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建設高標準農田 推動現代農業發展
——肅州區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抓手促鄉村振興
敦煌種業
初冬的肅州農村,放眼望去,曾經「地塊塊、矮埂埂、渠彎彎」的田地變成了土地平整、設施齊全的高標準農田。肅州區委、區政府把加快建設高標準農田、保障國家糧食安全作為貫徹落實中央和省市提出的質量興農、綠色興農戰略決策的有力抓手,作為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有效舉措,高站位謀劃部署,多層次聯動推進,緊盯重點任務,全力靠實責任,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推進有序。
近兩年,肅州區投資2.54億元建設高標準農田15萬畝,涉及10個鄉鎮21個行政村、3個農林場,主要實施土地平整、土壤改良、灌溉與排水、田間道路、農田輸配電、農田防護與生態環境保持和科技推廣措施等建設內容,有效改善了農業生產基礎條件,促進了農業綜合生產能力,為現代農業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因地制宜
高標準農田解決土地困境
在肅州區總寨鎮,建設高標準農田成了解決土地碎片化和經營分散化問題的「金鑰匙」。總寨鎮副鎮長張海軍說:「依託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利好政策,總寨鎮充分挖掘土地資源優勢,做足做活『土地文章』,積極探索深化農村綜合改革的新路子。」
按照「產業發展到哪,農田整理項目就跟進到哪」的思路,總寨鎮以高標準農田建設為槓桿,吸引投資,集中流轉,做大產業。2019年至2020年,總寨鎮整合項目資金、吸納企業投資和群眾籌資籌勞,共投資3196.4萬元,在西店村、三奇堡村、店閘村等村,整治高標準農田1.88萬畝,配套建設渠、路、管道、管理用房等基礎設施,惠及25個村民小組5800餘人,形成了地平整、田成方、林成網、路暢通、渠相連的農村新景象。
在肅州區下河清鎮高標準農田建設現場,施工人員正在平整土地、開挖水渠、鋪設寬田間道。下河清鎮高標準農田建設堅持以項目為依託、以企業為牽引、以資源為著力點,積極向上協調爭取,在科技示範農場原有3521畝土地的基礎上,大力實施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並建成千畝優質葉菜示範種植基地。高標準農田為優質葉菜示範種植基地提供了廣闊發展空間,也為基地建設向長遠發展注入了新的動力,基地土地資源利用率、產值效益和品牌影響力全面提升。至目前,下河清鎮葉菜種植面積已達4600畝,年產葉菜8000噸,年純利潤達500萬元以上,初步形成了規模化發展、標準化生產、產業化經營、品牌化銷售的新格局。
蔬菜種植是肅州區果園鎮的主要產業之一。果園鎮的蔬菜制種面積連續20年保持在1.3萬畝以上,高原夏菜保持在1萬畝左右。但由於耕地碎片化問題突出,生產方式以農戶分散種植為主,出現了「有產品無品牌、有產出效益低、有收益成本高」的情況,蔬菜種植沒有形成規模。為解決上述問題,果園鎮實施了2.6萬畝的高標準農田整治項目,實現了「小地整大連成片,渠路修成一條線,地塊整得平碾碾,省水省肥人清閒」。
果園鎮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總投資3854.83萬元,畝均投入1465元。果園鎮黨委副書記馬玉龍說:「果園鎮高標準農田建成後,運用了滴灌、水肥一體化等現代農業技術,提高了水資源利用率,降低了農藥化肥用量,目前已經能夠逐步實現集約化經營、機械化生產、品牌化銷售。」
多措並舉
「高標準農田+」助推農村事業發展
農耕時節,放眼望去,肅州區高標準農田上,大型農用機械來往穿梭,先進的農用技術被逐步推廣使用,這與高標準農田建設和農業集約化相融合密不可分。
肅州區堅持高標準規劃、連片開發,持續提高耕地綜合產能。通過集中連片開展高標準農田建設,為農業產業結構調整、農業機械化發展、新技術推廣應用、新型農業經營主體培育創造了有利條件,為促進農業生產經營方式轉變、保障糧食安全、提升農業競爭力、促進農民增收奠定了基礎。
經過幾年發展,肅州區高標準農田建設不僅停留在平整土地、復耕荒地、連片碎地層面,還與多項農村事業相結合,形成了一套「高標準農田+」的發展經驗,在農業集約化、美麗鄉村建設、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等方面取得顯著成效,實現了現代農業產業化、規模化、集約化和機械化發展,群眾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明顯改善。
近年來,肅州區高標準農田與土地增減掛鈎、環境綜合整治緊密結合,通過一系列手段建設美麗鄉村。
「過去,耕地旁、道路上堆著很多柴火,農用機械進不來,也不好看。現在路寬了,配套設施安裝好了,村莊也美觀了。」總寨鎮西店村5組村民盧建明說。
肅州區將無序村落和單莊獨戶拆除復墾,全面清理了居民點前後亂搭亂建的棚圈、柴草秸稈堆,並配套了道路、綠化、供暖等基礎設施,農民生產生活條件得到改善。
與此同時,肅州區把高標準農田建設項目與土地流轉、產業結構調整、新型經營主體培育、環境綜合整治相結合,形成了大田託管、灌溉託管等多種經營模式。
沃野千裡
高標準農田在肅州走得更遠
肅州區立足產業基礎和區域優勢,主動招大引強,著力提升特色農業發展質量。在戈壁農業、高原夏菜、奶源飼草、食用菌等產業方面主動出擊,有的放矢,通過龍頭企業帶動,有效推進土地規模化、集約化經營,全面提升特色農業發展質量。
肅州區通過土地平整、撂荒耕地復墾、中低產田改造,推廣機械深松、測土配方、增施有機肥、秸稈還田、綠色防控等措施,最大程度挖掘新增耕地資源潛力,全區新增耕地、復墾撂荒地、鹽鹼地3.1萬畝,農業綜合機械化水平達90%以上,耕地地力提升了1個等級,糧食生產供應能力顯著增強。
圍繞市場需求,肅州區著力培育新興業態,按照「發揮優勢、突出特色、集中連片、提升品牌」的思路,大力發展拱棚蜜瓜、戈壁西瓜、有機小雜糧、馬鈴薯、中藥材、食用菌、甜葉菊、優質林果、高原水產等特色產業。
「今後,我們將積極借鑑『三變』改革與戈壁農業發展、特色產業培育、美麗鄉村建設融合互促的有效做法,按照『扶大、扶強、扶優』的原則,加大對土地流轉、設施農業發展的扶持力度,大力培育能人大戶、家庭農場、農民專業合作社等新型經營主體,促進農業集約化、規模化發展。」肅州區農業農村局局長程剛華說。(姚明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