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哈爾濱通河縣松花江發生了這樣一幕,13歲女孩意外墜江,情急之下不會遊泳的姥姥也跟著跳了下去...
6月30日,52歲的楊阿姨帶著13歲的外孫女小萍在松花江邊洗衣服,由於疏忽洗衣棒掉入了水中,楊阿姨便讓外孫女小萍去撈上來。
回想起當時的情景,小萍仍然心有餘悸。
「我下水後,感覺(水深)就到下半身吧,洗衣棒離我也不遠,但我就是夠不到它,然後我一撲就夠到了。」
但當她要轉身往回走的瞬間,卻被湍急的江水絆倒,瞬間就被淹沒在了水中。
眼見著外孫女掉水裡了,情急之下,不會遊泳的楊阿姨也跳入了水中。
「孩子露個頭髮,我就想同歸於盡了,因為我回家已經沒意義了,所以我就想跟她一起死,(你進到水裡面之後你是不是也發生了危險)我發生了危險,我就是這個手遊不動,這個腳也撲騰不了,水沒有了,氣上不來了,但是我嘴就不能讓它進水,我就憋著,我撲騰也撲騰不了,我就感覺孩子把我拽下去了,浪水打到我眼睛的時候,我就發現這個男的就蹬蹬蹬就跳下去了。」
跳下水救人的是通河縣退休醫生呂如松。事發時,他正和妻子在江邊散步。看到有人落水,呂如松顧不上脫衣服,直接跳進水中救人。
「只看她們娘倆在水裡撲騰,這個期間你什麼也想不了,啥危險不危險,你根本就想不了,就只想著把她倆救上來,就這麼一個想法,所以說當時我打算脫鞋,鞋都沒脫下來,就這麼下去的。」
呂如松抓住了楊阿姨和小萍,將兩人拉向岸邊。但由於岸比較陡,呂如松體力也不支,三人無法上岸。這時,岸邊一位大娘把手邊的一個編織袋遞給呂如松,將三人拽了上來。看到這祖孫倆沒有大礙,呂如松默默離開了現場。
雖然祖孫倆的性命保住了,但是這次的經歷對於孩子來說卻是一次難以磨滅的陰影,甚至會影響孩子一生。
而家長安全意識的薄弱以及對孩子管理的疏忽正是發生這場意外的罪魁禍首。
家長的細心是呵護孩子健康至關重要的一步
近年來,孩子在家長的疏忽管理下,慘劇屢屢發生...
「4歲男童被鎖車中身亡」,曾有這樣一則新聞引起社會廣泛關注。
山東某幼兒園劉園長用私家車,將3歲半的小諾從家中接走上學。到幼兒園後,劉某將孩子遺忘在車中。直到17時才被發現,孩子已死亡。
「車內有七八十度,孩子像被蒸熟了一樣」。因沒有校車,家長每月給園長300元交通費接送。
對於孩子可能會在車裡中暑的這種情況,很多家長都不以為然。
「我就離開一會,孩子能出什麼事。」
暴曬在陽光下的轎車,車內溫度會上升得非常快。即使開了窗戶,幾乎也無法阻止溫度快速上升的趨勢;更別提完全封閉車內悶熱的環境,經過一段時間之後,車內的溫度將達到一個人體無法適應的恐怖高溫!
陝西鹹陽,肖女士帶著兩個孩子在海泉灣溫泉世界兒童戲水池內玩耍,沒多久,肖女士就發現4歲的兒子不見了蹤影,經過大家一個多小時的找尋,最終發現孩子已經意外溺亡。
四川宜賓一大人抱著孩子打電話,小孩不慎墜樓身亡。
據相關統計,中國每年近1000萬個孩子受到意外傷害,其中重傷及殘疾者超過100萬,死亡兒童達10萬,平均每天死亡270餘名。而這些傷害事件中,大多數與監護人的疏忽失職有關。
警醒!!!
沒有哪一個家長是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健康平安的長大。由於家長安全意識的匱乏以及這種「僥倖」心理,才導致了這麼多悲劇的發生。
夏日高溫悶熱的天氣來襲,暑假即將來臨,而玩水是小孩子們的天性,也是孩子們偏愛的「避暑活動」,家長們一定不能疏於防範。
給孩子們做好安全知識的普及,防患於未然!
「五不」
1. 不在泳池內過分嬉戲打鬧
2.不私自或者與夥伴們結隊下水遊泳
3.不在沒有做好熱身運動前下水遊泳
4.不在沒有家長或老師的監護下遊泳
5.不在沒有安全措施、安全人員的水域裡遊泳
溺水自救方法
1.保持冷靜,不要慌張,發現周圍有人時立即呼救;
2.保持身體放鬆,讓身體飄浮在水面上,將頭部浮出水面,用腳踢水,防止體力喪失,等待救援;
3.身體下沉時,可將手掌向下壓;
4. 如果在水中突然抽筋,又無法靠岸時,立即求救。如周圍無人,可深吸一口氣潛入水中,伸直抽筋的那條腿,用手將腳趾向上扳,以解除抽筋。
5.當施救人員救援時,聽從施救人的指揮。
在教給孩子們預防溺水以及溺水自救方法的同時,也要教會孩子如何救援他人的知識。
千萬不要貿然的跳下水去救助別人!!!即使會遊泳!
1.遇到有人溺水,孩子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大聲呼救,去尋求大人的幫助,並撥打110、120等急救電話。
2.觀察周圍,看看有沒有竹竿長棍、浮板、救生圈等物品。在確保自己安全的情況下,把救援物品拋給溺水者,嘗試把溺水者拉上岸。
3.千萬不要直接用手拉溺水者!溺水者求生欲望極其強烈會抓住救援者,讓救援者無法脫身,更有甚者會被拉入水中。
家長們在給孩子做好安全常識的普及時,自己也要時刻保持警惕,留意可能發生溺水的地點,在看護孩子時小心小心再小心,讓孩子遠離危險地帶。
—《END》— 你有在看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