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1年3月20日,麥克阿瑟收到華盛頓發來的2封絕密電報,內容是:「由於李奇微的勝利,「聯合國軍」已在朝鮮戰場取得主動,目前是與中國展開談判的最佳時機,使雙方最終穩定在『三八線』上……」
然而,麥克阿瑟卻堅決要與中國鬥到底。他不僅跟杜魯門總統對著幹,還大肆貶低我國軍事指揮官,讓和平之路就此中斷。如果戰爭規模擴大,第三次世界大戰恐怕在所難免,作為美軍五星上將,麥克阿瑟肯定知道這麼做的後果。可他為何這麼狂妄?是他腦子有「坑」,還是別有用心呢?
01這簡直是叛國
1951年1月28日,麥克阿瑟飛抵水原機場,他毫不顧忌身邊圍滿的記者,對身邊人說道:「7個月前,我在這裡開始了聖戰。現在,我們的目標不只是朝鮮了,而是一個自由的亞洲」。
這一番話的潛臺詞,顯然是有將戰爭擴大之意,所有人都知道麥克阿瑟想打一場大仗,而且是一場針對中國的全面戰爭。但美國政府還算清醒,他們知道一旦韓戰升級,蘇聯必將採取相應的對策,那麼戰爭就會進入不可控的地步。(下圖:麥克阿瑟指揮仁川登陸)
面對警告,麥克阿瑟全然不理,不僅對華盛頓的態度越來越蠻橫,甚至公開批評杜魯門總統的戰爭政策,還蔑視李奇微取得的勝利,稱之為「手風琴式的戰爭」(進攻時,美軍只前進二三十英裡,遇到志願軍進攻就後撤,我軍損失更大)。
除此之外,麥克阿瑟還瞞著美國政府,私下裡向盟國保證,把韓戰變為一場與中國的大戰,氣的杜魯門拍桌子大罵:「這簡直就是叛國!」
麥克阿瑟在美國民眾心中威望很高,支持者眾多,他自以為能對華盛頓施加壓力,可這一系列操作,幾乎就是逼著華盛頓撤他的職。當然,他的「願望」最終還是實現了,職務被李奇微取代。那麼問題來了,麥克阿瑟為啥一定要跟中國過不去呢?其實原因很簡單!
美國參聯會主席布萊德雷,說得很明白:「麥克阿瑟反應如此強烈,是因為他的威望受到了挑戰,他在軍界的傳奇色彩受到了玷汙。中國愚弄了這位永不犯錯的『軍事天才』,他想恢復自身的尊嚴和軍事上的威望,唯一可行的辦法,就是讓愚弄過他的中國將軍們遭受無可挽回的失敗。而要實現這個目標,他必然會鼓動我們與中國、甚至是蘇聯,打一場全面戰爭,不惜挑起第三次世界大戰,也不惜使用原子彈!」
正是出於這方面的考慮,麥克阿瑟才刻意違抗華盛頓的命令,堅持與中國展開大規模的戰爭。不過,當時兩個大國都已筋疲力盡,誰都不想繼續在戰場上耗下去,這才沒讓他如願以償。對於這位二戰名將,有人說他都是被吹出來的,軍事能力其實有點過譽了,你們怎麼認為呢?
想了解更多精彩內容,快來關注歷史圓桌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