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天席捲著熱浪到來了,如今溫度一天比一天高,很多城市已經開啟了「熔爐」模式,對付炎熱的夏天,只能夠靠空調、WIFI和西瓜了。西瓜作為「盛夏之王」,它依靠爽脆微甜的口感以及充足的水分,俘獲了眾多消費者的芳心。
西瓜可以說是夏天必備的水果之一,經過了冰鎮的西瓜,冒著寒氣,一口下去,冰涼西瓜汁順著喉嚨流淌到了胃部,身體含有的熱量仿佛都在這一刻得到了釋放。夏天最開心的事無外乎,在你酷熱難耐的時候,收到一片冰鎮的西瓜。
在國外不能請黑人吃西瓜
西瓜雖然美味,但在國外卻不能隨便請黑人吃西瓜,很多人會疑惑,西瓜難道還有什麼特殊的含義嗎?作為一種常見的水果,為什麼不能請黑人朋友吃西瓜呢?這其實要追溯到上個世紀發生的事情。
黑人的「黑暗」歷史
想必大家或多或少都有了解過黑人在國外的地位,在上個世紀甚至更久遠的時候,西方列強不斷侵略非洲地區,把生活在這裡的黑人當作商品販賣,並且廣泛流通與各個國家之間,在1790年,美國進行第一次人口普查的時候,那個時候就已經擁有近70萬黑人奴隸,被當作奴隸的黑人,那段時光對於他們來說是無比「黑暗」的歷史。
被當作奴隸的黑人,每天不僅面對來自各方面的壓力,還要進行大量的勞動,並且沒有屬於自己的自由,面對列強他們沒辦法反抗也不敢反抗,對於那個時候的黑人來說,他們的世界並不是掌控在自己的手中。
在那個年代,美國還在大力發展工業,農業是那個時候主要的產業,而農業則以種植棉花為主,據數據統計,那個年代有近七成左右的黑人奴隸都在從事種植棉花的工作。為了表現那些工作認真的黑人,那些地主們就會將西瓜當作獎賞頒發給黑人。因此西瓜對於黑人來說是一個帶有侮辱性的詞彙。
導遊:不要請黑人吃西瓜,會被打
面對很多外出旅遊的遊客,很多時候導遊都會強調不要隨意請黑人朋友吃西瓜,你很可能會被打,因為西瓜在他們的歷史中,代表了一個非常不好的回憶,甚至在當時還流傳著「黑人為我種棉花,我請黑人吃西瓜」等帶有諷刺的語句。
如今種族歧視雖然已經幾乎不存在了,但是在國外或多或少還存在著種族歧視的問題,因此外出旅遊,儘可能要了解當地的風俗習慣,已經他們的忌諱的一些事情,正如不要隨便請黑人朋友吃西瓜一樣。你是否也了解這個隱性的風俗習慣呢?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大家在下方留言回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