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放狂言!要求戰爭不要局限在朝鮮,杜魯門:到底誰是總統

2020-12-10 神鳥知訊君清觀察

作者:原志願軍第四十二軍副軍長 胡繼成

第四次戰役結束時,敵軍將北進戰線再次推進到三八線附近。這時,美、英、法等國對是否再次越過三八線發生爭論。英、法等國怕長期捲入韓戰削弱西歐實力,影響歐洲穩定,再次主張在三八線停火。美國國內亦有人認為,美國的全球戰略應該是"歐第一、亞第二"。但美國國內亦有人堅持應擴大韓戰規模,和中國大打,建立"統一的朝鮮"。

侵朝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再次狂妄叫囂,要把軍事行動擴大到赤色中國的沿海和內陸基地,並發表聲明,要求聯合國不要把戰爭局限在朝鮮境內。

麥克阿瑟的聲明,引起了敵人內部更大的混亂,西歐盟國紛紛電責美國政府的戰略政策,這就惹惱了總統杜魯門。杜魯門認為麥克阿瑟過於放肆,根本沒把他這個總統放在眼裡,沒有擺正自己的位置,到底誰是總統?

這種做法已經侵犯了他這個總統的權力,也是對聯合國政策的藐視,一氣之下,將麥克阿瑟侵朝總司令的職務撤了,改任馬修、李奇微為遠東軍司令和"聯合國軍"總司令,讓詹姆斯·范佛裡特接替了李奇微第八集團軍司令。

之後,美國內部幾經爭議並與盟國協商,達成一致意見,決定不擴大戰爭範圍,穩步向北推進,待佔據有利地位後,再與我進行外交談判。

侵朝敵軍根據美國總統杜魯門這一政策,立即再次越過三八線,並計劃配合側後登陸,將戰線推進到北緯三十九度線以北地區,在朝鮮半島蜂腰部建立新的防線。如果敵人真的佔領了這條線,這170餘公裡的地形對美軍、李軍極其有利,進可攻,退可守,又是朝鮮北部的腹地,在政治上和軍事上對朝鮮都極為不利。

敵人所想到的這條防禦線,我軍早想到了。還在我志願軍第二番入朝作戰部隊尚未集結完畢,我志司即召開第五次黨委擴大會,研究部署第五次反擊戰役問題。會議斷定美軍北犯三八線還要北進。陸路可能正面進攻至平康、洗甫,先佔領東部山區,爾後再從西海岸鎮南浦登陸,或東西海岸同時登陸,佔領安州、元山一線三十九度線。

如果敵軍這一陰謀得逞,我軍主要供應線被切斷,我入朝部隊將遭遇重大威脅。會議認為,我軍實施反擊戰役的目的,應是"消滅敵人幾個師,粉碎敵人的進攻計劃,奪回主動權"。於是,決定將反擊戰線放在西線汶山至春川之間,狠狠打擊這一地域內的南朝鮮軍第一師,英第二十九旅,美第三、第二十五、第二十四師、土耳其旅和南朝鮮軍第六師。

4月下旬,我軍將北上敵軍扼制在三八線開戰、長湍、高浪浦裡、三串裡、芝浦裡、文惠裡、華川、楊口、元通裡、杆城一線。我聯司當即抓住戰機,展開大軍迎敵:以宋時輪九兵團指揮第二十、第二十六、第二十七、第三十九、第四十軍配屬炮兵第一師二十五、二十六、二十七團和炮兵第二師三十團一營、炮兵第七師十一團及防坦克殲擊炮兵第四〇一團,從敵左翼突擊。

以陳賡第三兵團指揮第十二、第十五、第六十軍,配屬炮兵第二師二十八、二十九、三十團和防坦克殲擊炮兵第四〇三團,從敵正面出擊;以楊得志第十九兵團指揮第六十三、第六十四、第六十五軍和人民軍第一軍團,配屬炮兵第八師三十一、四十四團,從敵右翼出擊。

1951年4月某日,西線敵軍逼近三八線以北鐵原、金化,我各路突擊兵團按照預定計劃,突然全線向敵發起反擊。

第五次戰役打響後,我第四十二軍在陽德休整。為幫助新入朝部隊作戰,志司令我帶第五十軍師長孫洪道、第一二五師師長朱雲山、第一二六師師長楊震3人,到第六十軍3個師去當顧問。我們到第六十軍後,他們正準備過洪川江,反擊土耳其旅。這是他們入朝後的第一仗,缺乏入朝作戰經驗,開始進展緩慢。加之土耳其旅頑強抵抗,不太好打,戰果很難擴大。

我們趕到後,我留在軍裡任顧問組長,讓其他三位師長分別跟到3個師去具體幫助,跟進3個師反擊敵軍,很快將敵擊退。我們乘勝追擊土耳其旅,一直追出三四十公裡,再次佔領漢城以北,俘敵四五百人。打完這一場後,志司讓我們4人先回志願軍司令部匯報,再回部隊去。這時,第五次戰役第一階段已結束,我軍共殲敵23000人。來源:《志願軍老兵回憶錄》

相關焦點

  • 韓戰中,麥克阿瑟被杜魯門撤職的內幕真相是什麼?
    實際上從韓戰爆發之初,杜魯門就已經有撤掉麥克阿瑟的打算了,但終因時局問題,故而對其一再忍讓! 而杜魯門之所以會撤掉麥克阿瑟,在筆者來看,原因有三! 第一、麥克阿瑟與杜魯門在戰略問題上產生了根本性的衝突 首先最典型的就是「臺灣問題」!
  • 韓戰中,杜魯門解除了麥克阿瑟的職務,最根本的原因是什麼?
    麥克阿瑟擔任了陸軍參謀長,成為美軍歷史上最年輕的陸軍參謀長。 在參謀長任期滿了以後,麥克阿瑟前往菲律賓擔任菲律賓總統的軍事顧問,在太平洋戰爭爆發後,他被美國政府任命為遠東總司令。但是,在日軍的突然襲擊之下,他被迫敗逃澳大利亞。
  • 韓戰美國為何不讓國民黨精銳52軍助戰?麥克阿瑟與杜魯門鬧掰
    韓戰美國為何不讓國民黨精銳52軍助戰?麥克阿瑟與杜魯門鬧掰朝鮮北方軍的勝利,李承晚集團在短時間內直接崩盤,使美國華盛頓當局極為緊張,美國決定對朝鮮進行武裝幹涉。早在朝鮮南方總統李承晚逃離首爾幾個小時以後,美國杜魯門總統就在白宮召見朝鮮南方駐美大使約翰·張,為他鼓勁打氣。
  • 朝鮮徹底擊潰韓國,美國和麥克阿瑟在幹什麼?戰爭的腳步更加近了
    1950年,韓戰爆發,朝鮮北方軍幾天內就將朝鮮南方軍擊潰,解放首爾。杜魯門總統決定幹涉韓戰。出於在政治上和外交上的慎重考慮,杜魯門總統決定動用美國海空軍保護韓國和李承晚集團一事拖延了12個小時後才向美國公眾宣告。
  • 麥克阿瑟公開反對杜魯門命令,事後被撤職,杜魯門在怕什麼?
    那麼為什麼杜魯門會撤掉這個聲望在國內達到頂端的總司令呢?他到底在怕什麼?其實最主要的原因還是因為中國志願軍。前期所謂的「聯合國軍」還沒組建完成時,朝鮮人民軍利用蘇聯的坦克一路打到了漢城,是麥克阿瑟大膽地實行仁川登陸計劃才扭轉了敗局。後面朝鮮人民軍打了這麼久已經後繼乏力,而以麥克阿瑟為首的「聯合國軍」氣勢正盛,於是金日成都差點被打得逃往他國。
  • 五星上將麥克阿瑟為何會被杜魯門總統公開解職?
    但是,如果評知名度,尤其是評爭議度的話,自然是首推麥克阿瑟。因為,他不僅與美國政府唱反調,甚至還遭到了杜魯門總統的解職,成為其生涯中最大的「恥辱」。接下來,我們就一同走近麥克阿瑟,了解這位爭議和戰功齊飛的五星上將。
  • 五星上將麥克阿瑟因何被美國總統杜魯門解職
    在美國高級將領對他觀感不佳,萊西認為他應該去好萊塢去當明星,尼米茲則認為他沒有資格擔任五星上將,而在朝鮮戰場上的行為表現,更是讓美國總統杜魯門和參謀長聯席會議的高級將領對他怒不可遏,麥克阿瑟的桀驁不馴,不聽將領,擅自做主,違抗軍令,種種行為已經讓作為三軍總司令的杜魯門忍無可忍,在1951年4月11日,杜魯門以「未能全力支持美國和聯合國的政策」為藉口撤了他的職最終一道「聖旨」將其撤職。
  • 官二代麥克阿瑟為何被杜魯門解職?
    麥克阿瑟是美國非常知名的將領,除了那個要讓美軍回去過聖誕的段子有名,他被下崗的故事也是在江湖一直流傳。但杜魯門將麥克阿瑟解職的原因主要還是麥克阿瑟沒打勝仗加不聽話,反正是領導想要的一個都沒有,要能力沒有足夠的能力,要聽話又很倔強地不把總統放在眼裡,所以不炒麥克阿瑟炒誰?
  • 曾經名滿天下,71歲時在韓戰中被免職,麥克阿瑟做錯了什麼?
    但,韓戰卻成了麥克阿瑟邁不過去的一道坎。原本,麥克阿瑟想帶著仁川登陸的傳奇,統一了朝鮮半島。「結果」比他想像中糟糕多了,他不僅沒有統一朝鮮半島,還在與彭德懷的交手中,連連失敗。最後,竟然還被杜魯門免職。這絕對是一種極其糟糕的體驗。
  • 杜魯門與麥克阿瑟的角逐:老兵不死與世界和平
    (麥克阿瑟)1950年9月15日,在麥克阿瑟的策劃與直接指揮下,美軍在朝鮮半島蜂腰位置的仁川實施登陸,將正在實現祖國統一的北朝鮮軍隊從中間一分為二,一舉逆轉朝鮮戰場局面。此後,首位不能兼顧的朝鮮人民軍完全陷入被動挨打的局面,一潰千裡,從而引發了偉大的抗美援朝戰爭。
  • 杜魯門撤了麥克阿瑟的職,真的是擔心爆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嗎
    1951年4月11日晚上,雷電交加,風雨大作,正在朝鮮前線視察的美國陸軍部長佩斯忽然接到一封電報,天空中又響起一陣炸雷,佩斯連吃兩驚,趕緊叫來李奇微: 「馬修,總統撤了麥克阿瑟的職,你已經是盟軍總司令、「聯合國軍」總司令和遠東美軍總司令了!」
  • 韓戰時,麥克阿瑟想在我國投放原子彈,被誰阻止的?
    幾年後,韓戰爆發,美國總統聲稱要使用原子彈,為什麼英國首相卻極力勸阻?韓戰原本是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的戰爭,由於當時環境複雜,各自背後都有世界強國支持,尤其是韓國,眼看自己的領土就要被朝鮮完全佔有,非常著急。於是,韓國就叫「大哥」美國來幫忙。美國向來不是一個安分的主,喜歡多管閒事,凡事都要插一腳,所以答應韓國願意出兵援助他們,還派出了名將麥克阿瑟。
  • 麥克阿瑟認為韓戰若實施我的戰略計劃,美國必勝!真是這樣嗎
    這是一句中國的諺語,但用來形容,世界現代軍事史上極富爭議的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也是相當的貼切。這位麥克阿瑟有著相當厚重的軍事資歷,他曾參加過一戰和二戰,後來還在韓戰中擔任美軍遠東軍司令,指揮和協調聯合國軍兵進朝鮮。他更是美國著名西點軍校最年輕的校長,在美國他有著無上的功勳,在美國人民的心中,對他的支持率一度比起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還要高。
  • 朝鮮擊潰韓國,攻下首爾後,美國的杜魯門和麥克阿瑟有什麼動作?
    朝鮮北方軍的勝利,朝鮮南方軍在短時間內居然直接全面崩盤,這使美國極為緊張,美國最後決定對朝鮮進行武裝幹涉。美國國務卿艾奇遜向杜魯門匯報了朝鮮此時的糟糕狀況之後,建議杜魯門總統召開美國緊急會議,再次展開美國對朝鮮局勢的相關對策的討論。
  • 麥克阿瑟為何堅持擴大韓戰,背後有何目的?看美國人怎麼說!
    1951年3月20日,麥克阿瑟收到華盛頓發來的2封絕密電報,內容是:「由於李奇微的勝利,「聯合國軍」已在朝鮮戰場取得主動,目前是與中國展開談判的最佳時機,使雙方最終穩定在『三八線』上……」然而,麥克阿瑟卻堅決要與中國鬥到底。
  • 麥克阿瑟對朝鮮戰場的回憶:「誰和中國陸軍開戰,誰的腦子有病」
    麥克阿瑟將軍是美國最有傳奇色彩的將軍,然而一場韓戰卻讓麥克阿瑟將軍的威風掃地,可謂是一世英名毀於一旦。那麼麥克阿瑟事後是怎麼評價這場戰爭的呢?他在自己的回憶錄中這樣寫道:「自從中國人介入戰爭後,美國軍隊從未遇到如此強大的對手。」而在他去世的前一年,偶然和別人提起的韓戰,他又說了這樣一句話:「誰要和中國陸軍開戰,他的腦子一定是有病。」
  • 韓戰爆發當晚,杜魯門給美國空軍第一道命令,就想用核武器?
    韓戰爆發後,美國立即將其空軍投入朝鮮作戰。1950年6月25口,韓戰爆發當晚,杜魯門與美國國務院和國防部的高級官員們,就向韓戰中派遣空軍的問題展開了很長時間的討論。考慮到中朝兩國空軍力量薄弱,而其背後又有擁有強大空軍力量的蘇聯的支持,因此,杜魯門總統給美國空軍參謀長范登堡將軍發出的第一道命令,就是制定破壞蘇聯遠東空軍基地的計劃。范登堡將軍稱,美國空軍消滅敵軍坦克容易,但要破壞蘇聯的空軍基地,就是使用核武器也「需要一些時間」。
  • 韓戰前 美國敗局已定,但麥克阿瑟卻不願相信
    以至於他們看不上這小小的韓戰,他們認為自己是一定會勝利的,更何況自己的武器裝備,以及各方的軍事實力有壓倒性的優勢。而當時坐鎮司令部的聯合國軍司令員麥克阿瑟,則是更加的狂妄至極。仍然,他或許並沒有預料到在戰爭打響之後的後期……美國總統杜魯門,給他擬定了一份公開聲明。讓麥克阿瑟以自己的名義發表。聲明中很明確的有提到:趁著聯合國軍,17日剛剛打下漢城,美國白宮希望和中朝軍隊討論劃線停戰的可能。
  • 麥克阿瑟正在開派對,副官突然哭著跑進來:將軍,您被總統解職了
    許多城市爆發了支持麥克阿瑟,反對杜魯門的示威遊行,甚至有四個州的議會通過決議,要求杜魯門收回成命……在這種情況下,杜魯門的支持率一度下降到26%,這使得他不得不放棄了總統的連任競選。(美國總統連任機制在戰爭時期可以無視兩任限期,當時韓戰還處於膠著時期。)罷免一個將軍,總統的權威都受到了威脅。
  • 麥克阿瑟攪了杜魯門「好事」。倆人猶如「潑婦」罵街讓人目瞪口呆
    所以美國內部出現了反對擴大和中國發生戰爭的呼聲越來越高,杜魯門決定和談。當李奇微重返「三八線」的時候,杜魯門覺得機會來了,這時候和談面子上也過得去,於是數次羞澀的躲躲藏藏的暗示和中國表達和談的意願,甚至還擬草了一份明確希望中美停戰,卻又似是而非的非外交申明。杜魯門滿懷希望中國能悟出他的良苦用心,這樣自己又可以在國際上撈上一筆,總統選舉連任也希望大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