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中日圍棋擂臺賽說起,為何中國圍棋一度衰敗,又再度興盛

2020-12-03 雜菜齋主人


時間回到1985年的11月,當時整個中國的目光都集中在一項體育賽事上,不是奧運會,不是世界盃,而是圍棋,中日圍棋擂臺賽正進入到決戰階段,日後被稱為「棋聖」的聶衛平九段連斬日本三員大將,中方取得勝利,由此拉開了中國圍棋復興的一幕。

說到這裡,就不得不說圍棋的歷史了,圍棋我們都知道是中國發明的,但是到了近代,中國圍棋一度衰敗,日本一些低段棋手甚至業餘高手都能到中國橫掃,就算到了80年代,中國圍棋依然處於日本圍棋下風,直到中日圍棋擂臺賽開啟。

中日圍棋擂臺賽本來是雙方交流的平臺,一開始不管中方還是日方,都以為中國必敗,中方是抱著學習的態度去的。結果上來江鑄久就來了一個五連勝,讓人極其意外,小林光一又來了一個六連勝,中國只剩聶衛平一人,然而老聶三連勝讓中國獲得勝利。

老聶

這次勝利讓人是極其意外的,中國圍棋一下被世人關注,後來聶衛平在後面兩屆中日擂臺賽中都守擂成功,號稱抗日英雄。圍棋也吸引了眾多國人的眼光,可以說,中日圍棋擂臺賽為中國圍棋的崛起做了極大的貢獻。1994年,日本人後來在四比四平之後一度想在第九屆獲勝之後就停辦圍棋擂臺賽,保住日本圍棋的顏面,結果那時日本圍棋已經今非昔比,連敗三屆,結果日本就乾脆停辦了。

老曹

說起來也有趣,中國圍棋崛起的關鍵,中日圍棋擂臺賽是日本的nec贊助的,而韓國圍棋也有一個崛起的關鍵,就是應氏杯,應氏杯是當時應昌期創立的,本來那時聶衛平風頭正勁,大家都以為聶衛平肯定奪冠,結果韓國曹薰鉉奪冠,然後接連四屆都是韓國棋手奪冠,開啟了韓國圍棋崛起的旋風。

再說回中日圍棋擂臺賽,在當年,不管是日本還是中國,都認為圍棋是日本強,而中國是圍棋的故鄉,為何變成日本圍棋強於中國圍棋呢?

其實這就涉及圍棋的歷史了,我們都知道圍棋是中國發明,在南朝梁武帝時期,中國圍棋到了一個小高峰,因為梁武帝喜歡下棋,帶動了下棋的風氣,而且將棋士分為品級,現在流行的九段九品實際上就是那時定下來的。當然,這個習慣其實又是脫胎於那時流行的九品中正制。電視劇《棋魂》中將主角褚贏設定為梁武帝時期也是有歷史依據的。

在唐朝時期,就有了棋待詔,就是陪皇帝下棋的人,都是國手,《棋魂》漫畫中佐為就設定為日本的棋待詔。

而到了明清時期,中國圍棋又得到了一個發展,像康熙時期的黃龍士,就是電視劇棋魂裡的白子虯,被後來吳清源稱為有十三段水平的高手。乾隆年間,施襄夏和範西屏下出過著名的《當湖十局》。

那麼為何中國圍棋在近代迅速衰敗呢?其實這和整體氛圍有關,在明朝開始,官方的棋手也就是棋待詔已經沒有了,下棋都是民間組織的,假如時局穩定,經濟繁榮,大家可以靠下棋為生,也能精心鑽研棋藝。但是到了清朝後期,時局不穩,經濟也一落千丈,棋手根本連自己都養活不了,怎麼鑽研棋藝呢?

而日本則不同,圍棋在傳入日本後,日本按照他的習慣做了修改,(這幾乎是日本人的老習慣了,比如象棋到了日本就變成了將棋。)去掉了座子制度和還棋頭,和中國圍棋已經有所區別。

但是這不是日本圍棋崛起的關鍵,日本圍棋崛起的關鍵在於幕府時代。江戶幕府在當時設立了棋所制度,就是養了一批職業棋手,設定一些資金和頭銜,讓他們爭,那時最出名的是四個家族,就是圍棋四大家族本因坊、井上、安井、林。相互鬥棋,在鬥爭過程中,這些職業棋手漸漸進步起來,而等到明治維新,幕府沒了,這些棋手看上去要失業的時候,突然報紙對圍棋感興趣了,將這些棋手組織起來進行職業比賽。

當時的圍棋比賽在報紙上還是很有吸引力的,日本報紙為了銷量,還不斷的找或者編各種小段子和日本圍棋歷史,連川端康成都被報紙找來描述秀哉和吳清源的世紀之戰,也就是《名人》一作,當然川端康成是站在秀哉的立場上寫的,而實際上本因坊秀哉在那一戰並不光彩。

日本圍棋當時不但找到了金主,而且更有錢了,就算現在日本圍棋衰落,依然獎金高得驚人。在日本做職業棋手基本上就可以養活自己了,《棋魂》漫畫裡就表現了這一幕,近藤光做了職業棋手每年有下不完的棋。相對而言,《棋魂》電視劇裡我們中國棋手還是要找到戰隊才有機會真正的養家。

在這種情況下,日本圍棋進展飛快,而中國當時兵荒馬亂,清末到民國,幾乎幾年就要打一次敗仗,賠款不斷,連中小地主都不斷的破產,誰還有心思下棋,棋手進步不了,甚至大退步也是很正常的,畢竟做職業棋手是要不斷的學習的。

但是中國圍棋不是沒有人才,吳清源就是典型,他東渡日本打遍日本無敵手,號稱十番棋之王。雖然在日本成名,但是他也認為自己在日本沒學到什麼,主要依靠就是學習中國古棋和日本傳過去的死活題。確實也是如此,在吳清源東渡之後,馬上和日本棋手下的定段賽中就可以看出來,除了木谷實,其他人根本不是剛到日本的吳清源對手。

實際上按照日後韓國圍棋崛起和阿爾法狗的勝利來看,日本圍棋那種追求棋形等玄而又玄的東西,根本就不是圍棋的本質,圍棋的本質倒反而就是中國古棋的方式,就是死活。

中國圍棋的衰敗也不是本身圍棋理論的落後,而是國家兵荒馬亂,養不了能專心下棋為生的棋手。

日本圍棋的衰敗也主要源於已經沒有下棋的人了,這點在《棋魂》漫畫中也有提及,作者描述到中國圍棋幾乎都是年輕人,而日本圍棋則是老頭的天下,而且極其關鍵的是,日本圍棋太陳舊,不會變通了,日本圍棋說好聽點是守規矩,難聽點就是自我封閉,封建殘餘眾多,比如吳清源去日本,實際上以他的棋力已經很強了,但是按照那時的規矩就要一段一段打上去才能和高手對局,一段可能要一年才能衝到。像秀哉和吳清源下棋的時候,乾脆不停地打掛,怎麼說呢?就是說我休息一會,封閉棋譜,然後改天再下,實際上就是召集大家去研究對策,這也就是欺負吳清源是中國人,後來和木谷實下,就沒辦法了,果然輸棋。說起來,木谷實才是日本圍棋發展的重要人選,沒有木谷實的求新求變,培養人才,日本圍棋衰落可能還要早。

日本圍棋這種殘餘雖然有所改變,但是極大的拖累了日本圍棋發展,讓日本圍棋變成了老人運動,雖然說近年來年輕棋手有所冒頭,但是和中韓完全不能比。

而反觀中國圍棋和韓國圍棋,新人輩出,而且新人和老人沒有什麼太大的隔閡,講究規矩的韓國圍棋新人依然很早就能和老將對弈,而中國棋手更不用說了,陳耀燁九段在小孩時期和聶衛平復盤,就和老聶頂嘴,氣的老聶說「你牛,你牛」,也沒見陳耀燁受到什麼打壓,這種氣氛才是中國圍棋掀翻日本圍棋,又和韓國圍棋爭霸的底氣啊。

相關焦點

  • 當年的中日圍棋擂臺賽為何終止?
    為何終止?答:在二十世紀末中國體育文化史上,1984年啟動,陸續舉辦了十一屆的「中日圍棋擂臺賽」,堪稱是樁「意外火熱」的大事。雖然二十世紀的中日關係,走了太多曲折的路。但作為中國國粹的圍棋運動,也一直是中日兩國剪不斷的紐帶。
  • 中日圍棋擂臺賽為何終止了
    雖然中國是圍棋的故鄉,但中日圍棋擂臺賽開打前,日本卻是公認的世界圍棋霸主。1984年的日本,圍棋人口一千二百萬,專業棋手六百人以上,頂尖的「九段」棋手六十人以上。隨便拉幾位「九段」「超一流」組個隊,就是個橫掃世界的陣容。同時代的中國呢?專業棋手一百多人,頂尖九段棋手四人,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 當年的中日圍棋擂臺賽為何終止?
    雖然中國是圍棋的故鄉,但中日圍棋擂臺賽開打前,日本卻是公認的世界圍棋霸主。1984年的日本,圍棋人口一千二百萬,專業棋手六百人以上,頂尖的「九段」棋手六十人以上。隨便拉幾位「九段」「超一流」組個隊,就是個橫掃世界的陣容。同時代的中國呢?專業棋手一百多人,頂尖九段棋手四人,差的不是一星半點。
  • 圍棋史話: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第一局依田紀基vs汪見虹
    引子圍棋起源於中國,中國也一直是世界圍棋的老大哥。清代中期之後,日本圍棋逐漸趕上來,超過了中國。當然清代鼎盛時期黃龍士、範西屏、施襄夏也未必輸給當時的日本國手,只是到了後期,國運不再,棋壇也逐漸凋零。簡而言之,從清末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圍棋界一直扮演著追趕者的角色,而日本一直領跑。中日圍棋擂臺賽的創始閒言少敘,書歸正文。單說說中日圍棋擂臺賽的事。
  • 圍棋史話: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第一局依田紀基vs汪見虹
    引子圍棋起源於中國,中國也一直是世界圍棋的老大哥。清代中期之後,日本圍棋逐漸趕上來,超過了中國。當然清代鼎盛時期黃龍士、範西屏、施襄夏也未必輸給當時的日本國手,只是到了後期,國運不再,棋壇也逐漸凋零。簡而言之,從清末到上世紀八九十年代,中國圍棋界一直扮演著追趕者的角色,而日本一直領跑。中日圍棋擂臺賽的創始閒言少敘,書歸正文。單說說中日圍棋擂臺賽的事。
  • 聶衛平中日圍棋擂臺賽之十一連勝
    聶衛平,一九五二年八月十七日生於北京,九歲開始學下圍棋。十一歲獲得北京市少年國棋賽冠軍。一九七四年獲得全國圍棋個人賽第三名,初露鋒芒。一九七五年至一九八三年,六次奪得全國個人冠軍,開創了中國圍棋的聶衛平時代,一九七六年初隨中國代表團訪問日本。首戰遇日方天元藤澤秀行,戰而勝之,且連戰連勝,末仗更是擊敗了日方素有電子計算機著稱的石田芳夫。
  • 中日圍棋擂臺賽演義(69)
  • 圍棋史話: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第二局江鑄久vs依田紀基
    引子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日方陣容強大,有三位超一流棋手(小林光一、加藤正夫、藤澤秀行)坐鎮。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中五連勝。第八屆也曾終結擂臺賽,實力相當強悍。下篇文章將介紹江鑄久和小林覺的一局,敬請期待~~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十五局棋:第一局:依田紀基執白中盤勝汪見虹第二局:江鑄久執白2目半勝依田紀基第三局:江鑄久執黑中盤勝小林覺第四局:江鑄久執白4目半勝淡路修三第五局:江鑄久執黑中盤勝片岡聰
  • 上一次像這樣全民關注圍棋,還是80年代的中日圍棋擂臺賽……
    到80年代,中國圍棋整體水平還是與日本相差甚遠的。80年代中日開始舉辦圍棋擂臺賽,前後11屆,歷經13年。擂臺賽中走出了聶衛平、馬曉春、江鑄久、芮乃偉、常昊等圍棋明星,正是在中日圍棋擂臺賽中,中國圍棋水平突飛猛進,追上並反超日本。曹志林,圍棋職業八段、著名圍棋解說人、上海《新民晚報》主任記者。他愛好寫作,曾經山寨日本的《棋魂》寫了一部背景挪到中國的同名小說,陷入爭議。
  • 圍棋史話: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第六局江鑄久vs石田章
    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中五連勝。1995年至1998年連續四屆稱雄北美錦標賽。 2002年獲得韓國第四屆麥馨杯九段最強戰冠軍。江鑄久(九段)和哥哥江鳴久(七段)都是圍棋國手,兄弟國手,也是棋壇一段佳話。擂臺賽連贏了幾盤後,江鑄久很是風光了一陣。許多地方邀請他去作報告,介紹擂臺賽的情況,其中清華大學給他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因為清華大學的圍棋基礎比較好,而且年輕人很容易興奮。有學生問江鑄久:"哪一盤棋下得最好?"江鑄久豪情萬丈地回答:"下一盤!"這樣的回答當然贏得了滿堂的掌聲。
  • 圍棋史話: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第六局江鑄久vs石田章
    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中五連勝。1995年至1998年連續四屆稱雄北美錦標賽。 2002年獲得韓國第四屆麥馨杯九段最強戰冠軍。擂臺賽連贏了幾盤後,江鑄久很是風光了一陣。許多地方邀請他去作報告,介紹擂臺賽的情況,其中清華大學給他留下了比較深的印象,因為清華大學的圍棋基礎比較好,而且年輕人很容易興奮。有學生問江鑄久:「哪一盤棋下得最好?」江鑄久豪情萬丈地回答:「下一盤!」這樣的回答當然贏得了滿堂的掌聲。
  • 中日圍棋擂臺賽實戰引發的十道大型死活題(回顧典藏版)
    《中日圍棋擂臺賽實戰引發的十道大型死活題》這個題目屬於我的特別策劃,而我擬訂的這個題目一望而知就是一個宏大的構思,一如武宮正樹棋盤上的宇宙流。坦白說,我們這一代棋迷對擂臺賽有很深感情的。聶衛平前三屆的連連勝促成了1988年他被官方冊封為棋聖,這是個令人瞠目的稱號,聶衛平也坦然接受了,這也為他圍棋職業生涯在世界大賽無冕的悲劇結局畫下一個註腳。不過中國圍棋隊僅憑聶衛平一張王牌就敢於和日本圍棋掰腕子,也是需要很大很大的勇氣。日本圍棋幾十年積澱的厚度對中國之銳度,那種情形就仿佛現在中國的一冠群對韓國的申真諝,樸廷桓似的。
  • 經典回顧:首屆中日圍棋擂臺賽逆轉揭秘,聶衛平親述險勝小林光一
    近期由鄧亞萍主持的中國體育英雄聯盟節目採訪了中國圍棋棋聖聶衛平。提起聶衛平聶旋風,可以說是上世紀80、90年代圍棋熱的發起者,絕對的圍棋偶像人物。很多人都是看了聶衛平在中日圍棋擂臺賽上的出色表現,從而喜歡上圍棋,讓圍棋成為自己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 全景式回顧第九屆中日圍棋擂臺賽(圖文解析)
    全景式回顧第九屆中日圍棋擂臺賽(圖文解析) 本文原題目是:【個人原創】:十個難忘的瞬間之第9屆中日圍棋擂臺賽篇
  • 聶衛平「沖天」之戰35周年 中國已成圍棋最強國
    35年前的今天,即1985年8月27日,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第13局,聶衛平執黑2目半擊敗小林光一,打破日本超一流不可戰勝神話的同時,也開啟了個人在擂臺賽上的夢幻紀錄。不僅讓中國圍棋揚眉吐氣,更是激發了那個年代億萬同胞奮進的信心。
  • 圍棋史話: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第四局江鑄久vs淡路修三
    引子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日方陣容強大,有三位超一流棋手(小林光一、加藤正夫、藤澤秀行)坐鎮。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中五連勝。1995年至1998年連續四屆稱雄北美錦標賽。 2002年獲得韓國第四屆麥馨杯九段最強戰冠軍。江鑄久(九段)和哥哥江鳴久(七段)都是圍棋國手,兄弟國手,也是棋壇一段佳話。江鑄久的家庭是圍棋世家。江鑄久的爺爺江潤甲是個老中醫,他一生比較得意的事有三件:中醫、圍棋和喝茶。
  • 中國圍棋沖天之戰:破天煞 中日圍棋分庭抗禮
    聶衛平對陣加藤正夫  8月29日,中日圍棋的擂臺賽場轉換到了東京的日本棋院雖然棋盤下中日兩國的棋手依舊親密融洽,觥籌交錯,但日本棋手看向中國棋手,尤其是聶衛平的眼神多少發生了一些變化。那時日本圍棋「六超」的強大深入人心,高不可攀。派出小林光一和加藤正夫的雙保險,已經給了中國隊很高的「風險評估」了。  聶衛平的兩場勝利,讓擂臺賽中日的比分再度打平,雙方迎來主將對決。無論最終勝負如何,中國和日本在圍棋上都是可以平等對話,分庭抗禮的了。
  • 圍棋史話: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第五局江鑄久vs片岡聰
    引子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日方陣容強大,有三位超一流棋手(小林光一、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中五連勝。1995年至1998年連續四屆稱雄北美錦標賽。 2002年獲得韓國第四屆麥馨杯九段最強戰冠軍。江鑄久(九段)和哥哥江鳴久(七段)都是圍棋國手,兄弟國手,也是棋壇一段佳話。
  • 圍棋史話: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第七局江鑄久vs小林光一
    引子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日方陣容強大,有三位超一流棋手(小林光一、加藤正夫、藤澤秀行)坐鎮。第一屆中日圍棋擂臺賽中五連勝。1995年至1998年連續四屆稱雄北美錦標賽。 2002年獲得韓國第四屆麥馨杯九段最強戰冠軍。江鑄久的家庭是圍棋世家。江鑄久的爺爺江潤甲是個老中醫,他一生比較得意的事有三件:中醫、圍棋和喝茶。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江鑄久不知不覺學會了下棋。
  • 中日圍棋擂臺賽演義(18)
    他馬上說:「那該你上臺講解了。」鑄久微笑著說:「你的這句話就是冗談。」大竹這時才笑出聲來,用一種比較誠懇的語調誇鑄久說:「原來你的日語同棋一樣厲害。」  晚上鑄久出席的招待會其實是NEC每年一度的年會,主要是酬謝NEC方方面面的關係者。由於有近四百人參加,場面顯得十分熱鬧。  總裁關本忠弘在致完開幕詞後,還是很熱情地向大家介紹了江鑄久。他