複賽兩場。
第一場打青島,贏了對面14分,周琦個人入帳22分15板6帽;第二場打八一,分差超過20+,周琦提21分17板大兩雙。
帶隊兩連勝,合計入帳43分32籃板6封蓋。
比賽一結束,就有球迷說了,周琦雖然在世界盃上有失誤,但打國內比賽還是強。
技巧君深以為然,早在2017年,周琦就證明了自己有在CBA大殺特殺的實力。三年過去,周琦的投射範圍變得更大,技能點的更多,甚至連最被詬病的身材也壯了不少。
把周琦當作一個普通籃球遠動員來看,當然沒什麼問題,甚至你還會覺得他很棒。
但如果周琦,給自己的定位是未來國家隊接班人,那麼,光從這兩場比賽,咱們便可以看出來,他需要加強的地方還是有很多的。
先說說昨兒個的發球失誤。
發底線球仿佛已經成了周琦的命門,網友們好不容易快忘記邊線球這事兒了,周琦自己又用一個失誤提醒了觀眾們。
咱們從辯證的角度看這一球,絕不只是周琦的問題,從圖中大傢伙可以看到,這個底線球防守八一隊做得相當好,每個人守住了自己的位置。
在即將發球五秒違例的情況下,一般發球人會有兩種選擇,第一,叫暫停,重新發球,第二,傳給跑出空位,或是卡住身位的隊友。
這一球,咱們可以看到罰球線位置的曾令旭是揚起了手,示意要球。
周琦以為小曾卡住了身位,要往外拉,於是往後傳,而小曾的想法是原地跳起接球,雙方的不默契導致了這個邊線球失誤,另外四人沒跑出位置也是丟球的客觀原因,
所以,這一球全都讓周琦接鍋不太合適。
與其糾結這一個底線球,倒不如看看周琦其他需要加強的地方。
兩場比賽,周琦一共拿下43分,看起來的確不錯,但如果加上命中率呢?第一場17中7,命中率41.2%拿到22分,第二場19中7,命中率36.8%拿到21分。
作為一個內線打出這命中率,不太合適吧?
看周琦打球,你會很強烈的感覺到,他有點兒過度依賴天賦,前場籃板的二次進攻,面框持球突破,籃下高舉高打,拉到外線投三分都能整點兒。但是腳步、背身方面都差點意思,比如在昨天打八一的比賽中,轉身勾手勾了個三不沾。
這一點和周琦在NBA的經歷有關係。
周琦此前效力於虛空隊,德安東尼的打法大家都懂,登哥持球要麼自己攻,要麼傳外線一堆射手等著投三分,讓一個二輪秀去內線單打?想都不敢想。所以技巧君判斷,周琦在NBA時,主要練習的是籃板、蓋帽這些髒活累活,進攻端也是以吃餅、空位三分為主。
而周琦回到cba,就要承擔起更多的責任,想要更進一步,不僅僅是要加強對抗和噸位,還需要加強自己的進攻端。
然而有一點很尷尬,全CBA都知道周琦的缺點,但是就算知道缺點,依然打不過他。
奧尼爾曾經說過一句很囂張的話:我在內線已經拿了兩萬多分,我為什麼要去練罰籃?是啊,周琦可能心裡也在琢磨,我靠著天賦就能在CBA輕鬆拿好數據,帶隊贏球,為什麼要練那又苦又累的腳步和背打?
因為大傢伙兒對周琦的希望,絕不止那些。
大傢伙希望他能回到NBA,希望他能扛起國家隊,這些,是中國球迷內心中,最深處的渴望。
順便嘮嘮遼寧打廣州這場,郭艾倫32分,梅奧28分6板6搶斷,韓德君14中11拿24分14籃板還能輸,這特麼找誰說理去。
挺長時間沒看梅奧打球,這場看起來和大侄子、韓德君化學反應還算不錯,腿腳沒以前靈敏但也利索,得分能力還行,沒芬森、哈德森那種carry球隊的感覺,但好歹能將就用用。
態度方面,把遼籃隊友當兄弟,把教練稱作父親,看起來還是相當到位的。至於遼寧隊能走多遠,絕不僅僅取決於OJ-梅奧或是郭艾倫、韓德君,其他球員們,也得搭把手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