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孩子的生命,都曾被老師照亮過。今天,讓我們為這些閃閃發光的老師們,送出誠摯的祝福:親愛的老師,節日快樂!
9月7日,都市快報推出第二屆「尋找杭城最令人愛戴的班主任、學科教師」評選活動,聚焦平凡的班主任、學科教師群體,聽聽這些老師和孩子們的溫暖故事。
活動一推出,就有眾多學生、家長熱情參與,有人推薦孩子現在的老師,有初中生家長推薦孩子的小學老師,還有人推薦自己16年前的高中老師……無一例外,大家說起老師的故事,都與愛有關。
「對老師感激之情並非只是今天才有」一位媽媽推薦天成教育集團浜河校區608班的廖瑋贇老師,說:「廖老師對孩子們的關注度超越了我們做家長的。有一次,孩子把我氣得崩潰,大半夜打電話給廖老師哭訴。廖老師耐心地安慰我,第二天放學她又當我面和孩子也溝通一番,教會我很多。」
一位家長推薦杭二中白馬湖學校初三(4)班的餘敬禮老師,說:「餘老師經常利用休息時間,對學困生進行個別輔導。這段時間他的腳跟腱斷裂,還堅持走進教室為大家上好每一堂語文課。」
此外還有家長熱情推薦金都天長小學的姚波老師、大學路小學的連亦川老師、高銀巷小學的韓冰老師、金沙湖實驗學校的崔春玲老師、景成實驗學校的洪燕老師等。
有位家長說得很走心:「其實對老師的感謝和感激之情,並非只是今天才有,只是正好趁著教師節這個節點,也是大家最關注老師的時刻,把我們家長心底的感情抒發出來,大聲說一句:謝謝老師,你們辛苦了!」
「想把我要記一輩子的蔣老師,介紹給大家!」33歲的田昇平,激動推薦自己16年前的高中老師蔣景豔。他講述了一個特別暖心的師生故事。
「我是杭州人,家住三墩農村。2003年讀高中,高二分班進入艮山中學5班文科班,蔣老師就是文科班的班主任。當時家住得遠,學校也不能住校,我每天5點多起床,先坐村裡的中巴車到三墩鎮的公交車站臺,再坐333路到武林廣場,轉156路到學校,整個過程差不多一個半小時。起得太早,還經常遲到,睡眠嚴重不足,有時上課會打起瞌睡來。
「一次家長會後,蔣老師和我爸爸交流,說我成績還不錯,應該創造一個比較好的學習環境,最後提議乾脆住到她家裡。我不知道爸爸當時怎麼同意的,但我在高二下學期住進蔣老師的家裡。住進去才發現,蔣老師家只有兩室一廳。
「當時老師的兒子剛上幼兒園,本來正在分房睡鍛鍊獨立性,我去之後,小朋友把房間讓給我,他只能和爸媽擠到一張床上了。我吃住在蔣老師家裡,蔣老師的愛人每天做好可口的飯菜,其中有一道蔥油魚特別好吃,我一直記得。我就像蔣老師的家人,她給我洗衣服,就像媽媽對待自己的孩子一樣。
「這樣一住就是半年,到了高三,我在外面租了房子,才從蔣老師家裡搬出來。爸爸準備了一些生活費給蔣老師,但都被她硬塞回來,說什麼也不收。這樣的經歷對於我一個學生來說,絕對是終身難忘的。」
2006年高中畢業照,前排左六是蔣景豔老師,最後一排右五是田昇平。
大學畢業後,田昇平進入可口可樂公司工作,之後自主創業,和朋友開出了自動售貨機公司。兩年前,他回到三墩鎮,做了一個村的村幹部。「趁年輕,回老家做點自己的貢獻。」
這些年,蔣老師還在艮山中學當老師。田昇平一直和蔣老師保持聯繫,結婚辦喜酒、生小孩,蔣老師都來看他祝賀他。田昇平也是每年都去看老師。這兩年工作比較忙,他也一定會在教師節前,準備點禮物,給蔣老師打個電話送個祝福。
「現在,我也到了蔣老師當時的年紀,三十出頭,有了自己的兩個孩子。回頭想想,更覺得蔣老師偉大。一個老師好不好,她的學生最有發言權。今年教師節,看到快報的活動,我就心中有一股衝動,想把我要記一輩子的蔣老師,介紹給大家。這樣一位全心為學生著想的好老師應該被大家認識和記住。」
昨天聽完故事,記者聯繫上蔣老師。聽明來意,蔣老師說:「一點小事,被學生記到現在,真不好意思。」
蔣老師今年帶新高一,因身體原因,這學期不再當班主任。她是黑龍江人,今年48歲。1995年大學畢業後,追隨愛人來到杭州工作。
「我當時年紀挺輕,2004年剛被評上杭州市優秀班主任,我覺得自己應該工作得更好。帶田昇平這屆學生,當時快學考了,看他上課打瞌睡,後來得知他家住得很遠,我很心疼,就喊他到家裡來住了。我家那時住長德公寓,家裡多了一個人,事情確實多了一些。不過也不難,我愛人做飯多做些,我洗衣服多洗兩件而已。」蔣老師說,這一學期後,田昇平的進步挺明顯的。
蔣老師評價,田昇平後來雖然沒有考上特別理想的大學,但是小夥子一直很努力,上班後也一直在學習深造。他情商高,工作能力強,現在生活得不錯。
「他結婚時,我和愛人去三墩喝喜酒,發現三墩真的很遠,回想當時把他帶回家住,還是有些慶幸的,免去了孩子一段時間的奔波之苦。」蔣老師說,畢業這些年來,田昇平一直和她保持聯繫。
已經教書育人25年,每個教師節蔣老師都會收到一串串祝福簡訊,最讓她開心的是:「無論是以前的學生,還是現在的學生,當我說的話被學生聽進心裡,並順著我指的路去走時,我最開心。」
【來源:都市快報】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newmedia@xxcb.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