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很多人經常會問「海鮮是發物嗎?」「癌症患者能吃嗎?」,最近一朋友和我說她的媽媽患上了宮頸癌,如今正在治療,平時最喜歡吃的就是海鮮,各種蝦、蟹等等都是她的最愛,但是一直有人說海鮮是發物,現在是想吃又不敢吃,就非常的矛盾。那麼今天醫生就來告訴大家,海鮮究竟是不是發物。
海鮮屬不屬於發物?
在揭開這個謎底之前,先來討論一下什麼是發物?生活中只要生病,很多家長就會說不能吃發物,在大家看來,牛羊肉是發物,海鮮是發物,一些水果也是發物,似乎多數能吃的食物都是發物,那如果是這樣,生病的人或是患癌的人是不是就什麼都不能吃了?其實在醫學上並沒有關於發物的記載,主要是民間總結出來的一些經驗,吃了之後可能會導致患者病情加重,或是誘發一些不良症狀的食物,就被稱之為發物。
簡單一點來說,就是某種食物你吃了之後,如果出現了不對勁的情況,這種食物對你而言就是「發物」。但是這種食物對於別人而言,可能沒什麼影響,所以發物能不能吃,還需要結合自身情況來看。那麼海鮮是否屬於發物呢?對於一些患者來說,確實是發物,因為海鮮容易使人過敏,一些患者吃了之後可能會出現不良反應,所以就要避免食用。國際免疫協會聯盟曾表示,小清蛋白是主要的過敏原,也就是說像是魚蝦等等食物,或會加重病情。
對於癌症患者來說,海鮮能不能吃需結合個人情況來看,如果癌症患者本身對海鮮不過敏,適量的食用一些可補充營養物質,可補充蛋白質,對於身體的恢復有一定的好處。但如果癌症病人對海鮮過敏,就不能食用了。像文中提到的朋友的媽媽,平時就喜歡吃魚蝦,患上宮頸癌之後,如果對海鮮不過敏,適量進食是有益的。
其實關於海鮮,還有很多的傳言,每次海鮮都很「無辜」,總被說不能吃。有人說海鮮裡面有寄生蟲,是不能吃的,導致一些愛吃海鮮的人不敢下口。其實海鮮做熟之後或是經過殺菌,就可以正常的食用。海鮮當中最常見的寄生蟲就是異尖線蟲,如果捕撈之後直接就食用,會有一定的危險性,但現在多數的海鮮都是人工養殖的,其實沒大家想像的那麼危險,只要將其做熟,當中的寄生蟲就已經被殺死了,可以放心食用。
現在大家生活條件好了,對於吃上面有更多的要求,很多人喜歡吃生魚片,是因為吃起來很新鮮,如果是從正規渠道購買的生魚片,當中的寄生蟲控制是達到要求的,也是可以正常吃的,但是如果沒達到食用標準,就別隨意吃了。總而言之,海鮮對一些人來說是發物,癌症患者可以根據自己的身體情況來判斷是否適合吃海鮮,合理飲食,對身體不會造成傷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