NBA的球星我們一起看看。
  • 2年突然長高15釐米,25歲小夥慌了!醫生:已錯過最佳治療期
    日前,廣州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內分泌科門診收治了一位因為長高而恐慌的特殊患者,該患者是名25歲的男性,2年內身高突增15釐米,目前身高175釐米。醫生進一步了解得知,他在20歲之前,身高只有150釐米,相當於小學生身高,但是由於家中父親年輕時也是「長得慢」,並未引起家人重視,也從未踏足醫院檢查,直到這次突然長高,才慌了神。
  • 25歲小夥2年突然長高15釐米, 恐慌就醫!醫生:已錯過最佳治療期
    日前,南方科技大學醫院內分泌科門診收治了一位因為長高而恐慌的特殊患者,該患者是名25歲的男性,2年內身高突增15釐米,目前身高175釐米。醫生進一步了解得知,他在20歲之前,身高只有150釐米,相當於小學生身高,但是由於家中父親年輕時也是「長得慢」,並未引起家人重視,也從未踏足醫院檢查,直到這次突然長高,才慌了神。
  • 孩子半夜睡覺腿抽筋,別以為是著涼,要抓住孩子身高「猛漲期」
    早晨起床的時候就會覺得腿的位置疼的不行,走路都比較麻煩,媽媽就總說是半夜著涼的原因,但體檢的時候發現自己比以前長高了5釐米左右。所以,家長一定要抓住孩子身高的「猛漲期」,當發現孩子出現這些情況的時候要重視·感到腿痛在成長的過程中,孩子的骨骼會進入快速生長期,當進入這個時間段,肌肉的生長速度是趕不上孩子的骨骼發育速度的,肌肉就會出現一種被拉上的感覺。
  • NBA球星林書豪,與父母身高差可不小,抓住秋季讓孩子多長几釐米
    編 輯:柔山審 核:許百萬長輩常常說:春季是孩子的黃金長高期,秋天長高特別慢。其實不是的,一年中不同的季節對寶寶的身體發育,產生的影響都是不同的。其實秋季是孩子長高的大好時機,媽媽們可要抓住時機哦,尤其是處在青春期裡的孩子,一定要好好把握這個秋季,多長高几釐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