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這兩年火爆的盜墓題材的影視作品問世,引起了人們對影視裡面的神奇的古文明熱議。我們此次行程的目的地就是沿著絲路古道,去看一看遙遠的古文明。
自此看完《精絕古城》之後,心裡一直就特別想去看看真實的精絕古城是什麼樣的,是不是真的有「鬼洞族」、是不是真的像電影中演的那樣、埋藏著無盡的寶藏。這個機會終於等到了,2019年的夏天,剛好有一批熱愛沙漠探險的客人,制定好了方案之後,我們就出發了。
行駛路線是飛機到烏魯木齊,然後乘火車到和田(將近23小時)。抵達和田地區,天色已晚休整一夜後。第二天一大早,我們乘車前往民豐縣。將近300公裡的路程,車在飛馳在寬廣無垠的戈壁灘上。來到大西北才能真正體會到什麼是幅員遼闊!在這樣寬廣的環境裡,真切感受到人類在大自然面前真的是太渺小了!
搖搖晃晃的行駛6個小時左右,我們終於抵達了民豐縣。
民豐縣的南邊就是巍巍崑崙山,地廣人稀。除了我們即將要去的尼雅遺址以外,
還能去看一下尼雅文物館、沙漠第一村、還有修建於漢代的安迪爾遺址、夏羊塔克古城遺址、崑崙山炮臺。如果時間允許都可以去了解一下。
整理好進沙漠的行裝後,我們乘車出發前往90公裡外的伊瑪木加法爾薩迪克大麻扎,一路上荒涼的戈壁沙丘、偶爾能看到過往的車輛。
到達伊瑪木加法爾薩迪克大嘛扎之後,換成駱駝進入沙漠。直至我們此行的目的地——尼雅遺址。在沙漠裡需要跋涉60公裡左右。今天的行程需要一整天的時間,晚上要在沙漠裡宿營。
尼雅遺址,就是傳說中的「精絕古城」遺址,據史料記載,應該是存在於漢晉時期。地處尼雅河的下遊,在東漢時期這裡屬於鄯善國範圍,《大唐西域記》中這裡被稱作「尼壤城」。因為被塔克拉瑪幹沙漠掩埋,來這裡需要深入沙漠腹地,所以即使是現在,每年來的遊客也不是很多。
這裡是「精絕古城」的佛塔遺址,以佛塔為中心,面積大約在125平方公裡的範圍都屬於尼雅遺址,也就是「精絕古城」遺址。在在高處可以看到,殘存的房屋、佛塔、墓地。以尼雅河為界,明顯可以看出精絕國遺址分為兩大區域,南邊的遺址建築明顯的比北邊的遺址建築規模大,導遊介紹,南邊居住的是當時貴族,北邊的遺址大都是規模很小,是平民居住的範圍。每個房屋基本上都有果園,羊圈。可以看出當時的精絕國還是比較富裕的。
據《漢書.西域傳》記載,精絕國「戶四百八十,口三千三百六十、勝兵五百」所以說精絕國應該是西域很小的一個國家,在絲綢之路上因為其地理位置重要,所以經濟還是很發達的。
因為地處沙漠腹地,所以這些古建築的遺址保存得比較完整,房屋的地基都是由麥草和著牛糞夯築而成,牆壁是用紅柳條編織外面再用泥塗抹平整,房屋內有爐灶和用來儲藏物品的儲藏窖。古城中央能夠清晰地看到古河道和人工修築的渠道痕跡。
尼雅遺址為什麼會廢棄,一直以來都是一個難解之謎。在古城的周圍,看不出河流改道的跡象,也沒有發現戰亂或者戰爭的痕跡,從這些房屋遺址中也沒有人跡,有的房屋門口竟然還有小狗拴在門口的柱子上,一些放屋裡整齊地擺放著竹木簡,好像是尼雅人不知道什麼原因就這樣什麼都沒有來得及收拾就匆匆的消失了。留給我們後人的就成了這樣一個迷之存在。
來尼雅遺址,一路顛簸。但是收穫很滿。滿滿的都是對這段歷史的各種想像和猜測。有機會一定還要再來!
溫馨提示: 來尼雅遺址參觀,需要在哪和田文物管理所辦理一下審批手續。也可以委託和田國際旅行社辦理審批文件。為了很好的監督進入尼雅遺址的遊客,文物管理所會派一位工作人員隨行的。
進入沙漠地區旅行,一定要做好防曬防風沙的準備。沙漠地區晝夜溫差大,禦寒的衣物也要備足。
最最主要的是,進入沙漠之前。一定要準備好充足的食物,水,水,水。露營用的帳篷和睡袋也要選擇質量過關的,切記。
本文原創,如果你喜歡,歡迎關注@靚姐兒聊絲路 和你一起分享不一樣的大西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