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警惕:口罩汙染

2020-12-14 陽帆起航正當時

編者按:距離新冠肺炎疫情首次暴發的時間點似乎越來越遠,但不代表新冠肺炎已經消失,它或許會常態化地伴隨我們左右。因而,口罩有可能成為我們常態化下的必需品。在口罩成為人們常用必需品的同時,大家也應該看到,口罩汙染,正嚴重威脅著我們賴以生存的生態系統。

2020年9月9日,海洋保護組織阿爾貢納塔研究所(Instituto Argonauta)的研究人員在巴西東南部聖保羅州的一處海灘發現了一具企鵝屍體

經過解剖,發現死亡企鵝的胃裡有一個廢棄的 N95 口罩。根據企鵝遷徙路線推測,它是跟隨隊伍從阿根廷南部巴塔哥尼亞地區出發覓食,然後錯把口罩當成了食物。研究人員認為,「兇器」很有可能來自遊客。因為 9月 7 日是當地法定假日,聖保羅北部海岸的海灘上遊客成群,僅在 4 月 16日至 9 月 13 日期間,研究人員就在此區域撿到了 113 個被丟棄的口罩

這隻企鵝是全球範圍內第一隻被記錄到的因吞食口罩而死的野生動物,但它不會是唯一的受害者。

第一次口罩汙染警報

資料顯示,第一次口罩汙染警報來自中國香港。

2020 年 1 月 22 日,香港確診首例新冠肺炎患者。大約兩個月後,環保組織「海洋亞洲(OceansAsia)」在位於大嶼山西南海岸的索罟群島處發現了被衝刷上岸的廢棄口罩。自那以後,研究團隊每次去海灘都會發現被丟棄的口罩。

「海洋亞洲」是長期活躍在偏遠島嶼,專門追蹤海洋塑料汙染來源的環保組織。從該團隊近期的調查數據中發現,位於香港迪士尼樂園附近的一處海灘上,不到五分鐘時間,就撿拾到了 12 個廢棄口罩。按照團隊研究人員推算,這批口罩的來源可能是香港,或者珠江水域。

據香港環境保護署不完全統計,自 6 月起,香港居民每日的口罩消耗量為四至六百萬。保守估計有 2% 的口罩將被隨意丟棄也就是說,每天有超過 10 萬隻口罩正在汙染香港及其周邊環境,其中還不包括從堆填區洩露出的口罩。

口罩開始威脅海洋

2020 年 6 月 5 日,世界海洋日過去僅四天時間,海洋再次傳來口罩汙染警報。

這一次,是法國環保組織「清潔海洋行動」成員在地中海海濱城市昂蒂布附近海域發現的。當天,團隊成員和往常一樣潛入海中清理垃圾,在此之前,這裡堆積的大多是一些塑料瓶、易拉罐等生活垃圾,而這一次,海床中隨處可見的竟然是口罩、一次性手套等疫情必備防護用品。

經過清點,共有手套 14 只,醫用口罩九個。雖然數據不高,但在當時,距離法國解封,僅兩周時間。

「清潔海洋行動」的創始人意識到,這可能只是一個開始。為了應對這次疫情,法國當局已經訂購了 20 億隻一次性口罩。考慮到口罩的大規模使用,創始人猜測,地中海的廢棄口罩數量甚至可能會超過水母的數量。

香港大嶼山愉景灣的海灘上,環保組織「海洋亞洲 (Oceans Asia)」的創始人石明凱 (Gary Stokes) 向法新社的鏡頭展示了他從海灘上撿到的一把廢棄口罩

這一現象引起了法國高度重視,法國政客埃裡克·帕傑特向總統馬克龍表示,流入到海洋的一次性口罩需要 450 年才能完成降解,這一新型汙染對環境造成的持久破壞和影響,相當於一顆顆「生態炸彈」。

而在此之前,加拿大也曾發出同樣擔憂。

「炸彈」口罩

一次性口罩一般是由無紡布、熔噴布過濾層、橡皮筋多種塑料以及金屬等難以分拆的材料組成,其回收再利用至今仍是世界性難題。此外,口罩重量輕,容易隨風浪進入海洋,再在洋流和潮汐的作用下漂流到其他地方。

美國化學學會(ACS)一項研究顯示,如果按照全球人口每天使用一個口罩的標準,全球每月就會增加 1 290億個廢棄口罩和 650 億副廢棄手套。近幾個月來,除了中國香港、加拿大、法國,日本沿海和附近水域,土耳其和歐洲海岸也都出現了廢棄口罩的蹤跡。

這也意味著,疫情防護用品一旦處理不當,將讓海洋、城市,甚至更多領域再次陷入危機,而這種危機已經不僅僅是對生態系統的破壞,還極有可能造成疫情的反覆

根據青島市疫情防控工作最新結果,目前已找到充分證據鏈,證實新冠病毒可由物傳人,並且在冷凍條件下,病毒可長期存活。也就是說,防護用品處理不當,除了會長時間難以降解、被動物誤食導致死亡、造成環境汙染外,我們很難保證這些「遺失在外」的廢棄物沒有攜帶新冠病毒,讓疫情捲土重來。

廢棄口罩如何處置

意識到疫情防護用品的危害性之後,就是處理問題。

疫情暴發以來,世界各國政府、專業機構和民間環保組織都在試圖首先為口罩找到一個哪怕是臨時的歸處,但至今仍舊沒能解決這一問題。目前最普遍的方式,還是將廢棄的防護用品經過密封后再丟至垃圾桶內。

需要注意的是,像口罩、一次性手套等廢棄物因為重量較輕,極容易被風吹起、被水衝走,所以最好是將這類廢棄物放在有蓋子的垃圾桶內。此外,口罩屬於不可回收垃圾。

對於丟入垃圾桶內的廢棄防護用品如何處置的問題,綜合目前各國衛生管理部門的處理思路,主要有兩種:焚燒和填埋。世衛組織曾建議醫療機構將使用過的口罩和防護服通過專業防護措施集中就地焚燒;而美國疾病控制和預防中心的指導方針是要求廢棄的個人防護裝備和其他醫療廢棄物一樣,需經過消毒後再進入焚化爐和填埋場。

通過這些,我們很容易看出,專業機構給出的建議都集中於不要讓用過的防護用品演變成病毒繼續存活的棲息地,但對於無法回收,且集合了多種塑料和金屬等難以分拆材料組成的口罩,更好的處理方式仍有待探索。

目前,有奧地利、印度等地的研究者提出將其作為補充燃料用於供暖發電或者通過液化將廢舊口罩變成化石燃料等方式回收再利用,但這些形式目前還是無法保證對環境是否會產生影響。

編輯:程城

相關焦點

  • 環保生活盛行下,看阿迪達斯如何做好「綠動」表率?
    01阿迪達斯天貓超級品牌日,赴約「綠動」環保生活最近一周,阿迪達斯家族的微博、微信、天貓商城、小紅書等社交媒體平臺官方帳號頭像集體變綠,這是在為1月11日的「即刻綠動」環保主題超級品牌日做鋪墊。因此,直播當天,品牌代言人鄧倫現場助陣,講述自己綠色環保故事。「第一次看到宣傳片裡塑料垃圾對地球造成的危害至今都深受觸動,自己日漸養成了隨手帶水杯和筷子習慣。」
  • 口罩又有新玩法,創新防汙染口罩品牌「AōAir」獲 180 萬美元融資
    「AōAir」官網據外媒 FinSMEs報導,近日,防護空氣汙染設備製造商「AōAir」獲得了 180 萬美元融資,此輪融資由 Blackbird Ventures 領投,Oregon Sports Angels 參投,此外,這其中還有 30
  • 「環保餐具」的英文怎麼說?用英文聊海洋汙染
    stainless steel straw不鏽鋼吸管straw 除了有「稻草」的意思之外,還可表示「吸管」,stainless steel 則是「不鏽鋼」,所以 stainless steel straw 就是「不鏽鋼吸管
  • 「鼠年十大消費新聞」選舉結果出爐 !
    消委會指10宗新聞均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當中有4宗涉及防疫物資與日常生活物資、3宗是與旅遊相關,而另外3個熱門主題「最離譜」、「最抵讚」、「最大快人心」的消費新聞都是與新冠肺炎疫情有關,反映市民最關注的仍然是與新冠肺炎疫情相關的議題。
  • 100 % 由植物材料製成的運動鞋來了,你會選擇這種「環保」鞋嗎?
    在上周一篇文章中,愛範兒介紹了一些公司為了減少洗衣服對環境造成的汙染,研發出一種穿幾個月不用洗的衣服。越來越多的產品主打環保的賣點,最近加拿大一個鞋類品牌 Native Shoes 推出了一款 100% 由植物材料製成的運動鞋,可完全生物降解,甚至還能堆肥。
  • 「眾志」推銷國產口罩
    曾公開主張「港獨自決」的香港眾志忽然「愛中國貨」,讓人當場O嘴,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及耳朵,這是真的嗎?冇花冇假,千真萬確。眾志昨日宣稱,從美國訂購的十萬隻口罩已經抵埠,質量符合美國標準,產地是中國。
  • 環保明星|王力宏等好萊塢環保男星!「2020發生了太多自然災害」
    裡安納度多次就氣候變化發表國際演講,早前的澳洲山火事件,他創辦的「Earth Alliance」便承諾捐出300萬美元助澳洲救災,除了捐款,更會成立「Australia Wildfire Fund」項目協助當下澳洲的消防工作和救援野生生物,以恢復其生態系統。當中已開展了200多個環保項目,做實事減輕氣候變化對環境的傷害。
  • 這口罩能阻隔病毒嗎?日本必買推薦「口罩」挑選教學,看懂包裝單字不買錯!
    、「口罩戴久了耳朵會痛,呼吸又不順」。大氣當中存在著許多汙染物,其中細懸浮微粒(PM2.5)指的是直徑2.5微米以下的懸浮粒子,因為非常細小,很容易進入人體裡面造成疾病,被公認為是加重呼吸道疾病的元兇,現在世界各國多以PM2.5的濃度當作空氣汙染的指標。要減少這些汙染物對人體的影響,除了要從許多生活習慣著手改善之外,戴口罩更是有效的方法之一。不只花粉、病毒飛沫也有效阻隔!
  • N95的「口罩之心」——蔡秉燚
    N95口罩為什麼被稱為「N95」?
  • 【獨家發布】臺灣四十年來空氣汙染問題與對策
    第五次修訂「交通工具空氣汙染物排放標準」80.11.01 第一次修訂「汽油及替代清潔燃料引擎汽車第二期排放管制標準申請審驗合格證明及新車抽驗作業要點」80.12.27 交通部第一次修訂「各級政府機關購置低汙染省油公務車輛採購作業要點」81.02.01 第二次修訂「空氣汙染防制法」81.04.10 環保署公布「固定汙染源空氣汙染物排放標準」(83
  • 「都戴上口罩了,化妝給誰看?」,女生到底為了什麼一定要化妝
    就算戴上口罩,也絕對蓋不住你的美麗和自信。「嗡嗡-嗡嗡-」關掉震動的手機,輕聲起身下床,快速梳洗坐回桌前,照著微弱白光保養化妝,這是我每天的早晨。從2019年11月延燒至今的肺炎疫情仍未止息,隨著大規模擴散,間接影響著民眾的生活和心理情緒。
  • 警惕「風雲計劃」
    反對派改變過去以激進行為頻繁搞事博取眼球獲得支持的所謂「直接對峙策略」,開始謀劃和實施更為長遠、更有針對性的「議席爭奪戰略」。除了將主要資源與精力投放到建立全面「對抗性公民社會」、「自發性社區議政」的所謂「新型抗爭模式」外,最為核心的一點在於,意圖通過新一輪的政治操作,去達到全面獲取席位、重新整合反對派力量的目的。
  • 日本購物最新必買新寵兒──日本市售「口罩」功能與種類介紹
    「走進空氣不流通的捷運車廂,老是聞到不好的氣味.」 「到人多的公共場所,怕被傳染病菌.」「口罩戴久了耳朵會痛,呼吸又不順.」這些想法是否常在你腦中出現?也許,你需要一個好的「口罩」。「樂吃購!日本」要來介紹日本藥妝店、便利商店都買得到的「口罩」,一起來看看有哪些新穎功能與好看的設計吧!
  • 日本疫情加劇,這家生產口罩和「神藥」的企業卻股價大跌,咋回事
    一個月前曾為中國送來大批救援物資的日本,如今不得不催促企業加班加點趕製口罩。日本是口罩大國, 1.24 億人口,每年卻要消耗數十億隻口罩,支撐起一個年產值超過 370 億日元(約合 25 億元人民幣)的產業。日本口罩琳琅滿目,其中一款「加溼口罩」曾風靡中國,生產商是小林製藥。
  • 中年人的「得物」、滴滴「太難」以及安德瑪運動口罩|極客一周
    圖片來源:滴滴官方微博「性侵直播」鬧劇後 滴滴發聲滴滴太難了。上周滴滴被傳將被美團收購,前者在官方微博發了一條更新,一副水墨畫的小蝦扯著一顆真正的雞蛋——「真有人編,真有人信」,滴滴用一個看似輕鬆的方式,指責消息是「蝦扯蛋」。
  • 警惕環保主義帶來的全球生存危機
    幾十年來死亡人數幾千萬,已經遠遠超過納粹的大屠殺「600萬」,也比目前疫情死亡人數高很多。Rachel Carson被環保主義視為環保聖母,但是也被另一些人視為用筆殺人的惡魔。從某種角度講,「寂靜的春天」也是造成人類死亡最多的一本書。
  • 【疫情之下】你有「口罩暗瘡症」的煩惱嗎?
    即使原本不是油性皮膚的女士,在一天10小時戴口罩的情況下,也冒起了痘痘。自新冠肺炎爆發以來,很多女士(或男士)們都相繼出現了一種新型皮膚問題,叫「口罩暗瘡症」,意指因為戴口罩而不斷生暗瘡。在這一定要戴口罩的防疫時期,若果真的患上了「口罩暗瘡症」,我們可以如何處理?又有什麼方法可預防及改善嗎?
  • 口罩手套用完亂丟嚴打難禁…垃圾掃不完堵塞下水道
    熱帶風暴過後,一次性口罩、手套與消毒紙巾形成的垃圾汙染,在上州倫斯勒郡(Rensselaer County)發酵;該郡的立法委員日前在聲明中表示,郡府在過去十年中,已花費8000萬元更新下水道設備,但近期大量防疫物資被丟棄在街道與停車場上,雨後被衝進下水道,導致系統被損壞。
  • 【證嚴上人12月3日高雄環保場歲末祝福】氣候峰會 深思環保
    地球若健康,五穀雜糧就豐收;地球若不健康,我們就沒有得吃。人間啊!好在有大家(環保志工)的用心,希望臺灣(慈濟)在那裡(聯合國氣候變遷會議)可以替地球說說話,怎麼樣來節能減碳,可以減少消費不再汙染。」人生遇苦不怨嘆 來生所造今生受2015年高雄首場歲末祝福於3日舉行,近四千五百位環保志工分別於高雄靜思堂講經堂、國議廳、和敬廳接受上人祝福,聆聽上人開示。與高雄環保志工已一年未見的上人,首先親切地向志工們問候,並透過「2015年慈濟大藏經」影片的播放,開示「大藏經」的意義。「剛才看到我們的『慈濟大藏經』,為何叫做『大藏經』?
  • 「各地環保動態」黔西南州召開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暨生態環境保護...
    5月8日,黔西南州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暨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推進會在興義召開,會議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生態文明思想和黨中央、國務院,省委、省政府關於打贏汙染防治攻堅戰的決策部署,總結全州汙染防治攻堅戰和生態環境保護督察問題整改工作,分析面臨的形勢和挑戰,對下一階段工作進行再部署再推動再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