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克阿瑟為何堅持擴大韓戰,背後有何目的?看美國人怎麼說!

2020-12-22 歷史圓桌派

1951年3月20日,麥克阿瑟收到華盛頓發來的2封絕密電報,內容是:「由於李奇微的勝利,「聯合國軍」已在朝鮮戰場取得主動,目前是與中國展開談判的最佳時機,使雙方最終穩定在『三八線』上……」

然而,麥克阿瑟卻堅決要與中國鬥到底。他不僅跟杜魯門總統對著幹,還大肆貶低我國軍事指揮官,讓和平之路就此中斷。如果戰爭規模擴大,第三次世界大戰恐怕在所難免,作為美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肯定知道這麼做的後果。可他為何這麼狂妄?是他腦子有「坑」,還是別有用心呢?




01這簡直是叛國

1951年1月28日,麥克阿瑟飛抵水原機場,他毫不顧忌身邊圍滿的記者,對身邊人說道:「7個月前,我在這裡開始了聖戰。現在,我們的目標不只是朝鮮了,而是一個自由的亞洲」。

這一番話的潛臺詞,顯然是有將戰爭擴大之意,所有人都知道麥克阿瑟想打一場大仗,而且是一場針對中國的全面戰爭。但美國政府還算清醒,他們知道一旦韓戰升級,蘇聯必將採取相應的對策,那麼戰爭就會進入不可控的地步。(下圖:麥克阿瑟指揮仁川登陸)




面對警告,麥克阿瑟全然不理,不僅對華盛頓的態度越來越蠻橫,甚至公開批評杜魯門總統的戰爭政策,還蔑視李奇微取得的勝利,稱之為「手風琴式的戰爭」(進攻時,美軍只前進二三十英裡,遇到志願軍進攻就後撤,我軍損失更大)。

除此之外,麥克阿瑟還瞞著美國政府,私下裡向盟國保證,把韓戰變為一場與中國的大戰,氣的杜魯門拍桌子大罵:「這簡直就是叛國!」




麥克阿瑟在美國民眾心中威望很高,支持者眾多,他自以為能對華盛頓施加壓力,可這一系列操作,幾乎就是逼著華盛頓撤他的職。當然,他的「願望」最終還是實現了,職務被李奇微取代。那麼問題來了,麥克阿瑟為啥一定要跟中國過不去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美國參聯會主席布萊德雷,說得很明白:「麥克阿瑟反應如此強烈,是因為他的威望受到了挑戰,他在軍界的傳奇色彩受到了玷汙。中國愚弄了這位永不犯錯的『軍事天才』,他想恢復自身的尊嚴和軍事上的威望,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讓愚弄過他的中國將軍們遭受無可挽回的失敗。而要實現這個目標,他必然會鼓動我們與中國、甚至是蘇聯,打一場全面戰爭,不惜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也不惜使用原子彈!」




正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麥克阿瑟才刻意違抗華盛頓的命令,堅持與中國展開大規模的戰爭。不過,當時兩個大國都已筋疲力盡,誰都不想繼續在戰場上耗下去,這才沒讓他如願以償。對於這位二戰名將,有人說他都是被吹出來的,軍事能力其實有點過譽了,你們怎麼認為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歷史圓桌派




相關焦點

  • 韓戰美國為何不讓國民黨精銳52軍助戰?麥克阿瑟與杜魯門鬧掰
    韓戰美國為何不讓國民黨精銳52軍助戰?麥克阿瑟與杜魯門鬧掰朝鮮北方軍的勝利,李承晚集團在短時間內直接崩盤,使美國華盛頓當局極為緊張,美國決定對朝鮮進行武裝幹涉。早在朝鮮南方總統李承晚逃離首爾幾個小時以後,美國杜魯門總統就在白宮召見朝鮮南方駐美大使約翰·張,為他鼓勁打氣。
  • 韓戰中,麥克阿瑟被杜魯門撤職的內幕真相是什麼?
    韓戰爆發,對於敗退到臺灣的蔣介石來說,可謂是「絕處逢生」。因為這樣一來,不但臺灣島內暫時安全了,而且韓戰很可能會引起他一直期盼的「第三次世界大戰」。 如果真是這樣的話,那麼日後他藉助美國的力量實現自己的夢想,也就有可能了。為此,蔣介石還向美國提出要出兵3.3萬人赴朝助戰,然而卻被美國國務卿艾奇遜拒絕。
  • 麥克阿瑟認為韓戰若實施我的戰略計劃,美國必勝!真是這樣嗎
    這是一句中國的諺語,但用來形容,世界現代軍事史上極富爭議的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也是相當的貼切。這位麥克阿瑟有著相當厚重的軍事資歷,他曾參加過一戰和二戰,後來還在韓戰中擔任美軍遠東軍司令,指揮和協調聯合國軍兵進朝鮮。他更是美國著名西點軍校最年輕的校長,在美國他有著無上的功勳,在美國人民的心中,對他的支持率一度比起當時的美國總統杜魯門還要高。
  • 韓戰時,麥克阿瑟想在我國投放原子彈,被誰阻止的?
    幾年後,韓戰爆發,美國總統聲稱要使用原子彈,為什麼英國首相卻極力勸阻?韓戰原本是朝鮮和韓國兩個國家的戰爭,由於當時環境複雜,各自背後都有世界強國支持,尤其是韓國,眼看自己的領土就要被朝鮮完全佔有,非常著急。於是,韓國就叫「大哥」美國來幫忙。美國向來不是一個安分的主,喜歡多管閒事,凡事都要插一腳,所以答應韓國願意出兵援助他們,還派出了名將麥克阿瑟。
  • 曾經名滿天下,71歲時在韓戰中被免職,麥克阿瑟做錯了什麼?
    71歲高齡,卻要品嘗失敗之苦,這不是麥克阿瑟想要的。雖然,他貴為韓戰的總司令,也一樣無可奈何。這是一個一生都充滿傳奇的將軍,參加過一戰,也參加過二戰,曾經輝煌,也曾經燦爛,被美國民眾熱烈擁護,被美國很多人稱為「戰神」。
  • 韓戰時,美國幾次想將戰場擴大到中國境內,為何最終放棄?
    當時,一貫極為仇視共產黨中國的麥克阿瑟,極力想把戰爭擴大到中國,在麥克阿瑟擔任聯合國軍總司令時,他就頻頻叫囂,想使韓戰演變成中美大戰。 即便是朝鮮志願軍進入朝鮮,接連擊敗聯合國軍之後,被撤職的麥克阿瑟依然拒不承認失敗,相反,他將自己失敗歸咎於美國政府對他的限制。
  • 美國五星上將麥克阿瑟是怎樣被解職的
    麥克阿瑟所作的戰略決策真的沒有獲得美國政府的授權,而是自己獨斷專行麼?這顯然不太可能!麥克阿瑟被杜魯門總統撤職的背後可不單單是因為性格的原因,更是美國「驢象兩黨」政見分歧以及權力鬥爭的結果。
  • 韓戰前 美國敗局已定,但麥克阿瑟卻不願相信
    今天我們聊一聊上世紀的韓戰。提起韓戰,在戰爭打響之前,或許多方的軍隊,都不曾想到過最後的結局會是這樣!那狂妄的美國人在打贏了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自信心更為豪邁。以至於他們看不上這小小的韓戰,他們認為自己是一定會勝利的,更何況自己的武器裝備,以及各方的軍事實力有壓倒性的優勢。而當時坐鎮司令部的聯合國軍司令員麥克阿瑟,則是更加的狂妄至極。
  • 韓戰時期麥克阿瑟竟有此想法:投26顆原子彈炸中國
    曾是美國西點軍校校長、二戰期間著名英雄的麥克阿瑟在朝鮮戰場上被彭德懷打得一敗塗地,自然惱羞成怒,極力想挽回面子,總想把戰爭擴大到中國,使韓戰演變成中美大戰。麥克阿瑟把攻勢的失敗歸於華盛頓對他的「戰史上前所未有」的限制。
  • 麥克阿瑟晚年談韓戰:如果按照我的計劃來打,美國早贏了
    麥克阿瑟是美國陸海空三軍中獲得勳章最多的將軍,也是美國將軍中唯一一個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韓戰的人。麥克阿瑟被美國國民稱之為"一代老兵",麥克阿瑟是美國最年輕的準將、西點軍校最年輕的校長、美國陸軍歷史上最年輕的陸軍參謀長,其三個"最年輕"的經歷堪稱美國戰爭史上的奇才。
  • 麥克阿瑟晚年談起韓戰:如果按照我的計劃來打,美國早贏了
    麥克阿瑟是美國陸海空三軍中獲得勳章最多的將軍,也是美國將軍中唯一一個參加過第一次世界大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和韓戰的人。麥克阿瑟被美國國民稱之為"一代老兵",麥克阿瑟是美國最年輕的準將、西點軍校最年輕的校長、美國陸軍歷史上最年輕的陸軍參謀長,其三個"最年輕"的經歷堪稱美國戰爭史上的奇才。
  • 韓戰突然爆發,麥克阿瑟大喜:又該輪到我大顯身手了
    1950年6月25日朝鮮人民軍突然向南韓軍隊發起全面進攻,韓戰正式爆發,得知此消息的麥克阿瑟無比興奮,這位美國二戰名將早就受夠了和平環境的枯燥乏味,他認為軍人只有在戰爭中才能體現出自我價值,此時的麥克阿瑟已經是一位進入人生暮年的老人,他需要把握住這次機會使其軍事生涯畫上一個圓滿的句號
  • 麥克阿瑟放狂言!要求戰爭不要局限在朝鮮,杜魯門:到底誰是總統
    英、法等國怕長期捲入韓戰削弱西歐實力,影響歐洲穩定,再次主張在三八線停火。美國國內亦有人認為,美國的全球戰略應該是"歐第一、亞第二"。但美國國內亦有人堅持應擴大韓戰規模,和中國大打,建立"統一的朝鮮"。侵朝美軍總司令麥克阿瑟再次狂妄叫囂,要把軍事行動擴大到赤色中國的沿海和內陸基地,並發表聲明,要求聯合國不要把戰爭局限在朝鮮境內。
  • 麥克阿瑟的慘敗教訓,韓戰中,輕視敵人,是對自己的大不敬
    1950年7月7日,在美國的主導之下,聯合國完全淪為了美國的一言堂,對於當時的韓戰,聯合國近乎沒有思考就通過了美國出兵的議案。所謂的聯合國此時不過是一個擺設罷了,在會議上,麥克阿瑟被任命為了聯合國軍的總司令。
  • 朝鮮徹底擊潰韓國,美國和麥克阿瑟在幹什麼?戰爭的腳步更加近了
    1950年,韓戰爆發,朝鮮北方軍幾天內就將朝鮮南方軍擊潰,解放首爾。杜魯門總統決定幹涉韓戰。出於在政治上和外交上的慎重考慮,杜魯門總統決定動用美國海空軍保護韓國和李承晚集團一事拖延了12個小時後才向美國公眾宣告。
  • 韓戰期間,狂妄的麥克阿瑟,為什麼最終沒有使用原子彈?
    唯一嘗過原子彈的日本人恐怕是深有體會。至今廣島,長崎還不能長期居住。所以說,原子彈的誕生令美國十分膨脹。本身二戰後的美國一躍成為了西方世界的老大,雖然蘇聯在與之對抗,但實力和影響都要差一些。那麼再加上原子彈這個獨門絕技,更是不可一世。
  • 韓戰,美國三易主帥,為何最終還是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簽字
    韓戰期間,以美國為主導的「聯合國軍」司令,首先由麥克阿瑟擔任,麥克阿瑟被杜魯門總統解職後,由李奇微接任,李奇微調離朝鮮後,由克拉克接任。三易主帥,最終,克拉克在朝鮮停戰協定上籤下了自己的名字,並說「我是美國歷史上第一個在沒有取勝的停戰協定上簽字的司令官。」這三位美國主帥在韓戰期間,都做了些什麼,導致最終沒有取得勝利?
  • 麥克阿瑟,一生戎馬,折戟朝鮮戰場,晚年承認中國是強大對手
    韓戰爆發後,面對北朝鮮的強大攻勢,南朝鮮軍迅速潰敗,直到麥克阿瑟的仁川登陸一舉扭轉了南朝鮮敗局。從軍事角度看,仁川登陸的確是一場成功的登陸戰。杜魯門憤怒的說:「麥克阿瑟在貶低我們的外交努力……如果把戰爭擴大到亞洲大陸,就是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進行一場錯誤的戰爭……麥克阿瑟設想的勝利,絕不是有意義的勝利……拿破崙在回顧遠徵莫斯科時說過:『我們每次作戰都取得了勝利,但我們卻什麼也沒有得到。』」
  • 直到晚年,麥克阿瑟仍未釋懷:按我的計劃打,韓戰早打贏了
    出於捍衛本國國防安全的目的,在美軍無視中方多次警告,悍然跨過三八線進入北朝鮮作戰後,中方便組建了人民志願軍入朝作戰,發起了轟轟烈烈的抗美援朝戰爭。在聯合國軍吃第一次敗仗之前,包括美軍在內的不少國家都對中國軍隊抱有強烈的輕視態度,甚至認為中國並不會在這場戰爭中投入過多,畢竟中國當時還是一個農業大國,軍隊在武器裝備、後勤等方面都處於劣勢。
  • 韓戰中,麥克阿瑟明明已經準備了26顆原子彈,為何最後沒用?
    在二戰結束後不久美國就發動了韓戰,韓戰是美國有史以來第一次沒有勝利的戰爭,也是美國戰爭史上的一大恥辱,在韓戰末期的時候,有人叫囂要用原子彈結束這場戰爭,而美國的戰爭狂人麥克阿瑟也正式的向美國總統提出了使用原子彈的報告,並且秘密準備了26顆原子彈,但是最後卻沒有使用。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