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記錄麥可-喬丹與芝加哥公牛隊 1997-98 賽季的十集紀錄片《最後之舞》正在騰訊體育上映。由騰訊體育高級編輯潘謹勤所著一書《公牛王朝》也已同步開啟線上連載。
全明星賽結束之後,皮蓬沒有停下腳步,最終,他在1993-94賽季場均拿到22.0分,得分榜第8位;8.7個籃板球,籃板球榜第23位;5.6次助攻,助攻榜第19位置,以及2.93次搶斷,搶斷榜第二位。評選1993-94賽季的常規賽MVP時,有7個記者將第一票投給了皮蓬,最終他僅次於休斯敦火箭隊的哈基姆·奧拉朱旺、聖安東尼奧隊的大衛·羅賓遜,MVP榜單中位列第三。
公牛在常規賽中取得55勝27負,較之前一個賽季少贏了兩場球,失去喬丹還能拿到這樣的成績,公牛球員的表現令人刮目相看。「每個人都非常努力,尤其是斯科蒂,他在這個賽季是當之無愧的領袖,我覺得他才是常規賽MVP,」傑克遜說,「他將所有人都團結在一起,率領他們打出最佳水準,他非常的無私。」
傑克遜承認他曾低估了皮蓬,「最早在1990-91賽季,我認為他已經成型了,三連冠期間,他穩步上升,但我沒有想到他能成為一個出色的得分手」。
僅從常規賽而言,公牛不需要喬丹了,但季後賽呢?
「我們都很清楚,季後賽才是最重要的,」皮蓬說,他有極強的危機感,一方面是性格使然,薩姆·史密斯形容皮蓬「經常會莫名的不自信」,另一方面,公牛在全明星賽後的戰績並不理想,只有21勝14負,勝率只有60.0%。
首輪季後賽,芝加哥公牛3比0橫掃老冤家克利夫蘭騎士,前兩場比賽,公牛在主場加起來贏了17分,客場他們被騎士逼入加時,皮蓬在加時賽還剩1分25秒時突入禁區,左手上籃,鎖定勝局。這場比賽,皮蓬雖然有8次失誤,但拿到全隊最高的23分、11個籃板。
另一個功臣則是新秀庫科奇,作為替補,他拿到全隊第二高的18分。
公牛在東部半決賽的對手,還是老熟人——他們連續第四年遭遇紐約尼克斯。與1992-93賽季相似,沒有主場優勢的公牛,又一次在客場0比2落後。回到主場,公牛將比分扳成1比2,但最後1.8秒發生的一切,超出人們的想像,包括已經成為看客的喬丹。
皮蓬的意氣用事,毀掉了這支球隊整個賽季營造出來的團結氣氛。
「菲爾錯了,」皮蓬始終堅持他才是受害者,「作為球隊領袖,我的存在意義就是在那個時候站起來,執行最後一投。菲爾對待我的態度是不公正的,我必須做出回應,不管對或者錯。人們或許並不喜歡聽到我說這樣的話,但這就是我的答覆。」
僅從那場比賽的表現來看,傑克遜堅持讓庫科奇而不是皮蓬絕殺,的確值得商榷,當時皮蓬20投10中,拿到25分,而庫科奇作為替補,5投1中,只拿到6分,更何況庫科奇的6罰3中,而皮蓬則是3罰全中,萬一尼克斯犯規,皮蓬在罰球線上也會比庫科奇更值得隊友、教練與球迷信賴。
這深深刺痛了皮蓬,他一向感情用事,沒有喬丹長袖善舞的能力,「我沒什麼名人朋友,在籃球圈裡,卡爾·馬龍可以算是我的朋友,但也不是最親密的」,所以包括球員、教練在內的圈內人一邊倒地批評他時,皮蓬更為憤怒,認為自己被欺負了。
「有些人可能會忍耐,會任人宰割,說一些言不由衷的話博得別人的好感,但我不會,」皮蓬說。
皮蓬沒有意識到,他對待庫科奇的態度有些不同。
助教約翰尼·巴赫後來也承認,如果傑克遜讓另一名球員,阿姆斯特朗或者格蘭特,甚至當時因為傷病纏身已經無法長時間呆在球場上的約翰·帕克森執行絕殺,都不會引發皮蓬如此激烈的反抗。但庫科奇不同,皮蓬潛意識裡將他視為自己的競爭者。
1990年選秀大會,公牛用第二輪總第29號籤摘下22歲的託尼·庫科奇,那是是皮蓬第一次聽到託尼·庫科奇的名字,而在隨後的兩年,公牛總經理傑裡·克勞斯一次次地向他提起庫科奇,給他與喬丹看庫科奇在義大利打球的錄像,「聽著,你們很快就會擁有另一個全明星隊友了」。
這些還沒有刺激到皮蓬,但在1991年的續約談判中,克勞斯刻意壓低了價格,因為他想在1993年空出150萬美金,克勞斯告訴皮蓬:「這些錢是留給託尼·庫科奇的。」
喬丹都忍不住為皮蓬打抱不平,他說:「這事兒做得太糟糕了,斯科蒂已經證明他是NBA最好的球員之一,庫科奇還沒有。」
他與皮蓬都對還未曾見面的庫科奇充滿厭惡感。
1992年巴塞羅納奧運會,喬丹與皮蓬第一次見到庫科奇——美國隊與克羅埃西亞在小組賽中相逢。有位記者詢問喬丹:「你會與你未來的隊友託尼·庫科奇打招呼嗎?」
選擇站在皮蓬一邊的喬丹冷冷地說:「不,我不會說克羅埃西亞語。」
這並不是讓庫科奇最尷尬的,比賽才是。喬丹與皮蓬整場比賽瘋狂地防守庫科奇,後者11投2中只拿到2分。「我從來沒有見過那樣的防守,」庫科奇說。
皮蓬在賽前就告訴記者,他非常興奮,他想封殺庫科奇,但這並不是因為他與庫科奇的恩怨,「不,我和他之間沒有仇恨」,這場比賽是送給克勞斯的。「我希望所有人都能看到我與庫科奇面對面交鋒的結果,」皮蓬在賽後說,「我都想給他(克勞斯)買一個最大屏幕的電視了。」
喬丹在一旁笑了,他說:「我確信斯科蒂會在第一時間把錄像寄給傑裡,不管他在哪兒,他都能看到這一切。」
1992-93賽季,皮蓬聽到了有關庫科奇的問題:「你覺得他能打NBA嗎?」
他冷漠地回答:「我猜他還沒有做好NBA級別對抗的準備。」
但皮蓬沒有辦法改變克勞斯的決定,喬丹也不能。1993年,庫科奇來到NBA,克勞斯最開始為他準備了一份8年總價值為1780萬的合同,但被NBA否決,因為公牛的薪金空間不足。克勞斯打了一個擦邊球,他先與庫科奇籤了一年合同,薪金為102.5萬美金,約定賽季結束後續約。
1994年4月,常規賽剛結束,克勞斯就迫不及待與場均拿到10.9、4.3個籃板、3.4次助攻的庫科奇續約,他給出了一份6年總額為2400萬美金的合同。
也就是說,在季後賽開打之前,皮蓬已經知道,1994-95賽季,庫科奇的薪金超過他了——他只有226萬美金,而庫科奇能拿到326萬美金,差了整整100萬美金。
傑克遜選擇讓庫科奇而不是皮蓬絕殺,無意間激化了矛盾,讓皮蓬在那一剎那徹底失去理智。
從另一個角度出發,公牛與尼克斯的這次系列賽非常激烈,雙方球員的脾氣都很暴躁。就在這場比賽的第二節,公牛替補球員喬·喬·英格利什給了尼克斯後衛德裡克·哈珀一肘,當時兩人並沒有發生衝突,等到格蘭特對查爾斯·奧克利犯規,後者執行罰球時,英格利什突然與哈珀對罵,然後扭成一團,雙雙被逐出場。
皮蓬承認,激烈的比賽對他造成了很大影響,「我當時的情緒已經非常激動了」。
值得慶幸的是,正如傑克遜在電話中告訴喬丹的那樣,皮蓬賽後在更衣室中立刻向他的隊友與教練道歉,並且得到原諒。公牛暫且抹去這難堪的一幕,繼續前行。
第四戰,皮蓬的表現無可挑剔,他拿到25分、8個籃板與6次助攻,僅有1次失誤,公牛在第二節贏了11分,一直保持領先優勢,最終95比83擊敗尼克斯,將總比分扳成2比2——與1992-93賽季的東部決賽有著相同的走向。
遺憾的是,公牛沒能在客場贏下第五場。
芝加哥人原本是有機會的,還剩2.1秒時,公牛仍然以86比85領先,尼克斯隊的休伯特·戴維斯在頂弧投籃,皮蓬殺過來封蓋,戴維斯就勢倒地,裁判的哨子響了,皮蓬當時都快瘋了。休·霍林斯,就是讓尼克斯得到兩次罰球的裁判,他始終認為自己沒有錯:「我沒想太多,但我覺得斯科蒂·皮蓬的確犯規了。現在我們回頭再看那次判罰,你可以吹也可以不吹,但在那個晚上我吹了。」
所有人都知道這次判罰徹底改變這個系列賽的結局。「一般來說,那樣的動作會被吹犯規,但在那個時間點,他們之前從沒有吹過犯規,」傑克遜說,「這意味著我們失去了主動權。」
儘管回到芝加哥的公牛仍然頑強地將比分扳成3比3,而且現場球迷都親眼目睹了皮蓬在派屈克·尤因頭上的扣籃,但在紐約的第七場,公牛77比87輸球。那個賽季,尼克斯最終殺入總決賽,3比4不敵「大夢」哈基姆·奧拉朱旺領銜的休斯敦火箭。
「沒有麥可·喬丹,公牛會更好?」這一討論還沒有到達高潮,戛然而止。
「斯科蒂·皮蓬媲美麥可·喬丹,是公牛的最佳領袖?」這個話題卻有了兩極化的趨勢。
在後來的一次採訪中,公牛老闆傑裡·雷恩斯多夫對1993-94賽季的球隊評價最高。「那是我最喜歡的球隊,」雷恩斯多夫說,「如果沒有紐約(第五場)的那記糟糕判罰,也許我們能進總決賽。斯科蒂證明他是球隊的領袖,他邁出了關鍵一步,變成真正的男人。」
有些球員與雷恩斯多夫抱有同樣的觀點。比如剛進入球隊的比爾·溫寧頓,他說:「斯科蒂是這支球隊的心臟與靈魂,他將球隊扛在肩上,關鍵時刻他都能站出來。」
又比如皮特·邁爾斯,他對皮蓬的評價更高:「斯科蒂的表現不可思議,他為我們做任何事,他槍下每一個關鍵籃板,他能防守整個三分區,他讓每一個人的動作變得更簡單。」
有些球員,尤其是與喬丹、皮蓬一塊兒拿到三連冠的老球員,對皮蓬的態度有些複雜。「沒有麥可,斯科蒂當然是最好的,」格蘭特說,「但是……」
他沒有說出來,但聽的人都懂。
與其他人不同,皮蓬對這個賽季的總結簡單而現實。「我之前從來沒有這樣的機會,因為麥可在這兒,特別是我的前三個賽季,」皮蓬說,「現在,我有了足夠的空間,我很享受我的成長。」
他努力扮演喬丹的角色,而且還覺得自己做得不錯。
傑裡·克勞斯並不這麼想。
1992年,克勞斯與皮蓬的矛盾徹底爆發,他們之間的關係非常淡漠,多虧情商更高的喬丹、傑克遜經常會用開玩笑的方式淡化他們之間的矛盾,並且努力掩飾,不讓媒體知道。喬丹離去的那個賽季,克勞斯與皮蓬之間只剩下傑克遜一座橋梁,左抵右擋,已經有些招架不住。
賽季結束後,克勞斯繞過傑克遜,找來助教特克斯·溫特與約翰尼·巴赫,他拋出一個瘋狂的問題:「我們交易斯科蒂·皮蓬,怎麼樣?」
1987年,克勞斯不惜得罪喬丹,交易來選秀權摘下皮蓬。他們關係最開始非常融洽,克勞斯被譽為皮蓬的伯樂,也經常暗示教練在戰術上向皮蓬傾斜,但另一方面,克勞斯從未真正將皮蓬視為超級球星,對待他與喬丹的態度迥然不同,而這讓性格非常敏感的皮蓬懷恨在心。
即便皮蓬打出他最好的一個賽季,克勞斯仍然相信他不是公牛最好的領袖。1990年,皮蓬因為偏頭疼導致公牛在東部決賽第七場輸給底特律活塞,克勞斯就想過交易皮蓬,遭到喬丹與傑克遜的反對,但他只是沒有徹底打消這個念頭,只是將它隱藏起來。
現在,已經在他心裡藏了四年的小惡魔又開始冒出頭。
溫特與巴赫幾乎不敢相信他們聽到的是真的,尤其是巴赫,他的回應非常激烈:「傑裡,你瘋了嗎?」
克勞斯面色鐵青,中止了這次問詢。
巴赫成了克勞斯遷怒的對象。克勞斯控制欲望極強,一旦他將某個人踢出「我的人」的名單,就會立刻施以報復。他曾經與巴赫達成口頭協議,會與他續約,合同到期後,巴赫提到口頭協議,克勞斯說:「啥?口頭協議沒有用,你拿出合同來。」雙方鬧得不歡而散,巴赫就此離開公牛。
溫特與巴赫並不知道,克勞斯在諮詢他們之前,已經開始交易談判了。
1994年6月底,西雅圖超音速隊(後改名為俄克拉荷馬雷霆)爆出消息,他們可能與公牛交易,用大前鋒肖恩·坎普加上數個未來選秀權做籌碼,換取皮蓬。消息人士透露,超音速主教練喬治·卡爾還利用私人關係,給喬丹打了電話,詢問他對這筆交易的看法。喬丹給的答覆非常簡單:「(如果交易)你會成為贏家。」
皮蓬快瘋了。
他的經紀人吉米·塞克斯頓不停地向公牛施壓,但沒有任何效果。塞克斯頓也是格蘭特的經紀人,結果克勞斯告訴他,「也許他們都要走」,這讓塞克斯頓不得不準備後路了。「斯科蒂告訴我,既然要發生了,那我們只能接受,如果這就是他們想要的,很好,就這麼辦,」塞克斯頓說。
皮蓬的一位朋友也透露,「斯科蒂確信他會被交易,他已經準備換個環境了」。
這筆交易最終擱淺,一方面克勞斯的胃口太大,索要多個選秀權,惹怒卡爾;另一方面,卡爾對坎普愛恨交織,並不捨得將他作為籌碼。最終,雷恩斯多夫出面阻止克勞斯,交易擱淺。
這只是公牛大清洗的前奏。
從1985年成為公牛隊總經理,到1994年,克勞斯成功地組建了一支三連冠的球隊,人們都在關注皮蓬、格蘭特甚至阿姆斯特朗這些球員信心膨脹,但實際上,克勞斯在媒體、球迷的吹捧中,也同樣地開始自大起來。他相信喬丹離開之後,他仍然能組建一支奪冠球隊。當然,這需要清洗舊時代的球員。
更糟糕的是,雷恩斯多夫對克勞斯的信賴,沒有任何人可以撼動。
1994年7月1日,自由球員市場開啟,公牛隊的大清洗也拉開帷幕。
這個夏天,公牛隊的大前鋒霍勒斯·格蘭特、中鋒比爾·卡特萊特以及替補斯科特·威廉士的合同都已經到期,克勞斯沒有及時展開與他們的談判,尤其是卡特萊特與格蘭特數次通過媒體暗示,他們願意留在公牛,克勞斯也權當沒有聽見。
7月28日,威廉士率先出走,他與費城76人籤約;一個多月後,卡特萊特與西雅圖超音速籤約,他對公牛徹底絕望,他每一次與克勞斯談判,都會聽到對方有意無意地說,「你可以選擇退役」。
格蘭特也受到沉重打擊。他與經紀人塞克斯頓同克勞斯的談判並不順利,與克勞斯的關係非常糟糕,在長達一個月的拉鋸戰中,雙方都失去與對方談判的興趣。格蘭特要求直接與雷恩斯多夫對話,克勞斯就此退出談判。
但格蘭特沒有想到,克勞斯只是想讓他少拿點錢,雷恩斯多夫乾脆不想留住他。7月底,雙方的最後一次談判破裂,雷恩斯多夫直接翻臉,向媒體譴責格蘭特在過去的一個賽季消極怠工,導致公牛沒能拿到東部常規賽冠軍。他用了「blue flu」這個俚語——在美國用來形容消防隊員或警察集體裝病缺勤——徹底傷害了格蘭特。
最終,格蘭特與奧蘭多魔術籤下一份6年2200萬美金的合同,並對老東家恨之入骨。「當有人懷疑我的人品時,我會非常憤怒,」格蘭特說。
這的確對格蘭特不公平,即便他有諸多缺陷,但他的打球態度不容否認,他為公牛流過汗,他為冠軍流過血,這都是不爭的事實。「我以我的名聲發誓,我從來沒有偷奸耍滑,」格蘭特說。
或許是兔死狐悲,格蘭特離開公牛之後,約翰·帕克森宣布退役。雷恩斯多夫與克勞斯都希望他能再打一個賽季,但帕克森以傷病纏身的理由拒絕了。「我已經付出了所有,」帕克森說,「現在是我離開的最佳時刻。」
1994-95賽季之前,公牛三連冠的球員,只剩下皮蓬、阿姆斯特朗、威爾·普度了——斯塔西·金在1994年2月份被交易,換來了澳大利亞人盧克·朗利。
公牛也非只出不進,9月15日,他們正是籤下羅恩·哈珀,前一個賽季,哈珀在洛杉磯快船隊場均能拿到19.3分。
芝加哥人對哈珀非常熟悉,1986年,哈珀在首輪第8位被克利夫蘭騎士選中,從此成為公牛的死敵,他被視為未來之星,擁有可以與喬丹媲美的身體素質。1989年首輪季後賽第五場,喬丹的「The Shot」淘汰騎士,也徹底斷送了哈珀在騎士的生涯,1989-90賽季中途,哈珀被騎士交易到快船。
歡迎哈珀的新聞發布會上,克勞斯再一次證明他「用人朝前,不用朝後」的惡劣行徑。「從7月初開始,他(哈珀)就是我們追求的對象,」克勞斯說,「他給我們帶來了驚人的天賦,他是一個非常出色的防守球員,一個精英級別的投手,而且他的態度非常端正。」
他又說:「他比我們球隊中很多人都要強硬。」
克勞斯又一次刺傷了皮蓬,但讓後者更為恐慌的是,有了哈珀,公牛還需要皮蓬嗎?
過去的一個賽季,庫科奇已經證明他可以成為NBA的首發小前鋒,哈珀可以打小前鋒、得分後衛兩個位置,皮蓬的位置又在哪兒?《芝加哥論壇報》記者薩姆·史密斯公開為皮蓬喊冤:「為什麼傑裡·克勞斯從來不願意聽從皮蓬的意見?」
皮蓬更想要克萊德·德雷克斯勒。1993-94賽季,德雷克斯勒與波特蘭開拓者的關係就非常糟糕,1994年夏天,開拓者有意交易德雷克斯勒的消息剛剛傳出,皮蓬就向克勞斯與雷恩斯多夫建議把他挖過來,他一直相信,德雷克斯勒擁有與喬丹相等的實力。
1992年總決賽,德雷克斯勒領銜的開拓者最終2比4不敵公牛,但皮蓬對他的評價很高,那年夏天,他們又一起進入「夢一隊」,參加巴塞羅納奧運會。回來之後,皮蓬告訴他的一個朋友:「如果德雷克斯勒能有溫特這樣的教練,他可能會變成另一個麥可。」
當然,皮蓬也有自己的小算盤,如果德雷克斯勒真的來到公牛,他的地位將更加穩固——他與德雷克斯勒沒有位置上的衝突,可以重演「喬丹+皮蓬」的奪冠陣容,也將有更多籌碼與管理層對峙。
克勞斯與雷恩斯多夫拒絕了他的提議,一方面要換來德雷克斯勒,他們必須送出庫科奇;另一方面,他們都相信,喬丹會回來的。
克勞斯只是基於對喬丹的認識做出判斷,雷恩斯多夫不同,作為芝加哥白襪隊的老闆,喬丹仍然在他的掌控之下,他很清楚棒球聯賽的停擺不可避免,喬丹將夾在資方與勞方之間,如果他拒絕被任何一方當槍使,他就要離開棒球。
喬丹只有一個選擇,回到籃球場上。
他這麼做了。
1995年3月18日,全美各大體育媒體收到了一張傳真,除了麥可·喬丹的籤名,只有一句話。
「我回來了。」
(未完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