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大地歡迎您!關注請點擊上面藍色字,謝謝!
血色殘陽照在資江水面上,泛江鱗波,波光似血。
一抹晚霞血色漫天,好像臨刑前的劊子手一刀砍下,血漿噴成。
1859年正月,粵賊(太平天國)石達開由江西進犯湖南,西進寶慶,鋒芒畢露。
前知府邵綬奉命留守寶慶,匆匆間,他立刻到達寶慶府。站在城樓,風塵僕僕,未來得及洗換,便命令其隨從通知知府中所有要員前來議事。看著這血色殘陽,邵綬心思凝結。
總兵田興恕第一個到來,略施禮節,便與邵綬商討起布防之事。陸續,知縣黃文琛、知府魁聯、舉人王承澤都來到。大家現場開會現場討論。
王承澤,少年時倜儻有志,樂於助人,熟知兵法,文武雙全。1858年鄉試時中舉,一直深得前知府邵綬器重。大家經過討論研究決定將軍事大任委託給王承澤;修補城牆,調集民工,準備武器器材,交由黃文琛全權負責;籌集糧食,堅壁清野,看護糧草之責有魁聯負責,之前,魁聯已經籌得糧食兩百萬石(dan);帶領士兵,護河守城,偷襲夜擊由總兵田興恕擔當。邵綬負責全盤,協調指揮。
王承澤精通兵事,善於籠絡人心,於是,他馬上聯繫寶慶府範圍內的讀書人,組織鄉勇,貫徹曾國荃的書生加農民的團練策略,組成16個團,在寶慶城外的廣闊天地對太平天國的軍隊進行有力的侵擾跟打擊,使其夜不能睡日不能寐;並出奇策截斷粵賊後路,布防嚴密,依靠群眾,大致穩定了人心。
4月12日,太平天國軍隊七八萬人徑直直達寶慶城南卸甲坡(今城南公園附近),總兵田興恕不顧自身安危,與粵賊進行交戰,沒有取得實際性的勝績。13日,田興恕親自挑選出數百名先鋒隊在城外設伏,在九公橋大敗太平軍,殺死數千人。石達開聞知此事,大怒,親自率領二十萬大軍,從祁陽浩浩蕩蕩,經蔣家橋、洞田鋪、吊井鋪、酈家坪、諸甲亭,一路燒殺搶掠,毀我宗祠,殺我族人,來到寶慶府外谷洲。從谷洲楊伯山檀家橋連營到寶慶城南,連營百餘裡,到處都是太平軍,搞得天無寧日,人如豬羊,隨時都有遭遇砍殺的可能,真正的是暗無天日。石達開駐紮在泥灣朱家衝大屋後面的巒山上分別屯軍於歇場嶺、七星嶺、燕子巖、渡頭橋。另外在今境內楊田、塘田市、白倉、黃塘、紅石橋、白羊鋪、七裡山、九公橋、五峰鋪、酈家坪、下花橋、谷洲等集鎮隘口,盡為其所駐。石達開的部隊所到之處,當地群眾無不深受其害,都紛紛逃往山林,以避兵災。他們見人就殺,見東西就搶。
王承澤大力組織鄉勇,不斷偷襲太平軍大營。五峰鋪水田的蔣舒煌、五峰鋪高霞山的秦紹川、寶慶城南的訓導(官名)伍嶽靈、塘田市的諸生(學生稱呼)黃宅宴、新田鋪的舉人唐延齡、國子監生唐慶群、白倉的諸生盧仁和、酈家坪國子監生唐世綬等率領家鄉父老組成的鄉勇大力打擊了太平軍在寶慶府的氣勢。
4月26日,總兵周寬世、候選道趙煥聯帶領大軍先後來到,支援寶慶府,駐紮在營東塔嶺、鼓樓亭。寶慶城南有一座高山,站在山上可以俯看監視城中官軍的一舉一動,田興恕不顧個人安危,帶領部分精兵,策馬揮刀疾馳而至,砍死山上的太平軍,迅速佔領城南山頭。28日,太平軍幾萬人,來搶佔山頭,幾次進攻,都被田興恕打敗自退。太平軍賊心不改,田興恕跟他們一直進行遊擊戰,直到毀掉他們的陣營。
5月,太平軍在資江神灘渡位置水面架起浮橋,王承澤派遣敢死隊跟太平軍交戰,活捉跟殺死太平軍數百人。攻打趙煥聯營的太平軍也沒有攻下。於是,石達開部將傅忠信、喻子和所部太平軍的前隊從新寧直趨寶慶,與團勇戰於寶慶南路七架坡,因清軍大隊來援,太平軍失利,退守今境內白羊鋪。爾後,傅忠信、喻子和率本部趕至,全軍3萬餘人,紮營十餘裡,前後7次進攻清營,銳不可擋。但在追擊清軍時遭清兵襲擊,太平軍再次退守今境內黃塘、塘田市一帶。5月11日,王承澤用刀在石山亭砍死太平軍將士數十人。石達開心急如焚,更加督促他的部下賴裕興。20日,太平軍賴裕興部從新寧崀山進圍武岡,未克,亦轉師屯兵寶慶城北資水北岸,並在神灘渡、田江渡搭設浮橋連接城東和城南。同時,陳亨容、肖壽璜等部也相繼從新寧馳赴寶慶城郊。東西南三路太平軍都駐紮在近郊,連營數十裡,都是深挖壕溝,深一丈多,寬兩丈,壕溝裡插滿竹籤,外面打上圍欄、巨木,打算長久駐紮。
看到城池極為危急,王承澤考慮到士兵疲乏,於是將居民編入隊伍中,登上城樓,輪番守備。太平軍就用大石頭擲到城牆上來砸他們。石頭落到城內的屋瓦上發出一陣陣聲響。
陸續,援軍候選府劉嶽昭、王勳、副將楊恆升、佘星沅、何邵彩,遊擊黃三清都到了。太平軍趁何邵彩、黃三清所帶軍隊還沒立穩腳跟,突然偷襲了他們,並且攻破了他們的營寨,在鄉勇的幫助下,退出來的官兵都被安置到其他營中。
同時,在各鄉鎮隘口,寶慶各鄉勇團同各地駐紮的太平軍進行著不同程度的戰鬥(後面分節敘說)。
6月,天氣越來越熱。
湖北荊宜施道李續宜率領所帶軍隊趕赴寶慶增援。布政使劉長佑、候補道劉坤一、候補府蔣忠義等的軍隊也已經渡過紫陽河西面的平地漁溪,隨時可以奔赴寶慶城,跟城內王承澤的軍隊形成裡應外合之勢。
當時,石達開的軍隊合圍數月,寶慶府各個鄉下又都實行堅壁清野,各個農戶家裡沒有留下一粒糧食。加上太平軍語言不通,糧草很快就沒有了。
王承澤招募囚犯中膽大願意做事的人帶好密信告訴劉長佑,請他們先進攻資江北岸的太平軍,城中官兵便乘機夾擊,就可以打勝仗。
太平軍在漁溪攻打劉長佑的軍隊,劉長佑利用周圍有利的地形,在鄉團的配合下連連打敗了太平軍的進攻。
6月26日,石達開親自率領太平軍數萬從佘湖山下來進攻寶慶城,王承澤聯合城外軍隊跟團練鄉勇迎戰,斬首了數千太平軍。27日,王承澤仍然在石山亭攻打太平軍,望見北岸軍營築建營房插上的旗幟都是白旗,於是告訴各位將領,那一定是李續宜的先鋒部隊。在北岸跟太平軍打,對我們極為有利,把賊人誘出營帳,不在其營內打,他們未必能勝,雖然我們人少,但是,我們熟悉地形,依靠本地群眾跟鄉勇,伏擊作戰,對我們極好。去北岸打,賊將會猶豫不決,我們抓住機會,便能取勝。王承澤果斷地與田興恕帶領軍隊由北門浮橋渡過資水勇往直前跟白旗李續宜的軍隊相會,共同毀掉田江渡賊營,斬殺數千太平軍。寶慶城內確切知道李續宜的大隊人馬到了。晚上,東南方向的太平軍從神灘渡渡過資水,同時,劉長佑帶領的部隊在團練的幫助下於27日晚已經悄悄抵達資水邊,當東南方向的太平軍渡過神灘渡去到北岸以後,他們就埋伏在神灘渡不遠的小山,伺機切斷北岸太平軍後路。28日早晨,太平軍擺開一字長蛇陣面相李續宜的部隊。李續宜早已經在小山埋伏觀看,突然率軍包圍攻打,大敗太平軍,太平軍潰散而逃。王承澤帶領軍隊急速行軍,用火燒太平軍軍營,太平軍驚嚇大亂,眾官軍乘機掩殺。太平軍死傷、落水者上萬人,屍體飄滿資江,河水發臭,無法飲用。石達開當夜連夜逃走。
太平軍在圍困寶慶城八十多天後,終於以失敗告終,同時,也加速了太平天國的滅亡。
濤濤資江水,還是一樣的由西而來,經過寶慶城區後在苗兒村口轉彎向北流去。
血色殘陽在城西方向照在資水江面上,一股股似血漿凝成的江水一去不復返了,留下的歷史的遺蹟也在慢慢地被西來的江水所掩蓋,只有家譜上那用血凝成的文字,一百多年來一直告誡自己的子孫那歷史的悲劇曾經在寶慶府上演。寶慶府近千條無辜的生命在資江水這濤濤聲浪中悄然淹沒。為了這忘卻的紀念跟那些曾經在這片土地上匆匆而過的亡靈以安慰,我特寫此文,以示紀念。
下集寫各個隘口的戰爭情況及寶慶府的死亡人員名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