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是迅銷旗下 快時尚品牌GU戰略如何區別於優衣庫

2021-01-10 CFW時尚

核心提示:同樣是日本迅銷集團(Fast Retailing)的重點品牌,無論是品牌定位還是定價戰略,GU 卻似乎一直活在優衣庫(Uniqlo)的陰影之下。

同樣是日本迅銷集團(Fast Retailing)的重點品牌,無論是品牌定位還是定價戰略,GU 卻似乎一直活在優衣庫(Uniqlo)的陰影之下。

GU 品牌 CEO 柚木治(Osamu Yunoki)再次強調,「更低的定價」是 GU 區別於優衣庫的關鍵所在,而相對優衣庫的實用基礎服裝品牌定位,GU 是快時尚。「雖然也會有些例外,但理想的價格是優衣庫的一半,或至少便宜30%。」

截止至2月28日的2018上半財年,GU 銷售額同比增長8%至1058億日元,但同店銷售額略下滑。今年日本的冬天較為寒冷,是出售外套、棉服的絕佳時機,但因品牌這兩款商品的數量有限,GU 錯失了增長機會。與此同時,受益於秋冬系列強勁的銷售額,優衣庫本土市場銷售額同比增長8.5%至4936億日元。(詳見《華麗志》此前報導: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2018上半財年銷售額和利潤雙增長,創始人柳井正稱「說不準什麼時候退休」)

通過實用的功能性基礎款服裝,優衣庫建立了廣闊的客戶群體,GU 則關注更緊追潮流的款式。後者推出的7分闊腿牛仔褲備受年輕消費者的追捧,且品牌當前的平均價格「低於1000日元」(約合人民幣60元)。

柚木治表示:「我們所處的時代,消費者不可能只跟隨一種趨勢。」為了與優衣庫區分開來,GU 未來將進一步下調價格。「設定明顯不同於優衣庫的價格,是我們的命脈。」

品牌計劃,未來主要依靠東南亞生產,確保提供低價格商品。不過,2017年底起,GU 決定把熱門商品的後續生產從東南亞轉移至中國,這一舉措能把從下單到商品到達門店的時間縮短至30天,比原來的時間快1~2周。儘管將加工工作轉移至中國提高了成本,但品牌認為,高峰時期段的商品需求,足以抵消成本費用。中國的勞工成本是越南的兩倍,是孟加拉的四倍。

就季前的初期產品而言,GU 品牌依舊會從孟加拉和東南亞採購產品。以東南亞負責初期生產,中國跟進後續生產的組合方式,GU 能夠在保持成本競爭力的同時,保證緊急訂單的快速交貨。

日本紡織品進口商協會(Japan Textiles Importers Association)數據顯示,2016年,日本進口的中國製造服裝佔總量的65%,但2011~2016這五年來,這一數據比例下滑了16個百分點,同時東南亞製造商品的比例增長了10多個百分點至23%。

同時,GU 還試圖通過內部團隊的面料研發,保證服裝的品質。當然,還會把潮流趨勢整合進服裝設計。柚木治表示,GU 不能依靠「純日式潮流」來推動銷售額增長,未來會在商品中融入「當地風格」,如推出適合亞洲熱帶氣候國家的短褲等商品。

GU 還旨在擴展實用款服裝產品線,但這一戰略未免依舊有優衣庫的影子。如何權衡實用性和品牌差異化是柚木治所面臨的一大挑戰。「我們暫時還沒決定實用商品、潮流商品在總商品中的各自佔比。」

今年3月,GU 與 Louis Vuitton 前男裝藝術總監 Kim Jones 推出品牌史上首個設計師聯名系列。這一系列在品牌線上渠道、日本和臺灣的指定門店,及所有香港門店有售,具體商品包括牛仔夾克、拼接毛衣等。該系列的廣告大片由 Kim Jones 掌鏡拍攝,造型師為 Melanie Ward。同時,品牌還在 GU 銀座旗艦店舉辦了限時遊擊店活動。

而就在公布與 Kim Jones 的聯名系列之前,GU 與日本知名動漫 Neon Genesis Evangelion(簡稱 EVA)推出授權聯名系列,出售數款周邊。該系列在 GU 的官網和兩家香港門店有售。相信有優衣庫實力強大的聯名產品在前,GU 的聯名之路也從中有所裨益。(關於優衣庫強大的跨界聯名產品戰略,詳見《華麗志》此前報導:華麗點評|如何向優衣庫學「跨界」?)

擴展海外市場,是 GU 的另一個緊要任務。2006年創立至今,GU 品牌在海外市場共有14家門店,但到2019年8月,品牌的海外門店數有望增長至50家,其中多數新門店將落戶亞洲。

在迅銷集團的支持下,GU 品牌也有獨特的技術優勢,如引進自助結帳設備和數位化票據。柚木治表示,希望公司能「繼續成為行業先驅。」

註:當前100日元約合人民幣6元

丨消息來源:Nikkei Asian Review、WWD、Asia Trend

丨圖片來源:GU 官網

來源:華麗志  作者:蔣晶津


相關焦點

  • 優衣庫姐妹品牌GU進入中國 比優衣庫更便宜更時尚
    歲末年初,日本快時尚品牌GU(需求面積:1000-1500平方米)在中國開出第二家門店,選址於上海金光綠庭廣場,賣場面積約為1000平方米。這是繼優衣庫(需求面積:1800-2000平方米)之後,迅銷集團旗下的另一品牌GU加速布局海外市場的又一舉措。
  • 優衣庫同門品牌GU推出虛擬模特「YU」
    核心提示:與優衣庫(Uniqlo)同屬於日本時尚集團迅銷旗下的快時尚品牌GU(極優)日前宣布,推出3D虛擬模特:YU。 與優衣庫(Uniqlo)同屬於日本時尚集團迅銷旗下的快時尚品牌GU(極優)日前宣布,推出3D虛擬模特:YU。
  • 迅銷公布優衣庫和GU主要合作工廠名單 中國共161家
    日本快時尚巨頭 Uniqlo(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Fast Retailing),卻試圖讓自己的產品生產流程更加透明化。日前,迅銷集團公布了旗下品牌優衣庫和 GU 的主要面料工廠名單。該名單上的供應商包括集團在中國、印尼、孟加拉、泰國、日本、越南、柬埔寨、韓國、馬來西亞和土耳其的面料廠和製衣廠,其中,中國的工廠共計161家。
  • 日本快時尚品牌在華過得怎樣? 優衣庫、GU等喜憂參半
    另外,快時尚品牌們通常會以超高的薪水聘請奢侈品設計師加盟,打造一流的形象,讓消費者產生:「花最少的錢,買最時尚的產品」的錯覺。而說到快時尚界,擁有眾多快時尚知名品牌的日本就不得不提。   日本快時尚品牌在中國過得怎麼樣?   作為一個時尚之都,日本在快時尚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尤其是在亞洲地區,更是吸引了無數的粉絲。
  • 快時尚品牌節節敗退,GU憑什麼勢如破竹?揭秘優衣庫師妹逆襲真相
    2015年1月,英國快時尚品牌 TOPSHOP 從日本市場撤退;2016年8月,H&M 集團旗下品牌 Monki 從日本市場撤退;2019年10月,美國洛杉磯快時尚零售商 Forever 21 從日本市場撤退;……
  • 優衣庫姊妹品牌GU退出韓國 它在中國還好嗎
    中國商報/中國商網(記者 王玥)優衣庫(UNIQLO)母公司迅銷集團日前宣布,旗下快時尚品牌GU即將退出韓國市場。GU一直被業內視為優衣庫的姊妹品牌,進入中國市場已有七年時間,在快時尚行業發展低谷期,它在中國的表現如何?
  • 優衣庫同公司品牌GU推出虛擬試衣模特YU
    優衣庫同公司品牌GU推出虛擬試衣模特YU來源:聯商網2020-03-17 11:32聯商網消息:日前,迅銷集團旗下快時尚品牌GU(極優)通過官方微信宣布,推出3D虛擬模特:YU。GU方面表示,YU是一位年滿20歲的大學生,身高158cm,擁有開朗的性格、自由的靈魂,對潮流趨勢非常敏感,喜歡時尚和美食,座右銘是「好好吃,好好睡」。
  • 優衣庫母公司營利雙跌 快時尚品牌發力中國市場
    來源:中國經營報優衣庫母公司營利雙跌 快時尚品牌發力中國市場本報記者/許禮清/孫吉正/北京報導疫情之下,快時尚品牌均面臨著前所未有的挑戰,優衣庫也不例外。紡織服裝品牌管理專家、上海良棲品牌管理有限公司總經理程偉雄告訴《中國經營報》記者,疫情常態化的衝擊下,全球服飾產業都面臨萎縮的局面,對於類似優衣庫以實體端門店為主導國內外品牌衝擊尤其很大,業績下滑避免不了。目前企業需要解決的就是如何更好地生存下去。
  • 快時尚服裝店趨向多品牌集合
    時下快時尚品牌正在不斷引進兄弟品牌聯手瓜分國內的時裝市場。除了與設計師合作計劃,優衣庫、ZARA和H&M等快時尚品牌除主品牌加速擴張外,還推出多品牌戰略,向更細分的年輕市場或者輕奢侈品市場進軍。  擴張乏力  H&M、優衣庫、ZARA這些快時尚品牌早在6月開始,就展開了打折競賽。
  • 日本迅銷集團旗下高端牛仔品牌J Brand將實施重大改革
    核心提示:近日,日本時尚巨頭迅銷集團(Fast Retailing)宣布,將為旗下的美國高端牛仔品牌J Brand實施新的商業戰略計劃。新的戰略顯示,從2021年夏季系列起,會削減J Brand的批發渠道,而是擴展直營渠道。也就是說,未來J Brand品牌的產品只能在迅銷集團指定的直營零售渠道進行售賣。
  • Uniqlo 優衣庫母公司Fast Retailing 迅銷投資1,000億日元進行物流...
    Ltd. (9983.T) 迅銷集團周二宣布,將於Daifuku Co Ltd.(6383.T) 株式會社大福進行物流方面長期戰略合作,以服務集團3萬億日元的年銷售。快時尚巨頭Uniqlo 優衣庫母公司表示,兩間公司將在迅銷東京Ariake 有明倉庫的基礎上,改革和完善公司的物流體系,雙方將仔細評估迅銷目前的分銷現狀,開發創新和革命性的物流系統,以更快地向客戶交付產品。
  • 優衣庫海外市場單季收益首超日本 GU前景尚不明朗
    1月12日,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公布了2017/18第一季度報告(2017.9.1-2017.11.30)。在截止去年11月底為止的第一財季,迅銷集團收入大漲16.7%至6170億日元,約合359.2億人民幣,股東應佔純利潤增長12.7%達785億日元,約合45.7億人民幣,經營利潤1139億日元,同比增長28.6%。
  • 迅銷集團大公子掛帥,旗下高端牛仔品牌 J Brand 將實施重大改革
    優衣庫的母公司、日本時尚巨頭迅銷集團(Fast Retailing)日前宣布,將對旗下的美國高端牛仔品牌J Brand實施全新的商業模式戰略。J Brand 董事會主席兼迅銷集團高管、柳井一海(Kazumi Yanai)表示,品牌「當前的商業模式與我們所期待的未來願景相悖,儘管當前的市場日趨飽和,但希望本次轉變能讓這個知名的牛仔品牌重獲活力。」
  • 拆解優衣庫:日式時尚觀的全球進擊
    產品數量和出新速度也是優衣庫和其他快時尚品牌的重要區別之一。作為快時尚鼻祖,Zara每年會給市場帶來7.5萬個SKU(消費產品的最小單位),H&M的SKU少一些,但也保持了相當的數量,優衣庫一年推出的SKU數量只有這些競爭對手的約十分之一。
  • Uniqlo優衣庫母公司Fast Retailing迅銷優化物流系統 將在日本推出...
    Uniqlo 優衣庫日本門店招牌無時尚中文網(微信號:nofashioncn)2016年6月19日報導:據日經新聞報導,Uniqlo 優衣庫母公司Fast Retailing Co.Ltd.迅銷集團旗下主要品牌Uniqlo 優衣庫已經聯手Seven & i Holdings Co., Ltd. 日本公司推出「在Uniqlo 優衣庫電商購物7-11便利店實體店取貨」的服務,不過該服務只適用於日本市場,首期主要涵蓋東京、神奈川、埼玉和千葉的5700間7-11,隨後將擴展至日本其他城市。Fast Retailing Co.
  • 財報|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第三季度收入下降近40%,已下調全年收入...
    截至5月31日,迅銷集團2020財年的前九個月,綜合營業收入為1.5449萬億日元,同比下降了15.2%,營業利潤下降了46.6%,為1323億日元。按市場來看,迅銷旗下核心品牌優衣庫第三季度在日本本土的收入同比下降35.5%,經營利潤下跌74%。而其在全球其他市場的收入則同比下降45%,運營虧損14億日元。
  • 優衣庫姊妹品牌GU走了一條不同的路
    也許大多數人對於GU這個品牌還是陌生,但如果說起它的母公司迅銷集團和姊妹品牌UNIQLO(優衣庫)便耳熟能詳。主攻線上銷售2013年的秋天,GU進入中國,這要比UNIQLO晚了近12年。在快時尚中,UNIQLO的價格已算「親民」,但GU的價格比前者平均再低20%~30%左右。
  • 「低配版優衣庫」GU大舉進入中國,它會討好年輕人嗎?-虎嗅網
    該品牌產品主打低價,平均定價是優衣庫的60%-70%,曾有過「低價版優衣庫」的稱號。此前,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曾對外宣稱計劃在未來十年,在包括中國在內的海外市場開出1000家GU門店。大力推廣GU品牌的背景是迅銷集團主力品牌優衣庫近期因為「異常溫暖的冬季」而連續下滑的業績。迅銷集團財報顯示,在剛剛過去的2016財年,集團淨利潤同比暴跌56.3%。
  • 快時尚2020上半年盤點:6個品牌僅開33家新店 GAP反超優衣庫
    根據贏商網不完全統計,上半年,包括H&M、優衣庫(需求面積:1800-2000平方米)、無印良品、UR、C&A、GAP在內的六個快時尚品牌在內地僅新增33家門店(不含升級重開門店),新店數量同比去年直接腰斬,ZARA、MJstyle暫未監測到拓展動態。
  • 日韓貿易爭端加劇,「低價版優衣庫」GU將全面撤出韓國市場
    文|Lily Ji優衣庫母公司迅銷集團於5月22日宣布,旗下快時尚品牌GU即將退出韓國市場,位於韓國的三家GU線下門店和線上商店也將在今年夏季逐步停止運營。GU是迅銷集團在2006年10月創建的品牌,平均定價是優衣庫的60%至70%,被消費者稱為「低價版優衣庫」。GU於2018年9月正式進入韓國,在首爾開設了品牌的第一家門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