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1歲內有7個「猛漲期」,若新手爸媽把握住,寶寶發育更健康

2020-12-15 叮麻育兒

眾所周知,0-1歲是寶寶發育的「猛漲期」,一年內至少長高25釐米,增重2倍多。殊不知,寶寶的發育並非勻速進行的,單單這一年,就需要經歷7個「猛漲期」。

如果新手爸媽能夠把握住這7個「猛長期」,科學餵養、細心護理,寶寶發育將會更上一籌。

下面就讓我們一起來看看,寶寶1歲會經歷哪7個「猛漲期」吧。

寶寶1歲內,會經歷7個「猛漲期」

寶寶出生以後,首先會經歷「生理性體重下降」,主要是因為寶寶出生後需要排洩胎便,吸收胎脂,再加上吃得少消耗的多,這就導致寶寶出現了暫時性的體重下降,甚至比出生時的體重還要低。

但是這都是正常的,是每個寶寶都要經歷的,新手爸媽不要擔心,只要按需餵養、就可以了。

而且,「生理性體重下降」只是暫時的,體重下降一般不會超過出生體重的10%;隨著寶寶奶量增加,機體對外界環境的適應性加強,體重也會逐漸提高的,在出生後的7-10天,就能恢復到出生時的體重水平。

體重恢復後,寶寶開始進入各個 「猛期」:出生後7-10天、出生後第2-3周、出生後第4-6周、出生後第3個月、出生後第4個月、出生後第6個月、出生後第9個月;機體和智力發育,都會快速增加!

寶寶「猛漲期」的表現,爸媽要知道

除了時間,還可以根據寶寶的表現來判斷是否「猛漲期」,比如寶寶的飲食、睡眠和情緒狀況。

1.食——奶量增加,吃奶

猛漲期期間,寶寶對奶的需求增加,幾乎不停歇的吃奶。尤其是晚上,夜奶次數明顯增加,甚至有些寶寶一小時吃一次,讓媽媽不堪其擾。

不止如此,有些寶寶還會非常煩躁,吃奶時一下含住,一下扯開,不再像之前那麼安靜了。

2、睡眠——睡眠模式改變

老話常說孩子是在睡眠中長大的,確實有一定的道理。深度睡眠能夠讓生長激素加倍分泌,讓寶寶快速增長。

很多寶寶在猛漲期會出現白天睡得多,晚上睡不穩的情況。

3、情緒——情緒不穩,哭鬧厲害

猛漲期,有些孩子非常難搞,情緒不穩,動不動就發脾氣、哭鬧,安撫起來非常困難,讓媽媽很遭罪。

不過這些都是在暫時的,一般來說,「猛漲期」時間較短,短則兩三天,長則一周左右。通常爸媽沒反應過來,猛漲期就已經結束了!

猛漲期過後,寶寶還會出現一些特別的表現,比如:睡眠增加,這是因為猛漲期晚上沒休息好,過後自然要趕緊補覺;吃奶量下降,媽媽常常會出現漲奶表現,很些寶寶一天只吃幾口奶。

猛漲期過後,寶寶的明顯變化

猛漲期過後,寶寶的身高、體重、運視覺發,都會發生明顯的變化。

1、身高

新生兒的身高基本相同,都是50釐米左右;出生後前3個月是身高增長最快階段,每個月可增高3.5釐米;4-6個月雖然有所減少,但是每個月增高2釐米,也是非常厲害的;7-12個月則以每月增高1-1.5釐米的速度持續增加,等到1歲時,基本達到出生身高的1.5倍,也就是75釐米。

其實,這也是寶寶兩個身高「猛漲期」中的一個,若抓住孩子多長几公分,如果錯過了,再想長高恐怕只能等青春期了。

不過,寶寶的身高增長受遺傳、營養、睡眠、運動、情緒和地域環境的影響,會出現明顯的差異,各位爸媽注意一下,看看自家寶寶的發育是否在標準範圍內。

2、體重

寶寶體重增加有多快?

正常足月兒,在出生後的前3個月增重速度最快,平均每個月增重2斤左右,這就意味著,寶寶3個月時的體重基本是出生時的2倍;隨後生長速度減慢,後9個月合計增加的體重基本與前3個月持平,1歲時體重應該是出生體重的3倍。

對照寶寶的身高和體重,爸媽可以看上面圖片的體重身高標準表

3.顏值

新生兒多是醜巴巴的,皮膚發紅,皮膚很皺,還有胎脂和胎毛,就像一個小老頭。這些也都是暫時的,隨著時間增加,胎脂和胎毛逐漸消失,皮膚也變得光滑、細膩、白嫩,如果餵養得當的話,寶寶還會胖嘟嘟的,渾身奶香味,像洋娃娃一樣可愛。

4、運動

剛出生時,寶寶渾身軟綿綿的,新手爸媽都碰不敢碰;滿月後,雖然不如之前那麼軟綿綿了,但是豎抱時,寶寶的腦袋左搖右晃,有些嚇人;到了3-4個月,脖頸有力量了,腦袋基本可以固定住,不再晃來晃去了。

而且,隨著月齡增加,寶寶還開啟了很多能耐。

1個月時,寶寶可以趴臥練習,每天拿出幾分鐘來,趴在床上鍛鍊脖頸的力量;2個月時,趴臥訓練繼續,寶寶暫時還不會翻身;3-4個月時,寶寶可以翻身了,而且會越來越熟練; 6-7個月可以坐立;8-9個月可以爬行,然後逐漸站立、走路,很多寶寶12個月已經開始走路練習了。

5.視覺

雖然說寶寶的視力在宮內就已經發育,但是出生時,視力幾乎是0,看什麼都是模糊的,即使是距離很近的媽媽,也看不清楚;1個月時,寶寶能夠看到距離自己20-30釐米的事物,每次母乳餵養時,特別喜歡盯著媽媽看;2個月時,寶寶可以看到更遠的地方,距離稍遠的爸爸也能看到……此時,媽媽可以準備一些黑白色卡,刺激寶寶的視覺和右腦發育。

寶寶發育的地方還有很多,比如聽覺、觸覺、語言等等,都會隨著月齡增加逐漸增強。

值得注意的是,這些能力並不是勻速進行的,雖然平時也會發育,但是「猛漲期」無疑是最快的。如果父母能夠把握住寶寶發育的「猛漲期」,科學餵養、用心護理,寶寶各部位發育都會更快速、更健康!

【本文圖片均來源網絡,侵立刪】

大家好,我是叮麻育兒,經驗豐富的育兒達人,多平臺原創作者,分享專業的孕育知識!歡迎大家關注我,留言諮詢或討論。本文系原創,抄襲必究!

相關焦點

  • 寶寶1歲內7個猛漲期,若抓住孩子多長几公分,錯過只能等青春期了
    眾所周知,0-1歲是寶寶發育的「猛漲期」,一年內至少長高25釐米,增重2倍多。殊不知,寶寶的發育並非勻速進行的,單單這一年,就需要經歷7個「猛漲期」。 如果新手爸媽能夠把握住這7個「猛長期」,科學餵養、細心護理,寶寶發育將會更上一籌。
  • 寶寶1歲前有7個「猛漲期」,前倆月佔3,把握機會贏在起跑線
    那什麼是「猛漲期」呢? 一歲內寶寶的7個「猛漲期」,前倆月佔3,家長把握好,有機會讓娃贏在起跑線 1.
  • 1歲內寶寶有5個「猛漲期」,抓住多長10公分,錯過要等青春期了
    一、一歲以內的寶寶有5個「猛漲期」,每一次都很關鍵家長可以根據觀察做出相應的調節,幫助寶寶快速發育。1.出生一個月以後滿月的寶寶已經發育得比較好了,這個時期看起來,比剛出生的時候好很多,孩子也開始經歷一個月猛漲一次的時光。3. 出生3-4個月這個時期的孩子開始探索外界了,並且還會有肢體動作。
  • 幫助寶寶成長,新手爸媽要知道,出生1到6個月寶寶的發育情況
    寶寶在出生沒多久,都是這個狀態。隨著寶寶逐漸成長的過程中,身體和大腦都在發育階段,會有不同的狀態出現。2.出生兩個月的寶寶這個時期寶寶的睡眠時長相對來說減少,每天的睡覺時長要控制在15到16個小時。娃的視覺發育也很快,但對彩色的辨識度比較差,只看到一定範圍內的黑白色物體。
  • 這個階段是娃身高的「猛漲期」,爸媽抓緊別錯過
    據《中國7歲以下兒童生長發育參照標準》(2009年)顯示,新生兒的身高標準為:男寶寶47.1-53.8釐米,平均50.4釐米;女寶寶46.6-53.0釐米,平均49.7釐米。不過寶寶1歲內有好幾個猛漲期,應該是猛漲期餵養的更用心。說著,拿出手機把寶寶猛漲期的時間、表現、注意問題,都分享給了麗麗。看到這裡,麗麗豁然開朗了起來,直言回家後一定緊抓寶寶猛漲期,讓寶寶身高再往上竄一竄。出生一年長高25釐米!
  • 寶寶1歲內有2個猛漲階段,媽媽抓住時機正確應對,娃能多長几公分
    當寶寶進入猛漲期時,身體會消耗大量能量去維持生長發育,因此營養對能量的需求也會猛增。新生兒1歲之內的猛長期分2個階段實際上,孩子的成長並不是簡單的平穩直線增長,而是會有波動的,1歲前就屬于波動最明顯的飛速成長時期,是小寶寶成長的正常生理現象,一般總共有2個重要階段,6個月前和6個月後。
  • 多摸摸寶寶兩個部位,有助於大腦發育,每位新手爸媽都學習一下
    讓寶寶大腦發育更好,將來更聰明,是很多父母的心願。於是早教班、早早教班、早早早教班應運而生。各種大腦開發課程的年齡一降再降,最乾脆變成0歲就可以報班學習…… 父母"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急切心理可以理解,但所謂世間萬物皆有其發展規律,寶寶的成長也一樣。就比如說0歲的寶寶,大腦都還沒發育成熟,要怎麼開發?
  • 寶寶越早走路智商越高?這份大運動發育時間表,新手爸媽請查收
    走路早的寶寶不到一歲便能站立、行走,而晚的寶寶或於14~16個月才能夠獨立行走,這種差距或與孩子的自身發育情況有關。 但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各項指標也都正常,可4個多月了,才有些許翻身的意識;快10個月時,還需要在爸媽的幫助下,才能勉強爬一爬,13個月了才會扶東西站立……看著寶寶什麼行為動作
  • 新手爸媽必修課|新生寶寶呼吸為何有時快有時慢?
    新生兒的睡眠時間很長肚子餓了要哭尿溼了也要哭新手爸媽往往很難從寶寶的精神狀態分辨出Ta的健康狀況於是很多爸媽就根據寶寶的呼吸判斷#溫馨提醒在這裡要提醒新手爸媽,由於新生兒以腹式呼吸為主,所以不要把寶寶的腹部束縛得太緊,以免影響呼吸。
  • 新生寶寶的3個「猛漲期」,寶媽要抓住「信號」助娃多長几公分
    文/全能辣媽(版權歸本作者所有,歡迎個人轉發分享)當寶寶呱呱落地,家長們看到可愛健康的寶寶時,可謂是特別的欣慰,而寶寶出生後,家長就會為寶寶的「口糧」問題而操心,因為只有寶寶吃得好睡得好,身體才能發育好,才能長得
  • 0到1歲哪幾個階段是猛漲期?幾個信號寶寶早就告訴你了(附重點)
    第一:寶寶發生猛漲期的幾個階段寶寶出生之後的一年以內,可以說寶寶幾乎都處於是猛漲期的階段,因為寶寶也在拼命的長大呢,想要跟爸爸媽媽交流呢,所以一般每個階段家長都是要注意營養和寶寶的運動的。那麼通常出生後的7到10天左右,第2周到第4周,第4周到第8周,應該是說寶寶百天左右的時間段都是非常重要的,後面在第4個月,第6個月,第8個月,第9個月,第10個月,第12個月左右都是屬於寶寶的猛漲期,所以前面一年不管是母乳還是配方奶還是輔食添加,對於寶寶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家長一定要多加的上心。
  • 1歲內寶寶有7個「猛長期」,把握好娃能多長几公分,錯過太可惜
    要知道,1歲內寶寶,一共有7個生長發育快速的時段呢,專業名稱為「猛長期」,不知你捕捉到了嗎?6、出生後第6個月前段時間的迅速增長期,已經過一階段,嬰兒的體重漸趨穩定,需要一段時間休息。7、出生後第9個月上個時期已過去兩個月,本階段是嬰兒滿1歲前,最後一個猛長期了。
  • 哈佛研究:娃一生中3次大腦「猛漲期」,輔食吃得好,養出聰明寶
    哈佛研究:寶寶10歲前3次大腦「猛漲期」想要讓寶寶變聰明,就要先了解寶寶的大腦發育特點,寶媽才能更好的抓住寶寶大腦發育的關鍵期,更容易養出聰明娃。▲寶寶大腦發育的第一個「猛漲期」,是在0-3歲的階段,喜歡模仿大人的行為,還很有競爭意識,想讓寶寶更聰明,寶媽要抓住這個階段哦!
  • 0-3歲是寶寶發育黃金時刻,媽媽看懂這些,寶寶更健康!
    古人常說:「3歲看老,1歲看大」,這個階段是孩子身體生長發育的高峰期。比如:大腦發育與腦功能完善的重要時期就是在出生後第一年,骨骼、肌肉以及身體各器官也會出現質的飛躍。因此,在這一時期孩子的飲食營養能否跟的上,決定了孩子長大之後的健康狀況。
  • 寶寶「4種徵兆」或代表發育遲緩!符合1歲寶寶的發育標準
    1歲內寶寶生長發育較快,幾乎一天一個模樣。如果自家寶寶與同齡的孩子差距有點大,家長就應該引起警惕。今天,天天和大家聊一聊,出現4種特徵可能代表寶寶或代表發育遲緩。如果寶寶滿了4個月,手指還緊緊地握著,無法自然鬆開,更不會自行用手去抓東西,可能真的存在發育遲緩等問題,家長一定要重視。第四個特徵:寶寶9個月仍不會爬三翻、六坐、八爬,這是一歲內寶寶發育的自然規律。
  • 半歲內做不到這三個動作的寶寶,多半發育有問題,警惕腦癱惹上身
    老一輩的人總是說孩子猛長三個月,是說寶寶出生後前三個月的發育是非常快的,簡直是一天一個樣。初為人父人母,享受喜悅的同時,身上的擔子也是越來越重了。面對快速成長的寶寶,新手爸媽除了要學習育兒知識,更不想錯過孩子成長的每一刻。每一個月的寶寶除了體重的增長外,還要學習各種新本領,比如說轉頭,微笑,抓握能力等等。
  • 育兒| 0-6個月寶寶的發育指標
    不同階段的寶寶身高體重是不一樣的,今天哺媽帶來了嬰兒身高體重標準表,家有新生兒的爸爸媽媽一定要看!從嬰兒身高體重標準表,可以了解到自家寶寶是否健康哦! 此後伴隨著月份的增長,寶寶在生長發育過程中因營養、環境等因素影響,身高體重也會出現一定的變化,因此爸爸媽媽們需要了解嬰兒身高體重標準,保證自家寶寶處於正常範圍之內。 1個月寶寶身高體重標準:男寶寶身長48.7-61.2cm,體重3.09-6.33kg;女寶寶身長47.9-59.9cm,體重2.98-6.05kg。
  • 新手爸媽必看:12~24個月寶寶喝多少奶?吃什麼輔食?看完就知曉
    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說說6~24個月寶寶餵養的那些事,新手爸媽看完就知曉了哦~新手爸媽必看:6~24個月的寶寶喝多少奶? 12~24個月的寶寶美國兒科學會建議:母乳餵養至少到寶寶1歲;中國營養學會建議:母乳餵養應持續到2歲。是否給寶寶斷奶還是要看寶媽的意願,鼓勵但不強迫寶媽進行母乳餵養。
  • 超詳細寶寶0-1歲發育標準,覆蓋七大發育要點及注意事項,快收藏
    為什麼別人家寶寶都會走了,我們家寶寶還剛會站著?為什麼別人家寶寶都會喊爸媽了,我們家寶寶還只會嗯嗯嗯?寶寶是不是生長發育落後了,要不要去醫院看看?別急,參考了各種詳細的資料,給新手爸媽整理了0~1歲寶寶各項能力的發育指標,大家可以對比自己家寶寶看看。1-3個月寶寶1、吃奶量指標母乳寶寶:按需餵養。
  • 寶寶睡覺時總哼唧,還一直扭動身體,兩種可能父母要區別對待
    文|媛媽育兒日記原創,歡迎個人轉發和分享由於育兒經驗不足,新手爸媽帶娃時總是特別小心,寶寶的一舉一動都會細心觀察,生怕有什麼發育問題不能及時發現。這種小心留意的做法是正確的,育兒非小事,確實有許多需要注意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