嶗山區第11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張同軍成功捐獻返回青島-區市...

2020-12-15 青島網絡電視臺

  12月4日,嶗山區第11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張同軍從青島出發,奔赴濟南捐獻。12月10日,張同軍成功完成捐獻返回青島,用他的熱血,成功挽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6、9、4、238、101、11……一個個生命電碼,為患者帶去生命的希望』

  張同軍在濟南6天,打動員劑9針,經過4個多小時,採集了238毫升造血幹細胞混懸液。採樣結束後,白血病患者所在醫院的工作人員就帶著張同軍的造血幹細胞馬不停蹄地趕回醫院,下午就輸入到了患者的體內,經過醫院反饋,張同軍的造血幹細胞在患者體內生長的很好,白血病患者得救了!張同軍救的人是一名中年大哥。

  張同軍成為全國第10572例,山東省第921例、青島市第101例,嶗山區第11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那些讓他腰部酸脹的細胞,正是救人的寶貝』

  根據捐獻安排,張同軍每天上午和下午各打一動員劑針。作用是將大量的造血幹細胞從紅骨髓中誘導到外周循環血液中。個別人會出現輕微的不適,短暫性腰部或關節酸痛、頭痛等。張同軍5天將打9針動員劑,前2天張同軍一點不適都沒有,從第3天,張同軍腰部酸脹,晚上睡覺出汗多,而讓張同軍有反應的細胞們,正是挽救白血病患者生命的重要細胞。為了緩解症狀,醫院醫生為張同軍開了止痛藥。張同軍卻說:「這點痛沒啥,能克服。這都是正常反應,知道了,就沒有那麼恐懼」,為張同軍的勇敢和擔當點讚。

  『給患者寫一封信,只願他健康平安』

  張同軍在濟南的第三天他給白血病患者寫了一封信,在採集的當天由患者所在醫院的工作人員將造血幹細胞帶走的同時將信給患者。張同軍說,寫信的時候思緒萬千,想說的話很多,草稿打了一遍又一遍,最終張同軍將想說的話用筆慢慢寫在了卡片上,「你好,雖然我們素未謀面,但是我們將血脈相連。你無需感謝我,我只願你健康平安……」信中,張同軍隻字未提他是誰,他在哪。

  『單位全力支持,領導同事為他加油鼓勁』

  張同軍就職於海信(廣東)廚衛系統有限公司,是海信家電集團的子公司,公司非常重視張同軍的捐獻,安排專人全力配合嶗山區紅十字會做好張同軍赴濟南捐獻工作。海信集團和公司領導全程參與了張同軍的歡送和歡迎儀式,讓他安心捐獻。張同軍清晨起來,手機裡全是單位領導同事給他的留言和信息,單位的微信群裡,都是轉發他的新聞報導,大家討論著他的勇敢,述說著他的愛心故事。尤其在捐獻的當天,在要開始採集前,在工作群裡,所有領導同事都給他鼓勁,為他加油,單位的有力支持,讓張同軍更加有信心完成捐獻。

  『嶗山區紅十字會全程記錄捐獻過程,開通報名平臺,希望更多張同軍出現』

  張同軍在濟南捐獻期間嶗山區紅十字會全程陪同,為愛記錄,在嶗山區紅十字會博客全程以圖文的形式記錄下了張同軍在濟南捐獻的整個過程和愛心故事,尤其記錄了張同軍捐獻期間的體會和感受。通過記錄,讓更多人了解張同軍捐獻造血幹細胞的真實過程,消除恐懼,尤其是青年人能像張同軍一樣勇敢,捐獻一份造血幹細胞血樣入庫,為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帶去希望。

  同時,嶗山區紅十字會將開通網絡H5頁面捐獻造血幹細胞(嶗山)預報名平臺(搜索嶗山區紅十字會博客即可),只要你勇敢一點,請報名入庫吧!請每個想報名入庫的志願者諮詢當地紅十字會。

  『從1到11,不忘初心,別怕,有我在!』

  自2010年開始,嶗山區從第1例捐獻造血造血幹細胞志願者羅鍇開始,到第11例張同軍,他們都有著一份「不忘初心牢記使命」的擔當,從1到11,一個個愛心環節的連結,架起了一個一個生命通道,他們用熱血為白血病患者傳遞出了生命之光。他們都有力的告訴白血病患者:「別怕,我在!」

  羅鍇(捐獻二次)、張國慶、潘學奎、王華、路越、王力、趙軍程、曹潔茹、沈超、張同軍……你們真棒,你們的人生記錄中有了救人的印記,相信定是你們記憶中濃墨重彩的一筆。白血病患者們,別怕,有他們在,你們的生命重新點燃。生命是脆弱的,也是有力的。就像一首歌的歌詞:別怕,總有一個人給你愛,總有一個人給你關懷,總有一個人可以帶你走出陰霾……

  從1到11,說簡單,也不簡單,需要諸多人的付出和努力。從1到11,說不簡單,也簡單,因為愛的力量是無窮無盡。嶗山區紅十字會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工作宗旨就是「為志願者服好務,為患者負好責」我們相信,通過我們的努力,會有更多的人加入捐獻造血幹細胞的隊伍中來,會有更多白血病患者得到生命的希望,那也是11例捐獻者的心願。

  青島新聞廣播融媒記者:林才仟  通訊員:王魯青

相關焦點

  • 嶗山區第11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張同軍赴濟南捐獻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叢樹晗 通訊員 王魯青 青島報導  2020年12月4日,在嶗山區政府舉行嶗山區第1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張同軍赴濟南捐獻歡送儀式
  • 成功捐獻!嶗山區第1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順利返青
    青島新聞網12月10日訊(記者 朱穎 通訊員 王魯青)12月4日,嶗山區第11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張同軍從青島出發,奔赴濟南捐獻。12月10日,張同軍成功完成捐獻返回青島,用他的熱血,成功挽救了一名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 成功捐獻!青島第10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返青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臺雪超 通訊員 王魯青12月4日,青島市第101例、嶗山區第11例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張同軍從青島出發,奔赴濟南捐獻。12月10日,張同軍成功完成捐獻返回青島,他的熱血,成功挽救了一名中年白血病患者的生命。
  • 青島嶗山區23歲小夥赴濟捐獻造血幹細胞
    半島全媒體記者 齊娟 實習生 呂曉彤12月4日,嶗山23歲的90後小夥張同軍將奔赴濟南捐獻幹細胞,用他的熱血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捐獻成功後,張同軍將是青島市第101例、嶗山區第1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青島第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馬廣濤捐獻成功順利返青
    大眾網·海報新聞記者 張樂 青島報導12月4日上午,伴隨著列車的駛來,青島第100例造血幹細胞捐贈者馬廣濤成功在濟南完成捐獻,返回青島。這也標誌著到目前為止,青島市成為山東省首個實現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的城市,並且青島市造血幹細胞捐獻入庫志願者數量3.275萬人,居全省第一。據了解,馬廣濤是西海岸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二大隊隊員、二大隊團支部書記。於2015年9月在校(青島理工大學)期間留樣入庫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
  • 嶗山第1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奔赴濟南救人
    青島新聞網12月4日訊(記者 朱穎 通訊員 王魯青)今天上午,嶗山區第1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張同軍赴濟南捐獻歡送儀式在嶗山區政府舉行。來自海信(廣東)廚衛系統有限公司廚電研發部90後小夥張同軍將奔赴濟南用他的熱血挽救白血病患者的生命。捐獻成功後,張同軍將是青島市第101例、嶗山區第11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青島造血幹細胞入庫志願者3.18萬餘人 第91例捐獻者捐獻歸來
    2018年3月,她在李村獻血車獻血時,看到了車上發放造血幹細胞宣傳資料,了解造血幹細胞捐獻的相關情況後,聯想到身邊一些白血病患者的遭遇和渴望的眼神,毫不猶豫地做了留樣和登記,成為一名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2020年4月底,路梅接到紅十字會通知,得知自己與一名患者初步配型相合,在徵求意見時她義無反顧地答應捐獻。
  • 我市第58例造血幹細胞成功捐獻
    配型成功後,我能儘自己的綿薄之力,讓孩子脫離病痛,進而幫助一個家庭,我很榮幸。」12月2日,在四川省人民醫院,市水利局職工李潔順利完成了造血幹細胞採集,從她身體中採集出的「生命的種子」將用於救治一名3歲瀕危血液病患兒的生命。李潔成為四川省第286例、我市第58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青島第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馬廣濤完成捐獻
    半島全媒體記者 何毅12月3日下午,青島第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馬廣濤在濟南完成了造血幹細胞捐獻,完成捐獻後他感到很驕傲、自豪,自己的捐獻即將挽救一個素不相識的患者生命,心裡很開心。青島小夥馬廣濤今年25歲,在西海岸新區紅十字會工作人員的陪同下赴山東省立醫院捐獻,他是西海岸新區綜合行政執法局執法二大隊隊員、二大隊團支部書記。 2015年9月,正在青島理工大學讀書的馬廣濤留取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今年9月份,青島市紅十字會電話通知其與患者初配成功,他毫不猶豫地同意捐獻,並積極配合紅十字會,順利完成了高分辨和捐獻前體檢等流程。
  • 我省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突破40例
    11月19日,記者從青海省紅十字會獲悉,我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安麗麗11月9日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成為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10421例、青海省第40例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志願者。  青海省紅十字會工作人員介紹,安麗麗是青海大學崑崙學院化學工程與工藝專業學生,於2018年登記成為中國造血幹細胞青海省分庫志願者。
  • 100例!16年來青島非血親造血幹細胞捐獻數量和入庫志願者數量均居...
    從2004年到2020年,青島非血親造血幹細胞捐獻的數量從1例到100例,每一例背後都是一個感人至深的故事,每一個故事都傳遞著青島這座愛心城市的溫度。16年時間,青島的造血幹細胞捐獻者數量一直位列全國同類城市前列,也率先實現了山東省內各城市中達到百例造血幹細胞捐獻的愛心成績。觀海新聞記者經過多年對造血幹細胞捐獻事業的採訪,在即將達到百例之際,梳理了青島造血幹細胞捐獻事業取得驕人成績的幕後。
  • 濟南成功實現1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
    濟南第9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田博12月14日,濟南迎來第100位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從2009年11月濟南首例大學生捐獻者盛翔到100例95後小夥濮益鑫,11年來,濟南市奉獻了100份「生命種子」,讓來自全國乃至國外的100名因血液病而生命垂危的患者,見到希望的光芒。每一例捐獻背後都是愛的傳遞、生命的延續,今天濟南有兩位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同時完成捐獻,為遠方的生命帶去希望。25歲的女孩田博是濟南第9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
  • 西海岸新區志願者楊忠凱啟程捐獻造血幹細胞 青島再添一英雄志願者
    半島記者 徐傑3月17日下午,青島西海岸新區紅十字會舉行本年度首例、新區第17例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楊忠凱赴濟南捐獻造血幹細胞歡送儀式。2013年9月,楊忠凱在獻血時得知捐獻造血幹細胞可以挽救血液病人的生命,隨即留取血樣加入中華骨髓庫。2019年10月,區紅十字會電話通知其造血幹細胞與患者初配成功,他毫不猶豫同意捐獻,隨後徵得妻子和父母的支持並做了高分辨檢測。2020年1月10日前往青島體檢做好捐獻準備,並主動提出只要患者需要,隨時都去捐獻,無需顧慮春節事宜。
  • 第101例!他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金曉軟(化名)是一名造血幹細胞志願捐獻者,早在2018年11月,他就加入中華骨髓庫,終於在2019年12月,他接到消息,有一名血液病患者與他初配相合,得知自己的造血幹細胞有可能挽救一人的生命,金曉軟的是開心的。
  • 杭州市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200例!
    從第1例到第100例用了13年時間,從100例到200例則用了4年。近年來,杭州造血幹細胞工作快速發展,一個個時間節點,是200位捐獻者獻出大愛的記錄,也是這份事業艱難歷程和穩步發展的見證。值得關注的是,突破200例的背後,是26458份志願加入中華骨髓庫的《志願捐獻者同意書》。這是突破200例的源泉和支撐所在。
  • 山西省造血幹細胞捐獻突破200例
    12月11日上午,來自太原的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者張正凱在山西醫科大學第二醫院通過外周血的採集方式順利完成造血幹細胞採集捐獻,成為我省第200例非血緣造血幹細胞捐獻者。當天,省紅十字會授予張正凱「捐獻造血幹細胞榮譽證書」和「山西省紅十字會榮譽會員」稱號。
  • 贛州逾萬人加入中華骨髓庫 40例造血幹細胞志願者成功捐獻
    客家新聞網訊 嚴小梅 記者歐豔芬 見習記者趙芳報導:2020年12月21日,贛州市第39例、第4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肖隆興和呂曜華歡迎儀式在贛州市紅十字會會議室舉行。圖為歡迎儀式現場。肖隆興是南康區唐江鎮人,他於2018年3月8日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2020年12月7日成功捐獻206毫升造血幹細胞懸液,成為贛州市第39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呂曜華是會昌縣麻州鎮衛生院的一名醫生。他於2008年8月25日加入中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資料庫。
  • 廣東造血幹細胞捐獻達千例
    原標題:廣東造血幹細胞捐獻達千例廣東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總數及庫容使用率均居全國第一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者黃慶良(右)昨日上午,志願者黃慶良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一位年僅正是從黃慶良開始,廣東省非親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總數在全國率先達到1000例。從第901例捐獻到第1000例捐獻,廣東僅用時5個月,截至昨日,廣東今年已有185位志願者成功捐獻造血幹細胞。
  • 原來,廣東第1000例造血幹細胞捐獻是他!
    12月23日上午,志願者黃慶良在深圳市第二人民醫院捐獻造血幹細胞,救助一位年僅3歲的血液病患兒。正是從黃慶良開始,廣東省非血緣關係造血幹細胞捐獻總數在全國率先突破1000例! 2001年,在深圳市紅十字會和深圳市血液中心的共同努力下,深圳成為全國首批開展造血幹細胞捐獻工作的城市,以無償獻血為基礎,率先開展了無償捐獻造血幹細胞的宣傳發動。同年8月,志願者潘慶偉為白血病患者捐獻造血幹細胞,實現了廣東省非親緣造血幹細胞捐獻的「零」突破。
  • 今年浙江第一例造血幹細胞捐獻!用實際行動證明,造血幹細胞捐獻...
    今天的溫情故事發生在浙江省中醫院,最近,一位張先生捐獻的造血幹細胞,在浙江省造血幹細胞捐獻志願服務隊、杭州市紅十字計程車服務隊工作人員的護送下,搭飛機送往了省外的患者處,完成了愛心接力。值得一提的是,這是新的一年裡,浙江捐獻出的第一例造血幹細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