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惕環保主義帶來的全球生存危機

2020-12-18 水木說財

1、每年殺死100萬人的DDT環保禁令

環保主義者喜歡以保護地球之類的名義推行他們的極端環保主張。但是環保主義的主張,經常給人類帶來生存災難。從某些角度說,環境汙染的災難,還不如環保主義帶來的災難。

環保主義災難中最著名的一個例子,是限制農藥DDT帶來的人道災難。

從二戰時代開始,DDT大量用於對抗黃熱病、斑疹傷寒、絲蟲病等蟲媒傳染病。在印度,DDT使瘧疾病例在10年內從7500萬例減少到500萬例。主要原因在於DDT對各種蚊子的高效滅絕。

1962年,為了紀念瘧疾得到控制,諸多國家在當年的世界衛生日發行了世界聯合抗瘧疾郵票。這是最多國家以同一主題,同時發行的郵票。許多國家的郵票都採用DDT噴灑滅蚊的設計。

同一年,也是環保主義的一個裡程碑。

一個心憂天下的美國作家 Rachel Carson 發表「寂靜的春天」,闡述農藥對生態圈的毒害,引起轟動,誘發以後幾年反對DDT之類農藥的環保熱潮。

在環保壓力下,許多國家立令禁止使用DDT等有機氯殺蟲劑。瘧疾很快捲土重來。在非洲,每年大約有一億多的瘧疾新發病例,每年大約有100多萬人死於瘧疾,而且其中大多數是兒童。

幾十年來死亡人數幾千萬,已經遠遠超過納粹的大屠殺「600萬」,也比目前疫情死亡人數高很多。Rachel Carson被環保主義視為環保聖母,但是也被另一些人視為用筆殺人的惡魔。從某種角度講,「寂靜的春天」也是造成人類死亡最多的一本書。

由於這樣的人道災難,世界衛生組織不得不在2002年宣布重新啟用DDT,用於控制蚊子的繁殖以及預防瘧疾,登革熱,黃熱病等在世界範圍的捲土重來。

甚至可以說:如果沒有「寂靜的春天」誘發的反對農藥的環保風暴,屠呦呦可能根本得不到諾貝爾獎,因為早在1962年,瘧疾本來就是一種即將被滅絕的疾病。如果全球持續使用DDT,瘧疾根本就是一種可以忽略的稀罕疾病。

環保主義者並未善罷甘休,這些年來他們一直在努力,脅迫各國政府限制農藥的使用。雖然無數的非洲人和南亞人依然承受瘧疾和登革熱的痛苦,雖然這些疾病的致死總人數遠遠超過COVID-19和SARS,比農藥中毒致死人數更是高千百倍,環保主義者對農藥的打壓依然在不斷加強。

去年,在溫州等城市,登革熱又開始流行。溫州大街上到處都是預防登革熱的宣傳畫。很多宣傳強調消除積水,消滅蚊子。但是沒有一張宣傳畫寫著「多打農藥、剿滅蚊子」。靠減少積水消滅蚊子,只是杯水車薪的徒勞,只有大面積噴灑DDT之類的農藥,才是根治蚊子的良方。

在上海,你也會看到越來越多的綠化和越來越多的蚊子,卻很少看到打農藥。

由於環保主義者對農藥的妖魔化,城市居民對農藥更是有恐懼,無論在任何一個城市小區打農藥,都會激起居民的強烈反對。在上海,跳蚤也越來越多,很多小區的跳蚤隨著寵物加速了傳播。

或許遲早有一天,蚊子傳播的傳染病,或者跳蚤傳染的鼠疫,會成為比COVID-19更可怕的疾病。或許直到那一天,人類才會意識到環保主義者妖言惑眾帶來的災禍。

2、化肥禁令導致的全球性饑荒

環保主義可能帶來的另一個可怕的未來,是限制化肥導致全球性的饑荒。

所幸的是,在中國,化肥和農藥依然還可以在農田普遍使用,這些年才不至於造成糧食危機。中國人能夠吃飽飯,關鍵因素不是袁隆平的雜交稻,實際上雜交稻只佔很少比例。

最關鍵的,是化肥和農藥的普及,大大提高了糧食產量。

這幾年一些環保分子開始以政治正確的姿態,試圖在全球大規模限制化肥和農藥的使用。他們一旦得勢,就是全球大災荒的開始。

化肥和農藥的使用,把大米畝產量從以前的二三百斤提高到一千多斤。

農藥不僅僅提高糧食產量,還提高畜牧業的產量。在DDT之類的農藥開始用於畜牧業除蟲後,肉類的產量提高了一倍。

飼料裡的抗生素添加劑,有機砷之類的添加劑,都大大提高了肉類產品的產量,讓普通大眾吃得起肉。而這些添加劑,環保主義者長期努力去限制、禁止。

如果有一天,真的全球都去種植和養殖「有機食品」,那麼,全人類的糧食和肉類減產不止一半,可能會減產到原來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

在局部地區,若是遇到蝗蟲之類的災害,或者禽獸類傳染病,可能產量清零。

現在,非洲蝗蟲、貪夜蛾,正在威脅人類的糧食。聯合國正在發出全球性糧食危機的警告。但是,即便如此,還是有大量的環保主義者不斷向各國政府施壓,試圖阻止化肥、農藥、獸類抗生素的使用。

他們還以環保的藉口,說各種養殖場汙染環境,汙染水源,甚至說牛羊放屁汙染環境。然後讓養殖業承擔極其昂貴的環保成本和環保稅,終究導致大量養殖業破產倒閉。他們最大的能耐,就是把我們吃的各種東西變得昂貴,數量變少,一旦遇到意想不到的災害,就會大批大批人餓肚子甚至死亡。

大多數強硬的環保主義者都是富人和中產階級。他們自己屬於餓不死的人,餓死的總是底層人。他們甚至不會意識到環保主義給人類造成的災難,卻會把環保主義造成的災難推責給其他原因。

如果我們對這種環保主義者客氣,等到全球餓死了很多人,他們依然還會認為這是其他問題,而不會檢討他們自己的罪惡。你甚至無法與他們正常交流,因為大多數環保主義者都是有嚴重認知缺陷的人,比如瑞典那個腦袋有問題的環保女孩。如果必須讓他們為自己的無知造成的傷害做一個公平的處置,就應該把他們扔到被蝗蟲吃光的非洲農田去自生自滅,或者扔在蚊子肆虐的地方接受瘧疾和登革熱。

此時此刻,聯合國為糧食問題憂心忡忡,prepper們已經囤積食物準備度過難關,而大片大片的良田正載種產量極低的「綠色食物」。大片大片因為環保問題被關閉的養殖場尚未恢復元氣,他們又期待吃的都是沒有抗生素和飼料添加劑的「健康肉」。

如果我們竟然尊重這種環保主義者,人類餓死的概率就會增加許多倍。

3、劫貧濟富的能源騙局

環保主義者還喜歡做的一件事,是用能源來威脅大眾。他們一百年前就提醒大家地球的能源和資源會不夠用,不要把地球上屬於子孫後代的資源都用光。現在一百年過去了,人類消耗的石油、電力、鋼鐵,比以前多了二個數量級以上,並沒有什麼能源缺乏,甚至也沒有任何礦產缺乏導致工業產業鏈停頓。

他們會不斷警告說石油會用完。到現在石油價格降到一分錢一桶,甚至負40美元一桶,石油便宜到委內瑞拉這樣的石油大國經濟破產,他們依然天天威脅大家石油會用完,會帶來人類能源困境。

然後他們不斷呼籲各國政府去補貼並不好用的電動汽車。比如特斯拉之類的富人玩具。雖然工程師們早已計算出特斯拉汽車的能耗和汙染高於汽油車,雖然新加坡早已對特斯拉收取「高能耗費」,但是這些腦袋有問題的環保主義者依然覺得「新能源」才是未來,他們甚至不知道最簡單的歷史:電動汽車在一百多年前的產量是高於汽油車的,汽油的發展淘汰了電動汽車,汽油才是新能源。

這些環保主義者並不需要在寒冷的冬天開車於荒無人煙的北方地帶。他們也不需要開車長途跋涉。他們需要的是「一百米幾秒」的加速娛樂體驗。因為他們中的大多數,就是玩車的有閒階級。

然後他們通過各種施壓,讓各國政府給富人玩具車補貼。而補貼的錢,來自普通納稅人的錢。

這種劫貧濟富的可恥遊戲,就是這群環保主義者的傑作。而大批的資本家也趁機配合,撈一把納稅人的錢,以新能源補貼的名義。

為了養活他們的「新能源車」,他們製造各種不平等去打壓普通人適用的石油車。無論石油價格低到一分錢一桶還是負四十美元一桶,他們都認為應該提高汽油的售價,而用掠奪的錢去補貼「新能源車」。

所以,這群環保主義者不僅僅是腦袋有病這麼簡單,只能用邪惡和無恥去形容他們。

4、禍國殃民的工業環保主義

環保主義者的作惡還不僅僅是這些。他們還很喜歡對工業下手。

一個真實的例子:在上世紀五十年代,一千克火箭液體燃料的價格是一美元左右。但是,幾十年後價格漲到一百多美元,雖然科技發達了,製造成本更低了,為何價格上漲這麼厲害?

因為這種燃料被認為是一種可能汙染環境的東西。為了避免洩露汙染環境,在整個生產、包裝、運輸、監控等方面,都要全面加強。而火箭燃料並不是什麼批量極大的產品,這些環保費用分攤到燃料上,就把價格提高了一百多倍。

類似的例子遍布所有的工業領域。大量的產業因為無力承擔環保費用,或者環保吃掉了利潤,終於倒閉。環保主義者不會認為這是他們的過錯,他們依然憤怒譴責企業做得不好,認為他們不能改進技術,但是,環保主義者本人並不會給企業掏一分錢用於環保費,他們也不在乎企業倒閉導致千千萬萬的人失業陷於困境。

窮人生活艱難的原因有諸多,其中至少有很大一部分離不開環保主義者過於苛刻的要求導致工業產業的高成本。他們浪費的不僅僅是社會資源,還可能是許多底層產業人本來可以擁有的幸福和富足。

幾乎所有的環保主義者都是偽君子。他們經常滿世界坐飛機,經常開著汽車長距離自駕,經常住著有空調、暖氣的高能耗大房子,他們實際上消耗的物品和排放的汙染,比底層窮人要多很多倍,但是他們絕不會檢討自己的消耗和汙染。他們會集體熄燈一會兒,叫「地球一小時」,但是他們竟然坐飛機和特斯拉世界跑,卻不去計算他們自己的能源損耗和汙染。

5、被全球驅趕的製造業

環保主義者大多數處於產業鏈的最上層,對於整個工業體系和產業鏈一無所知。所以他們有一些奇怪的偏好,比如說他們認為城市市區應該只有住宅、餐廳、寫字樓、醫院、咖啡廳之類,不應該有工廠。他們會把各種「低端產業」和「汙染企業」趕出大城市,遷到距離市區很遠的地方。

這種結構的規劃,導致的結果是慘重的。首先,很多名校畢業生不再願意到那些除了工廠啥也沒有的「xx園區」工作,尤其是製造業人才短缺。製造業才是一個國家真正的競爭力,這個道理90%的精英都不懂。

另一個問題是通勤距離變長。在上世紀,工廠和居民區交疊,人們住在工作地點附近,走路或騎自行車上班,通勤產生的碳排放接近於零。現在需要坐車或開車二十公裡甚至四十公裡去上班,通勤碳排放是以前的上百倍。這種汙染,絕大多數環保主義者裝聾作啞,他們只要城市裡面看起來沒有工廠,並不在意這種園區規劃帶來的通勤汙染。

另一個更可怕的問題是產業園區的高度專業化,一旦遇到交通中斷、全面封城,整個產業鏈就會徹底中斷,整個國家甚至全球經濟陷入癱瘓。尤其是發達國家,在環保主義的壓力下,許多採礦、原料、化工、製造、加工類的「低端產業」轉移到發展中國家,一旦遇到疫情阻擋全球貿易,或者戰爭導致國際合作中斷,基本上全世界所有國家的產業鏈都斷了。只要這種阻斷超過半年,就是全球性的經濟大蕭條。

這種事在以前沒那麼嚴重。那時候城市裡面到處是自發形成的產業鏈「而非規劃的園區」,各種亂糟糟的產業都有,工業產業鏈主要是地區性的短鏈。即使遇到封城或封省,局部產業鏈還是可以湊合著轉動的。

在環保主義者的推動下,這種美好過去已經不復存在。

如果疫情持續幾年,國際產業鏈就難以恢復,而食物由於環保主義的努力嚴重缺乏,或許環保主義造成的次生災害會遠比疫情來的更可怕。

相關焦點

  • Pokemon Go面臨「生存危機」,開發者分享疫情帶來的挑戰
    Pokemon Go面臨「生存危機」,開發者分享疫情帶來的挑戰Pokemon GO 的開發者就在疫情中感受到「生存危機」,不知怎樣對應情況。負責開發 Pokemon Go 的 Niantic 高級產品經理 Matt Slemon 在一個訪談中表示,目前的疫情對他們的遊戲而言可說是生死攸關,如果他們繼續開發新內容但全部留在疫情結束後才推出,對於玩家而言也是不能接受。
  • 36國口糧報缺,全球生存危機爆發
    病毒帶給人類的不僅是致命的恐懼,還有對生活環境的影響,目前多個國家經濟已經被病毒高速衝擊,全世界的失業率也加速提高,在種種因素的疊加之下人類將面臨更大的危機!那就是食物---民以食為天,對很多人來說食物短缺絕對比病毒還要可怕。根據聯合國「世界糧食日」數據顯示,全球有36個國家正陷入糧食危機當中,有8億人處於飢餓狀態。
  • 全球變暖,蝴蝶也遭殃!色彩斑斕的小蝴蝶生存危機最嚴重?
    全球變暖,蝴蝶也遭殃!色彩斑斕的小蝴蝶生存危機最嚴重?在一個正經歷全球變暖的世界裡,蝴蝶用翅膀吸收或反射太陽熱量的能力可能決定了它們的種族延續。日前發表的一項英國研究呼籲花園、公園和農場設置更多陰涼、涼爽的場所。
  • 三文魚神秘集體死亡,禍首竟是未知輪胎劇毒,會帶來生存危機嗎?
    而此前的研究已經表明,輪胎顆粒本身已佔全球海洋中微塑料顆粒的30%,是微塑料的主要來源。這意味著大量的6PPD-醌將會排入河流和海洋,不可能只有三文魚一種魚類對這種劇毒化合物敏感,整個地球水生環境都可能受到巨大影響,進而影響到人類的食物來源。三文魚大量死亡的原因已經找到了,然而情況卻不容樂觀,科學家們目前還束手無策。
  • 5本危機生存類小說,怪物降臨地球,末世危機,時刻面臨生死抉擇
    《全球進化》——作者:咬狗很經典的末日文。地球物種在突然出現的「紅霧」的影響下開始瘋狂進化,人類只是其中一員,為了生存,心靈與身體同時進化,和其它物種的生存競爭構成了本書的核心矛盾推動點,主角和夥伴,以及人類這個族群在進化狂潮中掙扎求存的故事。
  • 3大危機事件撲面而來,專家:提高警惕
    2020年已經接近尾聲,在歷經一年的天災人禍後,世界各國的發展進程都受到了程度不一的影響,非洲爆發的蝗蟲災害、美國與澳大利亞山火的肆虐、越南的颱風襲擊等,不論是從其爆發規模而言還是從它們帶給人類的損失看待,這些災難都創下了多項記錄,但到現在,還有讓世界大部分國家深受困擾的一大危機,
  • 2020年最後一個月不太平,3大危機已浮出水面,值得世界警惕
    然而,同樣有3件黑天鵝事件威脅著人類的安危,全球必須提高警惕。 伊朗軍官揚言一定復仇,雙方都已經提高警惕,進入戰備狀態。 但是,現在的美國一片混亂,正處於權力過渡時期,還有很多棘手的事情要去面對,如果疫情在得不到控制,病毒會在更大的範圍內進行傳播,這不僅會對全球的安全產生威脅,還會嚴重影響全球經濟復甦。
  • 美盟友向全球發出警告:第三次世界大戰或將來臨,各國必須警惕
    2020年對於全球來講,是極具挑戰性的一年,一場突如其來的疫情給全球投下一顆「重磅炸彈」,多國緊急拉響警報,開始了漫長的抗疫之路,全球各國都陷入了恐慌狀態,然而就在2020年即將結束之際,新一波的疫情捲土重來。
  • 近90%教育培訓機構陷生存危機,線下教育又該何去何從?是危機還是...
    2020年對於教育培訓機構來說,是一場巨大的生存考驗,最大的問題不是賺錢、盈利,更多的是如何轉變思路活下來。 教育機構生存艱難 因為疫情,全國各地的教育培訓機構基本在疫情開始前就已經停止教學,最多是完成年前的寒假課程。本以為年後再招生開課,哪想到時間就已經到了6月中旬。
  • 接下來 全球糧食危機?這是大國博弈最後的籌碼!
    來源:葉檀財經文/時晨晨只有糧食危機,才是致命的危機。今年特別倒黴,危機頻繁爆發,地緣政治危機、流行病危機、流動性危機、金融危機、經濟危機等等相繼出現。終於,大家的關注點輪到了「糧食危機」上了!只有危機來了,他們的作用才凸顯出來:平時聽他們話的機構,才能夠活下來。在聯合國,最不討好的一個部門差不多也是,糧農組織(FAO)。他只幹一件事:提醒全球糧食危機。
  • (新華經典·每周一書)|《戰略遠見:美國與全球權力危機》
    一場席捲全球的新冠疫情,除了讓大眾結結實實過足「宅」癮,在每天應接不暇的新聞轟炸中,人們可能還意外地收穫了認識世界的全新視角。站在當前這個史無前例全球抗疫的關口,每個人對「百年未有之大變局」的體驗都更加鮮活、深刻,也更加切身體會到個人與世界其實緊密相連。毋庸置疑,世界在變。但,變從何來?將往何去?也許《戰略遠見》能給你帶來啟發。
  • 韓國免稅店行業陷入生存危機,你怎麼看?
    這種流行病使原本競爭激烈的韓國免稅店行業集體陷入生存危機,主要是免稅店的顧客驟然下降。韓國免稅店面臨哪些困難?他們如何拯救自己?到2020年和2021年,全球範圍內的全球性GDP累計損失可能達到9萬億美元,這比日本和德國的經濟總和還多。「由於新的冠狀流行病的傳播和相應疫苗的開發存在高度不確定性,即使在短期內控制了流行病,冬季也可能會回來。
  • 2020年最後一個月不太平,3大「危機」已顯露,世界各國都需警惕
    眾所周知,對於世界各國來說,2020年是非常不平凡的一年,因為在這一年當中世界受到了衛生事件的侵襲,這也是導致很多國家的經濟發展都受到了阻礙,除此之外,印度還在邊境方面不斷的搞事情,這也是讓很多國家都深受其害,現如今2020年雖然已經來到了最後一個月,但仍然有3大危機已經顯露了出來,這是需要全世界都去警惕的。
  • 全球新冠疫情期間,警惕恐怖分子趁機作亂!
    目前,全球新型冠狀病毒疫情形勢愈發嚴峻。最新數據顯示,全球新冠肺炎累計確診病例超過86萬例,累計死亡病例超過4.2萬例。全球的政治經濟都受到不同程度的影響,國際油價暴跌、奧運會延期、糧食危機或席捲全球......有安全機構發布警告稱,這場全球的衛生和健康災難很可能為「聖戰」分子創造機會,利用混亂襲擊遭受疫情重創的國家或地區。
  • 為什麼不違約——理解全球債務危機的全新視角
    我們如何解釋債務國寧願推進極不受歡迎的緊縮政策,給自己的經濟造成巨大的損害,給自己的人民帶來難以言喻的痛苦,而使債權人毫髮無損?為什麼不違約?在本書中作者選取了不同的角度來研究這個問題。他借鑑了以前政治經濟學發展的見解——特別是關於20 世紀80 年代的拉丁美洲債務危機的研究——突出這些問題的社會屬性和政治屬性,而不是將主權債務償還看作純粹的經濟問題。
  • 《戰略遠見:美國與全球權力危機》既穩定又協作的新東方
    20世紀初,歐洲處於全球影響力的頂峰,可是僅用30年就把自己徹底毀滅了。歐洲猛然跌落是有原因的,德國崛起了,變得越來越強大,變得過分自信,歐洲當時的體系很難容納下德國。在今天的新亞洲,中國的崛起引發的挑戰很像當年的德國。法國怨恨1870年被普魯士打敗的事,反對德國的崛起,對德國保持著警惕。現在的印度與當年的法國相似。
  • 【調查顯示超過兩成德企因疫情面臨「生存危機」】德國伊弗經濟...
    文 / 夏洛特2020-07-07 03:18:33來源:FX168 【調查顯示超過兩成德企因疫情面臨「生存危機」】德國伊弗經濟研究所7月6日公布的一項調查顯示,超過兩成受訪德國企業認為新冠疫情令其面臨「
  • 最熱門的對衝基金策略正面臨生存危機
    他們還提出了一個問題:如果一場重創全球經濟的致命流行病的到來都不能對賣空者有利,那麼還有什麼能呢?紐約動態貝塔投資公司(Dynamic Beta investments)創始人安德魯·比爾(Andrew Beer)表示,「生存危機是真實存在的。這並不是什麼新現象,但隨著時間的推移,情況變得越來越糟。當市場下跌時,對衝基金股票下跌得更多。」
  • 全球降息:甘之如飴 危機暗藏
    「過去一年裡,美國經濟面臨著全球經濟疲軟和經貿事務等帶來的一系列重大挑戰,為了給美國經濟提供『緩衝』與『保險』,美聯儲降低了利率。」鮑威爾的講話也體現了這一思路。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美國研究所副研究員孫立鵬稱,美國今年首次降息主要受金融市場波動影響,第三次降息也在於穩預期。從這三次降息的效果看,貨幣政策還是對美國經濟起到了關鍵的託底作用。
  • 全球持續寬鬆是黃金主要推動力 但仍需警惕季節性因素
    來源:匯通網原標題:黃金交易提醒:全球持續寬鬆是黃金主要推動力,但仍需警惕季節性因素,日內關注兩大數據周四(5月21日)現貨黃金窄幅震蕩,現報1745.18美元,跌幅0.17%。不過,全球股市普遍上漲、對各經濟體陸續重啟的預期變得更加樂觀、消費者需求料將逐步恢復,這些因素則令金價的上漲動力受到限制。此外,圍繞Moderna疫苗測試的鬧劇已成為影響市場的不確定性因素美元走弱部分支撐金價,但警惕市場消化美聯儲負利率預期另一個對金價構成支撐的因素是近期美元走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